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千石村民兵队的实战演练
千石村成立护村民兵队,报名的有二十多人,经过马石山突围战,或者也叫马石山惨案,大家都明白了护村的重要性。
不能只等着日伪军进村烧杀抢,得有能力反抗得消灭敌人。
护村除了得有刀还得有枪。这枪上那里弄去?大伙不约而同地想起了镇上的盐务所。千石村北边三十多里路的山外就是海边,海边有晒海盐场,镇上的盐务所有四五个背着长枪扬舞扬威的盐狗子。
这天是个集日,方圆十几里的人们,挑担的推车的拐着篓子的从四面八方来镇上赶集。王大河带着几个青年民兵,混在赶集的人群里来到离镇盐务所不远的骡马市上。
天到晌午时集上人越来越多,这时候盐务所里出来四个背着长枪的盐警,后台还有一个竟然挎着匣子枪!几个家伙平时扬舞扬威惯了,背着枪走起道来迈着外八字,眼在人群里扫寻着。
有的专盯着年轻的闺女媳妇看,有的瞅寻发财的机会,大河他们远远跟着走过一条街,一看这条街上只有赶集的人群没有其他带枪的,大河朝同伴打了个手势,嗖地闪过去跳过一个杂货摊直冲背枪的几个家伙奔了过去。
大河和几个小伙子都是练过几年武功的,他们几乎是同时各自摁住一个盐警伸手去夺他们的枪,几个盐警一点防备也没有,他们没想到竟然有人敢枪他们的枪,等他们缓过神来,大河他们早枪了枪挤进赶集的人群跑远了。
把枪藏进挑来的柴火捆里头,大河他们几个兴高采烈地背着柴火捆闪进山坡的树林子,翻几十里山路回家,走到山顶听见集市上枪响,回头看看集市,只见集上是人跑马嘶哨子吹的长声短声的乱成一片。
有了枪,村里的青壮年们报仇的勇气更大了,这天大家聚到王大河的院子里,商量着说咱这就算拉起队伍了,咱的队伍总得有个名字,王大河想了想:“ 我看咱的队伍就叫千石村护村民兵队大伙看咋样?”
大伙儿齐声叫好:“好!咱就叫千石村护村民兵队!”
接着大家选了大河当民兵队长,这么多人需要学习训练,往后还要根据区委指示干扰日伪军,总得找个鬼子找不到的地方当个集体落脚处。庙西山背面的树林里,有个顺着山势向下延伸出几里的深山沟,当地人叫这个长着茂密参天大树宽十多米的深沟是‘卧马底’。
卧马底沟帮深陡,只有顺着两条隐藏在小树从里的小路才能到沟底,一般人找不到这两条小路是下不去的,王大河他们就在卧马底用树干和干草搭起了窝棚,接着还在沟底顺着沟壁挖了几个宽一丈深几丈的洞,平时集中训练时大家住到洞里,用黑松枝做成门挡风寒。就这样,卧马底就成了千石村抗日护村民兵队的临时驻地。
王大河带大家成立了护村民兵队以后,天秀带着俩孩子回到娘家住些日子。
这时妹妹天雪小两口每天清早起来一起磨豆子做豆腐,天亮后双成用独轮车推着两箱豆腐去外村叫卖。
天雪把家里打扫干净就锁上门,带上自己的孩子回到相隔不到两里路的娘家帮姐姐照顾孩子。天秀每天和她爹妈地里家里的干不完的活儿,两个孩子和天雪特投缘分,每天跟着天雪院子里地里玩的咯咯乐,过了些日子后两个一岁半的小娃见了小姨竟然比见到他妈还亲。
王大河带着民兵队今天在公路上挖坑,或者放树干截鬼子汽车,打死鬼子兵抢车上的给养,明天又出现在鬼子据点外头,专打零星单独外出办事的鬼子。
不但各个村老百姓把抗日民兵队传的神乎其神,就连**的区委区中队和根据地的八路军也都知道了抗日民兵队。派人一了解,原来是千石村王大河带领的民兵队。
当然,鬼子对抗日民兵队是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尽早消灭才解恨,日伪军都在想尽办法找到这个抗日民兵队。
