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庞氏茶局
玄晔看着手中的诏书,不知道是何进的意思,还是袁隗的意思。
但,既然能经过尚书台备案发出来,那便是双方都认可的。
意图很明显,既要用他,又要防着他,既要把他支出去,又不能离得太远。
这明显是何进与袁绍互相妥协的结果。
离京之前,按照惯例,他是要去向天子谢恩的,顺便把白马寺的家当收拾一下。
还有就是万年公主的事情,也有必要向天子说明一下,至少要寻个正当的理由,才能把她带在身边,他俩虽有婚约在前,却也还没完婚。
今天早上,万年起得有点迟,都不知道使者已经来过了。
她推开窗户,对着明媚的阳光,大大地伸了一个懒腰,这段日子,是她人生中最放松最惬意的时光了。
她习惯性地抓起桌上的牙刷,打开一个精制的瓷器瓶子,用一根玉匙,舀出一勺牙膏,抹了牙刷上,放进嘴里就刷了起来。
这牙刷和牙膏,是玄晔带来的,就这十几日的功夫,她就已经养成了早晚刷牙的好习惯了,一天不刷牙,就会觉得不舒服。
她一边刷牙,一边拿起桌上的玉杯,来到洗手间,里面有专门用来洗漱的盆子,上面有一根一拧开关就会出水的铜管。
她用玉杯接了清水,将口中的泡沫漱尽。又用毛巾,沾了水,擦了一把脸。
接着,她蹲在陶瓷便盆上,小解了一泡,用水冲干净。
这些东西,她之前都没见过,很新奇,也用不习惯,但用了几天后,就觉得若是没有这些,才不习惯。
她现在觉得,在宫里虽然什么都有人伺候,但再让她回去,她不愿意。
跟玄晔在一起的这些日子里,她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洗漱、洗澡、上厕所、梳头发……
原来不被人伺候的感觉,才是真正自由的,放松的。
唯一,还没学会的就是化妆了。
玄晔轻轻敲门,然后推门进来,看见她正坐在梳妆台前发呆。
他走过去,拿起桌上的玛瑙梳,给她梳头。
“今日回宫,我帮你要两个宫女出来。”
万年回过神来:“要回去了么?”
玄晔轻声道:“嗯,诏书已经下来了,我即将赴任河东太守,讨伐白波贼。我不会再把你留在宫中,这次回去,是道个别,还有就是把你在意的物品都带上,我们可能很难再回去了。”
其实,是再也回不去了。
万年公主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她知道玄晔是为了自己好。
“可是,我……”万年公主欲言又止。
玄晔似乎看出了她的心思,轻轻握住她的手:“你是舍不得陈留王吧?”
“嗯。”万年担忧道:“我走了,协儿一个人在宫中,孤零零的,若是出了什么事,也没个照应。”
玄晔平静道:“你我走后,他反而更安全。”
“你的意思是?”
“你我若在,陈留王就会觉得自己还有依靠,别人也会觉得他依仗你我之力,有朝一日可能会有翻身的可能,那他就是个潜在的威胁,有人睡不着觉,那陈留王还会睡得着吗?”
玄晔耐心解释道:“相反,若陈留王始终是个孤家寡人,身边没有任何帮手,谁还会觉得他是个威胁?”
“可是,弟弟他会不会太可怜了?”万年皱眉道。
“不见得。”玄晔安慰她道:“陈留王是你的弟弟,也是当今天子的弟弟,天子会照佛好他的。”
说到底,他们姐弟三人,都是同父异母,血脉关系没有亲疏之分,共同的爹又死了,共同的祖母也死了,亲情的纽带,几乎断绝了。
她与刘协之所以亲近,是因为他们都是早年丧母,同病相怜,都是董太后抚养长大的,仅此而已。
玄晔补充道:“你知道为什么前些日子,天子会把小皇子从渤海王,徙封为陈留王么?”
万年很聪明:“自太皇太后离宫后,协儿天天与天子吃住在一起,天子舍不得他离宫就藩。”
“还有呢?”
