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惊险夜闯封锁钱
张指导员叫开一家老百姓的门。
老大娘一见是新四军,忙说:“是你们来了!我去给你们烧水去。”
“大娘,不用麻烦您了,我们马上要走的。”张指导员拦着她,“我问您,这几天有敌人来过吗?”
老大娘说:“敌人大概已经知道这些时候游击队从这里过公路,所以这几天不断有敌人来往。早晨有四五十个敌兵来到,下午才走,看样子明后天敌人就会占据这个地方。”
张指导员点点头,说:“知道了!”
一班长说:“管他的,他要来占,老子就打,无论如何不能让鬼子把我们的交通线给断了!”
张指导员说:“你着什么急啊?一班长,鬼子怎么能断我们的交通线?我们随便什么地方都能过。中国人修的公路,中国人到处可以走。”
夜色深沉,乌云遮住了弯弯的月牙儿,大地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队伍悄然行进在田间小路上。队伍中没有人说话,也没有人咳嗽,只有脚步声在寂静的夜色中回响。
突然,前方出现了一点红光。随着月牙儿从云缝中露出,淡淡的银光洒下,大家看清了那是一堆篝火,火光中,十多个日本鬼子正围着篝火取暖、烤东西吃。张指导员立刻命令队伍停止前进,低声说道:“立刻停止前进,不要讲话,不准咳嗽!”两名机枪手迅速将两挺机关枪架在田埂上,对准篝火。
张指导员从腰间拔出驳壳枪,低声命令道:“一班长,你带一名战士前去侦察一下。”
一班长带着一名战士悄悄接近篝火,侦察后返回报告:“前边公路边有一所房子,篝火是在房子外面烧的。有十五个日本鬼子围着火堆取暖、烤东西吃。他们不时有人出入那所房子,把房子里的木头、家具拿出来扔到火堆里。看样子他们不会马上离开,不知要在这里干什么。”
张指导员和战士们靠拢在一起悄声商量了一会儿,然后对非战斗人员说道:“我们决定消灭这帮日本鬼子。你们先退到后边那个村子里去休息,等战斗结束后,我们再接你们过公路。现在我派两名战士把你们送到后边那个村子里去。”
史沫特莱建议:“要不这样,大家先过公路,回过头来再消灭这伙鬼子。”
张指导员同意,命令两名战士:“你们领史记者、安记者及非战斗人员迂回到离鬼子烧篝火几百米远的地方,迅速穿过公路。”
在两名战士的带领下,非战斗人员迂回到篝火西边。史沫特莱和安娥骑上马,向着公路迂回前进。刚走到公路边,远处传来汽车的呼啸声。带队战士大声喊道:“请大家在汽车未到之前跑步穿过公路,到公路那边的山地隐蔽!”几十个人飞跑着横穿公路。远处的汽车灯光射来,把公路照得通亮,将正在飞跑过公路的人暴露在灯光下。
史沫特莱被这突如其来的变故怔住了,她骑马伫立在公路**,一时忘了动弹。小石头情急之下朝马屁股踢了一脚,马驮着史沫特莱穿过了公路,朝对面奔去。马冲到一座低矮的半毁的桥头,绊了一下,几乎把史沫特莱摔下来。
小石头紧紧抓住马的马嚼子,慌乱地向前跑着,嘴里不停地低声对史沫特莱说:“打马啊!打马啊!敌人过来了!”
史沫特莱猛抽一鞭,提马一跃,挣脱小石头的手,跳上了一个土堤,跑到了黑暗的野地里。
在史沫特莱身后,子弹的尖啸声、手榴弹的爆炸声、机关枪的“哒哒”声交织在一起,震耳欲聋。史沫特莱激动不已,她纵身下马,躲在旁边树丛中的一座坟包后面,悄悄地观察着战斗。
安娥和小石头跑在一起。安娥说:“我总不能活着被敌人俘虏吧!我有把小刀子,可以自杀。不过,若是敌人已经逼近了,我自杀还来得及吗?可是,若是我还能逃,自杀早了岂不冤枉?”
小石头安慰她:“我们不会被敌人抓住的。”
安娥又说:“万一呢?假使我来不及自杀,我就喊旁边带枪的人打死我,并且把我的尸首拖走,因为我身上带着名片,还有通讯稿子,不要给敌人故意把我的稿子改过,用我的名字发表,那我太冤枉了!”
战斗很快结束了。一班长喊道:“不要跑了,是我们打击敌人,没关系,你们看看,敌人全被我们打跑了!”
小石头飞快地穿过了公路,却发现史沫特莱不见了踪影。他低低地哭泣着,在田野里时而拍手掌,时而低声叫着:“史妈妈!史妈妈……”
弯弯的月牙儿已经落下去了,天空中大块的乌云遮住了微弱的星光,大地一片漆黑。
寻找史沫特莱的人都回来了,安娥焦急地问:“找到了没有?”
大家都摇头回答:“没有。”
张指导员也急了,说道:“找不着史记者,谁也别想回去。”
战士们深知责任重大,赶紧分头寻找。
小石头还在呼唤着:“史妈妈!……”
张指导员铁青着脸,说:“我们全体出动找,一点钟以后在这里集合。我到村子里去叫老百姓,请他们也帮助寻找,一定要在天亮之前找到史记者!”
