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二) 尾声
四
一天夜里,我正在睡觉,突然一阵粗暴的撞门声响起,几个黑影冲进屋内,是警察,他们不由分说就把我绑了起来,拉上汽车,带到了警察局。审讯室里,一束刺眼的灯光照着我,我抬起头,目光扫向审讯桌后,竟看到了一张熟悉又令人作呕的脸。你猜是谁?竟然是刘永禄。
刘永禄身着警服,威风十足,奸笑着对我说,唐越,你没想到会有今天吧?我刘某人如今是警察厅厅长。我说,确实没想到,你这个汉奸竟然没有被人民审判,还当上了警察厅厅长。
刘永禄说,真正的汉奸是你,我是党国的潜伏人员。我呸了他一声,说你不要给自己的脸上贴金了,你干的那些坏事,我心里太清楚了。刘永禄说,咱们少废话,我就直接说了,汉奸唐越,你现在被捕了。念在咱们同事一场,我也不打你,也不审你,你就回号子里歇着吧。
随后,刘永禄把我关进了第一监狱,就是曾经的伪满第三军管区监狱,也没心情再提审我了。大约是46年2月,一纸判决书下来,我被以汉奸罪判处了死刑,等待执行。
没想到的是,命运的齿轮却在此时悄然转动。1946年4月,东北**联军发起大反攻,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洪流,迅速解放了卜奎市。刘永禄见势不妙,跟着国民党队伍仓皇而逃。可我,依然被关押在监狱之中。
**联军进驻后,我向监狱方面提出申诉,请**联军有关部门核实我的身份。然而,申诉毫无作用,答复依然是没有证人、证据,虽然我打死斋藤一男可以确认,但是我是地下情报员的事无法确认。后来的事情你就知道了,我被以汉奸罪被关押了一年。那时候我躺在监狱里,常常在心里和兰心对话:兰心,你知道吗?我在世人眼里还是汉奸,要是你活着该多好啊,能给我作个证。
据说因为我没有血债,没有做过太多坏事,还枪毙了敌酋,所以一年后我就被释放了,重新获得自由。出狱后,我卖掉了姨妈的那个老房子,另外买了处房,主要是为了远离老邻居,靠卖香货维持日子——就是卖水果,现在没人这么说了。有一天,我想去看看小凤姐,我也不是想让她替我证明什么,就是想找她唠唠嗑,这可能是一种下意识的行为,因为知道我到底是不是个汉奸的人,也只有小凤姐了。可是我没有见到她,小凤妈说她嫁给了绥芬河的一个铁路工人,等过一段时间,会把他们老两口也接过去。离开小凤姐家,我的心里空落落的,好像有一把刀,把我从前的日子切掉了。
48年政府给我安排了工作,在龙华路药店当上了售货员,我感到非常高兴,因为这是我一份堂堂正正的工作,每天吃得香睡得好,不用再掩藏什么,担心什么。那年,我给市委写了一封信,希望能把我的汉奸身份给纠正过来,但也是没有结果,后来我就不再申诉了,想想自己一切都挺好的,还有什么不满足的。我能给你讲的就是这些了。
听完了唐越的讲述,赵丹枫心中五味杂陈,面前这位老人,历经了太多的磨难,可谓劫后余生。他为抗战做过那么多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却又能如此坦然地面对曾经不公平的待遇,这该有多么宽广的胸怀呀。
赵丹枫说:“唐老,我争取用半年时间写完您的回忆录,争取写到让您满意。”
唐越笑笑说:“小赵你太谦虚了,咱们不是忘年交吗?干啥这么客气?写出来就好,不管咋样,都是一份历史资料。”
五
1984年的春天,卜奎市被和煦的**所笼罩,大街小巷弥漫着盎然生机。市博物馆前彩旗飘扬,人群熙攘,《卜奎抗日先烈事迹展》在此盛大开幕。
各界人士、青少年学生、部队官兵身着整齐的服装,排着整齐的队伍,满怀对先烈的崇敬,参加了这个热烈而庄严的仪式。
