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 结盟(2)
商队重回部落,黑巾和仓浪领着郎中兴冲冲地去见头人,过了片刻,仆人出来回说头人有事让他们先回去。
黑巾知道事情有了变化,和仓浪在头人帐篷前等了许久,始终没有再传出别的话来,两个人只好回营地商量应对办法。
李石头说:“厮乩上次回来,散布了许多流言,说找到了草原上的王,天神重新赋予了他法力,如今部族里议论纷纷,说什么的都有。”
仓浪说:“老狐狸是要投靠李继迁了?!”
黑巾点点头。
三个人商量多时,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解决,只好等凌峰率军到了再说,正在郁闷之时,忽然听得外面一阵喧哗,出门一看,见族人们都在奔走,李石头拦住一个人问道:“出了什么事?”
那人说:“厮乩回来了,带着草原上的兵,又抓走了阿奇和朵秀,要烧死他们!”
黑巾忙让李石头去召集自己的部下,做些准备,也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冲突,自己和仓浪先去看个究竟。
他们跟着人流到了木架下面,只见阿奇和朵秀被绑在了木架子上,两个人脸上都有伤痕,阿奇的身上血迹斑斑,额头上的血还在滴落。
木架子旁边站着一群人,手里拿着刀,肩上背着弓箭。厮乩和一个穿着战袍的汉子站在中间,头人阴沉着脸和阿吉兄弟等族人站在另一个角上。
人群之外有一队骑兵勒缰立马虎视眈眈。
厮乩向前走了两步,大声道:“我们草原上要出自己的王了,天神地神山神都会保佑他,会赋予王无上的力量,赋予王的勇士无敌的神力,王派了他最信任的勇士,李大信……”
黑巾和仓浪不由交换了个眼神,这个李大信是李继迁的大将之一,素以勇猛著称。仓浪甚至敢肯定,当初银州被袭的傍晚,留在自己身上的诸多伤痕里就有他的杰作。眼见此人如今就在百步之内,两人均是杀心大起。
正在这时,李石头从人群里慢慢挤到了黑巾身后,说:“弟兄们大都混在牧民里面,留了一半在隐藏在毡包那边以作策应。”
厮乩还在喊叫:“……阿奇和朵秀背叛了天神的意愿,会给草原带来灾难,他们已经是邪祟,有了法力,上次他们就是用邪术逃走的,必须把他们烧死,天神才会平息怒火!”
他心中很明白,烧死阿奇和朵秀,便烧掉了之前的一切非议和羞辱,也象征着他厮乩的权威重新树起,甚至超过了头人。
仓浪低声道:“不能任由他们烧死阿奇,我得救他!敌人有五六百人,咱们只有百十人,都检他们恐怕还有半天的路程。”
黑巾说:“还记得当年的流民吗?这么多牧民,只要有人跟着动手,五六百敌兵什么都不是!就看头人的意思了,不行就设法逼反他。”
仓浪听了精神大振,点头应道:“好,怎么忘了这个事儿了?!我一会儿先把骑兵引下马来。”
厮乩已经开始指挥着人点火,阿西冲过去挡在前面:“不行,你不能烧死他们,山神娘娘会转世到阿奇家,这是天神的开示,你已经卖了他们……”
厮乩听了大恨,对旁边的党项兵卒说:“弄走他!”
阿英和他们撕扯到一起,趁着混乱,仓浪慢慢向前挤去。
看着火焰已起,阿吉也沉不住气了,扭头看向头人,见他还沉着脸一动不动,不由心急如焚,牧民们也都看着头人,厮乩和李大信也警惕地注视着他。
趁此时机,仓浪突然腾身跃起,手持一把匕首向李大信刺去,事出意外,李大信眼见已来不及拔刀,只得一个跟头向旁滚去,即便如此,臂上已中了一刀,顿时血流如注。
仓浪志在必得,怎肯放弃?一个粘字诀,刀刀不离李大信的要害。
李大信左支右绌,顺手拉过前来救护的卫兵挡在前面,仓浪一刀入喉,卫兵的尸体倒地,仓浪将卫兵的长刀抢到手里,只此一耽搁,李大信已拔出刀来,两人战在一起。
见头领这边出了状况,骑兵们纷纷下马,向这边围了过来。黑巾见时机已到,便在人群里高声大喊:“保护山神娘娘啊!”
牧民们闻言都不由把目光望向朵秀的肚子,李石头等人在人群里边向前挤边喊:“保护山神娘娘,保护草原明珠!”众人都开始向前拥挤。
仓浪见敌兵层层涌上,自己距李大信越来越远,便扭头向咩布纳甲喊道:“头人,你都被逼到角落里了,还有退路吗?”
他边说着话边从敌兵包围中腾身跃起,跳到火焰之上,一手勾住木架,一手划开了阿奇身上的绳索,然后又去划开了朵秀身上的绳子,带着她跳出火圈之外,顺手甩出一支黑巾军的响箭。
阿奇从火中冲出来,抢过阿西的腰刀,嘶吼着冲向厮乩,和挡在前面的敌兵打在一起。
李大信站到高处,指挥着兵卒们围攻仓浪等人,忽然数支驽箭破空而至,周围的兵卒瞬间扑倒了好几个人,他自己也背部中了一箭,扭头看时,只见一小队人手持弓弩,从帐篷后面冲了出来,排成楔形阵势,正在边射箭边冲锋过来。
李大信顿时眼睛大睁,叫道:“是宋军,回击!有宋军!”
