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红色秘营

60啥‘鬼子面’咱唐朝就有这挂面

我方三股力量巧用‘翻边战术’打了个漂亮的歼灭战。战斗结束,八路军小分队、护卫被服厂的一个排、千石村民兵,在山林里分手时,千石村民兵分得十袋子面粉、两个大木箱子。警卫排分得的是二十袋子面粉和部分枪支弹药。

高高兴兴抬回村,民兵们打开两个箱子一看,箱子里全是切得齐整整、细溜溜、白白干干的干面条。

旁边看热闹的知祥大爷充分发挥了他无事不知的特长:“这是‘鬼子面’,我丈人村有一回去了一队鬼子说是路过,晌午他们架起大锅煮了一大锅干干长长的面条,丈人村的人把那面条叫做‘鬼子面’,我估计就是这箱子玩意儿。那天我丈人村一些小孩子都跑回家闹着要吃‘鬼子面’。”

军工基地炊事班老班长也过来看了:“的确是鬼子为行军打仗露营准备的干面条,行军途中歇息煮上一锅水下上一锅面条,撒上盐加一些肉罐头切块就是一顿饭,十分方便。”

宋天秀拿起干面条端量着:“薄如柳树叶,细细的面切口齐整整,方便携带,可以随时拿来煮了吃,果然方便。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咱能做不。”

老班长叹了口气:“鬼子面咱不是不能做,是没面,这面得小麦这样有筋的面做出来才好携带。咱这边山区多小麦产量不高,”

这两箱子面条如何分配?村长王大河当即决定全村每家不论人口多少,分给每家一斤面条。

老族长上过几年私塾,一看这干面条就说,啥鬼子面,这是咱中国从唐朝就有的挂面。也叫须面。是咱这些年穷,麦子面少,孩子们没怎么吃过白面条,咱胶东来客都是现擀面,有限的麦子面现擀现吃,那有那么多的白面擀了放着。所以孩子们不认识干面条。

各家分得的一斤干面条,没有几家舍得就煮了吃的,大部分人家都放起来,留着过年过节吃顿白面条。

炊事班长就琢磨,这次警卫排分得了二十袋子小麦面粉,够被服厂近百人吃上好几顿面条,但是还得考虑时常有因各种原因粮食运不进来,或者上级短期无粮可供的日子。

干面条好储存,最好是作些干面条,一是有急事着急开饭,下锅一煮加上点盐和菜就能开饭,二是留着缺粮的时候吃。

说干就干,老班长向被服厂刘厂长、宋指导员说了自己的建议得到赞同。做挂面,得有挂面机,请来了木匠王大米和铁匠姜四哥,这两位一听想做挂面机,不约而同地问:“修枪组拆汽车留下些轴承和齿轮没?”

一问修枪组,还真留着。木匠和铁匠就肯定地说:“做个压挂面机没问题。”山村不缺木料,有现成的轴承、齿轮、有胶皮做传送带。没几天,挂面机做成了。

这往后,每逢收割小麦的季节和过年过节,千石村百姓们就带点白面来炊事班压挂面,压了挂面拿回家放晒衣绳上晾着,长长的面条就在院子里挂上一溜儿,看得邻居也忍不住拿上麦子面去炊事班压上几斤挂面。回来晾干,切成一尺左右长,放到篓子里挂到厢房木梁上,有客来下几碗挂面端上桌都觉得稀罕,很是有面子。

后来炊事班长经过多次尝试,琢磨出用小麦粉和地瓜粉做出能煮的住的挂面的比例,乡亲们吃挂面的次数就多了些。

有一次基地小医院为感谢神医王坤宇帮助救治伤员,找炊事班要了二斤白面挂面送给神医。二叔王坤宇吃了煮挂面后,给炊事班送去二十斤黄豆面。老炊事班长一点就通,他一拍大腿:“很简单的事儿咱咋就没想到呢!”

黄豆面粉筋头可不比麦子面小。难得的小麦粉加山区家家都种的黄豆粉,加工成豆面挂面,更顶饿更顺口。这不,麦子面稀少,够有筋的黄豆面来凑哇。

于是,千石村人时不时舍得喝上一顿豆面挂面了。

这事传到军区后勤部,王大米和姜四哥又一次被后勤部请了去,画出图纸标出尺寸和零件名称,并且做了一台压挂面机当样品,由此,胶东军区后勤部每年向所属部队分配物资的列表里,多了压挂面机。

回来的时候,后勤部奖励了两人每人一副缴获的皮手套,这两位能工巧匠把皮手套带回家,满村都过去看稀罕,两个人都一直没舍得戴,就放在衣裳柜子里,珍藏了好多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