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留下谜团
上回说到,陈凯从照相馆的暗道逃出来后,跳入江中,躲过特务射来的子弹,游到了对岸,躲进了一片深林里。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他凭借着超强的野外生存能力,历经千辛万苦,在一位猎户的帮助下,终于抓住机会越境进入到了苏联。
苏联远东情报局从陈凯的身上看到了一名超级特工所具备的超强生存能力和顽强意志,随即将他送往更高一级的情报学校进行培训,旨在将他培养一名全能型的超级特工。
而就在这次高等级的培训当中,让陈凯解除到了有关“**夫谍报小组”的众多秘密,也让他感觉到了这个谍报小组在被特务机关破坏时,仍留下的诸多谜团。
那么,“**夫谍报小组”到底留下哪些谜团?顺着陈凯的思路和推理,我们先来看看齐齐哈尔情报站及哈尔滨、佳木斯等情报点被特务机关破坏后的情况。
说起来,日本对中国东北垂涎已久。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成立了许多特务组织,利用各种身份作掩护,搞地理测绘及情报搜集。后来,为了**反日力量,关东军专门成立了情报部特务机关本部,下辖哈尔滨支部、齐齐哈尔支部、佳木斯支部、牡丹江支部等,试图利用特务手段,牢牢掌控东北的情报战场。
在黑龙江的特务机关规模很庞大,无论是明里,还是暗里,他们大肆开展各种特务活动,并且在宪兵队、特高课、警察厅、保安局等配合下,疯狂残害抗日志士。特别是专门针对苏联远东情报局、**地下党、军统等情报机关,每时每刻都在进行搜捕破坏。
这一次,包括赵天乐在内的齐齐哈尔情报站的8名情报员被抓,就是在关东军特务机关本部掌握了准确的情报后,统一指挥下实施的,多地特务机关同时进行,严防情报泄露,致使“**夫谍报小组”遭受重大损失。
其实,赵天乐并不是“**夫谍报小组”的负责人,他仅仅是这个谍报小组下属的哈尔滨情报点的负责人。
由于“**夫谍报小组”案是日本特务机关破获的远东情报局在东北的一个谍报大案,所以,关东军司令部高度重视。被捕的8名情报员都被关押在宪兵队的大牢里,一人一个房间,防止串供。
日本特务机关将8名情报员分别关押,还有一个目的,就是想搞欺诈,以其中某人已招供来诱骗其他人上当。
为了撬开8名情报员的觜,关东军特务机关本部这次下了大本钱,联合宪兵队、特高课、警察厅、保安局,一同会商、会审,只要撬开一个人的觜,就立马采取抓捕行动。
只不过,让特务机关没有想到是,这8名情报员面对敌人的酷刑和威逼利诱,守口如瓶,宁死不屈,尤其是对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的情况始终未透露一个字,这令特务机关大伤脑筋。
特务机关、宪兵队、警察厅等使出浑身解数,也没有让8名情报员屈服,更没有说出众多重要情报的下落,气得关东军司令大骂情报机构无能,全是饭桶。
后来,哈尔滨警察厅通过人口户籍系统,想办法查到了赵天乐妻子的下落,并在乡下找到了她。随即将她带到了监狱,想让她劝说赵天乐叛变,供出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上下线,以及情报站收集到的重要情报的下落。
看到遍体鳞伤的赵天乐,他的妻子很是心痛,用手**他的伤口,早已泣不成声。
赵天乐对妻子平静地说道:“别哭,我这不还……活着吗?我知道他们叫你来,是想让你劝我……投降叛变。但是,这是不可能的,我绝不会去做……对不起组织的事。”
“可是,你现在这个样子,让我和孩子怎么活下去啊……”赵天乐的妻子无助地哭诉道。
“我知道,我对不起……你和孩子,是我连累了你们。但是我……不后悔。日寇侵略了我们的国家,国仇家恨,我怎么能背叛我的组织呢?记住,我死后,将我的血衣留着,让孩子们……经常看看,等他长大了一定要为我……报仇。”此时的赵天乐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
除了赵天乐,其他7名情报员,也都表现出了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他们大声痛斥那些参与审讯的日本特务和警察,直到被电刑电到昏死了过去。
在审讯无果的情况下,特务机关和警察厅最终做出决定,将赵天乐等8人拉到齐齐哈尔西郊执行枪决。
为什么说“**夫谍报小组”会留下诸多的谜团?那是因为除了赵天乐让陈凯和于飞把一些重要的情报带走外,谍报小组负责人那里的一部分重要情报却下落不明。如果日本人找到并且追回了这些重要情报,也不会气急败坏,狗急跳墙了。
其实,在随后的一段时间里,随着日本特务机关、宪兵队、警察厅的疯狂搜捕,在东北,有众多的中国支队的情报员被捕入狱。但是他们都像赵天乐一样,舍生取义,到死都始终保守着组织的秘密。
1940年6月24日,大连情报站的两位负责人先后被捕,特务同样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他们的双腿被特务打得红肿不能弯曲,始终严守组织的秘密。还有一位情报员是秋瑾的侄孙,被捕后被夹断手指、烧毁面容,年仅28岁就被折磨而牺牲在狱中。
两年后,9名情报员在大连日俄监狱被日军杀害。也就是说,从“**夫谍报小组”被日本特务机关破获,到大连情报站被破获,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在东北的整个情报系统,基本上都被关东军特务机关给破坏掉了。
当陈凯了解了“**夫谍报小组”的概况后,他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夫谍报小组”负责人的身上。因为当时许多重要情报汇集到他的手上,只有他才知道这些重要情报的下落。
陈凯翻开了厚厚的一本由苏联远东情报局整理编辑的有关“**夫谍报小组”的档案,看到了十年前发生在齐齐哈尔时的一些场景。
那是1934年的年末,在齐齐哈尔建华区东二道街惠仁胡同1号,这个由两间瓦房组成的独立小院住进了夫妻二人和他们的5个孩子。
这夫妻俩就是共产国际情报组织中国支队齐齐哈尔情报站的成员。由于这个情报站的负责人及核心成员都是由**派往共产国际的**员组成,情报站的代号很苏联化——“**夫小组”。
在随后两年零七个月的时间里,“**夫小组”收集了大量有关东北日军的情报,尤其有关日军在各地修筑要塞的情报。
当这个“**夫小组”被日伪特务机关破获后,把当时身为关东军宪兵司令的东条英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因为这个情报小组获取了被日本军事专家称之为近则可以作为桥头堡,退则是“东方马奇诺防线”的军事要塞情报。
“**夫小组”成立于1934年,最多时发展了20多人作为外线情报员,1936年11月情报网被破坏。1937年1月5日,情报小组负责人郑永兴等8名情报组人员在齐齐哈尔北郊北大营附近被执行死刑。
那么,陈凯从中找到线索了吗?咱们下回接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