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柳雁飞渡峡谷救军工
这天傍晚,老祖爷一家坐在院子里吃晚饭,小曾孙女在外头和小伙伴们玩到天要黑了,蹦蹦跳跳进了院门,一进门就喊:“太爷爷,西山的胭脂红真好看!”
老祖爷一听就拄着拐棍上了街,往西山一看,这时候日头已经落山了,要按往常,日头都落进西山了,应该基本没了光亮,尤其是晚霞也会随之没了踪影,可现在,太阳已经落山,天边却少见的弥漫着无尽的血红色,也就是庄稼人说的胭脂红。
老祖爷脸一沉:“不好,日没胭脂红,无雨也有风,这恐怕是要下大雨!快去喊大河过来!”
王大河很快就跑过来了,老祖爷张口就说:“大河,今儿早上我看着东山那霞光和以往不一样,你看这会儿的胭脂云,老天恐怕是要下大雨!”
王大河马上就紧张起来:“老祖爷,我爹今儿上山看了,山上的麦子看样还得等个三四天才能完全成熟。”
老祖爷果断地说:“咱这山区山地,各家的庄稼地都不多,大伙种的麦子都放在心尖子上看着护着养着,近半年的汗水心血,各家的养命粮。大河,赶紧招呼全村连夜抢收小麦,哪怕差这三天四天的麦穗还没完全爆浆,总比被大雨糟践了强。”
王大河一点没犹豫,出了门上打麦场敲起老槐树上那口老钟,沉闷的钟声惊动了千石村所有人。除了马石山惨案的前一天,这口钟几乎就没怎么响过,这是有急事了。
大伙很快就聚集到老槐树下,王大河把朝霞晚霞的异常,和老祖爷的话说给大家,动员大伙立刻上山连夜抢收小麦。
这里的大山土地贫瘠,山上的地,纯土地很少,几乎都是砂砾地,或者半是泥半是沙质,产量少,地块小,各家的麦地都不是很多。
军工基地制药厂、被服厂、修枪组听说后,全体出动分散到各家地里帮着捆麦捆、背着下山,帮着各家脱粒、晾到家里空处。
趁着月色,大家割麦子、打捆运下山,连夜在院子里脱粒,然后把麦粒摊在家里所有的空地和炕上晾着。
凌晨,只听哗哗一阵突响,瓢泼大雨急急地倾天而来,转眼间各家院子里、大街上,雨水很快就到了人小腿,好在横跨村庄的**河够宽,之前大河带着农救会和妇救会清理了**河里的滚石、淤泥,河面也是眼错不见宽宽的河面水线上涨。
千石村各家都长出一口气:幸亏老祖爷有经验,幸亏王大河召集及时,多亏军工基地那么多人帮忙,也多亏全村人心齐,一家没拉下的连夜上山抢收了小麦,虽然提前了三四天收割,麦粒明显有些瘪,减产是肯定的,但是总比被大雨泡了麦粒被冲进山水没了强。
至于有些地里还有芋头和地瓜,芋头也到了收获的时候,虽然没顾得上抢收,但好歹芋头是长在泥土下,过后还是能有些收成。地瓜还没长成,只能是到秋天看看能收多少了。
瓢泼大雨接连下了三天,第四天,雨停了。早晨,王大河带着村里的青壮年出山运送军工物资,也叫出民夫。
夜色降临,老天突然再次降下瓢泼大雨,大雨下了一夜,天亮,雨才停了。
日头才升到东山顶,柳雁和张大虎带着孩子来到千石村。两个代替出山民兵巡逻的妇救会媳妇,在这两口子为杏花婶子送嫁时见到过他们,忙把这一家三口送到天秀家。
天秀连忙接过虎头虎脑的壮实小子,看这娃有点蔫儿蔫儿的没精神,忙问这是咋啦?柳雁愁容满面:“小豹子不知怎么的拉了三天肚子了,寨医开了草药吃了三天,就是止不住泻,你看娃都拉的没精神了。只好来找二叔给看看。”
天秀赶忙起身带着这三口子往太平庙二叔家走。
二叔和二婶见到这一家三口高兴极了,忙招呼着上炕坐下。
杏花婶子端来三碗金银花水让他们喝着。王坤宇接过小小子,也是问:“小豹子这脸色不对劲儿,我看看。”柳雁心疼地告诉二叔孩子拉肚子三天了。
王坤宇在娃的肚子上下左右,边轻按几下边看娃的反应,又看了看娃的舌苔,说没大事儿,这么点的小娃身体各个部位还没发育好,肠胃正娇嫩着,受寒或者积食都容易拉肚子。
张大虎也着急,问二叔可有法儿让娃少吃苦药汤还能止泻,王坤宇翘了翘嘴角:“吃啥药哇,这点大的娃拉肚子不用吃药,我给娃按摩就行。”
说着把娃放到炕上躺好,在娃的小手和小脚的几个穴位上按摩了几下。大人们聊了一袋烟的功夫,柳雁打开娃的尿布惊喜地说:“二叔,娃好像止泻了。”
二叔点点头:“住下吧,傍晚和明早我再各给娃按摩一次就会完全好啦。”柳雁这才顾得看看躺在炕里边睡得正香的小男娃:“二叔二婶,俺这小兄弟挑着你俩俊处长了,真好看。”
二叔二婶看着儿子忍不住笑:“这小子可能吃了,一个喂不饱就啊啊地哭。”
几个人正看娃,院子里来了知祥大爷十七岁的孙女暖芽,她焦声喊着:“天秀姐!不好啦!军工制药厂高兰她们三个姑娘,被洪水困在山上大峡谷啦!”
