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夏朝传说

商朝故事第三十五章

商朝故事第三十五章,简短的谈话,伊尹摸到了付县令的底牌,知道这个人人品不坏,同情弱者,有事业心,会干事,是个可造之才,心理认定要重用对方,因此脸上就去掉了严肃,决定帮他解除眼前的困厄。

“付县令,本相知道你之所以违规,是出于解救洛阳县的贫苦,用意是不错的,但是毕竟有把柄被富商攥着,不知道你有什么办法解除困境,总不能让他们长期堵住县衙的大门,这样一来,丢面子是小,你如何办公?”

付县令全名叫傅聪,人如其名,听话听声,锣鼓听音,哪里听不出伊尹话里的意思,连忙对伊尹说:“下官愚钝,的确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还望丞相指点一二。”

“如果你相信我,明天就把十家富户找到衙门,我给你处理如何?”伊尹笑着说,态度和刚才完全不同。

“不知道丞相要如何处置?”付县令并不完全相信伊尹,因此才有这一问,其实这就是聪明人的害处,总是不容易相信别人。

“我问你,如果让你按照合同执行,你敢不敢?”伊尹没有回答付县令的问题,反而提出了自己的问题。

“这个肯定不行,四六分成富户占的便宜太大,如果市场是我个人的,我不会计较银子的,但是市场是洛阳县全体民众的财富,我当然要替他们看好家。”付县令口气坚决地说。

“可是你知道,鱼和熊掌不能兼得,你不分成,治理水坝的银子就必须拿出来,因为这是祖宗定下的规矩。”伊尹说,同时疑惑地看看他,因伊尹知道,就算四六分成,给对方四,也没有治理水坝拿出的银子多,他为什么做这样的选择?

“这个我明白,当初县里没有银子,我是不得已才赖账的,只要县里能够拿出银子,修坝的事情就必须由县里做主,因为我不会糊弄,更不会偷工减料,所以,这件事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我的手里。我可以为了权宜之计去冒险,但是不会永远去冒险。丞相这个意见我和他们谈过了,但是他们不干?”

“为什么?”这次轮到伊尹吃惊了,心说洛阳县的事情处处透着怪异,付县令宁愿多拿出银子也要主持修坝,他能够理解,因为责任所在,富户们宁愿多拿银子,不肯放弃分成,这个就很难叫人理解了。

“大人,其实他们得到的四六分成中的四,和我们拿出的银子差不了多少,而市场刚刚建成三年,效益就如此之好,以后的效益当然会更好,市场效益好,分成就多,这个,他们都是精明人,当然可以看出来,所以宁愿眼前吃点小亏,不奇怪。再说他们也不会吃亏,因为修堤这种事情是良心账,他们只要随随便便搞点鬼,就可以省下不少银子,有了这样两条,他们自然不愿意舍去四六分成了?”付县令说。

伊尹没有想到里面有这样多的道道,顿时笑了。“好,我就按照付县令希望的那样处置这件事,如何?”

“如此,我代表洛阳县的民众谢谢丞相。”傅聪说完,站起来给伊尹做了个深深地揖。事请就算定了,随后付县令满心高兴地走了,因为他没有想到会有这样一个结果,简直就像做梦。

第二天上午,按照约定,十个富户早早来到县衙大堂,正面座位上是伊尹在正襟危坐,旁边侍立着书办,“被告”付县令坐在堂下,两边站满了衙役,随着惊堂木拍响,衙役的堂威喊过,审案正式开始。

“各位乡绅,付县令,本相昨天来到洛阳县,原本是来视察河堤,视察完准备回去的,没有想到,在县衙外面,看见了本相不想看见的一幕。虽然不想看见,还是看见了,本相不能装作看不见,因此就命令付县令把你们召集来,本相亲自断案,还你们一个公道,你们看可好?”

