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夏朝传说

夏朝传说第四百四十三章

夏朝传说第四百四十三章,发惠死了,是在不情愿的情况下死的,当然是被内心煎熬折磨死的。他这一生浑浑噩噩,波澜起伏。开始是想有作为的,但是在丽州讨伐遭受挫折之后,心智大变,突然意识到自己是管理朝政,治理国家无能为力的人,顿时掉入了极度的恐慌和绝望之中,因为他后来明白,自己远征丽州之所以失败,并不是丽州多么强大,而是丽州背后有许多诸侯支持,这是让他费解的地方。他征讨丽州虽然是为了建功立业,但是在客官上也是为了国家的统一,难道这有什么不对?他的祖先就是因为国家统一,南征北战的,而且得到了诸侯们的支持,因此才以并不强大的兵力,国力,最后组建了华夏民族,他做的事情和祖先是一样的,为什么结果却是两样。

想不开,又不能从自身身上找原因,这就导致了信心恢退。从高峰坠入山谷,心想如其费劲心力去建功立业,不如享受生活的快乐,像某些快乐的祖先大王那样,接受上天赐给自己的权利。当这种思维占据主流的时候,不思进取,贪图享乐占据了上风,由此他变成了另外一个自己,极尽奢华地追求物质快乐,肉体快乐,利用王权,去攫取不该属于自己的一切,视朝政如儿戏,把治政权利交给白痴霍先生,自己多数时间躲在后宫里,尽情地和美女淫乐,品味美食音乐,去野外狩猎寻找刺激。过度的荒唐生活摧残了身体,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堕落的轮回。这个时候的发惠是活死人,疯狂地享受成了生活的全部。

病情严重进入后期,他又像得到仙人指路似的,突然意识到生命不长久,而自己留下的破烂江山可能失去,另外一种焦虑袭上心头,使他猛然醒悟,不能这样下去,即使自己没有能力治理国家,也要找个贤人来帮助自己,因为事实证明,霍先生的确没有能力治理国家,而国家这样下去,一直觊觎大王权利的诸侯就可能大举进攻。因为诸侯势力在他沉沦的这些年,变得强大了,而且不只是一个丽州。正因为思想转变了,遇到了关龙逄的时候,他睁开了眼睛,发现了治国人才。

发惠的又一次转变,应该说是为急速堕落的朝廷,打了强心剂,使朝廷下坠的速度戛然而止,他看见了朝廷复苏的希望,明白这样下去,自己留给儿子履癸的江山不会太坏,心理得到了部分安慰,身体就好了很多,但是让他想不到的是,关龙逄回到朝廷一年多,朝廷工作刚刚有起色,关龙逄突然遇刺,这无疑是当头一棒,所以他才极度愤怒,下令熊琪不惜任何代价找出凶手,因为此刻的他意识到,朝廷如果失去了关龙逄,刚刚恢复生机的夏朝又会继续沉沦,他也将堕入万劫不复深渊,这是他绝对不能容忍的。只是又一个他没有预料到的事情发生了,刺客的幕后主使,居然是伴随自己大半生的霍先生,在惊诧之余他非常沮丧,一方面是感情的折磨,一方面是国家的需要,最后虽然很心下旨处死了霍先生,自己也油尽灯枯了,因为霍先生之死,对他心灵摧残太大,在不断地自责当中,也舍不得霍先生离去。当一个人被这种心理日夜折磨,就是铁铸的身体也熬不下去,剩下的路只有一个:追随死去的祖先,请求他们原宥自己昏聩的一生。