宋天秀猛地起身就往外跑,二婶、柳雁、张大虎在后头追了出来,柳雁说:“二婶,有绳子么,需要粗绳和细绳。”
王坤宇常年上山采药,家里不缺攀崖和捆腰的粗细绳子。
二婶赶忙跑去厢房拿出一捆粗绳两捆细绳。张大虎接过绳子背在肩上喊了声:“二婶,小豹子交给你和二叔了!”二婶忙说:“放心吧!”
西山大峡谷,这条宽大的峡谷宽约十几米,深浅约八九尺,平时只有深不过一尺的山水流过,此时却被汹涌而来的洪水灌满了整个峡谷。
制药厂三个女工,正被洪水围困在峡谷正中间一块凸起的大石头上,三个人紧紧地抱着大石头,惊恐的看着四周的洪水凶猛地咆哮着向山下奔流。
在峡谷中间大石头上的这三个姑娘,早被翻滚奔腾的洪水打湿了衣裳,紧抱大石头不敢松手,而岸上,两边都站着些人,大多是女人,仅有的几个男性也都是老年人。
就是说峡谷两旁都有人,只是没办法救出困在峡谷洪水中间的三人。大家看着洪水中的这三个姑娘,着急而无措。
女民兵麦蒿此时站在岸对面,也在大声喊着安慰三个姑娘:“高兰姐,暖芽去找天秀嫂子了,她们马上就来!”
宋天秀他们跟着暖芽跑过来一看,瞬间功夫,洪水越来越猛,天秀说:“这肯定是上游那个大水库决坝了。”
柳雁打量着峡谷四周的情况,看到峡谷两边都长满了大树,她眼睛一亮:“有办法了!大虎哥,细绳先捆上石头扔到对岸搭活扣绳索桥!”
张大虎迅速打开细绳捆,找了块重量不小的石头捆在绳索头,旁边的天秀一看就明白了这两口子的打算,她朝站在对岸的麦蒿喊道:“麦蒿!还记得咱民兵训练时你墩子哥他们教的绳结的各种打法么?”麦蒿回答道:“记得的!”
“麦蒿,大虎哥把绳子扔过去后,你找几个人一起赶紧把绳索找个结实的大树牢牢地系好!待会儿再把粗绳子拉过去,你按照墩子哥教的活结也叫拉脱结、越拉越紧的双套结、把细绳和粗绳搭配系成可拉脱活动的系法。”
麦蒿虽是在紧张操作中也不免自豪着:“得亏当时在民兵训练中把各个项目都认真地学好了,没想到这关键时候能用来救人!”
粗绳细绳都系好了,柳雁拿起另一捆细绳往自己身上绑,张大虎急忙抢过绳子:“柳雁!太危险!我来!”
柳雁抓着绳子不松手:“大虎哥,你忘了我是从小就练杂耍高空走绳出身?再说你体重太重,滑不到目标就坠到水面了,别说还得带着个几十斤重的人!”
张大虎只好放手,不放心地看着柳雁。柳雁熟练地把细绳在身上绑好,然后身子仰着,手脚吊在已经高悬的粗细活绳套上,向对面大喊一声:“拉!”
对面的麦蒿忙和几个身大力不亏的壮实媳妇,一起拉着那边的活绳套,只见手脚挂在绳索上的柳雁很快就被拉到了被困的三个姑娘上方,喊了一声:“谁先走?”
三个姑娘互相推让着让别人先走,十九岁的高兰大喊一声:“别推让了!你俩谁年龄小谁先走!我最大最后一个走!快!洪水已经到腰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