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绝境突围的生死竞速
“立刻执行撤离计划!优先保障伤员安全!”京深的指令传来时,锋刃正带领突击小队围着担架形成防御圈。被俘的特种兵们躺在临时制作的简易担架上,有的昏迷不醒,眉头紧锁,显然还在承受伤口的剧痛;有的虽清醒却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嘴唇干裂起皮,作战服上的血渍在夜色中凝结成暗黑色,硬邦邦地贴在身上。
“所有人听令!成楔形阵,担架在中间,用身体护住伤员!”锋刃的声音压得极低,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感。他弯腰检查了一下担架的固定带,手指用力拽了拽,确认不会在颠簸中松动,才直起身:“我带两人开路,清理沿途残敌;星辰带两人断后,挡住追兵;医疗小组紧跟担架,随时准备处理伤员突发状况!”话音落,他率先迈步朝着西侧废弃河道走去,军靴踩在碎石地上,发出轻而脆的“咯吱”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
夜色浓得化不开,像一块浸满墨汁的黑布,只有偶尔穿透云层的月光,在崎岖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照亮坑坑洼洼的路面。队员们两人一组抬着担架,手臂肌肉紧绷得如同拉满的弓弦,脚步迈得又快又稳——他们知道,每慢一秒,身后“灰狼武装”的增援就可能追上来,担架上战友的生命就多一分危险。担架的木质横杆深深嵌入肩膀,勒得作战服陷进肉里,传来阵阵钝痛,却没人吭一声,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在夜色里交织,为这场生死撤离伴奏。
“前面注意,有碎石坡!”锋刃突然停下脚步,右手举起做“停止”手势,战术手电的光束向前直射——一段近三十度的碎石坡横在面前,坡面松散得如同流沙,脚一踩就会下滑,稍有不慎不仅自己会摔倒,还可能掀翻担架。他回头对抬担架的队员叮嘱:“左低右高,脚步踩实每一块石头!我在前面凿落脚点,星辰在后面推!”说完,他率先踏上碎石坡,战术匕首狠狠凿进岩石缝隙,硬生生凿出一个个浅浅的凹槽;身后的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抬着担架,每一步都精准踩在锋刃标记的位置,碎石顺着坡面滚落,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听得人心头发紧,生怕惊动附近潜伏的敌人。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哒哒哒”的射击声如同惊雷般炸响,“灰狼武装”的先头部队追上来了!子弹呼啸着从头顶飞过,打在旁边的岩石上,溅起的碎石擦过队员的头盔,留下一道浅浅的划痕。“断后组,压制火力!”星辰大喊一声,带领两名队员迅速卧倒,身体贴在地面上,手中的武器对准追兵方向,喷出火舌,密集的子弹在身后织成一道火力网,暂时挡住了敌人的追击。锋刃趁机喊道:“加快速度!冲过碎石坡!”队员们咬紧牙关,脸憋得通红,几乎是半拖半抬着担架,终于在敌人突破火力网前,踉跄着冲下了坡底。
刚喘口气,侦察小组猎豹的预警就透过对讲机传来,声音带着急促:“锋刃!前方五百米,左侧有十名敌人迂回,两分钟内可能相遇!”锋刃立刻掏出折叠地图,借着战术手电的微光快速翻看,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右侧三百米有芦苇荡,能绕过去!所有人压低身子,别发出声响!”他带头钻进芦苇荡,锋利的芦苇秆划过作战服,留下一道道白色划痕,有的甚至划破皮肤,渗出血丝,却没人在意——隐蔽比什么都重要,一旦被敌人发现,手无寸铁的伤员根本没有反抗能力。
芦苇荡里的泥水没到脚踝,冰冷刺骨,每走一步都要用力拔出脚,泥浆顺着军靴缝隙钻进鞋里,又湿又冷。队员们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担架底部不时蹭到粗壮的芦苇根,发出“沙沙”的轻响,每个人都屏住呼吸,连心跳都刻意放缓。瑞秋紧跟在担架旁,战术手电的微光始终落在伤员脸上,突然,一名昏迷的伤员身体开始抽搐,四肢紧绷,额头渗出冷汗。“是伤口疼痛引发的痉挛!”瑞秋立刻掏出针管,从急救包里抽取镇静剂,动作麻利得如同在手术室般熟练,快速注入伤员的静脉。“别慌,他只是暂时痉挛!”她低声安抚,声音虽轻,却像定心丸般让队员们瞬间平静下来。
好不容易绕开迂回的敌人,前方却又遇新阻碍——一条狭窄的山谷横在撤离路线上,两侧是近百米高的悬崖,崖壁陡峭得如同刀削,几乎没有攀爬点,谷口隐约能看到敌人的身影在晃动,手中的武器反射着月光,显然是设好了埋伏。“退无可退!只能冲!”锋刃按住想后退的年轻队员,目光扫过悬崖时突然亮了——崖壁上有不少凸起的岩石,虽陡峭却能攀爬。“一组跟我正面佯攻,吸引火力;二组找攀岩最熟的,从右侧悬崖绕后!”
