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攻克虎头要塞

第20章 危险降临

上回说到,章汉文利用记者的身份,在外出采风中,无意间发现了一个秘密。那就是日本关东军发布了一项命令,准备在东营、绥芬河、海拉尔等地修筑军事要塞。

章汉文得知这一消息后,立刻向郑永兴做了汇报,郑永兴认为这个情报非常重要,必须想办法搞清楚关东军修筑要塞的位置、规模和兵力部署等情况。

在郑永兴的精心策划安排下,两名外线情报员化装成苦力,进入到了修筑工程的劳工队伍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劳作,证实日军正在秘密修建相当坚固的军事要塞。而且还不止这一处,有消息称,日军还将修筑更多的军事要塞,正准备招募更多的中国劳工。

在证实了日军正在东北部分地区,特别是中苏边境修建军事要塞的情况后,郑永兴迅速用电台将这一情报上报到了苏联情报部门。

苏联远东情报局接到郑永兴发来的情报后,极为重视,认为日军修筑的这些军事要塞,显然是针对苏联的。

为了掌握更多的要塞情报,苏联远东情报局向“**夫谍报小组”发出新的指令,命令郑永兴想办法派情报人员渗透进日军兵营,搜集更多详细具体的情报。

那么,郑永兴按照苏军情报部门的命令,搜集到更多的要塞情报了吗?回答是肯定的。

郑永兴先后派出多路情报小组,围绕日军要塞工程,搜集各方面的信息资料。他知道这些信息资料汇集到苏军情报部门,就能分析出日军的企图及整个布防情况。

郑永兴是个有心人,善于从细节入手,搜集那些“不起眼”的小情报。他决定先从要塞运送的垃圾入手。负责此项任务的小组成员想法设法揽到了为兵营运送垃圾的活,将垃圾运出来后,从垃圾纸屑中获取了不少有价值的情报。

负责收集垃圾的情报人员还收买小孩子捡拾兵营外的垃圾,从这些垃圾中捕捉日军兵营生活的蛛丝马迹。

不过,郑永兴也意识到,从垃圾中收集情报还远远不够。他随后对情报小组进行明确分工,让情报搜集工作多头并进。比邻日本航空部队的养鸡场里的两个伙计,每天观察日军飞机起降,记录起落的架次、时间、机种以及特种炸弹种类。

火车站东北侧是日军主要物资集散地,北边驻扎着军营。在铁路局调度室当调度员的情报员利用工作之便,负责搜集日军军事运输状况,运输的兵种、人数、到达的目的地、到达的时间等等。

另一边,章汉文继续以《民生晚报》记者的身份,不时出入日伪当局各个机关,以采访为名,打探一些公开的消息。

在随后的两年多时间里,“**夫谍报小组”用这种交叉、立体搜集情报的方式获取了大量关东军顶端军事情报,其中就包括关东军最高军事机密“东方马奇诺防线”。

1934年4月到1936年11月是郑永兴领导的“**夫谍报小组”最活跃的时间段,两年多时间活动范围从海拉尔、扎兰屯一直到南边的泰来、白城子、公主岭,还有黑河、内蒙古王爷庙等地。日军在齐齐哈尔地区的数量、番号、军事布防、调动,军事装备、设施、后勤供应,以及铁路、桥梁、机场、军用仓库和码头等方面的大量情报,都被“**夫谍报小组”及时收集并且发送了出去。

但是,大量机密情报屡屡泄露,在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地还出现了数个陌生电台信号,这引起日本特务机关的高度警觉,已经怀疑在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牡丹江等地潜伏着大量的苏联及中国的情报人员。

随后,日本特务机关在破译的密电中,发现了“**夫小组”的影子,特务机关随将其称为“**夫谍报小组”,调集特务机关、宪兵队、警察厅的电讯技术和力量,开始侦办“**夫谍报小组”案。

前面说过,“**夫谍报小组”的摊子铺的很大,工作效率很高,成效也很明显。但是频繁活动也容易引起特务机关的注意。特别是那些外线情报员,大多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一旦被特务机关抓获,将给“**夫谍报小组”带来很大的威胁。

果然,没过多久,“**夫谍报小组”的外线情报员就出事了。

1936年8月,郑永兴携带大量日军军事情报到苏联汇报,因为收集的情报多且很重要,受到了苏联远东情报局的表彰,让他再接再厉,加大对日军要塞的渗透力度。

一个月后,郑永兴重新回到齐齐哈尔。随后,他到哈尔滨、佳木斯、牡丹江等地,部署搜集情报的任务,也就是在这一段时间里,各路情报员又陆续收集到了一大批有关日军要塞的情报。

然而,就在郑永兴想方设法准备把这些新搜集来的情报传递出去,由于一名外线情报员被密探出卖,郑永兴掌控的好几个情报点被特务机关破坏,谍报小组的大部分人员被捕。

1936年11月4日,因为还有部分重要的情报没有送出去,郑永兴不得不做最后的努力。

前面说过,郑永兴在安排妻儿离开后,携带最后一批重要情报去了另一个他租用的房子,将情报藏匿起来。随后,他去了章汉文开办的《民生晚报》社,想通知章汉文马上撤离。

郑永兴十分谨慎地来到《民生晚报》所在的那条街,远远看见几个陌生人在报社的周围晃悠,他当即认定这个情报点已经被特务机关监控,章汉文也很有可能已经被捕。

郑永兴没有再往前走,而是悄悄离开,赶紧回家。他从后门溜入家中,想转移电台,另外小库房里还有一些零散的日军文件、情报,他也想把这些情报销毁掉再撤离。

但是,让郑永兴没有想到是,他刚一进家就中了特务的埋伏,进而被捕入狱。

郑永兴被捕前藏匿起来的那些上百份尚未发出的日军情报,从此下落不明。

多少年以后,有人在翻阅日伪档案时,发现了日本特务机关对“**夫谍报小组”电台监控的记录:1935年,电台传递情报50次,1936年截至到10月达36次。由此可见,郑永兴用电台传递情报的频率非常之高。

1936年11月,随着日本特务机构破获了“**夫小组”特大谍报案,郑永兴带着情报小组秘密战斗了两年零七个月,曾让东条英机不寒而栗代号“**夫小组”的齐齐哈尔东线情报组,终于停止了工作。

1937年1月5日,郑永兴、章汉文、赵天乐等8名情报组核心人员在齐齐哈尔北郊北大营附近,被秘密执行死刑。

看完了这些秘密档案,陈凯的眼睛湿润了。他回想起了和赵天乐、于飞一起战斗的时光。

陈凯虽然也是“**夫谍报小组”中的一员,但是之前郑永兴、章汉文他们的情况并不知晓,他深深地被郑永兴卓越的情报能力和视死如归的精神所感动。

其实,从那一刻起,陈凯就有一种预感,苏联远东情报局让他看这些档案,说不定哪一天会派他去执行找到这些要塞情报的任务,为下一步苏军进攻日军要塞提供最有效的帮助。

那么,陈凯最终找到这些情报了吗?咱们下回接着说……

上一章目录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