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耗子拉木楔
这时,就又有村民道:“赵主任,外村的事情咱们管不了,您还是多说一说咱们村的事情吧!就比如咱们的集体化是怎么分配的?到时候,能给咱们村民上社保吗?”
赵承延听了后就笑着道:“现在的问题是怎么先把蛋糕做大。就目前的财务状况看,在咱们村产业起步阶段,就给咱们村的村民开工资,上社保,是不现实的。但是以后挣的钱,肯定是咱们村的所有村民,人人有份儿。而我们村两委是这么想的,不管是咱们的中药材仿野生种植,还是咱们养生茶产业园区,都是用的咱们村的公共资源。所以咱们村的村民,每个人都占股份。每年用咱们营业额的百分比,进行分红。参与咱们劳动的,再拿出营业额的百分之多少,再分一次。另外,参与劳动的村民,目前只能是给补贴。正式的开工资和社保,目前还没有能力解决。所以咱们的劳动成果,只能先在年底分红上体现。至于能分多少?还要看明年或者后年的行情。”
说着,赵承延就顿了一下才道:“想必大家也清楚,咱们的中药材仿野生种植,可能比种果树还要麻烦一些。就连果树都不能当年种当年收,大部分中药材肯定也是。所以,咱们弄养生茶,就是为了把中药材先能利用的部分,先利用起来。因此真正全部能盈利的时候,肯定是耗子拉木楔,大头在后头。所以,大家也要有信心,也要有耐心。就目前的情况看,咱们的养生茶制品会先盈利。其次,才是咱们的中药材仿野生种植。但是明年的主要工作,大部分可能都要围绕着中药材仿野生种植这一块儿。所以,大家也不要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咱们现在依然是**长征刚起步。也正是同心协力,打开局面的时候。另外,春节过后,省中医研究学院会找人过来给咱们上课,传授一些中药材仿野生种植的技术。有兴趣的,咱们都可以来学一学。”
众村民听了后就皱起了眉头,似乎是在琢磨着什么。
马小波见此就笑着道:“任何事物都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今天种的小树苗明天就变成大树,这种事情是不可能的。所以在外边混的不好的,或者说不想在外边儿受气的,春节过后就别走了,在咱们村干点儿什么都饿不死。在外边儿混的还行的,走的时候来村委会找我,每个人,把咱们养生茶的样品和宣传册都带走一点儿。该请客的请客,该送人的送人,别舍不得拿出去。咱们这个养生茶的品牌,不止局限于咱们县域经济的特色,将来一定是要往全国推广的。到那时,光分红的钱,就能让咱们数到手抽筋儿。”
马小波这么一说,全屋里的人又都笑了起来。
这时,就又有村民站起来道:“小波,你这个保密工作做的够牛的呀?样品跟宣传册都出来了,我们竟然都不知道?”
马小波听完就笑着道:“你急什么呀?样品是徐教授找人做的,不多,所以人家都没收咱们钱。至于宣传册,在咱们的产品亲手做出来前,在咱们本地还不能往外露。省得人家拿走自己整合,到时候也弄出个一样的来恶心咱们。咱们那个城乡定制c2c,直接被人仿了的事情想必大家也清楚。那群王八蛋仿也就仿了,结果还弄得乌烟瘴气,这就让人讨厌了。”
这时,就有村民站起来道:“要我说,就是缤瑞房地产的那群王八蛋贼心不死。没事儿就开始整幺蛾子。拿齐家店跟贺家堡的地也种中药材,明显就是冲着咱们来的。五百亩地,光承包的钱一年差不多就要六十万,这在加上杂七杂八的,一年怎么也要一百万吧?他就不怕赔死他?”
跟着,就又有一个村民站起来道:“告诉你们吧,咱们这思维还是太保守了。人家弄投资,基本上花的都不是自己的钱。有的时候,连银行贷款人家都不花。总结起来,排第一的,是花国家政策的钱。排第二的,是搞股份制,花投资人的钱,排第三的,是通过拆分想办法变现。排第四的,才是靠抵押搞银行的钱。这里边最狠的其实是第三种,前些年他们承包土地建蘑菇大棚。是把地承包下来后,先把土给卖了,然后再用建筑垃圾回填,跟着再在垃圾上建蘑菇大棚,最后,再把蘑菇大棚租出去。卖土挣一笔钱,建筑垃圾回填又收一笔钱。里外里账差不多就平了,蘑菇大棚都是白捡的。所以,咱们觉得人家可能花了好多钱,但是实际情况,人家可能一分钱都没花。”
有人听到这儿就问道:“土谁要呀?难道是东北的黑土地?”
刚才说话的人听了后就道:“砖厂呀!土卖给砖厂。要不然你以为那些红砖是怎么来的?都是用土烧出来的。当然,这都是前些年的事情了,有的砖厂可能都关了。但是破坏的耕地,恢复不了了。而承包土地的那些人,二十年后依然可以续合同。续三回就六十年,到时候,办这些事情的人差不多都入土为安了。最后,找不到责任人,事情也只能就不了了之了。”
有村民听了后就道:“这他妈挣的都是绝户钱。不给子孙留一点儿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所以瞎搞肯定不行。”
刚才说话的人听了后就道:“人家还在乎那个?说白了,那帮孙子要是有良心,咱们村的野生抚育园区都已经上马了。跟省中医研究学院合作的野生抚育园区,什么概念?妥妥的是老天爷赏饭吃。结果,几瓶农药,全他妈给搅黄了。他们那种人,就是生儿子没**儿的那种货。”
这时,就有人问赵承延道:“赵主任,往咱们村山上打药的主犯已经抓住了。听说也认罪了,那咱们,能得到赔偿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