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被拒绝了
“小赵,你也知道咱镇的高跷队已经有28伙了,在你前边还有6伙高跷队申请会道,你说我给你批了,你前边的6伙高跷队我批不批?”
镇文化站主任宋万全,看着面前的小年轻耐心解释。
“宋主任,我们长青高跷和他们不一样,我们练的都是老技巧,都是成体系的,不是现在他们练的那种快节奏的。”
长青高跷队队长赵雷可不想高跷队还没有正式成立起来就胎死腹中了。
蛤沽镇有一个民间习俗,每年农历正月十六日为一年一度的“接驾”花会展演仪式,每一道会都有自己专属的花会道路展示权。
有了专属会道就可以参加“接驾”展演,这也标志了这伙高跷队正式被蛤沽镇人民承认了,就像是外面的子弟终于认祖归宗了一样。
“小赵咱话都说到这了,我和你再说明白点吧,我和你爸都认识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咱镇现在已经有二十八伙高跷队了,演来演去也就是那点东西,你说不一样,那不一样在哪?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
所有人都想从这上边挣钱,可真正想着它好,把好东西都传下去的有几个?说这些我也就不怕得罪人了,我已经打个报告上去了,二十八伙高跷,今年必须缩减到十伙,如果你想拿会道,练好你的高跷,参加今年年底的高跷表演大赛,前十名的我绝对给他们发会道权。”
宋万全看着赵雷认真说道。
他不打算和这个少年藏着掖着,蛤沽镇花会的冗余现象已经是个弊病了,要想这些民俗好下去,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了。
先是要缩减高跷队的数量,然后精益求精,从观赏性和技术性上再进行突破。
宋万全是蛤沽镇文化站的站长,从小他也是练高跷长大的,所以对里面的一些事情还是非常清楚的。
“我知道了宋叔,我先走了,年底的高跷比赛我一定能进前十!”赵雷也没废话,见到宋万全说完他也起身离开了。
等到赵雷走后,宋万全长呼出一口气,这一步可不好走啊,阻力还是很大的。
赵雷从宋万全办公室出来,就直接骑车去了陈晨家,陈晨是赵雷发小一个村的,从小学到初中都在一个学校。赵雷高中没考上就出去打工了,而陈晨考上了区重点高中,然后考上了一所好大学。
去年听说陈晨在京城的一家IT大公司上班,今年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辞职回家了。
赵雷与陈晨从小就爱好才高跷,可以说蛤沽镇的大部分小孩爱好都是才高跷,这或许是一种流淌在血脉里的遗传吧。
“赵队咋样,咱宋叔批没批会道?”
听到陈晨问话赵雷就成了霜打的茄子。
宋万全与陈晨赵雷父母年龄都差不多大,上学时也在一个学校,所以按照辈分,宋万全也是陈晨和赵雷的长辈,喊一声叔并不为过。
“还批会道,差点高跷队都没了。”赵雷撇着嘴唉声叹气。
“嘛意思,先帝创业未半差点半道崩殂了?”陈晨一脸惊讶。
“你宋伯伯说了,咱镇的高跷队太多了,镇里商量要缩减高跷队,以后最多给十伙高跷队会道。”赵雷将宋万全说的话叙述一遍。
“这也是好事儿,毕竟蛋糕就这么大,这么多人去分肯定都不够吃的,所有人都想赚钱,人越来越多当然谁都吃不饱,好不了。”陈晨仔细想想镇里这么做决定还是有道理的。
“如果从整个生态来讲是好事,可是对咱们就不是好事儿了。老牌高跷队这下都得争这十个会道,更别说咱这个新创立的了。”赵雷脸色不是很好看忧心忡忡的说。
“只要咱好好练拿出点特色的来,在年底高跷大赛拿到名次应该就可以了。别这么悲观,你看看现在不管是老牌的还是新建立的,越来越同质化,长字点和青字点都快一样了,根本就没有什么特色。
你看看人家南方的英歌舞、舞龙、舞狮、游神都多有特色,咱这确实少了点味儿。”陈晨摸着下巴思索着。
“嗯,确实少了些敬畏和规矩。”赵雷想着他在南方打工时,看到的游神、英歌舞、舞狮的场面,虽说也都是各村各庙组织的,其表演者很多都不是专业的。
大多都是回村的打工仔,放假回家的学生这些。
和这边都是差不多的样子,可是就感觉他们心中对表演抱着一种虔诚的态度,一种专业的素养。
而这边高跷队从上到下都透着一股子“玩”的劲儿,表演者这个队不让我玩,我去别的队玩。高跷队队长今年玩一玩看看能不能赚钱,如果不能赚钱,明年就不怎么玩了。
整个氛围上,给人的感觉就是缺少了一股子劲儿。
高跷表演是有伴奏的,随着伴奏演员做出一系列动作。
长字头和青字头高跷队的锣鼓点节奏是不同的,由于现在高跷队缺少了这一股子劲儿,让两个字头的高跷队鼓点同质化很严重。
而且一些高跷里的规矩也变得可有可无,没有多少人去研究钻研表演,反而为了好玩耍帅整一些花活。
