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来龙去脉
上回说到,陈凯从苏联情报机构整理出来的“**夫谍报小组”的档案中,看到了许多在当时被列为绝密的信息。他想通过查阅档案,还原当时的情况。因为在他看来,8名情报员被日本特务机关执行枪决期间,留下了许多的谜团。
这第一个谜团是,档案中披露,谍报组负责人郑永兴在被捕前,曾在一份发往苏联的电报中透露,尚有部分重要情报无法电报发送,将派人通过交通站传递。但是郑永兴说的这些重要情报,苏联情报机构始终没有收到。这说明,这些重要情报还没有传递出去,负责人郑永兴就被捕了。或者说,这些重要情报,当时还在郑永兴的手中。
这第二个谜团是,郑永兴及其他7名情报员被捕后,任凭特务机关、宪兵队、警察厅等众多打手的严刑拷打,始终守口如瓶,宁死不屈,直到被特务机关下令执行枪决,说明敌人并没有找到这些重要的情报。那么,郑永兴被捕前,究竟把这些情报藏在了哪里?
这第三个谜团是,档案中披露,当时执行枪决的整个事件的参与者当中,有一位潜伏在齐齐哈尔警察厅里的抗联卧底,就是前面说过的那个代号“熊瞎子”的齐天。是他把“**夫谍报小组”被特务机关破获的有关情况报告给了上级。那他到底知道多少情况?为何始终没有找到这些下落不明的重要情报?
望着这些已经尘封多年的档案,陈凯陷入了深思。按照他的推理和猜测,郑永兴应该是在被捕前,将这些重要情报藏匿了起来,而且这批重要的情报,不仅地下党及抗联的情报人员没有找到,特务机关、宪兵队、警察厅也没有找到。
那么,“**夫谍报小组”负责人郑永兴到底把这些要塞的情报藏匿在何处?
这事还得从那天夜里发生的一件奇异的事件说起。
原来,郑永兴在被捕前,的确还有几十份重要的情报没有及时送出去。因为这些情报大多都是手绘的纸质地图和坐标,用发报的形式很难送出去。
作为一名优秀的谍报人员,郑永兴有着超乎寻常的嗅觉。他原本打电话联系一个情报点,用暗语联系交通员,让他将这批情报连夜送出去。但是他发现接电话的情报员语气有些不对,既没有回答暗号,也没有多说一句话,只是“嗯嗯嗯”了几声,这让他立马警觉起来,感到危险即将降临。
郑永兴猜测的没有错,这个交通站的交通员已经被几个特务用枪顶在了脑门上,他发出“嗯嗯嗯”声,也是在提醒郑永兴,自己已经被捕了。
郑永兴撂下电话,以最快的速度把妻子和孩子打发走,让他们躲到乡下去赶紧藏起来。随即,他把情报装进一个帆布袋里,骑上自行车,赶到租住的另一个地方,将这些没有传递出去的日军要塞的地理坐标图、重炮阵地图、要塞内部结构图等重要情报藏在了房屋墙壁的夹层中。
郑永兴将这些重要情报藏匿的十分的隐秘,墙壁外面伪装的也非常的好。在他看来,除非把整栋房子都拆了,否则是很难找到这些情报的。
处理好这批重要情报后,郑永兴骑着自行车返回公开的住处,想把家里开展情报工作的一些痕迹再清理一下,顺便打电话通知其他几个情报点和联络站马上转移。但是当他打开家里的房门时,家里早已被特务和警察所埋伏。
当郑永兴被关押到关东军宪兵队大楼的地下室时,他发现连自己在内,“**夫谍报小组”的8名核心情报员已经全部被捕。
这一事件的发生,对郑永兴的打击很大,苦心经营两年多的“**夫谍报小组”就这么在一夜之间被特务机关给破坏了。他不知道问题出在了哪里?他觉得自己对不起被捕的那些同志,没有及时预警,让他们逃脱特务机关的魔爪。
说起“**夫谍报小组”,就不能不说说这个情报小组的背景及来历。
那是1933年8月,为了加强对日情报工作,**满洲**、共产国际情报组织分批选送十多名优秀的中**员赴苏联哈巴罗夫斯克远东军区司令部情报部第四科学习情报工作技术。因此,在共产国际和苏联远东军区情报机构中有很多的中**员,随后他们被派往东北各地从事秘密情报工作。
1934年4月,经过数月培训的郑永兴等人被派往齐齐哈尔负责建立东线情报站,情报站的代号为‘**夫小组”。
当初,郑永兴奉命携妻儿来到齐齐哈尔,对外的公开身份是一名商人,做着各种生意。但是暗地里,他却是代号“**夫小组”的齐齐哈尔东线情报组的总负责人。
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郑永兴发挥出了他的特工才智,把情报站经营的有声有色。他以商人身份作掩护,周旋于社会各个阶层,从来都没有引起特务机关和警察厅的怀疑。
后来,因为搜集的情报量很大,单靠人力传递情报既危险又耽搁时间,上级就为郑永兴领导的这个情报站配备了一台微型发报机。
从此以后,时常有电波从郑永兴租住的这个小院中传出情报,其中就包括被日本关东军誉为“东方马奇诺防线”的日军要塞情报。
当时,日本特务机关、宪兵队、警察厅及各类密探,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等地,几乎遍地都是,稍有不慎就有暴露的危险。
面对极其险恶的环境,“**夫小组”在郑永兴的领导下,始终活跃在对日情报战场上,获取了众多极其重要的日伪宪特情报,特别是关东军修筑要塞的情报。
只不过,众多情报员搜集到的这些日军修筑要塞的情报,大多都是外围情报,核心情报并不多。
为了搞到更多、更详实、更有价值的要塞情报,郑永兴几乎动用了所有的招数,发动了所有的情报员,要求他们务必想尽一切办法,搞到更加详细的日军要塞情报。
经过一段时间的紧张忙碌,在最后时刻,“**夫小组”获得了数十份极为重要的要塞情报。然而,也就是在大规模启用外围情报员打探要塞消息时,出现了**。
最为可惜的是,这数十份极为重要的情报还没有来得及送出去,“**夫小组”就被日本特务机关破获了,郑永兴等8名情报员也相继被捕了,而这数十份重要情报究竟被郑永兴藏在了哪里?无论是对特务机关来说,还是对共产国际组织中国支队,抑或是抗联和地下党来说,无疑都成了一个谜。
在了解了“**夫谍报小组”的经历后,陈凯深深地被“**夫谍报小组”卓越的谍报能力所震撼。因为苏军情报机构想今后赋予陈凯更多、更重要的任务,有些绝密信息是向他公开的,目的是让他尽可能掌握更多对日情报的渠道和手段。
陈凯从众多的绝密材料中,逐渐捋清了“**夫谍报小组”的来龙去脉,对郑永兴等情报人员舍生忘死开展情报斗争的胆识和魄力更加的钦佩。
此时的陈凯,脑海里像过电影一般,回顾了“**夫小组”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场景,每一个技术手段。
那么,陈凯找到线索了吗?咱们下回接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