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宋天秀海城再会宋绍晨
天黑下来的时候,王大河和田小亮回来了。油灯下吃着晚饭,王大河对天秀细说区委部署的各个村地下党组织、农救会、妇救会下一步的工作。
区委**会后单独把王大河留下来告诉他,军区许司令员和所有军分区首长都特别关心千石村民兵队,嘱咐要把民兵队培养成为军工基地的安全保障。
希望王大河回去后进一步扩大队伍,想办法补充武器装备,王大河摊开两手:“**同志,我这个队长当的真是为难,枪没几支,马没一匹,经费一文没有。连我媳妇都成天跟我发牢骚。
**哈哈大笑:“大河同志,你这媳妇可是个能人那,帮八路军招收了好几十个新兵,最近还搞了个训练队想了不少点子,听说训练进行的热火朝天?”
王大河有些得意:“她那要强性子,老念叨着说啥事到她哪儿,不做就不做,做就要做的最好。
她也是上回在阵地上,眼看着新战士们在枪弹中没经验,在战斗中伤亡十多人,心痛的了不得,下了决心要让队员们进行基本军事技能培训减少伤亡、增强保护基地保护村庄的能力。”区委**点点头:“我们应该多培养宋天秀同志这样的优秀基层干部。”
政委在桌子那头向王大河招招手:“大河同志,过来坐下,**同志,咱也别卖关子了,给大河说说上午咱们定下来的事情。”
王大河几步冲到政委跟前:“政委!是不是有战斗任务!”政委一挥手:“就你眼下那几只枪,给你战斗任务你拿什么歼敌?”
区委**拍拍大河的肩膀:“大河,咱坐下说。是这样,区委认为,你们千石村是八路军军工重点基地,村民兵队保护军工基地的责任非常重大。海城的地下党组织最近为咱们区搞到了一批小米和两只手枪、四支三八大盖、一部分子弹。区委决定拨给你们村民兵队,由你们队自己去接货。枪支子弹接货时间和地点:明天中午在海城联络点,东码头祥泰渔货栈。小米的接货地点:码头王记粮栈。海城地下党已经把粮钱付过,你们去祥泰渔货栈取付款收据,拿收据去找王记粮栈大掌柜宋绍晨宋掌柜就行。”
王大河心里美美的嘴上客气:“**、政委,小米拨给俺们就成,枪么,不是俺们自己缴获来的,不大好意思接。”
区委**马上接话:“成啊,那枪支和子弹就留区委另行安排。”王大河急忙拦住话头:“**,小米和枪支不是都在海城么,俺们顺便就一起全接了。”**和政委哈哈大笑:“逗你那,就知道你心里望着嘴上犟着。”
接到任务,宋天秀二话不说找出那套男式深蓝袄裤,带上那顶旧草帽,照例烀了地瓜烙了两包杂面地瓜饼,凌晨和王大河一起赶着马车出了山。
一路上两口子小声商量着如何把枪支子弹带出海城。小米只要不是太多,是可以带了出城的。但是枪支很难带出城,只能到时候看情况了。
到了海城城门老远就看见张德贵带着俩兵站岗,这回没见鬼子兵。宋天秀跳下马车把地瓜饼递给她,张德贵嘱咐她忙活完了别忘记到家看看他老娘。
进城后两人先去了祥泰渔货栈与张扬掌柜接上头,取了小米交款收据出门直奔王记粮栈。
王记粮栈离码头不远,两口子赶着马车进的是东大门,一进大门是一排南北走向的粮库,往右手看,是高房梁粗立柱、东西走向的十多间北正房大粮仓。整个院子和房屋布局显得宽敞气派。
一个机灵勤快的小伙计迎出来,手脚利落地把马车牵到栓马柱前栓好,笑脸弯腰问道:“两位贵客可是要买粮?”