发惠就这样死了,但是夏朝没有死,一切还在运转,新的大王站出来了,这个新大王当然是履癸了,就是后来被史书批到批臭,遗臭万年的夏桀。

这时候的桀,血气方刚,有文有武,在众王子中鹤立鸡群,就当时情况来说发惠选择他做太子并没有错,至于后来的桀变得昏庸残暴,很多人是没有料到的,恐怕桀自己也没有想到。

桀接手的夏朝是个烂摊子,各个方面的问题多如牛毛,国家残破,诸侯威逼超过了夏朝历史上最糟糕的时期,即使在弈和寒浞篡夺了王位,统治夏朝时期,诸侯们还是老实的多,而现在的夏朝,因为经济能力衰弱,官场的**,众多官员的无能,导致政治上衰弱,当然,唯一让桀感觉有信心的是,军队在虎将军的统领下还算正常,因为,尽管很多诸侯势力很大了,经济也算发达。例如商地,丽州等,但是还没有能力公开和朝廷叫板,朝廷还能够傲立在群狼环视之中。但是桀明白,如果朝廷还是这样不死不活的,官员还是这样不作为,这个局面的改变就不会长久,因为当时,简单的农业机械普遍在使用,牛已经是种田大户,富户耕地的主力军,粮食产量逐年增加,只要有好的政策指导,一个地方的经济翻身,甚至富裕是不难的,尤其是商业贸易的逐渐繁荣,和夏朝初期不可同日而语,资金周转的快速,对于整体经济提高的作用是明显的。商地之所以能够成为经济繁荣的翘楚,和商候主癸的贤明主政分不开,主癸延续了祖先发展贸易的思路,一直在这个方面起带头作用。而京城之所以商贸不够发达,和这里屯聚了太多的贵族和王族有关系。这些人特别保守,一直视商业行为为贱民职业,不会去做。而就当时的民众素质,一向以贵族,王族为风向标的,既然贵族们不做,自己当然也不做,因此京城的大商人,清一色是外来人口,而他们想把生意做大,就不能不腐蚀主管官员,甚至黑恶势力,否则就不可能在京城立足。京城的管理,官场虽然差劲,但是一部分敢于走钢丝的商人还是愿意在这里冒险,因为京城聚集了夏朝一半以上的贵族,王族,他们的消费能力是惊人的,尤其是奢侈品消费。

桀知道自己必须有作为,否则屁股底下的椅子可能失去,现在内外矛盾诸多,他要想首先解决什么矛盾,这是他必须考虑的问题。桀虽然年轻,不到二十岁,但是脑瓜不差,思维也敏捷,目光独到,发惠丧事举办的时候给各个地方诸侯发去了通知,但是有近三分之一的诸侯没有来吊丧,更有一部分诸侯,非但自己不来,也没有派人前来,这让他愤怒之后冷静下来,明白因为朝廷的衰弱所以被诸侯轻视到了极处,如果这种衰弱不能阻止,诸侯们就不再是不来朝贡,很可能要高举反旗了,因为天下本来就不是一族,一姓的天下,唯实力强者居之。但是因为这个去讨伐诸侯,桀明白这样做的结果是玩火,因为朝廷讨伐一个诸侯的时候,会有许多诸侯在暗中支持这个诸侯,其实朝廷面对的不是一个诸侯,而是一群诸侯,凭朝廷现在的财力,根本就没有能力对付一群诸侯,当年父王讨伐丽州之所以失败,就是因为这个道理,所以自己要警惕前车之鉴。

桀决定暂时忍下这口气,先把朝廷内部的事情处理好,等到朝廷有力量了,再报复诸侯。先内后外,这就是桀给自己制定的方针。把这一切梳理好之后,他就去找关龙逄研究,他知道,现在的朝廷大臣中,最有治国能力的,就是关龙逄,因此他必须依靠他。

“大王的想法是治国良策,眼下朝廷的问题必须是先内后外,某些诸侯之所以没有把朝廷放在眼里,一方面,缘于他们自身实力的强大,更主要的是,朝廷实力的衰弱,这个世界本来奉行的就是丛林法则,弱肉强食。大王知道,为什么在丛林里,老虎,豹等食肉动物可以堂而皇之地吞噬别的动物,就是因为他们自身的强悍,这个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在我们和诸侯之间,也是奉行这个法则,因为想让诸侯归心,归附,只有先做到自身强大。”

听完了桀治国的想法之后,关龙逄感觉欣慰,回应道。

“丞相说的没有错,只是当下朝廷问题多多,从什么地方下手?”桀打断关龙逄的话说,因为道理他懂,但是治国经验欠缺,人生阅历少,虽然可以意识到某些道理,但是把道理换成行动,还是缺少办法的,因此他更希望听到实际的操作办法。

“老臣以为,一切事情的处置,管理,首先要落实到人的头上,因为所有的好事坏事都是人做的,因此要想真正治理好国家,必须拥有一批可以做实事,会干事的官员,只有把官员队伍搞好了,大王的想法才会落到实处,才会有人替大王做事。”

