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八路军中的外国女记者

写在完本之后的话

二十世纪之前,中外交往尚不密切,真正可称为“中国人民的朋友”的外国人屈指可数。然而进入二十世纪,这一局面发生了根本转变。科技飞跃与交通现代化大幅拉近了中国与世界的距离,使更多外国人得以走进中国、缔结真挚友谊;更因人类追求进步与解放的斗争日渐连成整体,各国人民开始共同面对战争、压迫与发展的时代命题,彼此之间萌发出同志般的情谊与共同奋斗的信念。

尤其在三四十年代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无数国际主义战士远渡重洋来到中国,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视如己任。在战火考验中,他们与中国人民结下生死与共的革命情谊。正是在这般宏伟的历史图景中,涌现出一大批理解、支持并投身于中国事业的国际友人。

整个二十世纪,中国所处的国际环境始终复杂严峻。上半叶,中国频遭列强欺侮、压迫与侵略;下半叶,又屡受西方封锁、孤立与遏制。彼时中国在世界之中敌人不少,但从另一角度看,这也促使中国人民更加坚定地团结抗争,为争取独立、自由、繁荣与富强而不懈奋斗,并在世界范围内积极寻求友谊与合作,以更有力地回应不公与压迫。

正因如此,我们更应铭记那些身处对中国怀有敌意的国度、却顶住政治高压与舆论迫害,始终坚定支持中国人民事业的外国友人。他们所展现的远见、勇气、毅力与无私,令人肃然起敬。时至二十一世纪二十年代,中国国际环境虽有所改善,但仍面临霸权主义国家的顽固敌意与战略围堵。因此,我们仍需在全球广交新一代朋友,争取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本书所讲述的,正是这样一位外国友人——艾格尼丝·史沫特莱。她于1892年2月13日生于美国密苏里州的工人家庭,早年做过佣工、烟厂工人、书报推销员等。1919年侨居德国,1928年,她以《法兰克福报》特派记者的身份经西伯利亚来中国。她虽祖籍美国,却与中国结下深厚缘分。1933年,她出版了第一部有关中国的书《中国人的命运》,后又陆续出版《中国在反击》《中国红军在前进》《中国的战歌》《伟大的道路:**的生平和时代》等与中国密切相关的纪实作品。她将赤诚友谊奉献给中国人民,被誉为“中国人民之友”;更是人类进步事业的坚强战士,以实际行动支持中国革命,践行她对人类解放理想的追求。十余年间,她以惊人勇气与毅力,不屈不挠地投身于中国人民的斗争,最终将名字以金字镌刻于八宝山革命公墓的丰碑之上,也永远铭刻在中国现代史与人民记忆之中。

2021年,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记者会上,王毅外长特别提到,八十多年前,斯诺、斯特朗、史沫特莱等外国记者前往陕北延安,将所见所闻所思真实地向世界传播。他们并非共产主义者,却坚持客观公正、超越意识形态偏见,始终坚守真实与良知。他们的职业精神与道德操守令人敬佩,为促进中美相互了解倾注毕生心血,至今仍被中国人民深切怀念。王毅强调,今天的世界依然需要媒体恪守真实、客观、公正的原则,拒绝“美颜”与“灰黑滤镜”,唯有如此,报道才能丰富精彩,经得起历史考验。

史沫特莱不仅是中国现代历史的记录者与传播者,更是诸多重大事件的亲历者与参与者。自踏上中国土地之日起,她便融入这片土地上汹涌的革命洪流。她经历上海抗战,目睹西安事变,深入延安及抗日敌后根据地,参与医疗救护、为伤员募捐,为中国的抗战事业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她是一位卓越而带有传奇色彩的记者与作家。尽管一生坎坷、屡遭迫害,但她亦是幸运的——罕有记者能拥有如她般丰富的阅历。她的足迹遍及中国东北、西北、华中、华南与西南,在许多历史名城生活和工作,并采访了众多时代风云人物:包括宋庆龄、**、**、**、任弼时、**、**、**、叶挺、项英、**、**、左权、**、**等革命领袖与将领,也包括**、李宗仁、宋子文、孔祥熙、张自忠、宋美龄等重要历史人物。即便以中国记者而言,也极少有人能如她一般,如此广泛、深入地接触中国现代史上的关键人物。

此外,她亦与中国文化界众多杰出人物结下深厚友谊,如鲁迅、胡适、茅盾、丁玲、老舍、徐志摩、林语堂、萧军、萧红、沈钧儒。邹韬奋、周立波,舒群……这当中,鲁迅、徐志摩、茅盾、老舍、丁玲、萧红等,都是她非常要好的朋友。

1929年至1941年,她在中国生活、工作长达十一年之久。她不仅以著作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更以个人魅力与坚定信念为中国革命赢得广泛国际同情与支持。她对中国人民的同情绝非止于言辞,而是切实付诸行动。她的亲身经历与现代中国历史紧密相连。了解她的所见所闻,可帮助我们从另一视角回望那段历史——比教科书更具体、更鲜活,是可窥见历史细部的珍贵参考资料。

她如一粒火种,也似一块磁石,感染并吸引着身边的人。美国海军陆战队将领埃文斯·卡尔逊、首位加入中国**的外国医生马海德,乃至后来写下《红星照耀中国》的埃德加·斯诺,都深受她的影响。

史沫特莱是杰出的作家与记者,但她首先是一位无畏的战士、旧世界的叛逆者、坚定不移的国际主义者。她无愧于“伟大的美国人”之誉,更是中国人民永远忠实的朋友。

在我们国家和民族遭受苦难与压迫的时刻,那些曾予以我们同情、支持与帮助的国际友人,我们永远不应忘记,也绝不会忘记。

作者

上一章目录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