民兵队暂避锋芒休息几天,王大河给队员们四天的时间各自回家看看,傍晚他来到了天秀娘家,天秀和她爹妈有几个月没见大河了,全家人烧热炕抱草作饭的忙活。看着媳妇天秀和两个满炕跑着跳着的儿子,王大河感到了家的温暖,内心更增添了早日把鬼子赶出胶东。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决心。
因为大河要起早回民兵队,天秀天不亮就起身做饭,她刚打开街门到门外抱了一抱柴火,猛看见十几步外有一溜儿黑影快速朝这边跑来,脚步声中夹杂着拉枪拴的声音和叽里咕噜的外国话。
宋天秀扔下柴火几步跑回院子进了屋里喊道:“大河哥,快跑!鬼子来了”说话间鬼子已经冲进院子,王大河一个高跳到炕前的橱柜顶上,又用枪把子把屋顶捅了个窟窿,双手把住屋顶用肩膀一扛,屋顶的海藻黄泥哗啦啦落了一地,紧接着他一个蹿身跳到屋顶上,顺着屋后脊跑到邻家院子,又跳上邻居家院墙跳到另一个邻居家,在鬼子的枪声中王大河连翻几个院墙,跳到村北的胡同上了紧挨村子的山林。
鬼子这次没动天秀和两个孩子是想放长线,王大河的老婆孩子在,他就总有一天会回来看老婆和孩子。但是天秀一家人都明白,天秀和孩子不能在娘家住下去了。
只有先把孩子送回婆家。
千石村民兵队成立不久就打了几场胜仗,但是这支队伍遇到了天气寒冷、粮食时常断顿、人员成分复杂不好管理等许多难处。
宋天秀带着炊事班每天上山找野菜扒榆树皮、去邻村大户人家的田里重新翻地寻找漏在地里的花生地瓜,回来掺着粮食作饭。
但是,二十多人的伙食,靠着拾秋解决不了问题。
这天天不亮天秀就起来了,先到卧马底西边的石头崖缝,流出来的山水窝那里接了水洗脸,又往水窝不远支在三块石头上的大锅里添上大半锅水,刚要生火就听见头顶有声响,她抬头顺着黑松的空隙一看,有一群日本鬼子围着沟帮在找下来的路!
天秀飞也似的跑到几个洞口小声把所有队员喊起来,大伙一看,离沟底十多丈高的顶上少也有几十个鬼子的身影,这一来许多队员慌了神,大河悄声说:“大伙先别慌,带着枪的都到我这里来。”
几个拿枪的队员集中到长王大河身边,这时候王大河说:“大伙记着,不能开枪,鬼子在高处咱在低处,咱要是开枪暴露了藏身的地方,那一个也跑不出去非被鬼子包了饺子不可!”小三子哆嗦着说:“不开枪咱也被鬼子捂这沟里包了饺子了。”
大河顾不上理他:“二叔,你带大伙进黑蛇洞往外撤,我带几个有枪的盯着鬼子!”王坤宇一挥手带着大伙一个个飞身跳上石头崖水窝旁那块大石头,这大石头周围长着几棵矮矮的黑松,拨开黑松枝,漏出一个黑呼呼的洞口,大河带头钻了进去,队员们也急忙一个个地跟着往洞里钻。
这洞里能有三尺宽一人多高,脚下湿漉漉的流着漫过脚背的水,大伙跟着王坤宇深一脚浅一脚地跑,大约两袋烟的工夫终于见到前面露出光亮。
出了洞口一看原来到了离千石村十多里的崔婆子夼。
崔婆子夼四面深山,中间只有大约一丈宽的平地,在西山坡上有三间草房住着一户姓崔的人家,老崔家祖辈替财主看山林,前些年老崔雨天上山拾蘑菇滚了坡摔死了,剩下老婆和儿子崔栓子。
这老崔婆子脾气爆嗓门大,每天手拿一根棍子带着条黑毛狼狗巡山,碰上偷砍树的便敞开粗嗓子大喊一声,接着会不要命地冲上去,与偷砍木材的人拼命,那大黑狗也会扑上去咬住人家袄袖子不放。
时间久了周围的人们也真怕了这老崔婆子,也怕那条又高大又凶狠的黑狗虎力,除了上这老崔婆子夼搂草打猎外,很少有人敢来偷砍木材了。
老崔婆子和儿子住在这里种着几亩山地,日子过的倒也清静。可是近年来老崔婆子身体是一天不如一天了,腰腿痛的厉害,早起来还凑合,能直着腰作饭、巡山,每到下午腰就直不起来了,得弯着腰走道。
老崔婆子觉着自己的精气神也大不如以前,有时候还犯哮喘病。看着眼前憨憨的儿子心里犯愁,倘若有一天自己两眼一闭走了,留下这敦厚的栓子可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