“丞相说的是吏治?丞相来到京城后,不是处置了一批官员,但是朝廷风气并没有好转,真正做事的官员还是不多。”桀皱着眉头说。

“上一次老臣到任,的确处置了一批官员,但是大王知道,臣处置的是一个部门的官员,而且官员职位偏低,后来臣就遇刺了,这件工作就停止了,其实是半途而废了,根本算不上吏治整顿,眼下朝廷面临的问题,不是一个部门官员的问题,是整体官员的问题,小修小补不解决问题,需要动大手术。”

“动大手术?”桀吃惊地问,随后又道:“丞相是说,大部分官员都要拿掉?”

“道理是这样的,但是不能这样做。”关龙逄苦笑地说。

“为什么?”桀又不解了,既然不合适的官员那么多,重新洗牌不是正好?

“大王,官员不是天生就会做官的,这需要长期培养,到朝廷历练几年之后才可以上岗,朝廷并没有这样多的人才储备,如果大批量的官员换掉,朝廷的工作就瘫痪了。虽然朝廷里面贪官不少,但是部分贪官拿钱后是做事情的,如果都拿掉,做事情的人就没有了。老实说,相比于某些贪官,庸官更可恨,更应该拿掉,如今朝廷养了相当数量的庸官,他们才是朝廷最应该拿掉的官员。”关龙逄说。

“拿庸官不拿贪官,官员会闹事的,大家都痛恨贪官。”桀感觉这样做不妥,民众的情绪不能不考虑。

“大王说的在理,所以臣想,是不是先制定一套对于贪官污吏严厉处置的法律,严厉到成本过大,只要**受贿达到一定数额,就处以极刑,然后对于不听朝廷召唤的大贪官处理几个,或许可以收到杀猴儆猴的效果。眼下,在没有备用官员的情况下,为了朝廷工作不至于瘫痪,只能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关龙逄想想说,感觉自己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不合格的官员太多,朝廷一时之间找不到那么多的替补官员。

商谈之后,桀接受了关龙逄的建议,让关龙逄起草了制裁贪官的条例,随后就公布了。

这个时候的桀明白,要想真正让贪官害怕,处理掉一批庸官,必须采用霹雳手段,因为他不想坐在摇摇晃晃的座椅上。因此旨意下达后,就命令熊琪派暗探去监视主要的朝廷官员,不久情报送来了,但是履癸看见送来的贪官名单大吃一惊:原来顶烟上的贪官是自己的亲妹夫,主管刑狱的苏北,本来在朝廷里警、刑是不分家的,都归刑部管理,后来因为苏北想做官,点名道姓要做刑部主官,发惠不同意,因为他高度信任熊琪。霍先生就给他出了这个主意:警、刑分家,让熊琪管警,苏北管刑,这样一来,既不需要拿下熊琪,苏北又可以如愿以偿做官,发惠就同意了,从此朝廷多了一个部门:主官天下刑狱的官员,品级和刑部主官一样大,而油水却是主管刑警官员多的多,因为当时朝廷混乱,贪官横行,社会上犯罪率高,尤其是有钱人,因为某些有钱人受不了贵族子弟欺辱,流氓地赖霸凌,会出现一气之下杀人的事情,如果杀了流氓地赖还好办。稍稍用点银子就可以摆平了,但是杀了纨绔子弟的公子哥,事情就麻烦了,摆平这样事情必须最高官员批准,这个时候不使用大把银子是不可能办成事的。还有,走私猖獗,自从皋在世的时候,规定有些物资不得运往某些诸侯的区域之后,走私就成为暴富的常见手段,虽然抓住之后判罚很重,但是还是有很多人在做,一句话,利润惊人。但是想做成这样的事情,离不开贪官配合,所以只要抓住一个走私商人,就会牵出一串官员,如此一来,监狱人满为患就不足为奇了。关进大牢,想不受罪要花钱,想在监狱里花天酒地也要花钱,想保住命更要花钱,因此主管监狱的官员就是日进斗金的肥差,苏北正是看见了这里的油水,才由公主出面,像发惠要来的官。