“渤海南临青州,北接幽州,那都是你的势力范围,他们担心……陈留近,就在洛阳旁边,好掌控。”
“对呀,陈留王很聪明,很会讨天子的欢心,你担心什么呢?再者,你就算留在宫中,又能帮到他什么呢?相反,咱们在外面,宫中的宵小之辈才会有所忌惮,陈留王才会过得更好。”
万年公主低头沉思片刻,终于点了点头:“好吧,我听你的。”
小平津位于洛阳的东北方向。
他们轻车简从,出了庄园,向南而行,行不多久,就进入了洛阳的郭区。
洛阳城早在西周便是名大邑,建于洛水之北,居天下之中,为九州腹地,道路四通八达,开十二座城门,每一座城门都联通一条大道。
自古以来,大都无防,有城无郭。
“郭”即外城也,洛阳没有外城墙,只有宫城和内城(皇城)。
洛阳的郭区面积很大,占地很广,主要分布在洛阳内城的东、南和西面。
郭区就是洛阳普通百姓生活居住的地方,有市坊、有街巷、有园囿、有马市、有粟市,也有一些官方的建筑,像白马寺、西苑、太学、明堂、辟雍、灵台等等,都位于郭区。
洛阳虽然没有外城墙,却在郭区的外沿有一条沟渠,四四方方的,类似于护城河,作为郭线。
沟渠内侧属于郭区,也即是城区,外侧就是郊区了。
洛阳东面的这条沟渠名叫阳渠,渠上有一座桥,距离洛阳内城门七里,曰七里桥。
桥头一座城门,号为东郭门。
想必,著名的东郭先生,应该就住在这附近。
桥上人来人往,有扛着锄头要去郊外锄地的农人,有远道而来的商贾,亦有离京外放的士人。
进了东郭门,过了七里桥,就相当于进入城区了。
道路两侧,店肆众多,鳞次栉比,热闹非凡。
玄晔见此,脸上并未有多少欣喜,眼中反而流露着淡淡的忧伤。
这一眼望不到头的郭区,不久便会化作泡影。他不禁质问,什么样的人,才会丧心病狂到,用一把火把它们都烧了呢?怎么下得去手啊!
走过长达七里的郭区,终于来到了中东门,这是洛阳十二座内城门之一。
进城之后,就来到了洛阳城中最尊贵的大街——铜驮街。
铜驮街横亘内城东西,亦把皇宫分开为北宫和南宫。
街道两边的住宅,皆是富贵无极,非三公九卿级别的人物,都没资格住在这里。这里的院子,用钱都买不到,连“摇号”都不行!
就这样寸土寸金的地方,竟然有一家茶庄,号为庞氏茶局,两个月前才开业的。
庞氏茶局里售卖的是楚茶,听说是荆南来的名贵品种——明前茶,清明节前采摘的。
好不好喝,不知道,但有一点,那就是贵,贵得离谱,一盒茶叶也就三五两重,卖两千钱,还每日限量发售!
之所以卖这么贵,也是有说道的。
首先是包装特别精美而且养眼,丝绸做得包装袋,外面还有个南方特有的雕花青竹节盛装,清新脱俗,又不失高雅;
其次,购买之后,店家还会开具一份纸质的、具有独特编号和防伪标志的购买凭证;
最后,凭借这份购买凭证,每个月可以去茶庄登记领取一成的返利,一年后一次性返还全部购茶本金。
也就是说,购买一份价值两千钱的茶叶,每月可以领回两百钱的返利,一年便是两千四百钱,再加上返还的两千本金,那就是四千四百钱。
资金回报率百分之二百二十,还白得一盒价值两千钱的茶叶,还有这种好事?
那店家不得赔死,莫不是骗人的吧?
但是,庞氏茶局出面解释了:茶叶的种植、采摘、炒制、包装、运输、售卖等等,各项费用垫资太大,回款太慢,资金严重短缺,难以为继,所以才出此下策。
客人出钱买茶,店家获得资金支持,就能回乡扩大种植和生产规模,再运来洛阳出售,甚至在中原各城铺开,获利何止十倍,拿出两倍的利润作为返利,也算合情合理。
一开始,也没几个人信,只有少数几个贵戚之家,抱着猎奇的姿态去买了几盒。
尝了之后,茶叶确实不错,有一股清新的味道,令人回味无穷,比市场上的陈茶好喝多了。
令人想不到的是,那些贵戚弃之如敝履的购买票据,竟然被家仆捡了去,每份卖出了一千钱的高价!
紧接着,黑市开始疯狂地收购庞氏茶局的票据,先是每份一千钱,然后涨至两千钱,接着三千钱……
一时间,洛阳的街头巷尾,茶楼酒肆,都在讨论庞氏票据。
但是,终究是有价无市,真要到自己掏钱去买,又不愿意了,两千钱可不是小钱,所以观望的居多。
直到一个月前,第一批庞氏票据,当众从庞氏茶局中取出了一成的返利,那才彻底轰动起来!
只要是洛阳稍有家资的人家,每日宵禁结束,早上开门第一件事,就是去庞氏茶局排队买茶!
要不是庞氏茶局规定每人限购五盒,否则根本就抢不到。
前几天,第二批票据到期,庞氏茶局又如约兑付了一成的返利,这下再也在无人持怀疑的态度了。
庞氏茶票的市场价格,甚至被炒到四千三百三十九钱的巅峰!
庞氏茶票,一时间竟然变成了洛阳城里的硬通货,见票等于见钱!
籍此,洛阳城里也出现了专门替人排队买茶的黄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