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北宋飘浮记

第七十五章 黑大帅的条件

司马熙挣扎着叫道:“黑巾军师,别忘了你当初领着这些人抢粮吃的初衷……勿忘初衷啊!”

正在这时,忽然听得外面有人哈哈大笑,黑巾闻声起身。

黑大帅大笑着走了进来:“好一个勿忘初衷!”对黑巾笑道:“不妨听听他们说些什么。”又对司马熙说:“你坐下来说吧,我敬你救了苏大郎,不怕事,是个好汉!倒不像平常见的那些狗官。”

司马熙向黑大帅抱拳道:“黑大帅,久仰!在下也非常敬佩你灾荒之年救了无数性命。”黑大帅也抱拳还礼。

司马熙说:“大帅,我们便从勿忘初衷说起。当初你救这些人是何初衷?”

黑大帅双眼微眯,似是回顾往事,片刻后道:“哪有什么初衷?互相厮伴了寻些饭吃,勉强活命而已。”

小五儿在旁听黑大帅回答的坦荡,想起饿殍遍地的惨状,不禁浮出一层泪光。

司马熙说:“相伴活命。好,如今这些人吃得饱穿得暖,全是托大帅的福。他们原本是农户,如今风调雨顺,天下太平,他们最想做的事便是回家种地,妻儿家小一家团圆,是也不是?”

司马熙看了看二人神色接着说道:“大帅当年带领上万流民,如今这上万人去了哪里?我来时路上听说灾后有些人回到了家乡,还有一些外来户在宿松太湖安家,想必这些人就是当年的流民了。难怪潜山宿松县令轻易被人架空,想必各行各业的领头人物都是大帅的人吧?果然好手段!”

黑大帅和黑巾听了都没说话,脸上波澜不惊。

司马熙又道:“纸里包不住火,这事早晚都会发觉,如今圣上盯上了这事,这才从边关将我二人招回。我为当年侥幸活下来的上万人忧!大帅何不接受了招安,还这些人一个安心?让他们彻底回归自己原来的生活?让他们平安地活下来,不正是全了大帅的初衷?”

黑巾冷笑道:“倘若不呢?”

司马熙说:“当年江南唐国隔江相望,先皇还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如今你们所在是胸腹之地,圣上岂会容忍国中之国?二十年前,平定蜀国,王全斌**两万七千人,蜀中至今元气难以恢复。干戈一起,生灵涂炭,兵灾远远甚于大饥,岂不枉费了大帅当年的一番心血?平定宿松三县是如今大势,无法阻挡,何必非要血染黄土呢?大帅接受招安,是为长远计,为黑巾军众兄弟计!司马熙冒死前来,也是因为大帅功大于过,德胜于威,否则何不去天柱山招安呢?还请大帅为两县百姓着想。”

黑巾冷哼一声道:“都是死过一次的人了还怕你的威胁吗?朝廷都是贪赃枉法的狗官,百姓跟了你们只有受欺压的份。”

司马熙说:“叔父,朝中也有清官,当年为叔父主持公道的司大人早已重新起用,如今升了华亭知州。当时为他奔走的朝中官员自然也都是好官。黑巾军如今才两个县的属地,丁家才是个村正,就作威作福称霸一方,恐怕这样的也不只丁家这一户。这些事自古难以避免,唯有国法律典悬剑监督,肯时时纠正才是正理。”

司大人正是当年为姜家主持公道的官员,虽然时过境迁,对当时司大人的帮助黑巾还是心存感激,这还是次要的,尤其是丁家的事,欺压良善,有违黑巾军的宗旨,丢尽了黑巾军的脸,令黑巾大为恼火,所以此时听见司马熙提起倒一时无语。

黑大帅接口说道:“倘若接受招安,招讨使将如何安置黑巾军呢?”

司马熙说:“我和凌招讨使保举大帅带着你的属下去戍边。虽然地方不如咱们本地富饶,但你们这些弟兄还是在一起的,况且军中薪俸优厚,足够养活一家人,边疆荒地甚多,开荒种粮也有不少收入,不会比现在生活得差了。不愿从军的人留在本地自己营生,过往绝不追究。”

默然片刻,黑大帅说:“招讨使的话也不是没有道理,一句为‘为黑巾军计’打动了老黑的心,从当年起事起,最初是为了自己不挨饿,后来是为了大家相帮衬着吃口饭,从来都是为了活下去!但此事事关重大,黑巾军下属兄弟众多,也不能由老黑一个人说了算。你跟我来!”

众人跟着黑大帅出了寨门,黑大帅指着一线天说:“这两块巨石是山寨的屏障,弟兄们都说这是天赠我黑巾军的门户,倘若你能把这两块石头凿平,这便叫作人定胜天,也是招讨使的一翻诚意,我便接受招安,也好给众兄弟一个交待。”

司马熙向前走了两步,四处望望,凝神一会儿,回过头来说:“好,那就一言为定!”

黑大帅眼神锋利,盯着司马熙仔细看了两眼,眉毛一挑:“好!”

司马熙又说:“既然如此,请大帅容许司马熙搬到一线天旁边来住。”

黑大帅手一挥说:“这个随你!”

司马熙二人回到院前,烧烤早已经清了场,连肉汤都没留下,两个人各吃了一碗白米饭。

趁着没有旁人在场,司马熙说:“小五儿这次你得拿出你那个东西来了,别的什么能弄掉那两块巨石?况且这不是杀人,是救人。一旦招安,两县百姓,还有与你有恩的黑巾军,多少人免于战火屠戮,你可要想清楚了。”

小五儿沉思一会儿,蹙眉道:“只有如此了,但这事儿传出去了,万一皇上听到消息,到时候怎么交待呢?”

