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广厦千万间

第四十二章 有网友回复了解决方案!

一连数十日,云阳工作室的灯光常常亮到凌晨。

沈云蔚站在满墙的图纸前,眼底泛着淡淡的青黑。桌上摊开的《听雨楼修复方案(第七版)》上,密密麻麻全是红笔批注。

曾韬和苏苏已经熬不住去睡了,只有荆小阳还坐在电脑前,悄悄揉着发酸的后颈。

“师父,要不要休息一下?”她起身倒了杯热茶递给沈云蔚,“李科长刚发消息说,不着急,只要我们能修复好,多久时间都能等。”

沈云蔚接过茶杯:“不是他能不能等,而是听雨楼能不能等,按照那个楼的损毁情况看,时间很紧迫了。”

他指向电脑屏幕上的三维模型,“按传统工艺复原,承重不够;用现代技法,又会破坏整体美感。”

他有些懊恼,“都怪我自己学艺不精,上学的时候古代建筑这块没认真学,现在临时补,差得太远了。”

荆小阳吞吞吐吐地说道:“这门课我也学的不好……”

沈云蔚没吱声,不止是他们,现在很少有认真学习古建的了。

“要不我们还是向沈教授讨教一下?”荆小阳犹豫了片刻问道。

沈云蔚的眉头皱得更紧,几乎是本能地拒绝:“不用。”

荆小阳没有坚持游说他,只是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夜深了,工作室只剩荆小阳一人。她盯着电脑屏幕,手指在键盘上轻轻敲击。

“小九,帮个忙。”她拨通洛小九的电话,“把听雨楼那个视频再推一波,重点突出修复难度,对,特别是斗拱承重那块,我会把问题发给你,你按照上面的念。”

挂掉电话,她把目前遇见的问题编辑好内容发给了洛小九。

“不能太明显。”她小声嘀咕着,转而打开了短视频平台,在最新发布的听雨楼视频下匿名留言:“这种明代建筑的修复,有没有专家能给点建议啊?”

第二天清晨,荆小阳顶着黑眼圈冲进工作室,手里举着手机:“师父!有网友回复了解决方案!”

沈云蔚从图纸堆里抬起头,屏幕上是一条专业详尽的评论:“建议采用竹篾与碳纤维复合加固法。取五年生毛竹中层篾片,以桐油浸泡七日,阴干后与0。5mm碳纤维布交错层压。此法既保留木构弹性,又增强抗压强度。江南古建匠人曾用类似工艺修复万历年间观云阁,详情可参考《中国古建筑营造技艺集成·江南卷》第217页。”

“这么详细?”沈云蔚挑起眉头,这种语气听起来很像是沈澜,“看来有些专家不仅好心,还很热心。”

荆小阳假装不知情:“网友都是万能又热情的嘛。要不人家常说有事不决上网嘛?”

沈云蔚深深看了她一眼,却没拆穿:“《江南卷》这本,工作室好像没有这套书。”

“国家图书馆有!”荆小阳立刻接话,“我查过了,上午就能借到!”

两人直奔国家图书馆,借到了那本《中国古建筑营造技艺集成·江南卷》,果然在217页上写的清清楚楚。

“沈……啊,网友真厉害!”荆小阳差点说漏了嘴。

沈云蔚假装没听见,认真地将这页看得仔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之前卡了好多天的问题,陡然之间全部不存在了。他不得不承认,不论他多恨沈澜,沈澜在古建方面的造诣的确精深。

离开图书馆后,沈云蔚拨通了那个许久没有拨过的号码。

铃声响起的时候,沈云蔚又有些犹豫,他不知道该说什么,就在他准备挂断电话那一刻,电话那头响起了沈澜颤巍巍的声音,“云蔚?”

沈云蔚喉头一堵,之前想好的话语一句都说不出口,“听雨楼的修复方案,你有空看看吗?”

“可以。”沈澜答得毫不犹豫。

等到两人回到工作室的时候,沈澜也已经到了。

与上次相比,沈澜精神明显好了许多,他穿着老式的灰色开衫,戴着一副老花镜,看起来精神矍铄。

工作室的灯光下,沈澜的指尖悬在三维模型上方,微微发颤,他仔细地看着每道方案。

沈云蔚站在两步之外,后背绷得笔直。他忽然觉得自己像是回到了学生时代,正等待教授批改作业。只是这次,他交出的不是作业,而是倾注了全部心血的修复方案。

“这个转角铺作,”沈澜的指尖停在屏幕上。

沈云蔚的呼吸一滞,那是他最没把握的部分,现代钢结构与传统木构的衔接处。

“处理得很聪明。”沈澜的声音很轻,却让沈云蔚心头一震。他看见沈澜的眉头舒展开来,脸上多了几分欣慰的笑容。

“用碳纤维做内衬,外面覆以原木纹路。”沈澜频频点头,目光里是掩饰不住的欣赏:“这法子你是怎么想到的?”

沈云蔚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在修复恭王府的方案,看到过类似的做法。”

“恭王府?”沈澜摘下眼镜,揉了揉鼻梁,那是他之前负责过的方案。

“那是你修复的,我看了报道。”沈云蔚有些不好意思,躲开了沈澜的眼神,“恭王府的藻井修复很出色。”

沈澜听到沈云蔚的话,嘴角止不住地上扬,到底是他的儿子,嘴上再怎么嫌弃,还是关心古建。

沈澜的笔尖突然点在屏幕上,声音严厉起来,“不过这里斗拱的偷心造结构你理解错了。”

他的笔在虚空中划出一道弧线,“看这个昂嘴的角度,明代匠人会留出三毫米的伸缩缝,应对木材的热胀冷缩。”

沈云蔚盯着那道不存在的弧线,突然醍醐灌顶。他抓过平板电脑,手指飞快地调整参数。三维模型上的斗拱结构随之变化,原本僵硬的衔接处顿时灵动起来。

“原来如此,我终于明白为什么了。”沈云蔚喃喃道。

沈澜静静看着儿子专注的侧脸,因为得到了答案而狂喜,像极了小时候每次他解出谜题时的神情。

他已经记不起上一次和沈云蔚一起解题是哪年的事了。

那时候沈云蔚身高还不到他的腰高,现在他已经比自己高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