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他走了
第五十六章、他走了
“语燕,别难过了。”林风石伸出手,擦去她眼角的泪水,轻柔得像是怕弄碎了她此时心里的悲伤。他的眼神里满是不舍,声音柔和的说:“虽然人分开了,但是我们那颗心永远在一起。”
莺语燕抬起头,眼中含着泪花,哽咽着问:“为了乡村振兴吗?”她的声音里带着疑惑,和几分对未来的不确定。
林风石点点头,认真地说:“用碳氢核肥技术,让村里的农田更肥沃,更环保,人们都能吃到无农药残留、无化肥的有机粮食。”他的话充满了对乡村振兴的憧憬。课堂上的农业专家表明,碳氢核肥技术在提高土壤肥力、减少环境污染等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如同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一样,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做出巨大贡献,林风石多么希望通过自己掌握的碳氢核肥技术,让农村的土地焕发出新的生机。
林风石的话,让莺语燕平静了许多,林风石内心的挣扎更加强烈。他确实喜欢莺语燕这个来自南方的女孩,她有着南方女孩特有的温柔,一颦一笑都能牵动人的心。不过在他的心里,还有一个叫简珍的女孩。
简珍,那个和他一起为乡村振兴奋斗的女孩,他们并肩作战,一起面对过无数的困难与挑战。她的笑容如春日里的阳光,温暖灿烂,深深地刻在他的心里,要想磨灭,难。
男人是不是都这样,“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林风石心里默默地问自己,他为自己这种矛盾的心理感到愧疚。
“风石,你在想什么?”莺语燕还是敏锐地察觉到了,自己身边的男人有些心不在焉。她的眼神中有失落,小心地问。
“没……没什么。”林风石急忙掩饰,眼神闪躲着,他不敢看莺语燕的眼睛。“我在想,回家后,我们要常联系。”
“打视频电话吗?”莺语燕看着他,好像看穿了他的心思。她的语气中带着试探,和苦涩,“风石,你是不是在想简珍?”
林风石还是太老实,他张张嘴,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她。他不想伤害莺语燕,这个爱他、理解他的女孩;但他也不想欺骗她,他的内心在痛苦地挣扎着。他想解释,莺语燕开口了。
莺语燕挤出一个微笑,说:“风石,其实,我早就知道你心里有简珍。不过我愿意等,等到你完全地忘记她,等到你一心一意地爱上我。”她说到最后声音都颤抖了。。。。。。
林风石看着莺语燕,心里满是愧疚。他嘴唇动了动,想说些什么来着,又不知从何说起。最后,他轻声说:“语燕,谢谢你能理解。你以后会遇到更好的。”
林风石乘坐的列车检票了。他慢慢地松开莺语燕,刚要走,莺语燕又抱住他。检票口就要关门了,这是广播里说的。他不得不拿起行李,极不情愿地离开这个深爱着他的女孩。
“风石,你记得想我。培训班的女同学……”莺语燕说,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哽咽的声音越来与越小。她害怕这次分别,林风石会渐渐的远离她。
“我会的。”林风石深情地回头看她一眼,像是承诺,“你也要好好照顾自己,等我回去找机会去看你。”说完,莺语燕跑过去再次拥抱在一起,要将对方的身影深深地刻在自己心里。
林风石每走一步都在和这段感情做最后的告别。他的心停留在莺语燕身上,他要把她这时的模样永远印在脑海里。检票口路,漫长。
“风石!”莺语燕突然大声喊,声音在车站里回荡,“不要忘记我们的梦想!我爱你!”
红泥井村,随着乡村振兴的号角,这个小山村悄然发生着变化。林风石,结合自己学到的理论知识,对红泥井村耕地的土壤深入研究,引入了碳氢核肥这一新型肥料。
农作物长势喜人,产量提升,更重要的是农产品的品质有了质的飞跃,成了真正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村里卖出去的产品装上了可追溯码,消费者放心了,销量上去了。
红泥井村的有机绿色农产品打开了电商市场,城市里的大型超市里,摆满了红泥井村的农产品。它迅速崛起,不仅在当地有了名气,还吸引了周边城市的采购商。它挤占了周边村庄的销售空间,那些靠传统种植的农产品成了滞销货。
人们对红泥井村有了看法,有人羡慕,更有人嫉妒,还有人质疑它产品的真实性。面对这些声音,村集团公司总经理月冷惜和张正支书选择了沉默,他们知道,最好的解释就是用事实说话。
红泥井村加强了对农产品质量的监控力度,从种植到收割,每一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同时,他们还积极地参加各类农产品展销会,用行动证明自己的实力。
红泥井村的名声越来越大,挤占周边村庄销售空间的问题有人反映到了县扶贫办。县领导高度重视,派人来实地考察。
为了交出一个让领导满意的答卷,村集团股东大会上,林风石说:“我倒是有个好主意。”“说说看?”“我们办一期学习班,邀请周边村派代表来红泥井村学习,共享碳氢核肥这一新科技带来的成果。”
张正支书亲自跑到周边村庄,诚恳邀请他们派代表来学习新肥料的使用。几个村庄的代表陆续到来。
红泥井村热情接待。林风石亲自担任讲解员,向来访的代表详细介绍了碳氢核肥的使用方法。村民们热情,分享着自己的种植经验。
红泥井村的真诚打动了他们,愿意学习这种先进的种植技术,希望与红泥井村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这个结果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张正支书和林风石感到欣慰。
县领导来到红泥井村调研,对林风石和张正支书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同时,他们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红泥井村要负担起培训人才的事情,为乡村振兴贡献更多的力量。”
面对使命,张正支书感到责任重大。他与林风石商量,决定举办三个培训班:一个学习花卉种植,一个学习民宿管理,最后一个则专门讲授农业理论知识,由简珍主讲。”
县里把消息传出去了,各个村庄的年轻人轮流的来接受培训。他们渴望在这里学到真本事,为自己的家乡贡献力量。
培训班如期开学,红泥井村热闹了。林风石、简珍和村里其他有经验的能手轮流授课,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
他们不仅掌握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经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心中燃起了对乡村振兴的热情和信心。
那些曾经在这里学习过的年轻人,如同种子,撒向更广阔的天地,为乡村振兴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