“谢谢丞相大老爷,我们一直就盼着这一天呢?”领头的是富户金老板,他家不但土地多,洛阳城里还有作坊,商铺,是名副其实的洛阳县第一富户,虽然财富最多,为人却十分吝啬,黑眼珠就认识白银子。人情理往,道德良知一概不讲,这次富户闹事,就是他牵的头。因为在洛阳城里有买卖,他懂得市场的实际价值,因此咬定要四六分成,甘愿出银子修堤坝。

“好,既然你们没有意见,本相就开始问了。你们是愿意打官司,还是愿意私下和解?”

“丞相大人,私下和解不可能,我们和县太爷交手很多次了,县太爷不松口,所以我们愿意打官司。”说话的还是金老板,但是别的富户符合了他的话。

“好,金老板,如此说来,你愿意做原告的代言人了?”伊尹绷起了面孔问,脸上没有了刚才的温和。

“愿意。”金老板没有迟疑,他认为自己有理。

“好,请原告告诉本相,你告付县令什么?”伊尹问。

“我等高付县令毁约,我们要求付县令按照约定执行协议。”金老板说。

“说的明白一些,你们双方为了什么事情立约,又为了什么事情毁约?”伊尹打断金老板的话问。

“丞相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洛阳县这一段堤坝,祖上有规定,由我们十家富户和县衙共同出银子修筑,我们出六成银子,县里出四成,这个规矩执行了几百年。但是付县令来到之后推翻了决定,因为付县令要发展洛阳县的经济,当时定的约定是,银子归我们十家富户出,堤坝归我们修筑,但是市场建成,获利后,我们两家四六分成,县里拿六,我们分四。谁知道两年后,付县令看见市场生意大好,就毁约了,不同意四六分成,所以我们要求丞相大人主持公道。”金老板说完,给伊尹磕了个头,站起来退到一边。

“付县令,金老板的话是不是属实?”伊尹调转了方向问。

“回丞相大人,基本属实。”付县令回答。

“大胆付县令,朝廷可曾发布旨意,说是祖上留下的治河法规已经作废?”伊尹一拍惊堂木,大声喝道,看起来严厉。

“没有。”付县令小声地回答,有点害怕了,因为他不知道,伊尹为什么要揪住这件事不放。

“既然朝廷没有发布旨意,那就是说,祖上留下的法规仍旧有效,你一个小小县令,有什么权利私自修改祖上法规?知罪否?”伊尹追问道。

“下官知罪。”付县令明白了伊尹要干什么了,心理暗暗佩服,因为他绝对没有想到,伊尹会发现这个漏洞,而且将计就计,堂而皇之地帮助自己,对方却无话可说。

“修筑大堤是朝廷官员的事情,朝廷什么时候下过命令,民间义士可以私自修筑河堤?如果河堤出事,应该由谁负责?”看见十位富商目瞪口呆地听着,伊尹自然要趁热打铁,继续追问。“本官已经上过河堤,看见加固的河堤,好多地方开裂,作为县令,你有无法逃脱的责任,这个大堤是你领人加固的?”

“回大人,是金老板带着人做的,下官失职,没有派人监督。”付县令战战兢兢地说,同时看看十位富商,他们自然各个脸色发灰,加固大堤偷工减料,那是要进大牢的,没有想到伊尹会追问这个,因此人人开始后悔。

“本相本想进行追责,考虑到大堤还没有给百姓造成伤害,决定从宽处理,等到本相巡视回来,大堤没有修筑好,数罪并罚,绝不姑息,你们要听仔细了,任何参与修堤的人,都不能幸免。”

富户听到这,各个感觉后脊梁发冷,因为没有想到,刚刚丞相要制裁的罪人是付县令,转眼就落在他们头上,因为大堤是他们负责修建的。好在丞相给了他们时间补过,不然的话,笆篱子是坐定了。这才叫偷鸡不成蚀把米,一个个非常沮丧。

“好了,案子已经清楚,付县令私自和十位富商签订的协约,因为违反祖上留下的章程,本相宣布无效,至于付县令滥用权力的事情,如何处理,本相会给诸位一个说法。”