村庄里的狗被惊动了,发出了汪汪的吠声,接着周围村庄里的狗也都吠叫起来。大家又分头出动,在漆黑的田野里轻声呼唤着“史记者”。战士们每前行一段,就轻轻击掌两下,这是夜行军商定的暗号。
小石头哭泣着对安娥说:“史妈妈是不是被鬼子给抓走了?”
安娥抓住小石头的手,说:“冷静!”
小石头却说:“我必须去找史妈妈。她来我们部队后,首长就叫我照顾她。我必须照顾好她,这是我的责任。”
动员来找人的老乡对小石头说:“你还是个孩子,会迷路的。”但小石头坚持要去,直到人们强行把他管起来为止。
史沫特莱不慎迷失了方向。她迅速从马鞍上跳下,警惕地环顾四周。尽管子弹的呼啸声仍在耳边回荡,但她依然小心翼翼地**来到一片高低起伏的坟地,隐藏在一个高大的坟堆后面。
周围一片寂静,只有她的马在脚边安静地吃草。史沫特莱拉紧缰绳,防止马继续啃草。她轻轻爬上附近的一个土丘,脸朝下卧倒,仔细观察着远处沿着公路的小山轮廓。
为了与队伍取得联系,她举起手,轻轻地以两拍一停的节奏拍打着地面,但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她又加重了拍手的力度,然而依旧没有任何动静。史沫特莱没有放弃,第三次使劲拍手,这一次,远处终于传来了相同的拍手声作为回应。她再次尝试,那个暗号又重复了一次。史沫特莱小声地自言自语:“联系上了!联系上了!”她迅速爬起来,抓住马的缰绳,朝着暗号发出的方向小心翼翼地前进。走一段路,她就停下来仔细聆听动静,然后再小心地发出暗号。随着距离的缩短,她越来越清晰地听到对方的脚步声。
当对方逐渐靠近时,史沫特莱停下脚步,躲在马背后,警惕地对着对方来的方向,准备应对可能出现的危险。
从黑暗中缓缓走出了三个黑影,他们手持步枪,厉声问道:“口令!”
史沫特莱定睛一看,惊喜地叫道:“啊,是自己人!终于找到你们啦!”
三名游击队员这才放下手中的枪,欢快地跑过来,兴奋地说:“史记者,我们总算找到你了!”
游击队员们轻快地吹着口哨,大家手拉着手,一起穿过稻谷地,朝着队伍的方向走去。
当史沫特莱回到队伍中时,张指导员立刻跑过来关切地问道:“史先生,您没事吧?”
史沫特莱激动地握住张指导员的手,说道:“我没事。请告诉我,我们队伍有没有损失?”
张指导员笑着回答:“我们怎么会有损失呢?我们胜利啦!”
战士们纷纷围上来,眉飞色舞地向史沫特莱讲述刚才战斗的经过:“我们正准备消灭那伙烤火的鬼子,忽然看见来了两辆汽车,大家喜出望外,立刻转移到土丘上埋伏起来。汽车过来时,我们掷了4颗手榴弹。”“我看见手榴弹把车上的鬼子炸死了,但没把汽车炸坏,让它给跑了!”“汽车跑了以后,我们再去收拾那伙烤火的鬼子,他们早就吓得跑了。”
一位游击队员愤愤地骂了一句:“他妈的!”
另一位游击战士则传授起经验:“以后要注意,汽车在跑的时候,不要正对着车扔手榴弹,要扔到车的前面,这样才能把汽车炸掉。”
小石头因为担心史沫特莱的安危,满脸血痕地站在村口张望。他被荆棘划伤,却依然焦急地四处寻找她的身影。
当队伍走进村子,小石头一眼看到史沫特莱,便飞快地冲了过来,把两只小手紧紧抓住她的手臂,静静地看着她的脸,高兴得直哭:“史妈妈……”
大家告诉史沫特莱,小石头发现她走失后,急得泪流满面,在黑暗中到处奔跑,非要找到她不可,任凭别人怎么拉劝都不听。
听着这些话,史沫特莱的眼眶湿润了,她紧紧抱住小石头,动情地喊道:“儿子,我的儿子!”
随着浓雾渐渐散去,村子边出现了三四个老年男女和几个孩子。一位老太太敲响一面大铜锣,用响亮的声音喊道:“回来吧!大伙儿回来吧!日本鬼子早就跑了!”
村民们陆续回村,高兴地向史沫特莱等人围拢过来。人群中有人开始悄悄议论:
“你们看,那个人是个外国人呢!”
“是男的还是女的?”
“不像是日本人,那她到底是哪国人呀?”
一位妇女害怕地将她幼小的孩子拉到身后,小声说道:“她长着一双猫的眼睛,别吓着你了!”
这时,小石头拿起史沫特莱绑着绷带的手,抽泣着对大家说:“她的眼睛不是猫的眼睛,她是我们的美国朋友,她就是我的妈妈!”
村民们投来惊奇的目光。小石头继续说道:“她护理我们的伤员,还喂饭给他们吃。你们看,她的手被烫伤了,这是她在护理一个伤兵时被开水烫伤的。”小石头一边说,一边紧紧握住史沫特莱的手。
张指导员挥手对大家说道:“同志们,出发!”
随后,队伍迎着东方黎明的晨曦,踏上了新的征程。
参考书目:
1、《五月榴花照眼明》,安娥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2、《中国的战歌》,艾格妮丝·史沫特莱著,江枫译,作家出版社,1986年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