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崔婆子托孤
大河让大伙在山坡向阳的地方歇息,他和二叔还有天秀来到老崔婆子的院子门前,那条一岁半的黑狗虎力见有生人来低吠了一声呜的冲出门来昂着头朝着两人狂叫。
这时从屋里跑出一个长的墩墩实实脸庞黑黑的壮小伙子,他一见王坤宇就咧开大嘴哭了:“二和尚叔,快救救俺妈!”王坤宇问:“栓子,你妈咋的了?”
进了屋子,只见老崔婆子在炕上半坐半跪着,捂着胸口一口不罢一口地喘着,一边喘还一边咳嗽,那脸憋的发紫,让人看着真担心她会一口喘不上气憋死。
王坤宇跳上炕把崔婆子扶在被垛上靠着,然后在她背后和脖子几个穴位一顿摁、揪、掐,大约半袋烟的功夫,老崔婆子缓过气来了。
栓子一见他妈缓过来了,上去抱着他妈呜呜地哭,老崔婆子擦着泪问:“不知恩人是那儿的人?我老婆子真是命不该绝,这穷山沟降下神仙来了救命的恩人。”
栓子用袖子擦着鼻涕眼泪说:“妈,是二和尚叔。”老崔婆子明白了:“原来这就是太平庙的王坤宇兄弟呀?栓子,你该喊二叔,这憨孩子不懂事,二兄弟你可别见怪。”
老崔婆子娘儿俩怎么会知道王坤宇?原来这栓子虽然脑筋有点不大对劲,但是很孝顺也很勤快,每年冬天崔婆子犯了哮喘病,栓子都会带上腌好的咸菜走山路,去太平庙把咸菜挂到偏殿齁蛊痨爷身上,求这土神仙保佑老娘的病早点好。
一来二去的就和看庙的王坤宇认识了。王坤宇见栓子虽然脑子不大灵便却难得的孝顺,就也时不时的给他点草药带回家让熬了药汤给他妈治病。老崔婆子感激之余也趁栓子上庙求神的时候,让栓子给王坤宇带上几个豆饽饽啥的表达谢意。
天秀上前说:“崔大妈,我叫天秀,这是我二叔,俺是民兵队的,想借你的锅给大伙做顿饭。”崔婆子打量了一下天秀:“坤宇兄弟的侄媳妇?”
“是呀崔大妈,想在你这儿作顿饭大伙吃完就走,不给你老添太大的麻烦”
老崔婆子边咳嗽着边下炕说:“你既知道我是老崔婆子,就该知道我老崔婆子是个不怕事的人,我听说过你们村遭了难,也听说过你们这抗日民兵队,赶紧招呼大伙能进屋的进屋,屋里坐不下的在院子里的草堆歇着。咱娘俩作饭”
天秀解下捆在身上的半口袋干地瓜丝,倒进锅里,老崔婆子说,这么多人吃这点东西解不了饿,她从里屋拿出一小笸箩黄豆倒进锅添上水,那崔栓子见他妈能下炕了,喜的个大嘴裂得瓢似的去院子草垛上抱了一大抱柴火,坐到灶前的蒲团上就引着了灶火。
天秀笑着说:“这小兄弟真有眼力见儿,这就烧上了。”栓子听见夸他心里美孜孜,嘿嘿笑着低头烧火。
崔婆子叹口气:“我这儿子见人不大会说话大伙都叫他傻栓子,可他干活是把好手,而且还不知道省力气。我这家里家外锅上地里的活儿多亏了他了。
说话间满满一大锅地瓜丝黄豆稀饭熬好了。二十几个人就轮流用崔婆子家的碗和盆的吃完了稀饭。栓子也跟着吃了一大碗。
大伙吃饭的时候,天秀帮着老崔婆子喂鸡喂猪,顺带还喂了黑狗虎力半碗地瓜丝稀饭,就这半碗稀饭让时常半饥半饱的黑狗虎力记住了天秀,它围着天秀欢蹦乱跳异常亲切。
天秀又把栓子身上那件露了花的黑粗布棉袄缝补好了。栓子看着针脚整齐的补丁心里高兴:“谢谢八路姐”。在他看来这支队伍就是传说中的八路了。
他摸摸这个的枪,又摸摸那个的绑腿,回身去里屋墙上摘下一杆老套筒子对大伙说:“我也有枪。”这是他爹留下看山打猎用的,汗渍浸染的已经看不出原来枪身的颜色了。
说话间院子东头的槐树上落下了几只麻雀,栓子伸手从腰间拿出弹弓,从地上捡了一个石头子儿放到弹弓的胶皮上对着麻雀一拉,一只麻雀立刻掉了下来,栓子上前拾起麻雀:“八路姐,我再打几只熬汤给你们喝。”
天秀一拍栓子的肩膀:“栓子,叫我天秀姐就行,有准头,行啊你!”老崔婆子说:“栓子从小就在这山上,离山下村子远没个玩伴,十岁起他自个成天就揣着弹弓满山转悠着打野兔打野鸡,这弹弓练的是一打一个准。”