此次开幕式还邀请了一位特殊的客人——李方文。他早上一下火车,就赶到了市博物馆,此时,他步伐沉稳,精神矍铄,和刘铁夫**并肩站在台上,领导同志们手持剪刀,神情肃穆地为开幕式剪彩。当彩带飘落的瞬间,掌声雷动。
开幕式结束后,各学校、机关单位和部队官兵依次参观了展览。当众人散去后,刘**特意请唐越来到休息室,与李方文见面。
当唐越轻轻推开休息室的门,看到坐在沙发上的李方文时,记忆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嘴唇颤抖着,仿佛有千言万语,却又不知从何说起。李方文也缓缓起身,目光温和地看着唐越,那眼神里藏着一段波澜壮阔的岁月……
唐越看着李方文,须臾,他像是鼓足了勇气,开口说道:“我要找丽娜小姐。”
李方文听闻此言,原本平和的脸上瞬间闪过一丝惊讶,可那神情转瞬即逝,他很快就明白了唐越话语背后的深意。他微微颔首,目光诚挚地回应道:“丽娜小姐早已不在这里工作了。”
唐越深吸一口气,仿佛在平复内心翻涌的情绪,缓缓说道:“我是丽娜的老姨夫。”
话音刚落,李方文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快步走上前,紧紧握住唐越的手,同时轻轻叫了声:“山雀同志。”
听到这个称呼,唐越的眼眶瞬间湿润了。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往事,此刻鲜活起来。
站在周围的刘铁夫、陈克勤、赵丹枫和夏中林等人,在听到这番对话后,也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含义。这看似荒诞的几句对话,竟是四十多年前他们就该相见时说出的暗语。时光悠悠,眼前这两人,终于在历经无数风雨后得以相见,也证明了彼此当年的身份。
大家落座,李方文依旧紧紧拉着唐越的手。他神情恳切,声音微微发颤地说道:“唐越同志,你是我们最优秀的情报员,是坚贞不屈的抗日英雄!”
刘铁夫等人在一旁看着二人,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唐越语气沉稳地说:“李**,这是我作为一名**员应该做的。”
李方文微微点头,缓缓说道:“当年,我收到了那么多你获得的情报,这些情报的价值不可估量,你为抗日做出了其他人无法替代的贡献。”
唐越说:“1945年9月,我去哈尔滨寻找组织,打了83956那个电话,也找到了果戈里大街的那家印刷厂,可是没有人,我等了十几天,到底也没有等来人。”
李方文叹口气,“那时候我正好离开哈尔滨,组织让我去延安,向**汇报东北的局势和我们的工作,我就带着张宏星的三个孩子去了延安。”
随后,李方文想起了收到唐越获取的日军密码本的事。他说:“那是日军为防止苏军对他们通讯的破译,而搞出来的最新密码。我收到后十分不解,密码本竟然是两套一样的,每套应该是三册,可其中一套却只有两册半。”
唐越听了,微微笑着说道:“当年盗取日军密码本,一套共三册。咱们仅有的那架微型照相机被钟文凯带走了,我没办法,只能每天偷回一册,趁着夜深人静抄写下来,抄完一册再拿下一册。我自以为做得神不知鬼不觉,哪成想还是被江兰心发现了。当时我知道她的身份,她却不知道我的真实身份,她就想这个好机会不可错过,每天我上班走了,她就把我抄完的再抄一份,等我这边抄完三册,就按计划交给了钟文凯。可江兰心只抄下来两册半,没把三册完整抄完。结果,东西两条情报线都把这套密码交到您手里了。”
李方文感慨地说:“我拿到这两套日军密码后,赶忙让身边的同志把缺少的半册补齐。之后,把其中一套送到了红旗军那里,另一份留在身边。之后,每当我们截获日军的电报,就靠这套密码本翻译。靠着它,我们获取了大量日军情报,对咱们的抗日工作帮助可太大了!”
