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换个思路
25。
回到贵宾院已是满天繁星,这顿接风宴实在丰盛,不知不觉我就多吃了些,肚子有些反应,回来吃了点随行带的腌梅子才慢慢好起来。
这腌梅子口感酸甜,除了青梅,主要调料是盐,还有冰糖、甘草、酒等,新摘的青梅经过盐腌去涩、晾晒脱水、糖渍入味等工序,便制出可以调节脾胃的腌梅子,在宋朝,腌梅子是达官贵人出行赴宴必备的东西。
吃过腌梅子,调理一下脾胃,在仆人伺候下洗了一个温水澡,我便躺在楠木大床上沉沉睡去。
第二天我起的有点晚,盥洗完时,阳光已经漫过窗子,在地面铺的金砖上熠熠生辉。
早饭依旧丰盛,一碟脆嫩带香的糟笋,一碟甜辣开胃的蜜姜,一碗颗粒分明的粳米饭,另外还有一只荷叶包鸭,那鸭子仿佛滴油一般,荷叶则清翠鲜亮,别有一番风味!
一边吃着饭,我一边考虑下一步的行动计划。根据在林望淮那里的经验,这样一般核查似乎很难发现问题,能不能换个思路和方向呢?想到此,我把手里的半只鸭腿慢慢放下,疑神看着窗外,换个思路?从哪个角度好呢?这时,我吃饭的兴致也没了,传令道:
“来人,传帐房先生!”
功夫不大,三名帐房先生鱼贯而入站在我面前,三个人行完礼便默不作声看着我。
我笑了笑,说道:
“各位,上一次在杭州我们什么都没有查出来,没有查出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正如你们所言,过于完美才更让人怀疑!”
“这一次,咱们能否改变一下策略,不再局限于数目核对,而从别的角度进行核查?”
听完我的话,一个账房先生说道:
“各地应该都有富户名单,咱们是否可以对比一下各地富户名单与青苗款放款的名单?看是否有富户冒领青苗钱?”
我点点头,另一个帐房先生说道:
“我们是否可以查一下物料损耗?清苗法放款、募役法驿站耗费都需要纸张、印泥甚至人工,查一下这些东西,也许能够找到线索。”
等他们说完,我说道:
“另外,可以比对一下各县青苗法、募役法执行的日期与朝廷定的日子是否有出入?这也是一个方向!”
等我们研究好下一步的行动思路,我便传令,命秀州知州孙慎言准备好青苗法、募役法帐目,随时候查。
约莫半个时辰,传令的仆人回来复命,说孙知州回话,账目早已备好,随时可以核查。当即,我率领众多仆人和三位帐房先生,浩浩荡荡离开贵宾院,前往秀州知州衙门。
贵宾院和知州衙门大堂有小路相连,图省事的话,沿小路直接过去,要省很多功夫,但我却命人绕出贵宾院,从知州衙门正门而入。
孙慎言率领秀州的头头脑脑们列队在衙门前恭候,等我的轿子停稳,孙慎言深鞠一躬,抬首说道:
“王爷,卑职率秀州众要员恭候大驾!请王爷下轿!”
我“嗯“了一声,在仆人的挽扶下缓缓下轿。
大堂东墙摆着一张楠木长榻,上有一幅高级绣花锦垫,榻前矮几上放着一套高级青瓷茶碗,这是知州孙慎言办公时会客的地方,他在前面引路,把我让到长榻上坐好,亲自给我沏了一杯茶,然后里垂首待立。
我笑了笑,说道:
“孙知州,本王此行的目的,想必你也知晓!下面你就令人配合我带来的帐房先生查一下相关帐目吧!”
“是!”
说完,孙慎言冲我一拱手,然后头一低,微微弓着身子离开。
功夫不大,他便返了回来,低着头,小声说道:
“王爷,小人已经安排妥当,您带来的账房先生正在签押房核查帐目!”
我一点头,伸手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那茶叶是地道的毛尖,浸润心肺,很是好喝!
放下茶杯,我抬眼看了一下一旁站立的孙慎言,笑着问道:
“孙知州,嘉禾镇**案想必你是知情的,本王此次奉皆巡查,那件**案也是重点,说来听听,怎么个情况?“
孙慎言脸色微微一变,但立马恢复常态,一拱手,满脸严肃地说道:
“王爷,**案规模不大,卑职也是嘉兴县上报之时,才得知有这么件案子!他们上报时已经平息数日,卑职也曾派去人到嘉兴县嘉禾镇核查,确实如嘉兴县上报,规模不大,另外据嘉兴县上报本案系村民受人蛊惑所致!”
我听完他的话未置可否,只是淡淡一笑,然后轻轻说道:
“受人蛊惑?我怎么听人说与变法有关?系官逼民反!”
一听我这样说,孙慎言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然后颤颤巍巍说道:
“王爷,下官所言句句属实,小人的确是接到嘉兴县上报的案情,确也派人下去核查过,这都是有案可查的,王爷若是不信,现在就可以调出档案查看!”
我在心里轻轻叹了一口气,查档案?就是把那些当差的叫来当面对质,又有什么用?真要是瞒报的话,恐怕各个环节都已经作好安排!
尽管内心充满质疑与不满,但我也深知自己毕竟是在孙慎言的一亩三分地上,为了以防万一,不能随便招惹他!
于是,我换了一个和气的腔调,缓缓说道:
“孙大人,快快请起!我也是偶尔听别人议论,你莫要当真!孙大人忠君爱国,本王是知道的!”
孙慎言慢慢从地上爬起来,眼神里满是感激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