大伙吃饱了身上觉得热乎乎的,王坤宇和大河、天秀就向崔婆子告别,前脚跨出门槛,崔栓子后脚跟了上来,他看了看王坤宇沉着的脸色不敢上前,就拉住天秀:“姐,我跟你去,我也要跟着你和二和尚叔去当民兵。”
天秀说:“栓子兄弟,二叔和和你姐夫带着队伍,连个住的地儿都没有。吃饭更是饥一顿饱一顿的,你还是先在家好好照顾你妈吧。”
崔婆子拉着宋天秀的手说:“侄媳妇,我这身子眼看是一天不如一天了,那天我要是不在了,真放心不下我这憨儿子,要真有那么一天,还望你能时不时来看看栓子。”
宋天秀点点头:“崔大妈,你老好好养着自己的身子,我会再来看看你们的。”
栓子看着远去的队伍鼻涕眼泪的哭了半天。
原住地附近不能呆了,大河和天秀把队伍带到了山高路窄地势险峻的葫芦岭。
葫芦岭离千石村二十多里,山上满是槐树、黑松、榆树林。山腰的两块大石头后头有个葫芦型山洞,从一人多高四尺宽的洞口进去走上不远,就是有两间房子宽,十几丈深的主洞。
这天晚上住在山洞里的天秀和大河早早上了树枝和草搭成的铺,两个人坐在厚厚的草上披着棉被商量队伍的出路。
大河点着了烟锅吧嗒了几口说:“天秀,眼看着天越来越冷,咱这二十多号人老住这山洞也不是个长久办法。”
天秀摸黑纳着鞋底叹了口气说:“大河哥,得躲着日伪军不能住村里,不住这能住那儿?”大河起身猫着腰走到洞口扒开松枝朝天上看了看,透过黑松枝缝隙,看到的一点天是黑沉沉的。
他回身说:“眼看要到下大雪的节气了,在这深山里过冬不冻死也会被大雪捂在山里。下大雪也有好处,日伪军进不了山,咱民兵队可以回村了。”
民兵队回了村,没住上几天,区委通信员小李送来了区委的信件。
日伪军冬季大扫荡开始了,八路军派了兵力对妄图进山搜寻八路军兵工厂的日伪军进行阻拦。需要千石村和附近几个村的民兵队协助这场阻击战。
千石村民兵们又忐忑又兴奋。忐忑的是这是第一次参加与日伪军直接对战的战斗,真枪实弹地对峙,又兴奋又有些胆怯。
第二天,千石村民兵队奉命来到山外,在八路军部队的阻击队伍后面不远处,作为后备力量随时开战。
前方的狙击战持续到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宋天秀带着炊事班挑着萝卜汤背着窝头和咸菜从山北面上了山顶,来给山南腰的阵地上分成两道狙击阵地的民兵队送饭。
几个人在山顶刚一露面,就被对面半山坡的鬼子炮火压在了地上,天秀几次想看看阵地,都被呼啸而来震耳的炮火压的抬不起头来。
在一阵炮火之后,鬼子步兵重新发起了第十几次的冲锋!鬼子排成了扇子面形,利用高高矮矮层层迭迭的地堰子和岩石,做掩护试图接近八路军的防线。
炮声刚停,天秀掂了掂背上的干粮筐子,朝炊事班一挥手,带头半弯着腰朝阵地跑过去。老炊事员放下扁担用两手提起两桶蒙着粗布的萝卜汤跟着天秀猛跑,另两个炊事员摇了摇头上的乱草和泥土拐着四篓子窝头也跟着跑下去。
趁着鬼子的炮火停顿下来,炊事班顺着大半个人高的工事跑着给大伙分窝头,民兵们有的回过头来,喝上几口炊事员递过来的水舀子里的萝卜汤,有的干脆就边咬窝头边朝着山下冲过来的鬼子开枪。
十六岁的小三子蜷着身子拿着枪一见到天秀就哭出声来了:“大河嫂,我害怕。”
天秀递给他一个窝头然后给他擦着烟火熏黑的脸说:“三子,鬼子打来了,怕也没用!你越怕他们越张狂!咱不杀鬼子鬼子就杀咱。三子,你端好了枪瞄准了打!打死一个就为你死去的妈报了仇,打死了两个就为你爹报了仇!多杀鬼子为咱那些被小鬼子杀了的乡亲报仇!”
旁边同村的大胜回过头来斜着眼瞅三子:“怕死就赶紧下山回家吃奶去吧!”三子一听就火了,咬着窝头端起枪来对着鬼子开了枪,连开几枪后,对面的鬼子倒下了一个。
三子一个高跳起身来喊:“哦!哦!我打死了一个小鬼子啦!”天秀急忙把他摁到坑沿上,刚伏下身一颗子弹嗖地从三子头顶掠过去,大胜一撇嘴:“才一个呀?俺都打死三个鬼子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