这时,李方文从衣兜里拿出一方小小的红绸布包,双手颤抖地打开,里面是一枚奖章。“这是苏联红旗奖章,是1939年远东红旗军奖励给唐越同志的,当年麻鸭把它从苏联带回来就交给了我,后来我以为唐越同志牺牲了,就把它捐赠给了烈士纪念馆,这次来卜奎之前,我让小沈去要了回来,现在物归原主。”
李方文站起身,唐越也站起身,李方文郑重地把奖章别在唐越胸前,唐越向老上级敬军礼,李方文回礼。大家被这一幕感动,情不自禁地热烈鼓掌。
李方文说:“这是属于你的荣誉。”
唐越说:“这是属于全体卜奎抗日情报战士的荣誉,今天我替他们领了。”
唐越和李方文聊了好久,回忆在闸门一旦打开,往事就如大水滚滚而下。
随后,一行人陪同李方文来到北满烈士陵园,在张宏星、张恒星、汪瀚海、亚来、江兰心、钟文楷、李耀华、夏信升、谭继忠等烈士墓前,敬献了花篮。
春天的烈士陵园,处处透着庄严肃穆,松柏苍劲挺拔,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护着这片安息着英灵的土地。枝头的新叶,在暖阳的映照下透着清新,嫩绿与墨绿相互交织,彰显着生命的延续与传承。碧空如洗,白云悠悠,微风轻拂,垂柳依依,似乎在向英烈们致以轻柔的问候。草地上,绽放着不知名的野花,姹紫嫣红,簇拥在一起,这是大地献给季节的礼物,也是献给英烈们的缅怀。
尾声
1986年,几个原侵华日军老兵来到中国,他们声称是来谢罪的,高桥拓也在其中。
在北京,曾经在抚顺战犯管理所工作的孙姓老干部参与了接待工作。他见到高桥拓后,严正指出:“你的书所写的事情是不真实的,你在书中诋毁了张宏星、张恒星二位烈士。他们是坚贞不屈的抗日战士,从来没有向你们屈服。”
高桥拓极力为自己辩解,说自己写的内容都是真实的。老孙同志就拿出一本《传记》杂志,将发表在里面的《谍报双雄——张宏星、张恒星传》给他看。高桥拓简单看了看,仍然辩解说这只是一面之词,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老孙同志和他吵了起来,不欢而散。
高桥拓要求会见张宏星家属,有关部门的同志找到张迎春,听完来意,张迎春拒绝和高桥拓见面。她说:“这个人双手沾满中国人民的鲜血,他虽然在苏联和我国接受了多年教育,但是思想根本没有改造好,死抱着军国主义那一套,而且在战后多年还写书诋毁抗日先烈。这种人我是不会和他见面的。”
高桥拓碰了一鼻子灰,只好作罢。按照接待部门的安排,几个日本老兵分别去到与他们相关的城市,高桥拓来到卜奎市。市里有关部门安排了一个座谈会,唐越也应邀前来参加。
在会上,唐越对高桥拓说:“你所写的《我在中国的往事》是极其不真实的,可以说一派谎言。张宏星、张恒星两位烈士根本没有变节,他们坚贞不屈,慷慨赴死。”
高桥拓回应说自己所写的内容是十分真实的,没有一点虚假。唐越就问高桥拓是否认识自己?高桥拓看着唐越,想了好久,突然面露惊愕,不禁脱口说道:“你是......唐越?你还活着?”
“对,我是唐越!我当然还活着,不然,谁来揭穿你的谎言?”唐越义正辞严。
高桥拓像泄了气的皮球,低下头来。
唐越说:“你不要以为当事人都不在了,告诉你,我们找到了李家栋、孙宝仓、董老五,这些人都清楚地记得当年发生的一切,他们的讲述,证明了张宏星、张恒星没有背叛祖国,没有背叛自己的信仰。”
在铁的事实面前,高桥拓终于承认自己为了推脱罪行,在书中歪曲了历史,侮辱了张宏星、张恒星。
当天下午,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和唐越一起带着高桥拓来到北满烈士陵园,在张宏星、张恒星墓前,高桥拓双腿颤抖,不能自持地跪了下去,怯怯地说:“对不起。”
站在一旁的唐越,向他投去鄙夷的目光,在唐越心里,这一声“对不起”毫无意义,一文不值。
唐越身后站着两个年轻人,一起看着那个跪在地上的人,他们是赵丹枫和张思宇,张思宇轻轻扶着赵丹枫的胳膊,而赵丹枫腹部微微隆起,脸上带着一丝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