王大河说:“我们是来提货的,找宋大掌柜。”
小伙计连忙把他们请进接待室,然后小快步去请大掌柜。
不一会,宋绍晨来了。小伙计为他们倒上茶水就离开了,剩下屋里三个人互相打量,内心都是感叹万分。马石山一别各自两宽,再见面其实有点生离死别后再相见的感触。
宋绍晨先开口:“秀妮子,大河哥,两位怎么过来了?”宋天秀开口先问:“绍晨哥,你还好吧?”宋绍晨眉眼闪过一丝纠结苦笑道:“右胳膊算是残废了,拿不了手术刀没办法再做手术,拿筷子吃饭倒是没问题。”
宋天秀有些难过:“绍晨哥,对不起呀,你学了那么多年医术就这么放下了。”宋绍晨摇摇头:“秀妮子,我倒是庆幸那次相遇,让我脱离了尴尬境地,来干点舒心事儿。”
天秀点点头:“也好,总比助啥为啥的好。”她在识字班学到的词,忘了一半。
宋绍晨笑了:“是助纣为虐吧。大半年没见,秀妮子都会拽词儿了。”
王大河稳坐红木椅子,不时给自己续着茶水慢慢喝着,平心静气看着这俩出了五服的同宗堂兄妹尬聊。
沉默了一会儿宋绍晨说:“我带你们参观一下我岳父这座大院吧。”
两口子跟着宋绍晨逛粮栈大院。
东大门是为进马车装卸粮食而开,进门往左手走是一排十多间临街南向正房,临街正房分别是粮栈零售粮食的门店。
另几间有两间是谈大生意的接待室,还有两间是大掌柜休息的地方。
两间南门门房是伙计们住的屋子和伙房。再往西走,是王云轩一家住的大院子,院子里是两进各四件间正房、两间厨房,有放杂物的储物间,有水井有茅厕。
王大河和宋天秀边走边看,宋天秀说:“绍晨哥,俺大爷这家底可挺厚实。”宋绍晨笑了,岳父是很有生意头脑的场面人,虽然当下日本人占领着海城,城中大小生意都不是那么好做,但这么多年行走江湖,在各地各阶层都有些人脉。
这粮栈,靠的是从海上运来的东北粮,再发往各地来赚差价,更靠这么多年积攒的人脉维护粮栈的正常运营。
宋绍晨过来以后,凭借着他在日军那边的一些关系,粮栈的买卖做的更顺当一些,
说话间来到里院,进了王云轩老两口住的正屋,老两口见了堂侄子和侄媳妇十分高兴,忙招呼着坐下,老妈子泡了茶端上来便退下了。
王云轩有个习惯,无论是在乡下老家还是在城里,雇的下人都是外地人,说是不好意思找乡里乡亲来伺候他。
聊着家常,老两口子高兴地留小两口吃午饭,六个菜加上一盘子喧腾腾的白面大饽饽,五个人边聊边吃,不知不觉把六个菜吃了个底朝天。
王云轩笑着说:“大河,饭量还是那么好,还和小时候一样吃啥饭都吃得香。”
大河也笑了:“大爷,大妈,你们还记得不,我八九岁的时候有一次和我哥到你家拜年,正赶上大妈檊了一大盆白菜卤子麦子面条,你们就硬把我哥俩留下吃面,结果我和我哥每人连吃了三大碗面,可把大妈惊着了,拍着膝盖笑得不行。”
大妈听着嘎嘎乐:“那会可真是把我和你大爷惊着了。你小萍妹子那时候每顿就吃大半碗饭,我和你大爷也是每人一碗面就饱饱的。那知道你们两个半大小子一人能吃三大碗!后来我和你大爷每每想起来就笑上一大会儿。”
王云轩也慈祥地笑着看着大河:“日子过得真快,大河你和你哥都已经长大**,娶妻生子了。”
吃过饭告别老两口回到接待室,王大河拿出小米付款收据:“妹夫,我和你嫂子是来取小米的。”
宋绍晨接过收据看了看:“两百斤小米,也就四袋子,也值得你俩亲自跑一趟海城?”