“协约无效,付县令违规,那就是说,这个协约一开始就是无用之物,也就构不成付县令违约了。既然不违约,就要按照祖上留下的规矩执行,他们如果再告,就是无理取闹了。看来四六分成是彻底黄了,这还不算,富商还要掏银子把没有修筑好的大堤修好,典型的鸡飞蛋打,赔到家了。”金老板感觉眼前灰灰地,一切都模糊起来,至于伊尹如何处置付县令,他根本没有兴趣,因为就算砍下付县令的脑袋,他也得不到一分钱的好处,说不定换个县令还不如付县令,至少付县令不对他们敲诈勒索,索贿受贿。

“丞相大人,我们不告了,求丞相大人不要处置付县令。”金老板领头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把傅聪吓了一跳,心说刚才还要和自己拼命,眨眼间就杯酒释兵权了,这是哪和哪啊!

付县令不知道为什么,伊尹心理雪亮雪亮的,他导演的这一出戏就是要绝了金老板等人的贪欲,不仅如此,还要他们出血,把没有加固的大堤修好,算是给他们贪欲的一个教训。伊尹明白,既然金老板他们拿不到四六分成,再和付县令结成冤家就不划算了,因为就算付县令受处分,调走了,来一个新的县令,知道前任县令是被他们搞掉的,出于兔死狐悲的心理,双方的关系也处不好。和当地大老爷作对,哪里会有好果子吃?不如送个顺水人情,化干戈为玉帛。

“你们想好了,真的不告了?”伊尹装作不情愿地问。

“想好了,真的不告了。”这次是十位富商一块说的。

“也罢,本相爷有好生之德,那就不追究了,退堂。”说完,伊尹看看付县令,付县令也在看他,差一点笑出声来。

伊尹处理完这件事,回到旅馆,对汤说了处置经过,汤一边听一边笑,最后说:“丞相,只有你能够想出这样的办法,看来你是看好付县令了?”

“是的,臣请求大王允许,把付县令调到臣的身边,臣身边缺少干练的做事人才。”伊尹看见汤心情不错,知道处置的结果让汤满意,借势提出了要求。

“调用下边官员,是你丞相权利之内的事情,何必需要孤允许。”汤笑笑说,感觉伊尹的确聪明,既化解了双方的矛盾,又没有让朝廷遭受损失,还发现了人才,算是一举多得。

两个人正说着话,侍卫跑进来说:“大王,丞相,付县令来道谢。”

“大王,是不是见见这个人?”没等汤说话,伊尹先开口说。

“好,侍卫,把付县令带到屋子里来。”汤同意地说。

付县令没有想到大王来到了洛阳县,而且要见他,惊喜交加了,本来以为闯下大祸,县令做到头了,却没有想到,遇到了好丞相,非但没有处置自己,还帮自己解了围,现在又把自己引荐给大王,直接感觉就是走了狗屎运了,因此进屋后,没有敢正眼看汤,直接就行了大礼说:“罪臣傅聪觐见大王。”

“起来,傅聪,孤恕你无罪。”汤说,随后打量了傅聪一眼,发现他的眼睛分外有神,穿着半旧的官服,知道是个清官,脸上浮起了微笑。用开玩笑的口吻说:“丞相帮了你的大忙,你应该谢丞相才对。”

“丞相自然是应该谢的,不过小臣首先要感谢大王任命了一出色的丞相,所以小臣才能够因祸得福,见到天颜。”傅聪说。

汤和伊尹都听出了傅聪在拍马屁,不由地相视一笑,因为他们没有想到,像付县令这样的人也会拍马屁,而且功夫还不错,就说:“付县令,偶尔说点阿谀奉承的话,孤不怪你,但是要引以为戒,孤的身边会说奉承话的人多去了,不要再增添你一个。”

付县令听见汤这样说,吓出一头冷汗,知道拍马屁拍到马蹄子上了,哪里还敢多说话。

汤看见傅聪脸色骤变,知道吓坏了,心理到是有点不安,又说:“从明天起,你就给我们做向导去巡视黄河,洛阳县不要回去了,这件事做完,跟着丞相工作,丞相看好你了。”