“我来!”星辰立刻站出来,从背包里掏出攀岩绳,一端牢牢系在腰间,另一端绕着一块巨石缠了三圈,打了个死结,用力拽了拽确认稳固:“你们掩护我,我上去后拉绳子!”说完,他如同猿猴般攀上岩壁,手指死死抠进岩石缝隙,指甲缝里渗出血迹也浑然不觉,脚掌蹬着凸起的石块,快速向上攀爬。岩壁上的碎石不时掉落,砸在他的头盔上发出“咚咚”声,他却丝毫不停,很快爬到半山腰,对着下方比了个“安全”的手势。
“正面攻击!冲!”锋刃大喊一声,带领一组队员冲出芦苇荡,手中的武器对着谷口敌人猛烈射击,子弹打在敌人掩体上,溅起一片尘土。敌人果然被吸引,纷纷调转枪口反击,密集的子弹在谷口织成火网。就在这时,星辰带着两名队员从悬崖顶端滑下,悄无声息绕到敌人背后:“动手!”三声枪响几乎同时响起,敌人还没反应过来就倒下大半,剩下的也被正面的突击小队迅速肃清。
“快抬担架进谷!”锋刃喊着,队员们立刻冲进山谷,脚步不敢有丝毫停留。刚走到山谷中间,身后又传来更大的枪声——“灰狼武装”的大部队追上来了,子弹如同雨点般打在谷壁上,碎石簌簌落下。“出了山谷就是河边,过了河就安全了!”锋刃回头大喊,声音带着沙哑,却充满力量,激励着队员们加快脚步。
冲出山谷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淡淡的晨光终于驱散了些许黑暗。一条湍急的河流横在面前,河面宽约五十米,水流裹挟着碎石和枯枝,发出“轰隆隆”的声响,如同巨兽咆哮。不远处,一座破旧的木桥横跨两岸,桥板腐朽发黑,有的地方甚至断裂,只剩下几根光秃秃的木梁,看起来随时都会坍塌。“没时间找别的路,从桥上过!”锋刃没有犹豫,率先踏上木桥,桥板在他的重量下发出“嘎吱嘎吱”的**,仿佛下一秒就会断裂,他却依旧稳步前进,为身后的队员探路。
队员们抬着担架小心翼翼地踏上木桥,每一步都踩在桥板最中间。走到桥中间时,一块腐朽的桥板突然“咔嚓”断裂,一名队员的脚瞬间陷进去,整个人失去平衡。“拉他上来!别让担架倾斜!”旁边的队员立刻伸手,死死抓住他的战术背心,拼尽全力将他拉上来,另一名队员迅速补上位置。就在这时,敌人的子弹追到了桥上,“哒哒哒”地打在桥板上,木屑飞溅,有的甚至击穿桥板留下小洞。“别管子弹!冲过去!”锋刃带头加快脚步,队员们跟着他,冒着枪林弹雨,终于在木桥彻底坍塌前,冲过了对岸。
过了河,猎豹的声音再次传来,带着一丝兴奋:“锋刃!敌人被河流挡住,没有渡河工具!安全区域就在前面两公里,能看到信号灯了!”队员们瞬间松了口气,紧绷的身体终于放松了些,脚步却没放慢。瑞秋再次检查伤员情况,发现所有人生命体征基本正常,她紧绷的肩膀终于放松,嘴角露出疲惫却欣慰的笑容。
当第一缕阳光洒在身上时,突击小队终于看到了安全区域的绿色信号灯,在晨光中格外醒目。队员们忍不住低声欢呼,却依旧小心翼翼地抬着担架走进安全区域。京深和刀锋早已在此等候,看到他们平安归来,京深快步上前,扶住一副担架,拍了拍锋刃的肩膀:“辛苦了,你们把所有人都带回来了!”
