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三国之我是反贼

第304章 董卓进京

将何进乱剑砍死之后。

紧接着,张让、段珪等伪造天子诏书,以故太尉樊陵为司隶校尉,少府许相为河南尹,送往尚书台备案,下发执行。

尚书卢植在抄录诏书时,觉得奇怪,袁绍才为司隶校尉不久,河南尹王允正在收集宦官的罪证,准备绳之以法,怎么说变就变了?

樊陵和许相那是什么人,那都是曾经阿附宦官的人,一定是出大事了!

卢植对传诏的中黄门道:“这诏书不对,请大将军出来,再行商议。”

中黄门闻言,将装着何进头颅的包裹掷与卢植,道:“何进谋反,已伏诛矣,赶紧板诏!”

尚书台的官员见状,顿时乱成了一锅,四散而逃,往宫门外面跑,有真正去逃命的,更多的是去通风报信。

南宫朱雀门外,何进的亲信部将吴匡、张璋,迟迟等不到何进,有些慌了,恰好看到宫门里面突然跑出来大群官吏。

从他们口中,得知一个消息——大将军死了!

吴匡和张璋的脑瓜子嗡得一下,并不相信,想要进宫去探个究竟。

就在这时,南宫大门轰然关闭,早不关,晚不关,偏偏在这个时候关,估计大将军是真的完蛋了。

随之,一个宦官来到宫城上,把何进的头颅扔了下来,大喊道:“大将军谋反伏诛,此事与尔等无关,即刻归营待诏!”

吴匡和张璋,跪在地上,捧着何进的脑袋,不知如何是好。

恰好,虎贲中郎将袁术率军赶到,看了看何进死不瞑目的大脑袋,知道事情成了。

他顿时呼天抢地,勃然大怒,拔剑怒指城上的宦官:“众将听令,为大将军报仇,杀啊!”

吴匡和张璋受大将军一手提拔,大将军对他们二人恩深似海,他们作为大将军的亲兵部将,却没有保护好大将军,真是可恨啊!

他们二人,恨不得将这些宦官千刀万剐。

此刻,袁术一声令下,他们二人更是奋勇当先,率军向着宫门冲去,用刀斧猛砍宫门。

宫城之上,宦官们见状,吓得魂飞魄散,他们没想到这些武将竟然如此大胆,敢攻打宫城。

他们慌忙组织人手,向着冲来的叛军放箭。

南宫的城门十分厚重,还包了铜皮,仅凭刀斧,一时半会儿,哪里砍得开。

事情紧急,若是不能即刻攻入南宫,控制皇帝和尚书台,那宦官就会源源不断地发出诏书,调集各方力量来围剿他们。

陈蕃、窦武是怎么失败的,前车之鉴啊!

天色渐渐黯淡,夜战更加不利!

情急之下,袁术想到了放火。

他命令部下,拆除朱雀大街上的店铺,收集木料、布匹等引火之物,堆在宫门外,用火烧!

而且,要围着南宫四面所有的城门,同时放火,只要攻克任何一门,就能抵定胜局。

一时间,南宫四面火起。

高大雄伟的朱雀阙也被点着了,大火冲天而起。

晚风呼啸,风助火势,宫门周边的宫殿和民房也被引燃了。

南宫中的何太后、天子及陈留王,见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但见四周火起,热浪滚滚,声势骇人!

车骑将军何苗得知何进被杀后,认为宦官要行曹节、王甫故事,何氏一门,肯定是谁也别想活。

想通了这节,他也率部下加入了战场。

袁绍与叔父隗,则矫诏召樊陵、许相,斩之,然后率领本部,向北宫杀来。

他与袁术倒是默契,懂得分工合作,一个负责攻打南宫,一个负责清洗北宫。

不久,奉车都尉董旻也加入了战斗。

张让会合了何太后,只能诈称大将军谋反,放火烧宫,目前正在攻打省禁。

何太后用脚趾头都能想到,大将军怎么可能谋反,谋谁的反?

太后是自己的妹妹,天子是自己的外甥,就算个他要当皇帝,直接把外甥拉下来就行了,用得着脱裤子放屁么?