本来已经吓够呛的傅聪,听见了这样的喜讯,感觉就是,一天之中经历了两个冬夏,一会冷的要死,一会热的要死。“多谢丞相提携,下官会竭心尽力为朝廷工作。”

这次傅聪学聪明了,没有抬出伊尹来,伊尹笑着摆摆手。“说的对,我们都是大王的属臣,都应该竭心尽力为朝廷工作。你回去做些交代,明天早晨我们就在这里出发。”

傅聪答应一声走了,汤却对伊尹说:“丞相,你不会看走眼吧?”

伊尹知道汤对傅聪的拍马屁有芥蒂,就说:“大王,您祖上就是贵族,生下来高贵,所以不缺少自信,当然不需要特意去讨好谁,骨子里没有媚骨。但是小人物不行。臣是在小人物堆里长大的,臣如果不是幸运,遇到了大王这样慧眼识珠的英明大王,只怕奴隶帽子还不一定能够摘掉的。所以出身低贱的小人物,多多少少都缺少自信,既然缺少自信,说些别人爱听的拜年话是正常的,或者说是习惯使然,大王不要感觉不舒服,因为出身平常的百姓出人头地的机会微乎其微啊!”

“爱卿这样说,似乎有道理,但是爱卿来到孤面前后,就没有说过让孤肉麻的恭维话。”汤反驳说,他身边的哼哈二将都不说奉承话,这是让他高兴地事,因为他知道,一个人听惯了肉麻的话,好赖话就分辨不出来了。

“臣在没有走近大王身边的时候,早就在有莘氏见过大王多次,观察大王久了,已掌握了大王的性子,当然不会做蠢事了。可是付县令是第一次见到大王,他是按照一般的人性习惯说话的,因为不管贫穷和富贵,多数人都喜欢听恭维话,这点大王不否认吧!”伊尹说着,注意地看看汤,见汤的确在听他的分析,知道,自己的话会起作用,心理坦然了。

果然,汤点点头说:“原来如此,孤的确不是很了解下边人。”

随后两个人撇开了傅聪的话题,走出村子,明天就要离开这里,汤想随便走走,留下些记忆,这些年,每去过一个地方,他都要走走看看,因为主癸突然去世,他继任侯爵之后,商地事务太多,很少走出商地,这次是他主动要求出巡的,因为他的确放心不下黄河,对他来说,国内虽然还有各种麻烦,但是最大的麻烦还是洪水,因为黄河闹水是人力不可阻止的。走到林荫大道上,看见一伙人在树下休息,好像正在准备午饭,因为说话的人嗓门太大,引起了汤的注意,汤就示意伊尹和飞扬停下脚步,几个人就收住了脚步,听那个大嗓门的男人在说话。

“我这次去南岳,顺便去越候哪里转了转,好家伙,差点没有被抓,成为他们的俘虏,你们猜怎么样,原来越候独立建国了,正在和边界的军队打仗。”

“越候?他一共有多大地盘,敢称建国,最多是个大一点的部落就是了。”另外一个人反驳说,看的出来,后来说话的这个人也去过越地,否则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就是,越人刚刚脱离刀耕火种,建什么国。”又有一个人接过话去说。

“中老夫子,你去越地的时候是二十年前了,现在去那里看看,早就天翻地覆了,尤其越族出现了个狠人,从这个狠人做了族长后,一天都没有停止打仗,现在的越国,是你去过的时候,十倍大都不止。”

说话的还是那个大嗓门,这次没有人接话,大家开架起石块,点燃火,放上泥盆,炖起汤来,香气被风一吹,就飘了过来。

“丞相,越候建国,兵部没有人报告,边界也没有人送消息,如果不是他们说,我们还蒙在毂里。”汤压低声音说,脸上变色了,按理说,周边的部落如果建国,边界会有人送消息的,如今朝廷一点风声都不知道,这个就有问题了,所以汤才会紧张。眼下,国家实力根本谈不上强大,诸侯们也并没有都归心,如果外邦出事,不得已打仗,对朝廷的治理是不利的。“你对越候的情况了解多少?”

