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29章 最后一战
自刘永福弃职逃亡1020,湾湾**国彻底**,存续时间仅5个月差2天。
台南当地士绅,选循台北模式,推举英国牧师巴克礼出城,请求日军和平进城,并承诺协助维持秩序。
1895年10月21日当天,桦山总督即向天皇报捷,总算征服了全湾。
但是,湾湾抗日行动并未停止,简大师、林少猫等部撤进了山区,继续坚持山区斗争。
日军在台南的行动,则以胜利姿态告终,各部相继转入守备,或撤离——
10月26日,南进军司令官高岛鞆之助下达新命令:
第2师团接替近卫师团,担任大肚溪以南的守备任务;
第2师团,负责台南、凤山、恒春守备队;
混成第4旅团,负责彰化守备队。
11月9日,因六堆地区仍有较大抗日活动,第2师团第3旅团凤山守备队,开始六堆肃正战;
同月13日,近卫师团却从打狗港离台,返回日本本土。
但六堆肃正战,11月26日,农历双十,在火烧庄遭遇了大规模抵抗,发展成为战役,动用了整个第2师团。
火烧庄即今屏东长治长兴村,六堆客家义勇军与第2师团,再次爆发大战,史称:火烧庄战役,或长兴会战。
这是台南第2次大战役,也是客家人抗日的最后一战。
六堆大**邱凤扬率部3500人,奋勇血战日军1万多人,直至第二天27日午时战败结束。
邱凤扬,字亚六,别号邱阿六,生卒年不详,世居屏东长治乡,天性豪迈,身材高大魁梧,20岁从军,被前堆人士推举为大**,统率义军。
战役前一天1125,日军凤山守备队南下,兵分2路,左路直接攻打凤山,右路经过砖仔磘、下淡水溪,穿过阿猴今屏东,抵达火烧庄。
邱部3500人,同日与日军激战于屏东近郊,不敌被迫后撤,退守火烧庄。
火烧庄地形,有一大河堤,有利于防守,邱凤扬派队掘堤放水,阻碍敌军,辅以夹山伏兵突袭,杀敌骑众多,约100人,士气大振。
日军右路是主力,遭此大挫,颜面扫地,急忙呼救,于是左路日军派桑波田少佐增援——率队从背后东面,直击前堆阵地。
次日27一早,日军增援抵达前堆,邱凤扬派遣其子元添,统领大队在乡郊迎战。
但武器太差,火力弱小,全靠人力反扑,牺牲太大,还根本挡不住日军进攻,被迫退回村垣死守。
日军见状,即用山炮集中轰击村庄,阵地尽毁,大部死难。
炮火过后,步兵又从村头放火,风助火势,民房都是竹木结构,瞬间化为灰烬。
最终全村陷入火海,六堆义军葬身火中,不计其数,剩余人马也悉数瓦解。
火烧庄战役,绵延3日,义军重创日军前锋铁骑,终因孤立无援战败,邱凤扬、邱元添父子战死,义民大多阵亡,房屋烧成焦土,整个村庄尽毁。
第2师团这种不接触战术,源于辽东牛庄战役与老湘军的巷战,形成于田庄台大会战,在台南战场达到极致。
国人,经过多次抗日战争后,将日寇这种战术,统一称为:三光政策。
此战以后,湾湾全境再无大战,因割台而起的救亡运动和乙未战争,终于落下帷幕,以惨败告终。
当然,这不是说,湾湾人对日军就再无武装骚扰了。
从此以后,湾湾进入所谓的日据时期,1895~1945。
本书粗线条梳理湾湾被并入日本的反抗过程,并无什么崇高动机,只是因为日军公布的甲午战争战损数据,是包括湾湾在内的。
日寇,以及日本学界,并没有咱们这样的觉悟,自动将割台以后的战争割裂开来,称作什么乙未战争,或乙未战役什么的。
湾湾人民,以自己有限的力量,进行了英勇无畏的反殖民地战争,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孤军庭战,重创日军。
度娘数据:“毙伤日军5000多人,使整个侵台日军伤亡多达30000,占总数的一半。
“这个数字,比整个甲午战争中大陆军民杀死杀伤的日军人数还要多出一倍。
“……用鲜血和生命,在捍卫祖国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史册上,铸造了一座不朽的丰碑。”
老实说,个人没看懂上面的数据表达法,只能怪个人的数学成绩实在太水了!
日方研究资料——
“根据明治二十八年1895四月二十七日缔结的日清讲和条约即马关条约,台湾新并入日本的版图。
“然而,当地的刘永福率兵五万起来造反。近卫师团长北白川能久亲王奉命抓领该师团去征讨台湾。能久亲王与士兵一起,备尝辛苦,于十月二十八日在台南因病死去。
“日清战争双方作战的时间共十一个月,其后平定台湾等又化费了十个月。”
也就是说,从日方看来,甲午战争费时11个月,乙未战争费时10个月,仅时间就旗鼓相当,共21个月。
注意:“在此期间,日本军队战死的:将校共有213人,准士官以下12951人,文职军人324人,合计13488人。其中病死者高达11894人。
“损失军马11532匹。
“战争所需的费用,在二亿元临时军费中:
“陆军为一亿六千四百万元,
“海军为三千六百万元。
“但是,这些战争费用,几乎都由清国的赔款所填补了。”
马关条约,大清赔款2亿元,外加还辽补偿3000万元,是绝对填平,还有余。
“清国的战争损失不清楚,但被日本——
“抓到了1790人,
“缴获重炮29门,
“轻炮456门,
“机关炮及速射炮107门,
“共计有507门。”
也就是俘虏与缴获。
“另外,根据特旨,到列国干涉之前,迅速把战争结束。”
可见,甲午战争是一场有限的战争,日军尽管战胜了清军,但真害怕与列强争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