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山乡恋梦:冲破桎梏的爱与闯途

第059章:替人补票

沈阳北站,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有一个准备回家的人,他就是海子。

来车站送行的人,有海子的舅舅姚鹏飞,海子的朋友裴红霞,海子新交的哥们刘小明等。开始检票了,海子需要站队检票上车。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心情。

“海子,检票上车吧。路上要小心,回到家后别忘了给我写信。今年过年我肯定回家,回家后我就到你家去看你爸爸和妈妈。”姚鹏飞关心的是海子路上的安全。

“我知道了,舅舅您放心吧!”

“海子,你就要离开这座城市了,别忘了我们的三年之约。我等你三年,我希望你认真考虑我过去曾跟你说过的话,不要急于忘掉我,也不要动不动的就说不,更不要一头撞南墙。因为每个人都在变化,也许你的所谓心上人早就变了。记住我的话,我可以等你。海子,拥抱我一下可以吗?”裴红霞希望海子能记住她,希望海子对她的态度有所改变,希望他回去所面对的孙丽惠已经不是以前的孙丽惠,希望海子能够回来,希望三年的约定能成为事实。但海子走了,她的情绪有些低落,竟然眼圈有些湿润。

“红霞姐,别委屈自己,遇到好的男孩要给别人和自己一次机会。我永远忘不了你对我的帮助,我怀着一颗感恩的心谢谢你。”海子拥抱了一下裴红霞,“我还会回来的,红霞姐,高兴点。”海子为裴红霞送上了一片纸巾。

“海子哥,别重色忘友啊,你都拥抱了红霞姐了,也给我一个甜蜜的拥抱吧!祝愿你一路顺风,安全到家。明年还会来沈阳,我会来北站热情欢迎你。三年的约定,我记得,你也记得,努力!”刘小明希望海子明年还来沈阳,他有机会和海子共同探讨感兴趣的问题。

“小明老弟,哥哥肯定会想你的,我会给你写信的,让我们努力,加油!”海子欢快地拥抱了刘小明。

这时,列车的长鸣声传来,就要开车了,海子和送行的三人挥挥手,转身登上了列车。

海子从离家出走,到现在离开沈阳,已经三个多月了,海子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这里的城市美丽而大气,这里的市民友好而文明,这里的社会**而健康。海子想,如果将来参加高考,一定要报考沈阳的学校。

回家的旅程一旦开始,海子的心立即就飞回了家乡。他想的更多的是孙丽惠。一串串美丽的镜头闪过,孙丽惠和他的一切都是那么熟悉和真切。回忆是甜蜜的,海子恨不得一步到家,能看到孙丽惠的身影。

列车缓缓离开车站,逐渐加速后,沈阳被列车抛在了后面。海子习惯性地打开背包,找出高中课本,聚精会神地看了起来。

今天的列车上,回路云市的人特别多。大家都是大包小包的带着,有的是行李,有的是为家里买的东西。从举止行为上,一看就知道出外打工的人。

“今年算是结束了,比去年强点?”一位三十多岁的农民工问五十多岁的农民工。

“今年活计好像比去年凑手,还行,总比在家里种地强。”

“家里的地不种了?”

“也种,除去化肥农药剩不多少钱,在加上农业税和统筹,几乎等于白玩。”

“往外拿钱最大的项目就是统筹,你们村可能比我们村收的还杠呢!”

“老钱了。村干部的工资,吃喝费,招待费,用公费,上缴费,民办教师的工资。每人五六百块啊!如果不出去打工,仅靠种那几亩地,就是一个白忙乎。”

“抗着不交!”

“谁敢啊!你不交统筹,责任田就没收了,你喝西北风去!”

“太不象话了!”

海子总认为,民办教师的工资由县里发,现在才知道不是县里发。闹了半天统筹的钱里还包含民办教师的工资,这样也有点太不公平了吧。海子不愿意在想这些事,见刚才说话的两个民工已经似睡非睡的样子,也有些受感染。

海子将手中的书合上,下意识地从兜里掏出孙丽惠送给他的小镜子来看。由于小镜子被裴红霞摔碎了,一切碎片都抱在这个布包里。海子习惯了,想孙丽惠的时候,就掏出它来看一看,就好像孙丽惠就在眼前。如果爱情成了习惯,那种根深蒂固的相思就无法消失。

孙丽惠的相片被海子放在钱夹的透明塑料袋里,一有功夫,海子就拿出来看一看,怎么看都不厌烦。海子这次要送给孙丽惠一件礼物,是他在北行市场千挑万挑买到的一块手帕。手帕是粉红色的,象征着粉红色的爱情;手帕上的动物是两个戏水的鸳鸯,象征着爱情甜蜜,用不分离;手帕上的植物是一朵并蒂莲,象征着喜结连理,同心同德。

海子正在端详着那块手帕,想象着送给孙丽惠时的情景。

“好漂亮的手帕,是送给恋人的吧?”说话的声音像广东口音,海子一惊,抬起头来一看,是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就坐在海子的对面,正笑眯眯地看着海子的手帕。海子将手帕迅速收起来,放回内兜里。

“你猜对了,是给我的恋人买的。同志,你这是坐车去哪里?”