司马熙说:“这你就放心吧,你准备好了告诉我一声就好,惊蛰已过,必定有下雨的时候,捡个雷雨天儿,点燃了轰隆一响,别人还以为是雷声。”

第二天,司马熙带了众人到一线天去观察地形。那一线天在快到山顶峰回路转的地方,一侧是峭壁,一侧是斜坡,可以听见山坡下面山谷里远远传来的水声。

小五儿见那两块巨石在快到山顶的地方斜斜地杵着,脑海里顿时出现炸药火光一闪,大石滚下山谷的情景。她退开几步,估测了一下巨石的重心,选定了爆破点儿,拿根碳化的木棍画了圈。

田大志从寨子里找了家伙开始干活儿,苏大郎的事情已了,为了报恩,他也留下来凿山,让人给家里捎回信儿去。

司马熙领着他们几个人砍树割草,一线天后边搭起几间草棚来。黑巾见了,便将李石头两口子和两个亲兵撤回去了,小五儿和司马熙恢复了自由。

黑巾军见二人连着几天下山采购,回来的时候,雇了人挑回一袋子一袋子的粮食山货来,运到了一线天旁边新围起来的小院里,还买了大量的好木炭,看样子是要长住,把一线天彻底凿平。

只是这么大的工程也不是一个月两个月的事,那小孩子又不懂事,每天闷在院子里煮东西吃,香味和炊烟时时从院子里散发出来,愁的那文士每天在山崖上望着天发呆,只苦了两个壮劳力。

一线天的约定寨子里早已传开,黑巾军们从一线天经过的时候都看一眼田大志和苏大郎,有的同情,有的嘲笑,苏大郎脸上还有些挂不住,见田大志没事儿人似的一边唱着小曲儿一边轮大锤,便也渐渐不着意了。

守卫关口的小屋和司马熙等人的院子隔着一线天相望,黑巾军们轮值守一线天的时候经常上来看热闹。田大志大大咧咧的,很快与众人都混了个脸儿熟,值勤的守卫总能跟着他们混上一顿美味的饭菜。吃了人的嘴短,拿了人的手短,轮值的黑巾军不好再笑话人,还要趁着没人时候,替田大志抡上几锤子。

黑巾听到亲兵的汇报,便到一线天来观望。正看见小五儿指挥着人在巨石顶上升彩旗,巨石顶上最高处竖了两个极高的铁杆,彩旗升上去,迎风招摇,老远就可以看见。

黑巾见了,首先便想到旗语暗号,问道:“小五儿,你这是何意?”

小五儿陪笑道:“我以前听爹说过,动土是大事,要贴上红纸写上‘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山里有山神,还要插上彩旗,以视尊敬。”

黑巾冷笑道:“这上边要是挂个灯笼才是最好,黑夜里便是在山下没准儿都能看到,听说海上便是如此替人引领方向的。”

小五儿听了,神色一黯,说:“叔父,我没有别的意思,要不换了黑巾军的旗子也行。”见黑巾并不说话,便叫田大志将旗子降了下来,自己抱了旗子灰头土脸地退到一边去了。

黑巾看见自己的士兵也混在那里帮忙,就盯了他们一眼,跟在身旁的亲兵见状跑过去骂道:“你们两个蠢货,不好好的守关,在这里做什么?!”

司马熙一直站在山崖上眺望天际,见这边有动静,也只是转过身来远远地看着,并没回来。

转眼数天过去,忽一日凌晨,守门的黑巾军听见有人在啪啪地敲寨门,映着晨光,从角楼向外一看,见是守一线天的士兵,一脸惊慌地又喊又叫,山风阵阵,什么都听不清,开了城门才听清明白说:“走了水了,值守的小房走水了……”

值守的小房在一线天下面,山寨里看不见,离得最近的水源就是寨子里的山泉,寨门守卫忙敲锣叫醒众人救火。

黑大帅等人也都惊的起来了,问得说是一线天小房子走水了,虽然事不大没放在心上,也带了人站在寨门前查看。

山上风越来越大,远处传来隐隐的雷声,天边的黑云夹杂着闪电滚滚而来,天色反倒转暗了。

山上人多,很快灭了火,小屋也烧得无法住人了,眼见风雨来了,众人纷纷向寨子里走来。忽然“咣”地一声雷响,似乎就在耳边上,回头一看,一个闪电落了下来,直向一线天的巨石扑去。

众人吃了一惊,纷纷站住脚在那里呆看,忽然眼前一闪,又一道闪电落在了巨石上,紧接着一声霹雳,震耳欲聋。

众人大惊纷纷向寨门跑来,司马熙等人看见,也弃了自己的小院,向山寨跑来。

半明半暗里,只见闪电一个接一个地击向一线天,天地之威令人心惊胆寒。

司马熙等人的草棚突然冒出了烟,山风一吹呼呼燃烧起来,众人一片惊呼,却谁都不敢向前走。

黑巾突然叫道:“小五儿呢?小五儿呢?”

小五儿听见,忙挤过人群走到黑巾前面说:“叔父我在这里!”黑巾见小五儿脸色苍白,忙说:“没事没事,人没事就好,你们还住到寨子里去……”

正在这时,忽听轰隆一声巨响,烟雾腾起,火光迸射,地面一阵震颤,众人正在慌张,山风吹得烟雾散去,一线天已经被夷为了平地!众人惊地目瞪口呆。只听得山风呼啸,吹得黑云翻滚,雷鸣之声慢慢散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