赵雷和陈晨对里面的一些事情还是知道一些的,现在想组建高跷队也是下了一定决心,想重新找回小时候练高跷的感觉。
最起码他们改变不了整个大环境,保持小团体的纯粹应该还是可以的。
只是现在他们的想法有一些过于简单了,高跷对立面的门道却会让他们以后焦头烂额。
“所以我才觉得这是一件好事儿,咱不管别人怎么样,拿下高跷大赛前十就拿到会道就行,正月十六咱就可以上街表演,至于其他高跷队怎么样和咱也没关系。咱只要管好自己这边就行,现在问题是把人找齐练起来。”陈晨也不想在说什么了。
其实现在说什么都是未知数,只有将高跷队组织起来、练起来参加比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等拿到了高跷比赛前十之后说话才够硬气。
“嗯,现在也只能这么办了,人员咱们已经组织的差不多,不过队伍还得继续扩大,服装、锣鼓、腿子咱们也都得开始重新订制一批了,毕竟参加比赛就要搏一个开门红!”赵雷脑海里计算着重新订制这些东西的价格。
有的衣服需要刺绣,以前听老高跷艺人们说,刚开始恢复高跷表演时候,因为事情比较急,都是用现成被面改的,所以那时候人们看的都是大红大绿的衣服。
等生活好了一些,衣服帽子用专门的布料做,上面也加上了刺绣花纹,人们生活好了,生活和活动都要精致些。
那时候刺绣都是手工绣的,现在基本上都是机器刺绣,虽说多了精致,却少了那时候的灵动,减少了时间,少了那分感情,价钱也翻了很多倍。
钱不是问题,主要问题是没钱。
赵雷打工攒的钱,陈晨被裁的赔偿金可都投进来了,这事情一定要弄好,不然连个水漂都没有,那就太失败了。
“能用钱解决的事情都不叫事情,现在有一项是钱也不能解决的。”陈晨可不管道具要花多少钱,现在还有一个主要问题必须解决。
“什么问题?”赵雷一脸茫然。
“教练!师傅!”陈晨没好气的回答。
“对呀,还得是副队,我居然把这事儿给忘了。”赵雷狠狠拍着自己大腿。
“咱们以前也都练过,但都教不了人,高跷里十二个角色,也不可能找一个人全部教,术业有专攻。一个人能教十二个角色的那不叫厉害,那叫诈骗!”陈晨认真的看着赵雷表情非常严肃。
高跷也分流派,蛤沽镇这边只是长字头和青字头之分,除了蛤沽镇之外,高跷也有了文武之分,就比如津城的杨柳镇和河北的沧城等地。
高跷可以说是我国优秀的民间传统艺术,是融合舞蹈、音乐、武术于一身的表演形式,自古以来高跷表演长盛不衰,历代相传,凡有节庆活动必有高跷助兴。
所以要练习高跷必须要找到对应的师傅教授动作技巧,赵雷与陈晨都是和一个师傅学的,并没有正式的拜师。
可以说他们俩就是野路子没有正式的传承,而和他们一起练高跷的队员们也都是一样,有的是另别的高跷队退出的,有的是爱好高跷的初中生高中生。
“找师傅……咱们算是长字头的队伍,必须找长字辈的老师傅,不过现在长字辈的老师傅很少有出来的,毕竟岁数在那里了,最小的差不多都七十左右岁了吧。”赵雷**下巴在脑海里挑选着人选。
“对了,上次咱们练高跷的时候,有个老师傅过来看咱们练,然后还指点了咱们几下。最后说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去找他问,你留了人家电话了没?”陈晨眼睛一亮,忽然想起前几天练习时候的事情。
那天有一个上岁数的大爷过来看他们练高跷,说他们的点和动作都很板正,是长字头的动作,有点意思。然后赵雷和陈晨做了几个示范动作,讲解了一下动作要领。
陈晨听完就知道遇到高人了,不过就是问大爷姓名的时候人家没说,赵雷死磨硬泡找大爷要电话。
“当然要到了,我当时可是费了不少唾沫,要不要我打电话问问?”赵雷嘿嘿一笑,拿出手机调出那位大爷的电话,上面显示的名字是郭大爷。
“你打个电话问问,先别说请教练拜师的事儿,就说咱们去拜访一下,有些问题想问。”陈晨思考一阵最后还是先要接触一下,不能一上来就直奔主题,不然被一口拒绝了就没有回旋余地了。
“嗯,行,就这么办。”赵雷点点头,将电话拨打了过去。
电话里响着等待音,没等一会儿对面传来接通的声音。
“郭大爷,我是小赵啊。前两天我们练高跷时您还指点过我们呢。”
“对,我还想请教您些问题,您方便不方便。”
“哦,行,那咱明天见,您把地址告诉我。”
赵雷让陈晨拿出手机,记一下地址。
“好嘞,好嘞,您受累,明天见。”赵雷挂断电话,咧开嘴笑了起来。
他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明天已经约好就去这位郭大爷家拜访。
“成了?”陈晨询问。
“嗯,成了,明天去郭大爷家。”赵雷点着头,脑袋里想着明天怎么和郭大爷说教练的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