第6章 大战前夜
前面几回,主要讲述了虎头要塞的修筑的背景和功能情况,以及1945年8月9日,苏军发起“八月风暴行动“,攻克虎头要塞的战役情况。
摧毁虎头要塞,除了得益于苏军强大的火力进攻之外,还得益于东北抗联情报上的大力协助。因为自从虎头要塞修筑以来,东北抗联就在源源不断地向苏军提供与虎头要塞相关的各类情报。
接下来,咱们的故事将回到1945年大战前夜的那段时间,中日情报人员围绕虎头要塞情报所展开的一场特工大战。
1945年5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德国宣布投降。随后不久,美、英、中三国首脑发布《波斯坦公告》,敦促日本投降。此时,挟欧洲战场取得巨大胜利的苏联决定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展开最后一战。
其实,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苏联就知道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虎头建立了坚固的要塞工事,准备对苏联发起战略性攻势,苏军也在想方设法搜集虎头要塞的情报,并且在远东方向部署大量兵力,以应对关东军的威胁。
应该说,日本关东军修筑虎头要塞,牵制了苏联大量的精锐部队,直到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将“北上”战略转变为“南下”战略,这才使得斯大林下决心把远东精锐部队投入到欧洲战场,并且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而随着欧洲战场的结束,苏军开始把横扫欧洲的主力部队大批调往远东地区,准备展开对日作战。
当时,苏联远东军区司令部经过分析研判,认为目前掌握的虎头要塞的情报还远远不够,特别是日军以巨炮阵地为核心的重炮阵地还有很多,如果苏军不掌握这些情况,贸然发起进攻,势必伤亡很大。
于是,苏联远东军区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向最高统帅斯大林汇报后,苏联最高统帅部向延安发出密电求助,希望得到东北抗日力量的大力支持,尽快搜集到虎头要塞内部结构、武器装备及兵力部署的精准情报,且越多越好,越详细越好。
此时,延安方面已经对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形势进行了充分的评估分析,并且得出结论,苏联会很快对日宣战并出兵中国东北,对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军发起毁灭性的打击。
随即,延安高层决定派出特派员奔赴东北,协助当地的地下党和抗联,广泛搜集虎头要塞的情报,开展外围游击战,为下一步苏联红军向日军发起总攻击提供情报支持,扫清外围障碍。
延安情报部高层经过精挑细选,派出一名高级特工,以延安特派员的身份秘密北上,要求他传达延安高层的指示,并且在当地地下党和抗联的配合下,尽快搞清虎头要塞的设计、分布及兵力装备部署情况。
此外,这名高级特工还肩负一个极其重要的使命,那就是找到八年前,齐齐哈尔“**夫谍报小组”搜集到的有关虎头要塞地下工事结构和火力配置等方面的重要情报。因为这部分虎头要塞的情报,由于该谍报小组被日本特务机关突然破坏,8名情报员都被抓捕,没有及时将这些情报传出去,至于这些情报藏匿于何处?已经无人知晓。
那么,这个“**夫谍报小组”到底是个什么组织?我们不妨再简单解读一下。
那是20世纪30年代,共产国际的情报组织专门成立了一个情报支队,叫做中国支队,派出一批经过严格训练的中国情报员潜回东北,以哈尔滨为中心,在东北建立一个独立的情报网,周旋于日伪特务之间,全面搜集关东军兵力部署,特别是虎头要塞的情报。
当时,共产国际情报组中国支队,只接受共产国际情报组的指挥,跟东北的地下党并无联系。8名情报员潜回东北后,在齐齐哈尔建立起了谍报小组,苏联情报机关将其命名为“**夫谍报小组”,其目的想必是让日本特务机关以为这是以苏联情报人员为主的一个情报组织。
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夫情报小组”的情报员四处搜集日伪军及虎头要塞的情报,还发展了外围情报员十多人,收集到了大量的军事情报、经济情报,以及虎头要塞修筑的情报。
前面说过,被日军强迫参与修筑虎头要塞的中国劳工,有极少数人逃了出来,还有当地的一些村民,承担了守备队、宪兵队的后勤保障服务工作,情报人员就是根据他们的描述,绘制了几十份要塞布防及火力示意图。
这期间,“**夫谍报小组”冒着巨大的风险,用电台或交通站,将数千份重要情报传到了苏联。
正当谍报小组的负责人准备将最后一批要塞情报通过交通站传递出去时,谍报小组的一个交通站出现了**。随后,谍报小组的8名主要情报员先后被捕。尤其是谍报小组负责人被抓时,他已经无法将最后一批情报送出去,只能在被抓前,将情报就地藏匿起来。
8名情报员被捕后,日军宪兵队对他们严刑拷打,各种刑拘全都用上了,逼迫他们交出情报。但是8名情报员宁死不屈。最终,8名情报员被宪兵队拉到郊区秘密处决。
不过,谍报小组负责人在就义前,突然表示,自己愿意与宪兵队合作,并且以亲手处决其他的情报员来换取日本人的信任。
宪兵队队长信以为真,把压满子弹的手枪给了这位负责人。但是这名负责人在开了七枪后,最后一枪对准了自己的太阳穴,开枪自尽,用八声枪响,将情报传了出去。他希望现场中有自己人,能够破解八声枪响中隐藏的密码,进而找到最后一批要塞情报。
当时在齐齐哈尔警察厅里,的确有一位地下党员。那时的他,不过还是一个小警察,仅仅参与了行刑现场的外围警戒任务,远距离目睹了8位勇士英勇就义的全过程。尽管他听到了那位负责人所开的八枪枪声,但是却始终未明白这位情报负责人开八枪所表达出的情报内容。
多年后,这个小警察逐渐升任了警察厅特务科的副科长,也接触到了宪兵队和警察厅当年破获“**夫谍报小组”的有关档案。
这位在警察厅中卧底的**特工,随后陆续将8名情报员牺牲的有关情报传递到了抗联,由抗联将这些情报上报到了满洲**。
起初,抗联和满洲**并没有意识到其中隐藏的秘密,后来联想到这个“**夫谍报小组”曾经送出不少虎头要塞情报,猜测分析这位情报员牺牲前,有可能用枪声在暗示着什么。
所以,当延安方面通过苏联情报机关,将相关指示传递到抗联,以及直接给满洲**发电后,抗联的负责人、满洲**负责人都非常的着急,立刻派出联络人前去接应延安的特派员,并要求其确保特派员的安全。
由于警察厅特务科的副科长是“**夫谍报小组”案的知情人,延安派出的特派员准备到达齐齐哈尔后,立即和这位副科长接头,共同分析研判,尽快找到那一批被藏匿起来的虎头要塞情报。
那么,这位在警察厅特务科深度潜伏的**卧底,到底叫什么?咱们下回接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