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黄浦江畔的潜伏者

第四章 布防图上的裂痕

档案室内王龙此时正在用抹布擦拭着档案柜顶的灰尘,就听见了楼下传来皮靴踏地的整齐声响,这是是宪兵队在换岗,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增加岗哨了,老张端着茶缸经过时还嘀咕着:“听说昨天法租界抓了好几个‘**’,连巡捕房的档案都翻了底朝天。”

随着气氛的凝重每个人说话都压低着嗓门,负责收发的小赵今天换了身新制服,领口的风纪扣扣得也是严严实实的,路过王龙身边时,皮鞋跟在地板上磕出刻意的声响。王龙假装整理民国二十六年的户籍册,眼角的余光瞥见他正往张诚办公室瞟,手里的文件夹被他捏的有些变形了都,文件夹里应该就是今早刚到的紧急公文。

下午三点整,墙上的挂钟准时发出齿轮转动的咔嗒声。王龙按照 “陈志明” 的习惯,起身去茶水间泡咖啡。走廊里就撞见了李梅,她的蓝布旗袍换成了藏青色的党部制服,手里的铁皮文件盒上贴着 “绝密” 标签。

“陈先生也喝哥伦比亚咖啡?张主任说最近风声紧,让我们都注意着点。” 李梅的苏杭口音里掺进了几分生硬,文件盒在臂弯里轻轻晃动,看了一眼王龙以后,话语中停顿一下

“家父经常和我说这个咖啡提神,”王龙的咖啡勺在骨瓷杯里转了三圈,泡沫上浮现出细小的纹路,他用汤匙轻轻敲了敲杯沿,对于李梅,王龙也是非常的谨慎。

“不过我看李小姐今天的气色,倒像是没睡好。”王龙停顿一下以后,抬头看向李梅。

“昨天帮张主任整理布防图到半夜,那些地名绕得让人头疼。”李梅的指尖在文件盒锁扣上顿了顿,突然笑起来,不知道为什么,王龙总有一种感觉,那就是李梅所说的话,经常的意有所指似的。

“布防图?”这句话像一根针,猝不及防的刺进了王龙的神经,他端着咖啡杯的手指也是有些紧张的微微收紧,滚烫的液体烫得掌心发麻,这正是他想要的东西。

“是防备什么?” 王龙故意让南京口音里带出好奇,并且还要控制自己面部表情。

“还能是什么,防那些不安分的人呗!”李梅已经走到楼梯口,回头对王龙很有含义的说道。

李梅的皮鞋声消失在楼梯拐角时,王龙看见她留在栏杆上的指印,三个并排的浅痕,与档案柜铜锁上的印记好像很是相似,教官的话时刻在王龙的脑海里,所以,他很在意所有他周边的任何事情,哪怕一粒泥土。

回到档案室,王龙的心里还在不停回想李梅口中所说的那些不安分的人,究竟指的是什么。

王龙翻开 “陈志明” 的日记,自从换了到陈志明这个身份,记日记也是王龙日常的工作之一,他用铅笔在当天日记的日期下面轻轻描了个咖啡杯的图案,训练手册里说,重要情报往往藏在最不起眼的日常里。

老张打哈欠时露出的半截报纸吸引了王龙的注意力,社会版角落印着 “吴淞口增兵” 的短讯,标题旁的钢笔字被圈了个圈,王龙假装经过,余光扫了一眼,应该是张诚的笔迹。

傍晚整理旧档案时,王龙无意间看到了一个档案筒,筒身裹着褪色的牛皮纸,上面用毛笔写着 “民国三十五年春季布防草图”,当看到这个字样的王龙,瞬间心跳骤然加速,耳膜嗡嗡作响,仿佛又听见伊春林区的炸药引线燃烧声。左右张望时,发现小赵正对着镜子梳头发,老张趴在桌上打盹,窗外的宪兵队正背对着档案室抽烟。

王龙抽出纸筒里的图纸,一股霉味直冲鼻子,图纸上的上海周边被红笔分成六个区域,吴淞口、江湾、龙华三个地点标着醒目的五角星,旁边用铅笔写着 “甲种防御”,每个五角星周围都画着密集的小圆圈,图例注明是机枪阵地,而连接这些据点的虚线旁,标注着 “夜间巡逻路线” 和 “换岗时间”五角星代表着什么,王龙太清楚了。

王龙的目光在吴淞口的位置停留了许久,那里的码头线条被人用红色的铅笔可以加粗一些,旁边写着 “辎重仓库”,与他在训练时看到的日军军火库布局惊人地相似,突然想起吴军曾说,好的布防图就像林区的猎场,总能在最隐蔽的地方找到破绽, 此刻,王龙还注意到图纸上江湾机场与龙华兵工厂之间的虚线那里有处微小的弯折,像是被人刻意涂改过一样。