锋刃摇摇头,目光扫过身边疲惫却坚定的队员们:“是大家一起拼出来的,瑞秋的急救、星辰的攀岩、断后组的掩护,少了谁都不行。”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洒下来,落在每个人身上,驱散了一夜的疲惫与寒冷,温暖了沾满尘土和血迹的作战服。
短暂休整时,核心队员被召集到临时作战室。队员们刚用凉水擦去脸上的尘土,作战室的灯管就“嗡”地亮起,白光瞬间驱散昏暗。投影仪将行动路线图投在斑驳的墙面上,红笔标注的痕迹密密麻麻:“芦苇荡迂回”处画着醒目的问号,旁边备注着“隐蔽性好但泥水阻碍速度”;“碎石坡撤离点”被红圈框出,三角符号旁写着“坡面松散,担架易倾斜”;最刺眼的是“废弃河道”旁的加粗字体——“敌人追击捷径”,下划线划得重重的,像一道警示。
猎豹率先走上前,指尖落在“废弃河道”的标记上,喉结不自觉滚动了两下,声音带着一丝懊恼:“我们之前的侦查报告漏了这个——刚才跟接应的当地老乡确认,这河道枯水期河床裸露,能走人!‘灰狼武装’就是从这绕过来的,比我们预估的增援速度快了15分钟,差点把我们堵在碎石坡。”
锋刃扒了扒被汗水粘在额角的头发,指节轻轻敲了敲“碎石坡”的标记,眉峰拧起:“不光是侦查的问题,担架在这儿差点翻了,两名队员的伤口都因为颠簸渗血。下次撤离必须带防滑绑带,把担架固定死!还有……”他顿了顿,目光转向正在角落整理急救包的瑞秋,语气软了些,“瑞秋的医疗箱太重了,今天她跪了一路给伤员止血,膝盖都青了,得让装备部加个便携轮,减轻她的负担。”
京深一边点头,一边掏出笔记本快速记录,笔尖在纸上划过的沙沙声格外清晰:“侦查组后续补充‘敌人常用路线’,尤其是这种隐蔽通道,必须标注清楚;装备部优先配防滑绑带和医疗箱便携轮……对了,刀锋的狙击位今天暴露了,敌人后来专门对着土坡射击,下次行动得提前准备伪装网,把狙击点藏得更隐蔽。”
几人快速敲定改进细节,散会时,晨光已经透过作战室的破窗照进来,在地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路过荣誉室时,里面隐约传来响动——档案员正趁着清晨,将这次行动的“纪念物”收入玻璃柜。众人瞥见一件熟悉的物品:那是星辰攀岩时断了半截的战术绳,上面还沾着干涸的血渍和泥土,绳结处的磨损痕迹清晰可见,是当时挂着三名伤员时硬生生磨出来的。
一名刚入伍的新兵凑在玻璃柜旁,眼神里满是好奇,小声问档案员:“这绳子……是这次行动用的吗?”
档案员指着绳子上的断裂处,声音带着敬意:“当时这上面挂着三个伤员,绳子突然断了,星辰没撒手,用胳膊夹着绳子爬了二十米,硬是把人都拉上了悬崖。”新兵下意识伸手想碰玻璃,被档案员轻轻按住,“等你有一天,真把战友从鬼门关拉回来,再碰它——这不是普通的绳子,是用命换回来的念想。”
窗外的阳光越发明亮,照在战术绳的血渍上,泛着暗红光晕,像极了战场上未凉的热血,也像这群特种兵心里,永远燃着的那团火。
这场生死撤离,不仅带回了被俘的战友,更守住了特种兵的使命与荣耀。阳光渐盛,安全区域里,队员们或坐或站,有的在检查武器,有的在互相处理伤口,还有的在给远方的家人报平安。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却透着一股历经生死后的坚定——他们知道,这次突围的经验,会成为未来的铠甲;而这份“不抛弃、不放弃”的信念,会像那条战术绳一样,成为永远传承的精神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