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05章 大平山北争夺战
至3月2日,第3、第5两师团会师鞍山站,要进围依长2部万余人,或反截海城湘军万巴人都不难。
但是,野津道贯却在此进退双赢时候,果断转向西进,直扑湘军后路牛庄而去,而且全力以赴,发起了辽河战役。
据说,桂太郎与奥保巩两师团司令接到命令后,抓紧时间给自己的部下放了2天大假,纵兵**掳掠,无恶不作,由此在东北民众中播下了深仇大恨。
为什么后来东北民众总是与日寇不共戴天?
源头就在甲午战争:日军在辽东、旅顺、鞍山的肆意恶作,催生了东北民众的仇日情节,断绝了所谓的一衣带水、唇亡齿寒传统。
第4次海城反攻战后,紧接大平山争夺战,因为大平山位置盖平与海城之间。
大平山,矗立于辽河口东南百里平原上,西北至营口30里,南距盖平40里,是盖平赴营口要冲。
尤其,东北20里的大石桥,是唯一孔道,舍此不达。
地势,东南群山连绵,崎岖险峻,西北平原渺渺,一望无际。
本来,盖平失守后,清军也放弃了大平山、大石桥要点,被乃木希典第1旅团所占。
战事频仍,日军也占而不据,复被联攻海城的马玉坤铭军等部夺回大平山。
日寇汤池会议,一大主题即如何破除大平山守军,反攻恢复盖海交通。
不料反攻前日0222,天降大雪,一连2日,雪盈2尺,大地一片白雪皑皑。
第1师团司令山地元治中将,已推迟一天反攻,唯恐再延误战机,23日夜决定翌日反攻大平山,命令——
1旅团右翼,出大平山之东,进攻东大平山、太子窝、七里沟、老爷庙等处;
2旅团左翼,出大平山之南,进攻南大平山、土城子等处;
3师团直属队预备,跟随右翼身后行动。
士兵携弹110发、1天干粮;
1旅团2时起床,3时半出发;
2旅团3时起床,4时半出发;
山顶会师。
2月24日清早,大平山争夺战全面爆发。
守军4部:马玉昆、宋庆、姜桂题、徐邦道,对抗第2军山地元治第1师团:第1旅团乃木希典,第2旅团西宽二郎。
破晓,右路前锋抵聂家堡子,有铭军前哨,见日军来攻,便退向老爷庙。
前锋跟踪到小平山西麓,正面与老爷庙铭军对阵牵制,同时:
1联队第1、第2两大队1500人,排成一字横队;
骑兵第1大队,绕攻右侧老爷庙。
冲进老爷庙村后,遭到顽强阻击,铭军马队突然跃出,“从马上射出雨点般的枪弹”,日军骑兵迅速后撤。
落在后面的,“军曹宫泽军三郎、一等兵冈本庆三郎2人手脚受重伤;稻垣副官坐骑被打死,徒步殿后战斗,勉强脱离了险境”。
7时,乃木希典率15联队到达大平山东麓,分从左右合击太子窝,山上只有毅军前哨,略示抗击即卷旗西撤,日军遂占领大平山。
乃木命令:野炮1联队第2大队,从大平山上以12门火炮轰击东七里沟清军阵地。
马玉昆部守山北,有东、西七里沟村落,奋力抵抗,但经不住日军的狂轰滥炸,被迫撤出,时间是上午8时10分。
于是,日军炮火转向西七里沟村——毅军的主阵地——
毅军于21日占领此村后,马玉昆即令昼夜修筑防御工事,情有可原,因为——
大平山顶,仅二三十丈高,攀登甚易,又没有树木,不便防御,否则喂炮;
大平山南,地势平坦,无险可守,距敌营太近,也不利于防御;
因此,马玉昆才决定:
大平山北,西七里沟为防御中坚,向山南的南大平村和山北的北大平村各派警戒队。
当时,就有人以此责之,谓:“往争大平山,不能力扼山顶或逾山屯扎以固险塞,而驻军山阴。”
实在是,不了解大平山的地势了——大平山之险,不在山上或山南,而正是在山阴。
按马玉昆的部署,西七里沟工事修得异常坚固:
“以原来的坚固土墙作胸墙,在土墙上到处挖有枪眼,以供狙击之用。
“另外,还有高粱杆搭成的天棚,上铺土块,排以瓦垄,以防日军的榴霰弹。
“其左右和正面,皆用大小树头设置鹿砦。”
毅军是淮军,依靠坚固防御工事,步炮协同作战。
在日炮轰击时,铭军炮队隐蔽推进至日炮阵侧后,突然反击,大小炮纷纷出膛,一时也轰轰烈烈,弹如雨下。
有日军记载:“清兵倔强,乱射大小铳,接战最力。”
“炮声隆隆,硝烟蒙蒙,敌军顽强抵抗,我炮兵遭受重大损失”。
“有时敌军一发炮弹就造成十余人伤亡”。
“因此,我兵死伤很多,西山炮兵大队副官、岩根第十五联队副官亦战死。”
战至下午3时,日军始终未能靠近西七里沟一步。
太阳偏西,天气愈来愈冷。
1师团长山地元治中将,正在大平山上观战,见连失2员干将,加令乃木希典:迅速占领西七里沟。
随即率参谋、副官等下山,进入北麓一无人空房,就近指挥。
正当布置时,只听轰隆一声,整个屋顶塌下,全部被埋,参谋、副官非死即伤,山地元治仅因“恰巧在缝隙里,夹住了身体,没有受伤”。
日方推测:“我将校进入屋内,刚坐门槛,屋顶就塌了下来。情况十分可疑,或是敌人设下的圈套。”
正是:抓鸡不着,倒失把米。
山地元治中将,土佐高知人,藩士山路元恒之子,时年54岁,戊辰战争从军,1886升陆军中将,历任第6师団长、第1师団长,1890获封男爵。
甲午率部登陆花园口,先后攻占金州城、大连湾、旅顺口,纵兵虐杀4天,旅顺大屠杀元凶。
1月攻陷盖平,2月参与制定辽河平原扫荡作战计划,进占大石桥,仰攻大平山遇此大难,竟然没死,也是天意无疑。
不过,给留下了病根,仅仅2年后就死了,是未得善终的日寇高层典型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