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走进顺德的养蚕村
太阳火辣辣地挂在天上,天空像烧着了一样。肩挑满筐蚕茧的丝农们,晒得红黑的膀子上全是汗,急匆匆地赶往集镇。
头戴草帽的史沫特莱在一位青年缫丝专家的陪同下,走进了广东顺德的一个村子。这里住着几百户人家,低矮破旧的茅草土房像被丢弃的杂物,乱七八糟地散布在小河两边,看起来满目疮痍。
村民从破茅屋里走出来,好奇地打量着史沫特莱,交头接耳,议论纷纷——“来了个洋人!”“还是个女的!”“她来干啥?”“肯定是冲咱们的蚕丝来的。”
史沫特莱和青年专家走进村头一户养蚕的人家。茅草土房里,只有一张破旧的方桌和几条长凳。睡觉的地方是旧席子破床,黑乎乎的破布当作蚊帐。小灶房里有一大一小两口饭锅。
女主人面容憔悴,身体干瘦,正在养蚕盘前忙碌着。
史沫特莱拿出采访本,问话通过青年专家用粤语翻译出来:“大嫂您好!请问,你们村里的人靠什么生活?”
女主人回答:“靠种桑养蚕为生。”
史沫特莱问:“养蚕收入怎么样?”
女主人叹气:“年年养蚕,年年欠账。”
史沫特莱问:“所有养蚕的人家都是这样吗?”
女主人说:“都是这样!”
史沫特莱问:“你们的蚕丝都到了谁手里?”
女主人回答:“日本缫丝大王手里呀!”
史沫特莱问:“为什么年年欠账?”
女主人诉说:“这些年来,为了应急用,我们大多提前支取蚕丝收入。可是累死累活,收入抵不上支出,年底总是亏空。我们的日子苦啊!”
史沫特莱问:“你们入不敷出,是不是因为日本人开的收购价太低了?”
女主人肯定地说:“就是这样,我们的钱都让日本人赚走了!”
快到傍晚了,村子对面的缫丝厂大门慢慢打开。煮茧的大锅滚烫沸腾,热气扑面而来。女工们放下手里的活,拿起搪瓷饭盒。虽然一身疲惫,她们还是带着天生的活泼劲,有说有笑地涌出厂门。她们脚踩木底凉鞋,乌黑的长发梳成一条油亮的**垂到背臀,辫梢扎着鲜艳的红头绳。
这些年轻漂亮的姑娘们走过小沟上的青石拱桥,进入村庄。史沫特莱望着她们,不禁赞叹:“啊,多漂亮的姑娘们!”
跟在她身后的青年缫丝专家却语带轻蔑:“这些臭娘们,都是些小骚货。”
史沫特莱惊讶地望向他,难以理解地问:“你怎么能这么说?”
青年专家不以为然:“她们父母逼婚,她们一个个都不肯嫁人。”
史沫特莱高兴地说:“这很好啊!中国妇女都应该向她们学习。”
青年专家悻悻地说:“女人要都像这样,男人就得打光棍了。”
史沫特莱正色道:“她们是不愿受父母摆布,要把婚姻掌握在自己手里。”
青年专家嘀咕:“我看是有了工资,就不想伺候男人了。”
史沫特莱猛地转身,蓝眼睛里冒出怒火,指着他说:“你太卑鄙了!女人为什么要伺候男人?难道天生就低人一等吗?”
青年专家被她突然的发怒惊呆了,不知所措地低下头。
史沫特莱稍微平静了一下情绪,继续说:“你明白吗?这些姑娘敢于在婚姻和家庭中争取独立,是对封建制度和男权主义的反抗!”
“明白!明白!”青年专家连连点头。
转眼间,史沫特莱态度又变得亲切,对他抱歉地笑了笑:“对不起!因为我个人的经历,对歧视妇女的言行特别痛恨。刚才我态度不好,请你原谅。”
青年专家哈着腰说:“没什么!”随即转身朝附近小镇走去。
史沫特莱望他远去,苦笑着摇摇头。
这时,一群女工围了上来,好奇地打量着史沫特莱。
她好客地拿出麦芽糖:“来,姑娘们,尝尝麦芽糖!”
女工们接过糖块嚼起来。有人试探地摸了摸她的衣服。双方互相打量着,忽然一齐大笑起来。
两位女工挽起史沫特莱的手臂,其余人簇拥在后,说笑相伴。姑娘们讲粤语,史沫特莱虽然听不懂,但通过手势比划,彼此竟然也能心意相通。
她告诉女工们:“我是美国人,是记者,也曾经当过女工。”
大家难以置信:“怎么会呢?”
史沫特莱与她们一问一答——
“你们每月工资多少?”
“不一定,一般八、九元,也有人挣到十元。”
“每天干几小时?”
“十小时。”
“以前工时更长。这是我们多次罢工争来的权利。”
“你们真棒!”史沫特莱称赞道,“无论未来如何,既然妇女已不同往日,中国也不会再是老样子。一旦年轻女性明白自己能工作挣钱,就再不会甘心守在家里,任父、夫、婆摆布了。”
小方问:“你也是女人,却能满世界跑。为什么不结婚?”
史沫特莱告诉她:“美国妇女只要愿意,就可以独身。”
小方惊叹:“这太新鲜了!”
另一女工问:“你们美国人是不是都很有钱?”
“不是的。”史沫特莱回答,“美国也有许多穷苦工人和失业者。”
“在美国工作一个月能挣多少?”
“每天五到十美元。”
“什么?每天?”女工们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们开销也大。”史沫特莱解释,“除了食物,还要买衣服鞋袜,交房租、医疗费,给孩子付学费。”
“美国工人的孩子也能上学?”
“只要不失业,一般都可以。”
“你能跟我们一起去小方家玩吗?”
史沫特莱爽快答应:“行啊!我很高兴去做客!”
小方家门口挤满了看热闹的邻居。小方的父亲特别热情地招呼:“稀客稀客!快请上座!”
史沫特莱被让到了主位。小方的母亲端上热茶:“请喝茶!”
史沫特莱连声道谢。
邻居一位大嫂好奇地问:“你结过婚吗?有孩子吗?”
史沫特莱比划着手势说:“没有结婚!”
母亲对大家说:“你们都坐呀,别老站着。”
史沫特莱问大家:“在这里,妇女地位怎么样?”
小方说:“在我们这一带,下地干活、养家糊口,妇女也是主要劳力。”
史沫特莱点点头:“哦。”
有人问:“你是哪国人?”
“我是美国人,是新闻记者。我也当过工人,受过苦。”
小方不太相信:“美国人都有钱,怎么会受苦?”
“美国也有穷人呀!”
有人提议:“你唱首歌给我们听吧!”
“那就唱《国际歌》吧!”史沫特莱唱起《国际歌》,姑娘们也跟着一起唱起来。
“你们也会唱这首歌?”史沫特莱非常惊讶!
虽然只是偶然相遇,史沫特莱和这些年轻女工却相处得特别开心。
小方问:“你今晚住哪里?”
“哦,我住旅馆。”
小丁说:“天黑了,我们送你去镇上吧!”
史沫特莱很高兴:“那太好了!”
小方对小丁说:“我家有灯笼,拿来照路。”
小丁催道:“快拿来呀!”小方提来红灯笼在前面引路,姑娘们簇拥着史沫特莱,一行人朝镇上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