张让也不想解释,立刻挟持了天子,段珪劫持何太后,宋典背着陈留王,又劫省内官属,从复道逃往北宫。

南宫是不能待了,早晚会被攻破,掉脑袋事小,变成烤阉猪就不好玩了,老百姓还等着食肉寝皮呢!

尚书卢植早先见到何进被害,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天子,保护天子才是第一要务。

他只身赶往崇德殿,见没人,又敢去嘉德殿,只见到殿外的一滩血迹和何进的无头尸身,又赶往长秋宫,顺手在地上捡了一支长戈。

长秋宫也没人,他意识到,肯定从复道逃往北宫了。

卢植身高八尺有余,一步顶别人两步,发足狂奔之下,很快追至复道口,正好看到张让、段珪等人,正往北逃。

卢植持戈向前,手刃数人。

“段珪逆贼,安敢劫太后!”

说着,他连杀数名宦官,直追到段珪背后。

段珪大恐,连忙扔下何太后,与张让拉着天子,向北狂奔!

卢植救下何太后,还想继续追,但看了看四周的大火和乱兵,担忧留下太后一人恐遭不测,便护着太后,徐**走。

行不多久,卢植看到复道下面,袁绍和何苗,正率军追杀从南宫玄武门逃出来的赵忠、孙璋、栗嵩、毕岚等宦官。

卢植对着何苗大喊,一面告知他天子的去向,一面用腰带把何太后从复道的阁楼上放下去。

他好再去追天子。

何苗派人将何太后送走,不久就撤出了战斗,召集人手赶紧救火,毕竟这皇宫,相当于是他们何家的。

大哥死了,何苗就是未来的大将军,何家的家主,朝廷的当家人。

而吴匡、张璋、袁绍和袁术兄弟、已经杀红眼了,杀穿了南宫,又攻入北宫。

为了将所有宦官一网打尽,不漏一人,袁绍又下令关闭宫门,从南往北,从上端门开始,逐个宫殿进行清剿排查,勒兵捕宦者,无论少长皆杀之。

宫中也有些办公的官吏,或是先前被张让等人劫持去的,但是这帮大头兵,杀顺手了,只图省事,只看有没有胡子,否则一律斩杀。

无须而误死者,众多。

那些没有胡须,又非宦官的官吏,要想不被杀,机灵点的,立马把自己的裤子脱了,露出裤裆里的家伙事,才得以免死。

一夜下来,两宫流血,死者二千余人。

除了张让、段珪等少数宦官劫持天子北逃,赵忠、孙璋、栗嵩、毕岚、郭胜、高望、张恭、韩悝等宦官,全部受诛。

天亮后,吴匡看着正在重新部署宫廷防卫,精神焕发的何苗,心里有些不痛快。

“这个二世祖,明明是大将军的弟弟,却从不与大将军同一条心,如今大将军身死,就是他害的,真是可恶!”

这时,奉车都尉董旻,来到他身边,看了一眼何苗。

他对吴匡小声道:“何苗一向与宦官为伍,之前百般阻拦大将军诛杀宦官,况且他本就不姓何,而是姓朱,与大将军并无血脉关系。大将军被害,谁得利最大?八成是此人与宦官同谋,害了大将军!”

吴匡深以为然,越看何苗越觉得窝火,乃令军中曰:“杀大将军者即何苗也,土吏能为报仇乎?”

何进对北军将士从不吝赏赐,素有仁恩。

士卒皆流涕曰:“愿致死!”

吴匡遂引兵与奉车都尉董旻,暴起发难,前后夹击,攻杀何苗与朱雀阙下,抛尸于野。

……

张让、段珪等人劫持天子和陈留王,来到北宫的德阳殿,发现局势已经完全不可控。

北宫也即将被破,待不住了,他们只能带着天子与陈留王等数十人,连夜向北逃亡,从谷门出城,直奔小平津。

他们认为,何进已死,整座洛阳城几乎都是袁绍的党羽,而唯一与袁绍不对付的,就是才被挤出洛阳的骠骑将军兼河东太守玄晔了。

若是将天子和陈留王这一份大礼送给玄晔,或能换得一个活命的机会。

运气好的话,或能与玄晔达成合作,完成先帝的遗愿,也说不定呢!