经过马石山双方那一场生死劫,宋天秀觉得也没啥好隐瞒的。
宋天秀很干脆:“绍晨哥,这趟进城找你是有些东西要随着小米带回千石村。”
宋绍晨在马石山与宋天秀遭遇那场生死对峙,就知道这两口子不是一般百姓。
此时的他盯着宋天秀说:“能告诉我想要我帮啥忙不?我需要知道你们要带什么出城,才好知道能否帮上忙。”
王大河毫不犹豫:“是四支三八大盖、两支手抢和一箱子弹。”
宋绍晨闭上眼沉吟了一会儿,抬头果断地说:“我让伙计用我家的送货车帮你们送出城,我家的送货车进出城门是免检的。出城十里,在大道东边树林交接。但是,我有话在先,我毕竟也是有家口的人,父母和岳父岳母年岁已高,经不起任何折腾了。我从军医身份退出来经商,也是想从此过太平日子。帮,就帮这一次,往后咱该走亲戚走亲戚,但这样的事情往后恕不能再有。”
宋天秀腹诽着:“日本鬼子不滚出中国一天,你就别想过太平日子。”
嘴上却答应着:“成,绍晨哥放心吧。”宋绍晨不放心,心说:“我放心?就你两口子这能捅破天的胆子,我能放心么我。”
出了东大门,王大河带着粮栈伙计赶着马车去了祥泰渔货栈,让小伙计在货栈里等着,大河赶车在货栈后门把枪支弹药装到车上。
又盖上了几张渔民撂下的破渔网、几件蓑衣,然后接上小伙计回到粮栈拉上四袋子小米。说好了在城外十里树林交接,两口子就赶着自己的马车去看得贵妈。
得贵妈见到这小两口,十分欣喜,下炕拉着两人赶紧坐。天秀拿出烙好的地瓜饼,又拿了一袋子地瓜:“大姑,俺婆家村这地瓜虽比不上咱龙庙村的地瓜那么甜,但是这白瓤地瓜在太阳底下困上些日子,吃着稀溜溜也可甜了。”
得贵妈开心地抿嘴笑:“天秀有心了,记得大姑爱吃这口。”
告别得贵妈,两口子赶着马车出城,在城门口遇到张德贵,天秀打着招呼:“德贵哥,急着赶路俺不下车啦,捎了地瓜饼和白瓤地瓜送给大姑了,你晚上回去吃吧,”
张德贵笑着挥挥手:“天要黑了,赶紧出城赶路去吧。”
城外十里,道旁树林里,和等在哪里的小伙计交接了货物,就上了大道趁着夜色赶车回了千石村。
回到村里已是月到中天,一进打麦场一直在等待着的民兵们就围了上来,大伙儿争着抢着摸枪扛枪,兴奋的恨不能马上就能开上几枪过一过瘾。
千石村民兵经过集中训练,学到不少防守、分组攻击等护村能力。又添了这些枪支弹药,可以说是如虎添翼,战斗力杠杠的。
至此,村民兵的集中训练结束,武器放在兵工厂集中保管,需用时凭王大河的字条领取。人员各回各家,按照安排好的巡村护村值日表,每天两人到进山那条路上巡逻、再有两人在村里巡逻执守,如果有事,吹哨报警集合。
每个月集中学习和训练一天。
教官孙大拽完美完成训练任务,昂首挺胸回公学继续给学生们上课。
栓子怎么安排?栓子喜欢枪。这些天栓子白天待在兵工厂帮着擦枪零件,晚上就挤在兵工厂宿舍。开饭了,栓子自己端个碗跟在大家后头去打饭。王大河和基地负责人老韩同志一商量,就先让栓子这么在兵工厂待着了。
蓝大爷则住到了打麦场边上那间旧房,他帮着军工基地修补院墙、改良倒烟不好烧的锅灶烟道、重新砌塌了的土炕、为新来的部门砌锅灶火炕。
蓝大爷仍然放不下自己的石匠手艺,时不时上山找寻些石头,回来雕刻成石臼子、蒜臼子、街门石轴窝、嵌墙栓马环、小石兔、小石狗等等小石件。
有出山赶集的他就跟着马车出山去集上摆摊,那些小石件时不时能卖出几件,卖点钱买油盐和粮食。自己又上远山开了点荒地种上粮食,蓝大爷回不去被鬼子霸占的采石场,就在千石村安顿下来了。
千石村民兵正式全方位有秩序的,守卫军工基地和千石村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