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八路军中的外国女记者

第56章 风雪夜,丁家冲传来枪声 二

一行人快步来到村后山坡。远远地,就看到陈少敏领着一队人正小心翼翼地下山。积雪融化后的山路泥泞不堪,不少人身上都沾满了泥浆。最引人注目的是队伍中的史沫特莱——她的金发上沾着枯草,呢子大衣被荆棘划出了几道口子,右手手背上还有一道被酸枣刺划破的血痕。但她脸上却带着兴奋的笑容,正和身边的安娥说着什么。安娥也好不到哪去,齐耳的短发乱蓬蓬的,裤腿上全是泥点。

刘少卿迎上去,在陈少敏面前立正敬礼:"陈大姐!"

陈少敏的脸板得紧紧的,盯着刘少卿,劈头就是一顿训斥:"你要回来,为什么不提前发个电报?要是早知道你们今天到,我派侦察员在石板河接应,咱们里应外合,今天这些鬼子一个都跑不了!"

刘少卿被这突如其来的怒火烧得一愣,赶紧陪着笑脸解释:"大姐您知道的,敌人封锁得紧,电台经常没电池。再说我们这次回来也没什么紧急情况,所以..."

"没电池这理由我信!"陈少敏一挥手打断他,继续质问道,"李司令员呢?怎么没一起回来?"

"他去云梦检查工作了。"刘少卿小心翼翼地回答。

陈少敏哼了一声,把头扭向一边。

气氛一时有些尴尬。刘少卿搓着手,没话找话:"陈大姐,您在八字门住得好好的,怎么突然到丁家冲来了?"

这句话像是点燃了火药桶。陈少敏猛地转回头,眼中怒火更盛:"怎么?只许你们出去打仗,不许我们下来工作?你以为我是来游山玩水的?"她指了指史沫特莱和安娥,"没看见这两位贵客吗?她们来采访根据地建设、三三制政权、群众生活!不深入基层,光在八字门坐着,能了解什么真实情况?"

刘少卿被训得连连点头:"大姐说得对,是我考虑不周。以后一定加强联系。"

见刘少卿态度诚恳,陈少敏的火气消了大半,脸色渐渐缓和下来:"这还差不多。"

见气氛好转,刘少卿壮着胆子进言:"陈大姐,丁家冲离鬼子据点太近,游击区又不巩固,您最多住一两天就该转移。这次一住三四天,还带着国际友人,是不是太冒险了?您可是大名鼎鼎的陈大姐啊!"

陈少敏眯起眼睛:"说完了?"

刘少卿硬着头皮继续:"这次鬼子偷袭,八成就是冲着您和这位洋人来的。您们目标太明显了..."

"什么洋人不洋人的!"陈少敏再次发火,"她是国际友人!是美国著名作家史沫特莱女士!是来帮助中国抗战的!你个土包子!"

当着史沫特莱的面被骂"土包子",刘少卿顿时闹了个大红脸,自嘲道:"是是是,我确实是个土得掉渣的土包子。"

陈少敏见状,终于绷不住笑了:"哈!你自己承认是土包子,那我今天就饶了你!"

围观的干部战士们哄然大笑,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

陈少敏这才正式介绍道:"史记者,安记者,这位是我们豫鄂独立游击支队的参谋长——刘少卿。"

史沫特莱热情地伸出手,问道:"刘参谋长,你和**是兄弟吗?"

陈少敏抢着回答:"哪儿啊!少奇是湖南骡子,这位可是湖北的'九头鸟'!"

"九头鸟?"史沫特莱一脸困惑,"什么鸟?"

安娥凑到她耳边小声解释:"这是湖北人的别称,意思是像传说中的九头鸟一样聪明能干。"

史沫特莱恍然大悟:"啊!又是中国人的幽默!太有趣了!"

刘少卿却急了:"陈大姐,您怎么能这么跟外国友人介绍湖北人呢?万一史记者当真了,传到国外去,不是给湖北人抹黑吗?"

史沫特莱笑着摆手:"不会的!我报道的是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事迹,不会写这些的。"

安娥也帮腔道:"史记者要向世界展示的是中国人民反法西斯的英雄形象。"

突然,史沫特莱指着刘少卿问陈少敏:"他是一位将军吗?"

陈少敏斩钉截铁地回答:"当然是!他就是我们的游击将军!"

史沫特莱竖起大拇指:"好一位年轻的抗日游击将军!"

"将军?什么将军..."刘少卿窘得直搓手,平时能言善辩的他此刻结结巴巴,"按我们黄冈老家的话说:你有‘老姜’(谐音‘老将’)加香椿(近音‘将军’),借我炒鸡子吃吧!”

这番土得掉渣的回应,引得众人又是一阵大笑。

史沫特莱突然举起相机,兴奋地说:"来!我们一起合影留念!"

刘少卿站在原地没动。陈少敏催促道:"你不是一直想和国际友人合影吗?快过来!"

刘少卿狡黠一笑:"照相这么稀罕的事,应该让您这位边区领导人和国际友人合影才对,这才有历史意义嘛!"

史沫特莱忍不住笑道:"这只'九头鸟',还挺讲究!"

陈少敏板起脸:"少废话!快站好!"她突然压低声音,"你该不会是怕相机把你的'九头鸟'真身照出来吧?"

"哈哈哈!"人群中爆发出更大的笑声。就在这欢快的气氛中,相机快门"咔嚓"一声,将这一刻定格。

返回八字门的路上,刘少卿凑到陈少敏耳边,轻声建议道:"陈大姐,史记者是个外国人,在游击区里到处活动实在太显眼了。你应该弄两套军装给她和安记者穿上,这样目标就小了。"

陈少敏眉头一皱,脱口而出:"我哪里有军装?部队的物资你又不是不知道,这可让我去哪儿找呀!"

刘少卿见她急了,连忙安抚:"好好好,还是我来想办法。"

回到驻地后,刘少卿辗转几处,终于从后勤处硬是挤出了两套棉军装。他亲自送到史沫特莱和安娥的住处,抖开其中一件,笑着对史沫特莱说:"史记者,这是一套棉军装,你快穿上试试!"

史沫特莱眼睛一亮,欣喜地接过来,迅速换上。宽大的军装套在她身上略显松垮,但丝毫不减她的兴奋。她原地转了一圈,笑着问道:"你们看,我这身打扮,是不是也成了新四军的一员啦!"

陈少敏走上前,蹲下身帮她整理绑腿,一边系一边打趣:"祝贺你光荣地参加新四军!我看你将来不定能成为一个女将军哩!"

史沫特莱听了,连忙摆手,眼中带着狡黠的笑意:"那怎么行?那不就应了刘参谋长的话,要被炒鸡子吃了?"

众人一愣,随即爆发出一阵哄笑。刘少卿也忍不住笑出声,摇头道:"史记者记性可真好,连玩笑话都记得清清楚楚。"

笑声渐歇,刘少卿悄悄拉过陈少敏,低声道:"现在各种物资都非常困难,连数九寒冬,战斗部队都还没有换上棉衣,穿着单衣草鞋在雪地里打仗,真是辛苦。这回挤出这两套棉军装也真是不容易,等客人走了,这两套军装一定得请他们还回来。"

陈少敏斜睨他一眼:"你这参谋长可真够小气的呀!"

参考书目:

1、《五月榴花照眼明》,安娥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2、《中国的战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著,江枫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