这次事情的起因是两家富户争水源大打出手,其中一家富户的家丁班头,出手狠辣,打死了另外一家富户的主人,这事就通天了,因为被打死的富户是贵族,而家丁班头是贫民,按照朝廷的法律,不管有没有道理,贫民打死贵族是一定要偿命的。偏偏这个家丁班头的亲妹妹,是富户主人最宠爱的小妾,她不能看着亲弟弟被处极刑,又哭又闹,逼使富户主人,就是倾家荡产也要救出弟弟。富户被逼无奈,就去另外的富户家里谈判,提出用银子补偿,贵族富户家里不缺银子,看重的是面子,当然不同意。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富户只能找到了苏北,提出,只要家丁班头可以保住命,条件听凭他开。面对这样容易收刮银子的机会,苏北当然不会放过,就狠狠地敲了对方一笔银子,然后用李代桃僵的办法,把家丁班头偷偷放了,用个死囚犯顶替了他,说是他在狱中突然得了暴病,这件事就这样结束了。富户保住了小舅子生命,苏北拿到了大笔银子。

但是没有想到,贵族富户家里有人在大狱做牢头,就把这件事的原委告诉了少主人,少主人不干了,秘密调查,后来把情况核实了,一封状纸告到了关龙逄这里,关龙逄当时就感觉难办,因为对方不但是王親国戚,还是当今大王的亲妹夫,但是又不能不处理,就把这件事对桀说了,请示桀怎么办?

桀立刻发出了冷笑:“孤**刚发布惩罚贪官的布告,苏北就做下惊天大案,丞相还问孤怎么办?难道朝廷的法律是儿戏?孤的旨意是放屁?”

“大王误会老臣了,苏北的确犯下大罪,但是他是王親国戚,所以臣不知道该如何处置,这才来请示大王的。”关龙逄怔住了说,一方面他没有想到桀真的会执法如山,另外一方面知道自己小看了这个大王,他年龄不大,做事却**,要知道,处置贵族是需要慎重的事情,因为贵族和贵族之间同气连枝,往往会产生兔死狐悲的怜悯,会有意外的麻烦。

“孤管不了那么多,苏北作为王親国戚,在朝廷需要帮助的时候,不帮也就罢了,带头轻视孤的法律,不严厉处置,以后还有谁会在乎孤的旨意?”桀气呼呼地说。

关龙逄听见桀这样说才恍然大悟,明白桀为什么要动杀机了,他是感觉自己的尊严受到了伤害,把尊严看的比对方生命更重要,并不是在维护朝廷法纪的尊严,虽然心里不够光明磊落,但是效果应该不会错。这样一想,关龙逄就原谅了桀的冷酷无情,决定按照桀的旨意去做,杀一儆百,给其余的贪官递个信号。

桀的旨意下达后,熊琪派人把苏北抓起来,关进了死囚号子里。公主当然不会见死不救,一直闯进王宫大哭大闹。桀不但没有理会她的苦闹,直接把公主关进王宫里软禁起来,还下令,查抄公主的庄园,把家里的奴仆,家丁都充作官奴,这还不算,让刑部公开审判苏北,当众砍头。

桀的这一手的确镇住了所有的官员,谁也没有想到,年纪轻轻的桀,下手这样狠辣,连亲妹夫犯法都不肯容情,别人犯到他手里,还不得五马分尸,凌迟处死,因此,一时之间,整个官场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人人自危,有的贪官干脆一走了之,投奔别的诸侯去了,京城的秩序顷刻间变的好起来。

看见这个情景,关龙逄大为高兴,感觉遇到了一个做事果断,敢作敢为的英明大王,就趁热打铁,先拿无作为的庸官开刀,一口气革除了二十多个庸官,别的官员看见后,害怕乌纱帽掉了,饭碗没有了,没有被撤职的官吏只能玩命工作,大大小小贪官也都规矩多了。因为有些贪官虽然爱财,人品很差,但是工作能力还是有的,只要他们想做工作,还是会把工作干好的。到了年末,朝廷的工作效率体现出来,该收是税银,一分不少地收了上来,该朝廷管的事情,也初见成效,民众嘴里的怨言自然就少了。因为贪官多数不敢作案,市场的繁荣出现了,国库的银子开始增加,桀的地位稳固了,大家庆幸,朝廷来了个好大王。