天子被劫持出宫之后,除了有尚书卢植孤身一人紧追不舍之外,河南尹王允得到消息后,急忙派遣中部掾闵贡,率三百吏卒紧追其后。

追至黄河边,只见张让等人,无船可渡,正与持戈的卢植对峙。

闵贡持剑上前,手刃数人。

张让见来的人越来越多,绝对是跑不了了:“这难道是天意?”

此时的张让,也是一大把年纪了,奔走了一晚上,身心疲惫,欲哭无泪。

剩余的宦官,见逃生无望,也不禁悲从中来。

他们对着天子悲哭辞曰:“臣等殄灭,天下乱矣,惟陛下自爱!”

言毕,皆投河而死,算是给了自己一个体面。

小平津距离洛阳有三四十里。

卢植和闵贡护着天子和陈留王连夜往回赶,直到黎明时分,才赶到北邙山下。

天子和陈留王折腾了一夜,水米未进,又累又饿,实在走不动了。

卢植在路边寻到一辆牛车,就用牛车载着刘辩和刘协,吱吱呀呀地走,可不敢耽搁,朝中百官要是知道天子丢了,那还不急死。

眼看洛阳城在望,脚下的大地突然剧烈震动起来。

卢植一听便知,是骑兵而且只有上千骑兵才能造出这种声势!

接着,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自西面的官道上,由远及近,映入了眼帘。

“这是西凉铁骑,大约三千之数!”

骑兵队伍,犹如奔雷之势,截住了牛车的去路,刘辩被吓得瑟瑟发抖,恐怖涕泣。

一骑纵马而出,哈哈大笑。

此人身高八尺有余,虎背熊腰,虬髯如戟,正是董卓!

董卓目光灼灼地盯着牛车上的刘辩和刘协,似乎在确认他们的身份。

“何人敢冲撞圣驾?”

闵贡持剑而出,挡在天子的牛车前面,喝道:“天子在此,请无关闲杂人等退避!”

董卓闻言冷笑不止,反问道:“公诸人为国之大臣,不能匡正王室,至使国家播荡,天子流离,你还意思要回避?”

“董仲颖!”卢植目视董卓,沉声喝道:“陛下在此,何敢放肆!”

卢植与董卓是老相识了,当年在广宗城下,董卓还接替过卢植的北中郎将职位。

卢植既是海内知名的经学大儒,又是名震天下的武将,而且为人正直,勇烈过人,不偏私,不阿贵。

董卓也敬他,于是下马,单膝下跪,铿然行礼道:“臣前将军并州牧董卓,拜见陛下!”

天子惊魂未定,手足无措,讷讷不敢言。

倒是陈留王刘协,虽年幼,却颇有胆识,上前道:“将军可是来救驾的?”

“正是!”

董卓道:“臣昨夜见洛阳城中火光冲天,特率三千西凉铁骑,星夜赶来救驾!只是不知,这宫中到底生了什么变故,天子大驾,何以至此?”

刘协便将昨夜宫中发生的变故,简明扼要地说了一遍。

董卓听完,面露沉思之色。

他没想到,何进这个屠夫,竟然如此不堪大用,被几个宦官就给干掉了。目前,洛阳城中的局势,比他预想中的要好,不仅要好,简直天赐良机。

董卓看了看天子刘辩那懦弱无能的样子,心中不禁生出一股轻蔑之意。

再看看一旁的陈留王刘协,虽然年幼,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股坚毅之色,董卓心中不禁暗赞。

他心中念头急转,已然有了计较。

董卓恭敬地对天子道:“臣,愿护送陛下回宫!”

是日,公卿百官乃奉迎天子还宫,以闵贡救驾有功,为郎中,封都亭侯。

大赦天下,改年号光熹为昭宁。

不久,洛阳城中爆出一件离奇的传闻——辟雍、东观、兰台、石室、宣明、鸿都诸藏典策文章,其缣帛图书,竟然在一夜之间,全部消失,连根毛都没落下!

更劲爆的是——传国玉玺,也丢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