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鸣谢榜单
卷四《海防争战》
一《中法越战》
1杨栋《中法战争期间的封锁与对策》客道巴巴
2邹蕴《中法战争缘起之探究—法国的视角》 - 道客巴巴
3《中法海战中的闽浙战场》-手机搜狐网
4《惨败中的亮色:1884年闽江口之战中的长门炮台》- 澎湃新闻
5《刘壮肃公奏议》 卷三保台略- 有声古诗网
6陈文贵《中法战争期间赫德“业余外交”研究》 - 道客巴巴
7董凌燕《赫德“业余外交”思想研究》 - 道客巴巴
8王洁军《试析中法战争后期清政府的“乘胜议和”》 - 道客巴巴
9黄振南《北宁之役中清军将领之劣迹》 - 豆丁网
10朱亚鹏《论北黎事件的真相和责任》 - 豆丁网
11古斯塔夫微信公众号
12罗马主义《一个流传已久的谎言》
13手机知网、百度文库、360文库、万年历等
14其他
二《甲午争锋》
1《日本陆军史》(日)生田惇 - 道客巴巴
2罪恶滔天的日本海军发展史 - 哔哩哔哩
3旅顺港建港始末 - 国学网
4北洋水师简史 - 网易新闻
5左右甲午战争的5大日本间谍,他们都在中国干了什么 - 网易新闻
6龙旗飘扬的舰队:中国近代海军兴衰史(下)
7唐德刚:为黄海血战**(下)
8关捷:甲午析木城之战探微
9佚名:土城子之战:日军被打得落花流水
10人大清史研究所:美国驻华公使田贝与甲午中日议和
11彩对风听:甲午战争中清政府追责官员结局
12乙未战争•1895年代臺灣人民為抵抗日本接收而發起的戰爭 - 知乎
13百度百科、百度文库、知乎
14其他
三、开写抗战
因单位稳健,我晚上已开写了大东西:抗战历史小说,这是酝酿已久的题材,也是我直接下海后还能舞文弄墨的唯一希望,进入创作后才发现自己得面对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选择——
1、是纪实呢?还是虚构?
小说自然是虚构的,但对抗战来说,如何处理战役层面的资料是个问题,没有弄清楚战役定义、对阵、过程、结果,就无法再现这场伟大的历史战争,所以我硬着头皮跟着资料写,内部给朋友看时都说累,建议略去。
刚接触1933长城抗战就喊累,那么以后20多场正面大战怎么办?还想不想展示真实的抗战?这是决定抗战小说写法的时刻,个人有幸选择了从史,不从文。
这条路不好走,普通高校并没有教授这方面的专业知识,这需要自己作业余研究,并依据研究心得进行创作。
1对理解不了的资料,要依靠事理逻辑、谋略知识、军事常识,当然还有文学常识进行判断、综合,决定取舍。个人准备有年,早已为此搜罗了些入门书籍,如《光辉的游击战》(战例分析)、《军事辩证法》(战争策略)、《战争论》(战争理论),还有国内军大教员出版的战史教材等。
尽管如此,开写后还比比皆是理解不了的具体资料,得进行初步的归并、系年,整理出写作大纲,再依据大纲安排的情节调整、取舍资料。
许多三亲资料,就是这样被采纳加工或淘汰不用的,类似的资料多是写作前积累的,经此分析便知道在什么位置上用,用不上即淘汰掉,渐渐的也就不再收罗三亲资料了。
2对已确认用、但一时消化不了的资料,要机械搬入作品中,不要乱动、随意发挥、忙于结论,因为还不知道:会怎样关联到后面未写到的情节,一旦写错要改,非常麻烦。
最好用的参考资料,是完整的名家专著,跟着他们的思路、使用他们的材料,拉开距离走通俗化路子即可。其次,是学者们的有关论文,对解决具体的情节问题非常有帮助。网文资料,芜杂无序,好的很有质量,简直可以照搬,差的则一无是处,只可用来插科打诨说些口水话,拼凑字数,因为网络小说每章都有字数规定,少一个字就发不出来。
3写法从史,能关联到相邻领域,扩宽视野、深化结构,形成独立于作者认知的资料证据链,是十分强大的方法,还能藉此洞悉人物的内心世界,好处不言而喻,坏处就是作者和读者都受累,没有抗战神剧过瘾。
不过坏处是暂时的:淹没在资料丛中,失去方向、判断,陷入迷茫,所以需要十分的耐心和沉思,为思考消化资料内容创造必要的条件,写过后还要回看,才能发现资料之间的微妙联系及关联出来的结论,这些突破性的进展,不少是别人、内行、前辈们的成果,需要鸣谢。
三是节选自《深圳文学评论》中苏歌谈战争小说创作文章,为凑足一章字数上传,请多海涵,谢谢各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