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节外生枝,她被带进警察局
史沫特莱回到广州,刚在旅馆房间里整理收集到的资料,房门突然被撞开,冲进来几名警察。
带队的巡警队长粗声粗气地问:“你是《法兰克福日报》的记者史沫特莱吗?”
史沫特莱站起身,离开书桌,盯着这群不速之客,生气地质问:“你们是什么人?怎么随便闯进别人房间?”
巡警队长从内衣口袋掏出证件,板着脸公事公办:“我们是广州警察局的,奉上级命令,请你到局里走一趟。”
“你们警察局凭什么随便抓一个外国记者?”
“因为你的护照是假的。”
“护照是假的?”史沫特莱愣住了。
“对,你的护照是假的。”巡警队长摆了摆手,“请跟我们走吧!”
这简直是节外生枝,完全出乎史沫特莱的意料。
史沫特莱被带进广州市警察局。警察局长皮笑肉不笑地问:“你就是大名鼎鼎的《法兰克福日报》驻中国记者史沫特莱?”
史沫特莱静静地坐着不说话。
“史沫特莱女士,怎么不回答?”
史沫特莱反感地说:“你既然知道我是谁,还问什么?”
“你在为俄国布尔什维克提供情报吗?”警察局长突然发问。
“你说什么?”史沫特莱十分震惊。
警察局长一字一顿:“你是一个持美国假护照的俄国间谍。”
史沫特莱拍案而起,大声道:“你们这是莫须有的诬陷!我要向全世界揭露这种卑鄙行径。”
警察局长装模作样:“请把你的护照交出来,我们要研究一下。”
史沫特莱愤怒:“荒唐可笑!对不起,我的美国护照不能交给你。”
警察局长冷笑着挥了挥手,两名女警应声而入,从史沫特莱身上搜出护照递给他。
警察局长看了看护照,又拿出一份秘密公文朝她晃了晃:“你应该持英国护照,而不是美国护照。”
“为什么?”史沫特莱更加不解。
“因为你和印度人维伦德拉纳什·乔托巴底亚结了婚,就成了英国臣民,应该持英国护照。”
“我虽然和他同居数年,但并没有结婚。”
“为什么同居而不结婚?”警察局长来了兴趣。
“因为他之前已经与一位爱尔兰天主教姑娘结婚,我们的结合无法得到法律承认。”
警察局长讥讽:“这么说,你曾给人当过小老婆啰!”
“随你怎么说。”
警察局长继续问:“你来中国做了什么?”
“如实向世界报道中国情况。”
“还有呢?”
“支持中国人民反对**统治。”
“你倒爽快。可知这是犯法的!”
“我心甘情愿。”
警察局长的嘴角**了几下,一时说不出话来。
“你们随意审讯外国记者,搜走护照,这才是违法!”史沫特莱怒道,“请归还护照,我要回上海。”
“对不起,护照不能还,你也不能回上海。”
“为什么?”
“你被逮捕了!”警察局长随即向门外喊道,“来人!”
两名全副武装的警察应声而入,分立史沫特莱两侧。
警察局长挥手:“带下去,先软禁起来,再作处理。”
房间狭小,窗户紧闭,密不通风。
美国驻广州总领事带着一名随从走进来:“史沫特莱女士,我代表美国政府来看您了!”
“领事先生,这是怎么回事?他们为什么软禁我?”
总领事支支吾吾:“现在还不太清楚。”
史沫特莱不满:“你们应该保护美国公民的合法权益。”
总领事应付:“好的!我马上向警方交涉。现在我们先去吃个饭吧!”
史沫特莱随总领事走进一家法国西餐馆的雅间。六位美国官员已经围坐大圆桌,见她进来,纷纷起身热情握手、拥抱、寒暄,就像遇到老朋友一样。
女招待端来一盘盘法国名菜,放在桌中可转动的金色圆盘上。每人面前摆着晶亮的大酒杯和一瓶精致的法国白兰地。
总领事挺着肚子不断献殷勤,指着满桌佳肴:“史沫特莱小姐,本应以中餐招待,我知道您喜欢中国。”
史沫特莱淡淡一笑:“领事先生,您不也喜欢中国吗?”
总领事得意地晃着脑袋:“是啊是啊,在这一点上,我们志同道合!”
