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谁动了他的故事

第0915章 浪人小山丰太郎

所有为结束战争举行的谈判,战争本身都是秤砣,文场服从于武场,这与克军神说军事是文台的附庸正好相反。

老湘军复起,并未逆转战场态势,而且彻底断送了光大爷对湘军仅存的回忆。

扭转李大架在谈判桌上的屈辱,不是湘军的败绩,不是他进士的雄辩,而是日本人自己的猖狂不可一世。

3月24日,第三轮谈判结束后,李鸿章一行回接引寺休息,准备明日再冲折。

未料,李中堂刚下马车,人群中即冲出一浪人来,对着他的门面抬手就是一枪,“嘭——”

李中堂瞬间仰翻在地,血流满面,但没死,刺客正转身逃遁,已被中堂卫士一哄而上扑倒在地,擒了个活的。

李鸿章被救起,迅速送至马关医院救治,清创后送X光机检查,只是左眼下面颊骨受伤,弹头穿面而过,就留下俩窟窿眼,也是万幸之至…

大清头等全权大臣遇刺,血溅街头,令欣欣向荣的小日本颜面扫地,自己下令休战了!

上述3方面军事行动暂停,只是澎湖马公岛舰队还在海上封锁弯弯。

此次意外事件,使日本的谈判优势锐减,也令大日本政府极为狼狈,气急败坏,承认——

“由于此次凶变,帝国不得不立于甚为困难之地位,反之,清国却因此对各国得到最好的口实,清使或将立即归国。

“而当其向各国哀诉时,各国将向彼表示同情,且难保不转而以其联合之压力抑制我方。”

因担心造成第三国干涉的借口,由天皇、皇后亲遣医生和护士,对李鸿章进行治疗并给予慰问。

再次宣布承诺:休战。

李鸿章,并也没有像对方担心的那样立即归国,而是继续带伤谈判——

先是一周后,3月30日,双方签订休战条约:

休战期21天;

休战范围:奉天、直隶、山东。

3月23日联合舰队袭占澎湖马公岛,封锁台岛,并没休战,而是继续海上压力。

这一小成果,是日方的自动让步,而非和谈结果。

查,刺客小山丰太郎,男,时年26周岁,神刀馆成员,出身庆应士族,其父曾为议员。

从小成绩不好,16岁肄业于庆应义塾,17岁生病休学,无任何文凭,成为浪人已10年,奉行个人英雄主义。

他之所以刺杀李鸿章,据说是正为筹备26岁生辰发愁,一文不名,没女友献花,也无任何朋友送礼,纯粹个人泄愤,极其偶然的事件而已。

事后,马关法院判处小山丰太郎无期徒刑,禁锢在北海道网走,直到新世纪后1907才奉敕假释。

浪人最爱国,是明治维新的一大成就,这年倒在该类手下的还有:**王后闵妃,借口勾结俄罗斯。

有证据表明,刺客小山丰太郎与军方反对派有关系,军方反对议和的头一人,便是军改元老、原第1军司令长官:山县有朋。

他被撤职回日后,即鼓吹自己有神功,可以踏破渤海厚冰层,直进天津,知道双方议和后又百般阻挠,总之不能停战。

日寇的疯狂,还只是开始,以后领略的国家更多,日寇与列强的不同,相信非个人观感。

李鸿章受伤,国际哗然,但他并未回国,风波逐渐平息。

伊藤继续以战胜者姿态威胁讹诈,美国前国务卿、法律顾问科士达,就是随身的田贝,想方设法怂恿李鸿章接受条件,趁机使休战变成停战。

李中堂忍辱负重,思维习惯向来趁势而下,便接受了。

当然所有的汇报是不能少的,电报保证了谈和效率。日方因此截获中方所有电报,并成功破译了中方密码。

一直以来,日本都有人对使用汉字不满,对在所有的中日战争中因此轻除中方密码却绝口不提。

咱们发明火药,只是喜欢放鞭炮而已,发明汉字,也只是最爱写诗罢了,其他的则对不起了。

1895年4月1日,刺杀后一周,第四轮谈判开始,日方要求中方在3~4日内答复——

1确认**独立;

2赔偿军费库平银3亿两;

3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辽东半岛给日本;

4向日本开放:帝都、沙市、重庆、苏州、杭州、湘潭和梧州7处通商口岸;

5长江、西江、吴淞江及运河等内河航行权范围;

6日本驻军地点及其军费。

感情这小日子是,把当初自己负担的不平等条约,全部加码转给了中国,立即赶上和超过了世界先进水平。

李鸿章借口讲话不方便,采取拖延战术,日本只好要求大清改变人事任命——定:李经方为全权大臣,随李鸿章一起议约。

李经方,是李鸿章的养子,说话可以代表他爹了。

4月8日,恢复议和一周后,伊藤博文约见李经方,警告他:

一旦谈判破裂,“北京之安危亦有不忍言者”,要求尽快接受日方条件。

第二天,李经方即将条约修正案交予日方,修改内容如下——

2赔款,减为1亿两;

3缩小辽东半岛割让范围。

第三天0410,第五轮谈判,伊藤博文提出最后修正案——

2赔款,减为2亿两;

3辽东半岛割让范围,适当收缩;

4通商口岸减为4处: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日本这一让步,就不准再议了,只能说:有允、不允。

李鸿章反问道:“难道都不准分辩么?”

伊老朋友笑道:“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三天后,4月14日,总衙电谕:“原冀争得一分有一分之益,如竟无可商改,即遵前旨,与之定约。”

《中日马关条约》就此敲定,其他的又成了田贝的事。

4月23日,日本请他催促总衙批准条约,他在25、29日2次致函总衙,催问何时批准条约。

5月1日,总衙把请求延长10日换约的电文,请他转达日本,他是一直拖到5月7日才转发。

第二天,他就收到了日本同意延期5日换约的复电,第三天转达给总衙。

这就帮助日本,如期实现了与中国的换约。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