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愈发老练
上回说到,陈凯和于飞在情报实战中越来越成熟,越来越老练,这让赵天乐很是欣慰,把许多重要的任务都交给他们俩。
那一年的深秋,已到了有些寒冷的时节。日伪第三军管区想趁着山里的抗联准备过冬松懈之时,对辖区一带发起突然袭击,进行所谓的秋季大“扫荡”,企图一举消灭进行抗日活动的东北抗联第八军。
赵天乐是个闲不住的人,只要一有机会,就和日本人、伪军高官及警察套近乎,在和他们的交往中,捕捉情报信息。
一天,赵天乐从一个日本商人那里,获悉了日伪军要对抗联进行大扫荡这一重要情报。因为这个日本商人负责为日伪军采购了一批物资。但是日伪军何时出动,从哪个方向出动,却并没有得到详细的情报。
为了印证这个情报的准确性,赵天乐又通过关系,侧面了解打探,但都没有得到准确的消息。他实在有些拿不准,就派陈凯和于飞四处打探。
那么,陈凯和于飞又是如何打探消息的?说起来,这事还是值得好好说道说道的。
自从上次化妆成日本测绘兵,骗过日军巡逻队、日军哨兵及侦缉队和警察后,陈凯和于飞就把化妆成日军,到伪军那里刺探情报当成了获取情报的一个捷径。
因为这些伪军大部分都驻扎在城外,按照惯例,在大部队出征前,什么司令、军长、师长的,都会在镇子上包下最大的酒楼大摆宴席,犒赏团营级的军官,为他们鼓劲打气。
于是,陈凯和于飞就专挑一些小县城,化装成日军测绘兵,到酒楼吃饭喝酒。那些伪军见“太君”驾到,哪敢怠慢、放肆,只能好吃好喝的伺候。
在宴席上,那些伪军军官推杯换盏,吆三喝四,互相吹捧,无意中说出了不少的秘密。
有几个伪军军官见“太君”在此,还主动上前敬酒,陈凯和于飞也不含糊,用日语叽里哇啦说一通,令伪军军官确信他们就是日本大兵。
当陈凯和于飞从这些伪军军官嘴里套出部队番号及出发时间的情报后,也会竖起大拇指说道:“吆西,大大地好。祝你们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经过陈凯和于飞的这次探查,证实日伪军对抗联进行大扫荡确有其事,而且扫荡时间已定,部队出动前的各项准备也已就绪。
赵天乐深知日伪军对抗联发起突然袭击,必然会给抗联造成重大的损失。
“必须马上把情报送出去。”赵天乐听了陈凯和于飞的汇报后着急地说道。
“可是,我们没办法跟抗联直接联系啊。”陈凯知道他们这个情报站跟抗联是不直接发生横向联系的。
“顾不了那么多了,都是抗日队伍,不能眼看着他们被日伪军消灭。这样,我们的任务就是把情报马上送出去,请上级想办法把情报传给抗联他们。”赵天乐坚定地说道。
那时,赵天乐的这个情报点没有电台,全靠陈凯和于飞将情报用信件或纸条的方式送到中国支队哈尔滨情报站负责人那里,再由他们用电台将情报上报到共产国际情报组织。
“可是这样一来,时间上就来不及了。咱们的上级情报站接到情报后,后半夜用电台上报给共产国际情报组织,共产国际接到情报后,再把情报转给延安,再由延安转给满洲**,再由满洲**转给抗联,这得绕多大一个弯啊。等情报到了抗联的手里,说不定日伪军已经兵临城下了。”于飞颇为担忧地说道。
“依我看,不行就采取‘双保险’的做法。一来呢,按照正常渠道上报情报站;二来呢,咱们冒一把险,把情报直接送到抗联的交通站那里。”陈凯提出了一个新的建议。
“可是,抗联的交通站在哪里,咱们也不知道啊,就是知道了也没办法跟他们接头联系啊。”于飞用手挠了挠头说道。
“根据我这几年的观察,抗联的交通站应该就在城南的一家小饭馆里。”陈凯接着说道。
“就是知道这家小饭馆是抗联的交通站,我们没有接头暗号,对不上暗号,人家又怎么相信咱们?”于飞对此还是持怀疑态度。
“我想,还是用老办法,我和于飞化装成日军测绘兵,装作执行任务回来,又渴又饿,到这家小酒馆歇歇脚,吃饭喝酒,然后装作喝醉的样子,无意中透露出明天要进山清剿抗联的话,我想,他们肯定会相信。”陈凯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这个办法好是好。但是,万一他们把你们俩当成真的日军,再把你们俩给秘密抓了,弄山里去了,那可就得不偿失了。”赵天乐觉得陈凯这个计划,既可行,风险又大,有些拿不定主意。
“放心吧,师傅,我们会随机应变的。”陈凯见赵天乐面露难色安慰道。
“我还有一个担心,就是你们俩是照相馆的伙计,认识你们俩的人可不少,这万一被那些伪军、特务和警察给认出了,那麻烦可就大了。”赵天乐还是有些担忧。
“这事好办,我们俩好好化化妆,让那些伪军、警察、密探什么的认不出我们来。”陈凯很有信心地说道。
“好主意,我赞同。就这么干吧。”于飞双手一拍,站起身来。
说干就干,陈凯利用在苏联远东情报局培训时学到的化妆技巧,很快就把自己和于飞整得连赵天乐几乎都认不出来了。
“我说你俩啊,可真行,本事太大了。再这么下去,以后连师傅都要被你们给骗了。”赵天乐看着陈凯和于飞化过妆的样子,嘴上这么说,心里却是一种发自内心的高兴。
经过一番捯饬和准备,陈凯和于飞出门了。他们先将这份日伪军要围剿抗联的情报送到了哈尔滨情报站负责人那里,由他们上报共产国际情报组织,辗转通知抗联第八军。
随后,按照计划,陈凯和于飞来到城南抗联的一个交通站,他俩化装成日本测绘兵,背着帆布包,装作刚执行任务回来,又累又饿又渴的样子,在这家小酒馆里吃喝了一番。
陈凯和于飞在言谈之中,有意无意地透露出明天要随部队进山剿匪的信息。临走时,陈凯还故意落下一个帆布包,里面有一张手绘的进山的路线图。
陈凯和于飞装作喝多了,互相搀扶着摇摇晃晃地离开了小酒馆。这个抗联联络站的掌柜和伙计听了陈凯和于飞的对话,半信半疑。后来看到落下的帆布包,打开一看,里面真有一张进山剿匪的路线图,确信日伪军这是要对抗联密营进行大扫荡。
说起抗联密营,其实就是抗联为了在深山里隐蔽生存,而建立的很多大大小小的秘密营地,依托这些密营,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游击战,让日伪军吃了不少苦头。
几分钟后,陈凯和于飞又装作在酒馆里落下东西了,返回到酒馆,把帆布包取走。他们到了僻静处后,赶紧换了衣服,并且躲在小酒馆的附近,眼看着几分钟后,酒馆掌柜亲自出去了,这才放下心来。
无论是通过共产国际情报组织,还是通过抗联的这个秘密交通站。总之,这份重要情报及时送了出去。而抗联第八军接到情报后,连夜做好了迎敌的准备。
那么,日伪军的大扫荡得逞了吗?抗联安全转移了吗?咱们下回接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