史沫特莱摇头:“或许有所不同。您对中国的财富更感兴趣,而我更同情中国人民。”
“嘿嘿!”总领事干笑两声,“您或许误解了。其实我也喜欢中国朋友。”
“你们喜欢的是国民党政府!”史沫特莱一针见血。
总领事眼珠转了转:“喜欢中国而不喜欢其政府,那叫什么爱中国呢?”
“国民党政府不代表中国人民。我喜欢的是真正代表中国人民的中国**、中国工农红军!”史沫特莱毫不隐讳。
总领事哈哈大笑,举杯劝酒:“对**和红军,我们**也很感兴趣!这回我们真正志同道合了。来,干一杯!”
“你们?……”史沫特莱疑惑地看着他。
总领事一饮而尽。每道菜都转到史沫特莱面前。
“史沫特莱小姐,请!”总领事请她先动叉。
众人纷纷敬酒,史沫特莱应付了几口。
“感谢好意。我有胃病不能再饮,请原谅。身为美国同胞,今日欢聚畅谈,我十分高兴。不过,”史沫特莱谢绝后直截问道,“我不明白,你们如此盛情款待,究竟所为何事?请直说吧!”
“史沫特莱女士,正如您所说,我们都是美利坚公民,都应为祖国服务。”总领事脸上泛红,似有醉意,举杯敬酒,“您是中国问题专家,今天我们请您来,是想得到您的帮助。**决定聘任您为研究中国问题的特别顾问。”
史沫特莱一怔:“顾问?我能顾问什么?”
总领事凑近,喷着酒气:“我们一直关心**和红军,听说您与他们交往很深,知道不少内情……”
“你说这些做什么?”
“我们考虑,您是否可为**做些工作,报酬从优。”
“要我做什么?”
总领事狡黠一笑:“很简单,把您知道的**和红军情况,如力量、活动和纲领,定期写份报告。这样,您每月可领一千美元津贴。”
“你要我出卖灵魂,充当间谍?”史沫特莱猛地起身怒视。
总领事急忙陪笑:“这怎能叫间谍?我们对**、红军一向友好……”
史沫特莱冷笑:“领事先生,**、红军的情况我确实知道不少,但这是我的秘密,永远不会告诉你们!”
“您不愿写情报也罢,”总领事仍不死心,“那就把您在中国的朋友告诉我们。”
史沫特莱忍无可忍:“我就是饿死,也不出卖朋友!你一个领事官员怎么像密探一样行事?”
总领事不甘心:“您为我们工作,我们绝对保密,并保障您的新闻自由。”
史沫特莱愤怒了:“领事先生,实话告诉您,我不能这样做。我以记者身份这样做是不道德的;您以总领事身份这样要求我也是不道德的。”
史沫特莱说完,昂首走出餐厅。
总领事摊开双手,气得半晌说不出话。
史沫特莱被软禁了两个星期后,几名持枪警察闯入软禁室。
史沫特莱问:“又来做什么?”
带队的巡警队长陪笑:“抱歉,打扰了!”
“还有事?”史沫特莱盯着他。
队长拿出护照:“送回您的护照。”
史沫特莱冷冷接过:“怎么,不再怀疑其合法性了?”
队长公事公办:“经向美国及德国**核对,您确实是《法兰克福日报》派驻中国的记者,同时是美利坚合众国公民。”
史沫特莱讥讽:“谢谢你们的侦探工作。”
队长道:“我们的调查向来准确无误。”
“既然已经清楚,还有别的事?”
“我还有个不算多余的建议……”
史沫特莱抬手:“请讲——”
“既然您来到广州,我有义务提醒您,防止您的报道被**利用。您一定要当心才好!”队长阴阳怪气。
史沫特莱轻蔑瞥他一眼:“真感谢您给我这么多‘自由’和‘友好’建议。没有这番话,我或许还不懂自由的意义。”
队长伸出右手:“再见吧,史沫特莱女士!”
史沫特莱不予握手,只举一指行了个帽沿礼。
队长走到门口,忽又停步回头:“我倒想认真问一句,您真相信某些宣传说的,中国会发生大变化吗?”
史沫特莱反问:“如果我的回答会让您非常失望呢?”
队长笑道:“您不妨说说!”
“我从欧洲到中国,就是专门来观察东方世界的变化的!”史沫特莱朗声道,“我对你们害怕的这个问题非常感兴趣!”
队长在陪笑中鞠躬而退:“是啊,再见!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