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困惑
30。
当天晚上。江望川亲自登门邀请我出席接风宴。那宴席就设在后衙一间久未修葺的厢房,厢房没有房门,只有一个布帘遮挡,门框上干燥的裂纹若隐若现隐仿佛地图上的曲线一般。嘉兴县的几个头脑,主薄钱敛之、县尉鲁三膘等人都站在门前,见我过来,一起给我行礼。
我随江望川走进房子,脚底有些异样,低头一看地面坑坑洼洼,铺的青砖都已经风化,不知什么人在那些坑洼处填了些碎瓦砾。
房间里有一张桌子,桌子上一盏蜡烛,另外还有几把椅子,那桌椅老旧不堪,应该有了年岁,给人残破潦倒的印象,看着这寒酸的场景,我心里倒是一阵欢喜,这个江望川有些意思,说不定真就是个清官!
江望川把我让到上座,说道:
“王爷,本县条件艰苦,招待不周,还望恕罪!”
我笑了笑,说道:
“江大人不必客气,本王此次巡查公务在身,你只要协助本王办好公事就好!其他无所谓!”
功夫不大,便开始上菜,那菜真是寒酸!一碟切得厚薄不均的酱萝卜,那萝卜皮酱色不一,应该是腌制了才几天,一碗凉拌马齿苋,似乎还带着泥土气,应该是新从野地里摘的,一碗豆腐倒还新鲜,看样子是今天的新豆腐,只是厨子的厨艺不精,豆腐块大小不一,最后上来一碗蒸南瓜,南瓜已经蒸的稀烂,用个筷子夹都有些废劲。
我的心思根本不在这些饭菜上,一入座便开始询问青苗、募役法在嘉兴具执行的情况。主薄钱敛之和县尉鲁三膘回答的都很肯定,他们认为青苗、募役法在嘉兴县执行得力,效果非常好,当我问到嘉禾镇**案时,县尉鲁三膘笑着晃了晃圆圆的大脑袋,一脸认真的说道:
“王爷,那**案规模不大,系村民受人蛊惑所致,这些下官早已调查清楚,现在那些村民还羁押在县狱,您如果需要核实,随时可以提审!”
看着寒酸的酒席和县尉真诚的目光,我感到一丝困惑,如果说林望淮和孙慎言说假话,这样俭朴的江望川们总不会也说假话吧?
这时,仆人端上一个热汤,那汤里分明就是些菜根,江望川指了指那汤,说道:
“王爷,请趁热喝汤!”
说着亲自递给我一个粗瓷汤碗,那汤碗已有几道若急苦现的裂纹,我接过汤碗,喝了一小口那汤,苦味还夹着一股酸气!但我还是再喝一口,然后把碗放下。
这时,我把目兴投向江望川,笑着说道:“刚才主薄和县尉都说了自己的看法,你对青苗、暮役法在嘉兴县的执行,有什么看法,说来本王听听!”
江望川没有立既回话,他想了想,一拱手,说道:
“王爷,依在下愚见,虽然从账目表面来看,嘉兴县青苗、募役法执行得力,但微臣隐隐感到哪里似乎有些不妥!”
听到他这样说,我来了兴致,冲他点点头,“说你的疑惑!”
江望川拿眼一扫主薄钱敛之,顿了顿,说道:
“具体哪里不妥,微臣也想不明白,只是感觉好像有不对的地方!”
看来我的判断没有错,江望川的确是一个正派的人!
接风宴就这样草草结束。
到贵宾院躺在床上,我开始回忆今天接风宴上每个人的表现,主簿钱敛之态度坚决,但是说话谨慎,每说一句都会顿一顿,想好再说下一句!而江望川在说到自己的怀疑时,扫视了一眼钱敛之,这是偶然还是故意?再说那县尉鲁三膘,说到嘉禾镇**案时,不但从容镇定,还主动邀请我到县狱核查,怎么让人感觉有“此地无银三百银”的意思?一时半会我理不清头绪,不一会便沉沉睡去。
31。
第二天清晨醒来,我盥洗完毕,简单用膳,便命人传令江望川,准备好青苗、募役法帐目,等候核查。
功夫不大,江望川回话,帐目准备完毕,随时候查。这一次,我没有刻意从衙门正门而入而是带人从贵宾院和衙门正厅之间的小路走了过去。
江望川带领嘉兴县头头脑脑在衙门正厅恭候,行过礼,江望川便说道:
“王爷,帐目都在签押房,请您驾临签押房!”
一点头,我便带领几个随从和那三个帐房先生随江望川来到签押房,那签押房依旧寒酸简朴,不大的房子里除了几张桌椅,便是满地的账箱!
我在房子中间一张椅子坐下,几个帐房先生便开始忙碌。帐房先生依照在秀州查帐的思路,不但核对数目,还对执行日期与朝廷定的日子、富户与领青钱名单、(青苗,募役)法执行期间的损耗进行核查比对,也许是六月江南的天气有些闷热,也许是心情过于急燥,功大不大,我见三个帐房先生已经满头大汗!我在心里暗暗叹了气,对站在我一旁的江望川说道:
“江知县,天气过于炎热,你给帐房先生准备些绿豆汤!”
江望川一拱手,回道:
“王爷,卑职知道天气炎热,早以命人准备好绿豆汤!”
我点点头,心里对这位知县的好感又加深了一分!
接风宴寒酸是爱惜民生民力,提前备好防暑的绿豆汤却是爱心之举!说不定这真就是一个清官!
我突然有了和江望川说话的欲望,于是笑着问道:
“江知县哪一年中的进士?座师是何人?”
江望川一拱手,不卑不亢说道:
“卑职嘉祐三年中的进土,座师乃当朝宰相王安石!”
一听王安石是他的座师,我心里涌起一股亲热,笑着说道:
“此次离京,本王也曾辞别宰相!”
听完我的话,江望川深鞠一躬,说道:
“谢王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