“陈先生在看什么?” 小赵的声音突然从背后响起。

“看旧地图解闷”王龙迅速将图纸卷回纸筒,顺便把指尖上的油墨蹭在档案柜的金属把手上,等到王龙在转身时,纸筒已经塞进民国二十三年的档案盒里面。

“常熟人都爱琢磨这些,张主任让把新到的布防图送去,陈先生要不要帮忙?。” 小赵的新制服领口别着枚亮晶晶的党徽,他盯着王龙的咖啡杯开口说道,看样子小赵并没有怀疑什么,这让王龙也是松了一口气。

王龙跟着小赵走向张诚办公室时,他默数着经过的每扇门,收发室、复印间、储藏室,在心里勾勒出与布防图对应的路线,张诚办公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打算盘珠子的噼啪声,王龙瞥见桌上摊着的新布防图,江湾机场旁多了个红色箭头,直指市区方向。

等到王龙回到档案室时,老张已经醒了,正在用放大镜研究份泛黄的地契。“民国十八年的租界地图,” 他用手指点着法租界的区域,“那时候哪有这么多岗哨。”

王龙的目光落在地图上的霞飞路,突然想起 “渔夫” 的接头地点就在附近的复兴公园,如果布防图上的巡逻路线属实的话,那么每周三下午三点,从党部到公园的这段路,会经过两个宪兵岗哨和一处流动检查点。

暮色降临时,王龙锁上 A 区档案柜,他在脑海里将布防图的细节再过了一遍:吴淞口的机枪阵地间距约五十米,江湾的巡逻队每半小时换班,龙华兵工厂的铁丝网高度标注着 “三米二”。

而最关键的是那个涂改过的弯折处,那就是位于江湾与龙华之间的竹林,正好是巡逻路线的盲区,像极了伊春林区那个适合埋设炸药的山坳,那里才是王龙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离开党部时,宪兵队的探照灯正扫过虎丘路的招牌。王龙故意从侧门走,巷子深处的垃圾桶旁堆着废弃的报纸,其中张《**日报》的军事版被人剪去了一角。他弯腰系鞋带时,看见报纸上残留的标题:“京沪杭警备司令部调整防务”。晚风卷着梧桐絮掠过脸颊,他突然想起韩冰送的平安扣,此刻仿佛正贴着心脏发烫。

在回去家中的电车上,王龙的对面此时坐着一个穿中山装的男人,在王龙目光看过去的时候,这名男子手指在膝盖上轻轻敲击着摩斯密码,王龙眼角**了一下,顿时明白了什么。

当电车经过外滩的时候,男人起身下了车,遗留的烟盒上印着 “三炮台”几个字,王龙假装换位置坐,然后顺手捡起烟盒塞进公文包,金属外壳硌着里面的日记本,他突然明白李梅为什么总在布防图旁放本《申报》,那些看似无关的细节,其实都是串联真相的线索。

回到旅社以后,王龙在台灯下展开从烟盒里抽出的纸条,上面用钢笔写着行小字:‘周日下午有雨’王龙立即翻开日历看了一眼,发现周日正是与渔夫下次接头的日子。

窗外的弄堂里,卖花女的吆喝声已经歇了,只有巡捕的人在外面巡逻的声音,王龙从公文包取出铅笔,在日记本的空白页凭借自己的记忆画出简易的布防图,那些五角星和虚线在纸上渐渐的清晰起来。

子夜的钟声敲响时,王龙将画好的布防图折成豆腐干大小,藏进掏空的《三**义》书页里,这本书是 “陈志明” 父亲送的,扉页上的题字还带着油墨香。他摸着书脊上的凹凸纹路,突然想起训练教官的话:最好的情报载体,是那些敌人永远不会怀疑的东西。

小雨果然在周日午后停了,王龙打着黑色油纸伞走进复兴公园,假山上的雨水还没有完全的干透,雨后的清新,扑面而来。

王龙按照约定,在第三块松动的石头下摸到本《申报》,中缝处的 “渔” 字被雨水洇得有些变色了,但还是可以辨认出上面的字。

将藏着布防图的《三**义》塞进石缝时,他听见身后传来轻微的脚步声。转身看见个戴斗笠的男人正弯腰系鞋带,斗笠下露出半截熟悉的袖口,那里块烫伤的疤痕,像极了吴军手腕上的那枚。

离开公园的时候,阳光穿透云层,在湿漉漉的石板路上映出彩虹,王龙摸了摸胸前,虽然平安扣早已被烧毁,但他仿佛仍能感受到那份温润,布防图上的裂痕已经传递出去,就像当年在伊春林区埋下的炸药,终将在最合适的时机,炸开出一条通往胜利的路。

电车驶过外白渡桥时,王龙望着黄浦江面的涟漪,远处的吴淞口隐约可见,那里的机枪阵地此刻或许正对着江面,却不知道他们的防御图已经有了破绽。他知道,这只是开始,接下来的路会更凶险,但只要想起那些长眠在东北林海的战友,想起吴军对他的期盼,他就有勇气继续走下去,就好像一条沉默的蚯蚓,在黑暗的泥土里,为光明开辟道路。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