伊尹因为负责对外事务,天下诸侯,只要有点规模的,他多多少少都知道些,但是不详细。这时候,他就看看身边的飞扬,他知道,飞扬为天下诸侯建立了档案,应该能够说清这件事。看见伊尹目光注视飞扬,汤才恍然大悟,知道找错了人,真正了解诸侯的人是飞扬,就问飞扬。“你说说越候的情况,总捕头。”

“越候在诸侯中,历史很久了,因为越族在当地一直是大族,很有势力。启做大王的时候,开疆扩土比较多,亲自率兵去过那一带,老越候感觉打不过先王启,投靠了朝廷,启就封老越候为忠顺候,世代世袭。多少年来,夏朝换了很多大王,越候不知道换了多少人,但是对夏朝一直友好,也没有听说有自立的想法,这次大王讨伐夏朝,越候虽然没有出兵帮助大王,但是也没有出兵帮助桀。事后,大王登基的时候,他们还派来了代表,前来祝贺,不知道为什么就反了,臣以为,应该派人去了解一番,免得弄错了,双方伤了和气。”

“总捕头的话有道理,不妨派个官员前去,会把情况弄清楚的。”伊尹接过飞扬的话说,他并不希望在情况没有弄清楚之前,就把越候当做敌人,要知道,南方水网纵横,山地众多,北方士兵去南方作战,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对朝廷士兵不利。再说路途遥远,粮草运输也是大问题,所以在伊尹看来,这样的仗,能够不打最好不打。

“如果大王想派人,臣愿意走一趟,顺便把路上的地势绘成图本,这样一来,真有一天两军对垒,不会盲人摸象。”飞扬说。

“臣同意总捕头去。”伊尹说。他知道总捕头飞扬的能力,他去,一定能够得到汤需要的情报。

“这点小事,何必劳动总捕头,小臣愿意替总捕头前往。”说话的是傅聪了,原来他悄悄地跟了过来,汤和伊尹都没有注意到他,直到他说话。

“大王不是让你回去做下交代,你没有走?”伊尹奇怪地问。

“小臣没有多少事情可以交代的,晚上回去对师爷说一声就可以了。对了,有一件事小臣忘记说了,如果小臣不做洛阳县县令了,准备举荐师爷代替,只是担心洛阳候不允许,希望得到丞相的援手。”傅聪说,这其实是他急于回来的真正目的,因为他知道,自己有了高枝攀爬,师爷恐怕要失业了,如果换一个陌生人来洛阳县,自己创下的大好局面也许就不复存在了,最好是师爷继任,他可以延续自己过去的做法,这样,洛阳县容易走向繁荣,因此,于公于私,他都觉得这个洛阳县县令,非师爷莫属,所以就急忙返回来了。

“你是怕,你走后,洛阳县会走下坡路?”伊尹猜到了傅聪的心思。洛阳县毕竟是他第一部“作品,”他不希望看见他离开后走样。师爷全程帮助他创业的,应该了解他的主政思路,只是像洛阳候这种资历强悍的诸侯,自己说话未必管用,因此稍稍思索了片刻,就用眼睛看着汤。“大王,您觉得付大人的提议如何?”

汤没有去想洛阳县的未来,毕竟对他来说,一个县的前景如何,是个很小的问题,不可能进入脑海,只是当傅聪提到继承人的问题的时候,才知道这真是个问题,现在看见伊尹把皮球踢给了自己,感觉这不是个问题,就对伊尹说:“孤给洛阳候下旨就是,这个洛阳县县令就是付爱卿的师爷了。”

“谢大王,谢丞相。”傅聪连忙感谢说,虽然这样的事情对于汤来说是太小的事情,但是对于自己来说,是个天大的事情了,自己哪有能力让洛阳候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