朝廷政事既然有关龙逄主管,桀就把重心转移到军队上,因为诸侯对他的藐视一直让他耿耿于怀,为了报复诸侯,有支强大的军队是必须的,因此他给主管财政的官员下令,只要军队需要银子,必须无偿供给,这时,又一件让京城民众大跌眼镜的事情发生了,因为虎将军年事已高,不再担任南北大营主管,桀就准许他退休,就在大家猜测,谁会得到这个职务的时候,桀却当众宣布,南北大营合并,从此朝廷只有一个将军,就是他桀,他不再的时候,军营具体杂事,找了一个叫赵梁的人来担任,这个赵梁一直在南大营主管后勤,因此他的主要职务是管理军队的柴米油盐,军队训练的事情,桀亲自负责。开始将军们怀疑年轻的大王是在胡闹,认为他不懂军事训练,怎么可能带兵,但是几堂课下来,将军们眼睛直了,因为桀训练士兵不是瘸子打围坐着喊,而是身先士卒,和士兵一起训练,而且桀强调士兵和将军的武功,经常给他们做示范。

一次比器械,桀命令军营里三个武功最好的军官和自己对打,结果当桀手里的天龙剑一亮相,几个军官都愣住了,因为大家见过天龙剑,但是没有见过这样的天龙剑法。桀手里拿的天龙剑不是祖上留下来的,是让铁匠特殊打造的,不但照比一般的剑长出了半尺,也宽出了几公分,更主要的是,厚度增加了一寸,这样一来,整个剑就重了十五六公斤,一般人拿起来都吃力,更不用说舞动了,但是这柄剑在桀的手里,宛如一只筷子,他可以轻轻松松使出天龙剑法。几个军官立刻跪拜在地,扣头认输,他们知道,当对方兵器比自己的兵器重,证明对方的力气比自己大,而桀的剑不是重一点点,而是重的多,就是说,桀的力气比他们大的多。本身天龙剑法就是黄帝传下的王家剑法,经过颛顼,启这些英明大王的不断补充,已经是天下一等一的剑法,现在高明剑法加上天生神力,谁能够是对手,因此没有人敢做对手是自然的,这不是因为桀是大王,而是桀的 武功比他们高太多。

事后,桀为了让他们知道自己力气有多大,命令二十个士兵联合起来和自己拔河,结果二十个士兵被弄的东倒西歪,桀却像木桩钉在地上,纹丝不动,自此桀就得到了神力王的称号,军队的兵将都非常佩服桀的武功。但是当关龙逄知道这件事的时候却在心理留下了阴影,他知道这种故意炫耀勇力的行为落在一般人身上,不一定会形成大害,但是落在帝王身上是危险的,容易让他产生依仗勇力无敌就可以胡作非为的,进而固执地听不进去别人的话,还有一点是容易让他产生穷兵黩武的念头,从而轻视文治,因此关龙逄委婉地提醒了桀。

桀虽然没有反驳关龙逄的规劝,但是关龙逄看出来,桀在心理是不以为然的,只能暗自叹气。不过总体来说,在两个人的初步合作中,愉快多于分歧,算是关龙逄的蜜月期。因为分工明确,关龙逄主管内政,桀主抓军队,两个方面都出现了兴盛的迹象。朝廷的混乱暂时终止了,官员们感觉到了危机,工作勤恳了不少,如此一来,原来放弃的很多工作都有人做了,京城的治安改善了很多,尤其是纨绔子弟老实多了,这一切说明,有时候严厉的法制,甚至嗜杀不是坏事。

因为官员情况的改善,治安情况的变好,关龙逄又在适当时机进行了减税,大批的京城外边的人,开始涌入城内外找工作。荒芜的土地有人种了,短缺的劳动力得到了改善,不仅商人开始进入,很多冷门作坊也纷纷开张了,整个城里出现了少有的兴旺。有一次桀兴致勃勃去市场转圈,让他看见了过去不曾看见过的情形,商人和民众知道大王来了,纷纷主动围观,行礼问好,眼睛里射出的,是感激和敬仰的目光,桀当然得意,因为这说明民众对他爱戴,说明他的治国有了效果。回去后忍不住对身边的人说了,身边的人当然又是一阵恭维。如果夏朝就这样走下去,说不定夏朝的复兴就在桀的手里完成,他也会成为英明大王,可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