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3章 乡民赢得定海教案
上海2次教案,教士均得逞,但并非都如此,1852年1月发生的定海教案,就以乡民赢得争讼、教士败落告终。
定海直隶厅,即舟山岛,已数次出现在本书中,近代历程颇为戏剧曲折,卒因上海的崛起而彻底沦落,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注定不会被人们遗忘。
舟山在上海外围,仍是海途要津,遂为法国传教士方安之看中,在岛上传播天恩。
教士方安之,积极串诱教民,将原来的佛道寺庙、公田、个人财产献给教会,变为教堂及其教产。
尽管舟山教民不多,不过千儿八百的,但已在定海四城门内外,立了4处教堂,还有2处在运作中,估计马上到手。
但,定海四乡绅民不干了,族长认为是家族出了败家子,乡长则认为乡民中出了大**,于是合众捣毁教堂,将教士方安之绑缚送官,并一纸诉状将其教会告到厅衙中。
状云——被告方某人,
“屡将乡间各庄寺庙庵院献入教堂,踞占把持…
诉求:“理论争斗,逐出教徒,收回被占寺院。”
署定海知县、同知王承楷,见双方对簿公堂,打心眼里认为是:自己平时失职,没有用崇高的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好教民,所以决心趁此机会好好补补课。
于是,立即判处:教士方安之败诉,个人收押、计黑点、等待发落;教会马上归还4处原庙宇,并立即中止2处不动产业务。
乡绅代表黄式颖,立即带头鼓掌,众绅民也叫好。王承楷同知,见此裁决颇得民心,遂告定案,不准上诉。
这下轮到教民不干了,向教会上报案情,事情就闹大了——
法国来华教士团,集体声援,要求定海厅府赔偿惩凶,否则上诉总教会。
法驻沪首任领事敏体尼Louis Charles Nicolas Maximilien Montigny,1805~1868,正忙于回国休假,不禁趁机出头撑腰,放话道——
“我立即回国,去调兵舰前来,再搞一次舟山战役,轰平这定海厅衙,抓王同知去上海租界内审判…”
如何如何,当然有外交经验者知道这是讹诈,仅凭法国一己之力再来一次舟山战役,谈何容易。
定海同知王承楷,这下才知捅了马蜂窝,派人请示镇海府衙:具体办法。
当时,沿海西风东渐,教案并不多,有也是这般利益之争,只是这镇海府衙畏惧舟山再战,怕苦了大陆自己,于是密示来人:“撤过放人,发还2处教堂,不就平了?”
6月中,王同知得此秘方,便依计而行,择日改判了该案,允:
1将方安之撤过带回;
2所占寺庙4处尽行收回,保留定西门、北门2教堂;
3教中滋事各名,提案惩责。
闻知王同知中途变卦,四乡民众上万人,云集定海城外,准备闯公堂论理,夺回退还的2教堂。
王同知不敢再啰嗦,即招黄式颖等众绅入城布局,深入群众作了大量说服教育工作,才勉强平息了众怒。
到咸四1854,5月,定海再次反洋教,王同知嘴上支持乡民争斗,实际积极善后,答应将岑港2处教堂改为义学,田产用于办学,以教育贫寒子弟。
收回的4座教堂,由此成了觉斯义学、崇正义学、狮山义学、碧峰义学,至10月勒石记载,也算王承楷为官定海留下的不朽业绩。
定海首案的处置,为灰色的舟山赢得了近40年和平时光。
不过,要借此机会唠叨下敏体尼,千万别小瞧了这位法国著名能人,也为徐家汇教案补个真正的结果。
自1847徐家汇教案发生、他上任驻沪领事以来,已连续冲折两任上海道台:吴健彰、麟桂,成功开辟了上海法租界,风光仅次于英国人、英领事。
如果说1848年英国借青浦教案扩大了英租借,那么法国照样画葫芦,硬是借1847徐家汇教案在1849年赖得了上海法租界。
这就是敏体尼的能耐。
敏体尼,1805年生于德国汉堡,加入法国海军,任“希腊独立运动支持者”第一军团中尉,1843离开军队,进入外交部。
1847年1月20日受命为首任驻沪领事,1848年1月25日到达上海,即向天主教会赵方济主教租借了洋泾浜和县城之间一房屋为**,在今四川南路。
当时,上海法侨除领事一家外,基本是耶稣会教士,聚居在西郊的徐家汇。
是他根据1844年10月24日签订的《中法黄埔条约》,引进了第一位法国商人雷米,时间是1848年7月。
雷总此前在广州,经营酒类和钟表,到了上海便追求规模扩大,于是敏体尼腆颜请求上海新道台吴健彰,要按英国先例,划出一块土地,解决法国商民租地建屋、居住贸易的问题。
吴道台新官上任,日理万机,仅表示:同意在英租界内划出一部分供法国人租借。
敏体尼立刻回信驳斥,说自己是:根据条约规定向中国而不是英国租借土地。
吴道台是广州人,实际老司机了,一慢二看就是不通过,直到1849年4月6日麟桂接任,才终于议定——
在城北郊、上海英租界和松江县城之间,三面都沿航行水路,开辟上海法租界。
界址就在:上海县城北门外,南至护城河,北至洋泾浜,西至关帝庙褚家桥,东至广东潮州会馆,沿河至洋泾浜东角。
法租界地段狭长,没有英租界方正,总面积986亩,也只是英租界零头,但这是中国首次出现:一城多个外国租界。
本来,这地皮已经为美国人看中,敏体尼行事机敏竟抢先获得,迫使美国人另辟租界——苏州河北岸的虹口。
1853年6月10日,敏体尼正式回国休假,临行前指定爱棠为代理领事,继续督促解决定海教案。
直到1857年6月14日。敏体尼才回任上海,而且在全权出使暹罗之后,第二次出任驻沪领事,至1859年撤往广州,1862年退休回法国。
20世纪初,上海法租界修筑一条南北干道,以敏体尼命名,即今西藏南路北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