“去路云市。哪里有几十个在我们工厂干活的民工,因为工厂停工时厂子没有钱,他们没有拿上工钱,就回家乡了。现在工厂的货物都卖到了美国,资金已经回笼,老板让我将工钱给他们送来,并确定明年他们是否还能到我们厂子去工作。”

“在你们厂子干活,每月多少工钱?”

“120块,这在全广东,乃至全国,都是最高的了。”

“在你们厂子都干什么活,累不累?”

“卷烟。不累。怎么,你也想到我们厂子试一试?”

“不,你看我的个子,我的身材,也就个二等残废,哪能干动那么高工资的活。”

“我看你啊,应该是念书的命。你就好好学习吧,将来考上大学,国家包分配,属于国家干部,那多好啊!比出外打工强一万倍。”

“大叔,我记得你这句话了,我一定好好学习,将来考上大学。”

“这就对了。”

列车继续前行。这时,前一节车厢的人传来消息,开始检票了。海子看到倚在对面座位外围的小伙子,突然紧张起来,慌慌张张跑去上厕所。可是厕所的门插得紧绷绷的,一定是厕所里也有躲票的人。他见厕所去不了,就又踅回来,一把将海子从座位上拽起来,佝偻着身子,躺在海子的座位下面,并对海子同坐的旅客喊:“都坐好了,用腿挡住我,我上车没起票。”

海子坐回座位,急忙从内兜里去找车票。谢天谢地,车票还在。海子想起三个月前离家出走,从路云市坐车去沈阳市,因为将车票丢了,害得他在列车警务室呆了两个多小时,幸亏有列车长鼎立相助,否则,不知道自己还会遭什么罪呢!

乘务员开始按着车厢检票了。因为检票员对逃票者的伎俩也特别熟悉,所以特别注意座位低下藏着的旅客。尽管海子座位底下的那个小伙子伪装的多么像,还是被眼尖的乘务员发现后,揪了出来。

“藏,往哪藏!你的车票呢?”乘务员最厌恶逃票的人,所以没有好气色。那个小伙子蔫头耷拉脑,也不狡辩,听任处置。

“票在这呢!”海子将自己的票掏出来,递了上去。

“那你的票呢?”乘务员问海子。

“我上车匆忙,打算到车上补票,所以专等你们检票时,将车票补上,如果你们觉得我补票太晚,我甘愿交罚款。”

“好了,别再啰嗦了,到列车长室去补票。”

“是。”海子打了一个立正,回身将那个穿着破烂的小伙子摁在座位上。

“你坐在这里不要动,我去补票。你是从哪里上的车,到哪里下车?”

“老弟,你心肠真好。谢谢了。我是从沈阳上车,到朝阳下车。”

“好了,你的票我给你补了,以后记得上车卖票啊!”

“一定,一定。”

海子直奔列车长室。

海子到了列车长室的门口,敲了一下门,得到“请进”的口谕后,推门进来,一进门,愣住了。

“王姨,你怎么在这趟车上?我记得上次我坐车从路云市到沈阳坐的是7356次,而这趟是7355次,你换车了?”在车长室,海子惊喜地碰上了上次的贵人王姨。

“哈,原来是海子啊!真是两座山到不了一起,两个人说不山什么时候又碰到一起了。我在的列车就是这个车,只不过呢,从路云市到沈阳呢,是7356次,从沈阳到路云市就成了7355次了。”

“原来是这样啊!”海子又明白了一件事。

“怎么,是不是又将车票丢了,让人逮了个正着?”

“这次我长记性了,没有丢。只不过我遇上一个逃票的小伙子,看他那样也确实身上没带钱,就答应替他补上车票,从沈阳到朝阳,多少钱一张票?”

“又多管闲事了是不是?逃票的人是最可气的了,他们有钱也不买票。逃票的人那么多,你都要替他们补票,你补得起嘛。”

“王姨,中国人都讲究‘穷家富路’,谁出门也想顺顺当当的,可就是因为什么原因,没有钱了,怎么办,也得赶路不是吗?如果中国人都富了,谁还逃几块钱的路费啊!王姨,您说呢?”

“每次都是你有理。好了,你把你的票给他,你就不用替他补了,我还是把你送出车站好了,留下钱你请我吃饭好了。”

“王姨,那可不行!咱们不能破坏纪律。该补得票我必须补上,今天我回家和上次去沈阳不同了,我兜里有钱了。一会儿到了路云市,您必须赏光,让我请您吃顿饭,否则,我心里会不安的。”

“心里不安?”

“对了,知恩图报,才不愧为一个男人嘛!”

“好了,我知道你是个好少年。这票真补?”

“真补。”

“小韩,为海子补票。从沈阳到朝阳。”王列车长招呼另一个办公桌上的列车员为海子拿票。海子掏了钱,补好票。

“王姨,一会儿列车到了路云市,我就到这里来找您。您等我。”

“好!”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