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4章 瑞芳战役
实际拒绝刘永福的,不是唐景崧,而是台北驻军,矛盾由来已久,否则刘永福就不会亲自来见了。
唐景崧也是甲午开战后,才接任的湾湾巡抚,到台时间比刘大将军还晚几个月。
好吧,湾湾能不能梦想成真,并不仅取决于他俩,也取决于日寇,就看战场如何了!
0325~0525,各处战场全面沉寂,日军在准备和平接受湾湾:
5月10日,萨摩海军中将桦山资纪荣升大将,受命为湾湾首任总督,负责接受军政大权。
同月24日,桦山率常备舰队从广岛宇品港出发,前往湾湾,与大清处理交接事宜。
按首相伊藤的《该岛接收事宜》训令,日军须做到——
1令清朝兵员尽速离台,并于撤离之前全数缴械;
2要求清朝官员和平移交公务文件。
不过,桦山早已得知:湾湾官民在积极备战,和平接收已不现实,于是转赴冲绳监视。
另外,他通过大本营令:原本预计攻击帝都的近卫师团,从旅顺、大连转进湾湾。
0525,湾湾**国成立。
0527,近卫师团司令官北白川宫能久亲王,率大部7000人与桦山总督会师冲绳。
0528,桦山座舰横滨丸晚上抵达淡水港口。
0529,能久亲王奉命率近卫师团,从钓鱼岛海域登陆澳底,实施桦山总督的作战计划——“登澳底,攻基隆,占台北城。”
澳底,在基隆港东北海岸,是陆路进入基隆的起点,这战略明显是总结了10年前法军的教训。
上午,日军顺利抵达外海,下午2时以小艇分载约5000人进入三貂角,分批上岸,在澳底海滩建立滩头堡。
防守澳底的湾湾**国军,约1个营500人,成军刚3天,面对近卫师团登陆竟一枪未放,悉数落荒而逃。
但当师团前锋,进至大小粗坑探路绘图时,忽遇台北援军、奉守三貂岭的吴国华部400人,带队军官和10余士兵被击毙。
吴国华率部继续追击,随后上来的土勇见道上不少日军尸体,便纷纷割首级回基隆领赏去了。
如此,吴军便与土勇起了冲突,吴军称土勇无军服即为汉奸,非土勇,土勇说这仗是一起打的,怎就冒功了!
吴国华本已占领三貂岭顶,因大雨尚未扎营,又闻土勇这事,不禁大怒,撤下山来理论去了。
这三貂岭是宜兰至基隆的陆上要地,遂再度落入敌手。
2天后,0601凌晨,内务大臣俞明震急命刘燕率炮勇30人、运5挺格林快炮即加特林机枪Gatling gun至瑞芳前线,选择高处设防。
近卫师团前锋搜索队,由三貂岭绕道瑞芳的刘燕机枪阵地后,转向北斗即八斗子方向侦查,遂完成了探路任务。
当日下午,日军海陆协同攻陷九份即九堵,如此对瑞芳守军机枪阵地极为不利,因为四面环山,形同锅底。
偏此时,内大臣俞明震又来瑞芳督军作战,也许他认为5挺机关枪火力强大,无须忧虑。
实际,近卫师团登陆后进展虽不快,但制式武器居日军之最,与格林相捋的利器是山寨马克沁重机枪,步兵轻武器已是春田18式连发步枪。
俞明震内大臣抵瑞芳后,下榻金砂局,并亲至炮兵阵地视察,甚为满意:这30名格林快炮手,每分钟可发射约400发子弹。
傍晚,日军排列东面高山上每队8人,极严整,并胁持顶双溪乡民上千人为人质下山,扼守岭下的九芎桥。
但受到西面土山刘燕炮队封锁都潜伏不动,双方相持长2小时。
入夜,桥上呼声震天,山下日军开始冲锋,山顶日军开枪掩护,枪弹遍及金砂局,数人负伤。
俞明震见有逃者,指挥亲兵追斩2人、手刃1人,形势才稍定。
日军居高临下,使用探照灯将山下照得明亮如昼,瑞芳各部守军大为惊恐,俞明震遂飞书吴国华坚守九芎桥,书云——
“逃勇已斩三人,今日之战关全台存亡,诸公退后一步,弟必开枪轰击。
“若弟先回大营,不与诸公同死者,愿斩首以谢诸公!”
吴国华本已退过九芎桥,得书后复率队进夺桥头,而日军已约汉奸埋伏溪涧旁等他再来突起截击,死伤20余人,遂哗溃大奔不止。
日军乘势进至瑞芳前街口,刘燕发炮下击,日军死伤10余人,无奈退去。
俞明震扼守龙潭埔,今瑞芳火车站一带,竖大旗,收容溃勇,吴国华二更后才到,营哨官未损一人。
瑞芳尚未失守,幸赖土山炮兵火力作用,但吴国华部拼杀竟日伤亡近半,弹药亦罄,拔营回了基隆。
隔日凌晨,基隆提督张兆连统领护卫营冒雨增援瑞芳,并誓言:“今日要亲打冲锋,拚死一战。”
张兆连与俞明震,2人相与泣下,天明吴国华等军返回瑞芳,张统领立九芎桥吹角,列队冲锋。
日军因道路险阻,无法要炮,只得再施故技,以顶双溪乡民300人为质来攻,约每12人后跟2个日兵,持刀督后。
枪炮对轰,日方伤亡较多,败退,张统领率队追击过桥。
山头日军见守军将领过桥,遂以一大队2纵队,间距700米冲下山来,截断了九芎桥归路。
张兆连部被围数重,枪林弹雨,凶多吉少,俞明震看在眼里,紧急传令——能救张统领出围者,赏三千金!
此时,张统领右腿已被打穿,身负重伤,亲兵队立即抢护,死了7人。
幸亏一亲兵,背着他潜入基隆河中才脱出。
此战,沪尾防军3营统领、总兵少将陈得胜牺牲,成为湾湾**国大员中第一位烈士。
第三日天明,日军2路潜至瑞芳土山旁小高地,专攻土山刘燕炮兵阵地。
因日军步枪弹已用无烟火药,比守军先进得多,不易暴露位置,而守军相反,射击时白烟缕缕,成为日军集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