听见这话,一直犹豫不决的咩布纳甲挥手道:“保护山神娘娘!”
阿吉抽出腰刀大叫:“头人有令,保护山神娘娘,保护我们咩布族的草原明珠!”
牧民们向前一涌,敌兵很快湮灭在人群之中,厮乩也被乱拳打死。
李大信的亲兵们拼命将他拖上战马,向营地外跑去,又是一阵驽箭射来,李大信后心中了一箭,他挣扎着说道:“我,不行了,你们速去禀报主上,这里有宋军,这个部族,不能留了……”
后面牧民们纵马追了上来,射出一阵箭雨,覆盖住了李大信的亲兵小队,人马中矢纷纷倒地,只有两骑如离弦之箭,向草原深处奔去,越跑越远,渐渐消失在天际。
咩布纳甲让人找来黑巾,满脸阴霾和愤恨,隐隐流露出慌乱和沮丧,声音低沉地说:“黑巾都尉,我再三躲避,咩布族终究还是没能逃脱这场灾难,李继迁就在几百里外,也就两三天的路程,都尉有何办法救我族人?”
黑巾坚定地回视着他答道:“宋军已进百里之内,周围的部族也不会放任不管。头人如今最好是召集族中勇士,组成自己的战队,也好和宋军合兵一处,共同对敌!”
咩布纳甲听了,脸色略有和缓,挥手道:“吹响号角,召集人手!”
族人们正在收拾战场,听见低沉悲壮的号角声,纷纷取了刀箭坐骑,向头人的帐篷前聚集。
咩布纳甲站到马背上,高声叫道:“咩布族的勇士们,我的好兄弟们!李继迁想让咱们去给他当踏脚石,又想拿咱们的族人去祭天,咱们坚决不答应!我们要保护自己的营地,保护自己的草原,保护自己的兄弟!从今天起,阿奇就是我的义子,决不能任人宰割!‘宁捕猛虎不捕兔’,李继迁虽然势大,咱们也要和他拼一拼!宋军和周围部族都会和咱们并肩作战,咱们自己更要奋勇杀敌!天神会保佑咱们必胜,山神娘娘会保佑咱们必胜!”
牧民们跟着高喊:“必胜!必胜!”
咩布纳甲一脸的坚定无畏,满身的英雄豪气,哪里还有刚才一丝的阴沉沮丧?黑巾在旁看了暗竖大拇指:这老家伙真有两下子,真是天生的头领,竟然这么快就转换了自己的情绪。
去联络凌峰的斥侯小队很快就回来了,说凌峰大军今夜即可到达,让黑巾等人多派斥侯,打探李继迁的动静,及来路地形。
咩布纳甲等人听说顿时大喜,让族人杀牛宰羊,准备吃食。
到了戌时,凌峰大军才到,召集黑巾仓浪咩布纳甲到马前回话。
得知李继迁来时要经过明堂川,凌峰问道:“可知何处有桥?离我们多远?”
咩布纳甲说:“无桥,不过有几处水缓滩平,可以过人。最近的一处骑马也得有小半天功夫。”
凌峰听了,沉思一会儿,道:“我们合兵一处,约有八千人,不知道李继迁如今纠集了多少人,他的骑兵勇猛迅捷,而我们有一半人是步兵。不如就在渡口伏击他,渡河之时他便已失骑兵优势,由我带着步兵吸引住他,你们带着骑兵侧面冲击,倘若他人少,便围剿,他若人多,就半渡而击之。”
众人听了十分赞同。
便命大军即刻埋锅造饭,又令斥侯重点打探几处可过河的浅滩。
休息到子时,大军轻装减负,星夜出发。
天际刚刚露明时候,一阵闷雷般的马蹄声,打破了草原的宁静,无数的骑兵像乌云一般从天际压了过来。
李继迁跑在最前面。此刻,他的心中充满了怒火,李大信是他最忠诚勇猛的部下之一,这几年跟随他攻城掠阵,立下了不少功劳,想不到没死在沙场上,却因为部族琐事葬送在了几十个藉藉无名的小卒子手里。
李继迁恨宋军,更恨的是那个头人,竟敢私自交往大宋官兵,发誓要把他碎尸万段!
马队到了明堂川,速度降低下来,马蹄踏入河水之中,冰凉的水珠飞溅到脸上,激起了一层鸡皮疙瘩,也令他精神为之一醒。他一拔马头让到一旁,跳下马来,看着骑兵们从身旁走过。
张浦看见,也从队中出来,在他身旁跳下马来:“主上,过了明堂川还有几十里地便可到了,天刚刚亮,想必部落里人还都沉睡未起。”
李继迁说:“我被怒火蒙蔽了理智,竟然不曾派人打探就去偷袭,让队伍减慢速度,先派人去打探一下,不知为什么我心里有点不安,怎么会有几十个宋军出现在那里?”
张浦喊了一声,一个骑兵控制着不住盘旋踏蹄的马匹停在他的身侧,张浦吩咐他带几个骑兵去打探咩布族的情况,那个人招呼一声,便有四五骑跟随他越过大队人马,向前飞驰而去。
李继迁和张浦下意识地注视着那几个人的背影,越过前面那处丘陵,便会消失在视野里。
然而就在这里,那几骑突然个个人立而起,似乎是被突然勒紧了缰绳,有一匹马甚至已掉回头来,却见一片淡淡的黑云向他们飞去,瞬间都倒在地上。
“敌袭!”李继迁二人同时大喊:“敌袭!有伏击!”
这时突然有鼓声传来,丘陵的边缘突然长出了无数的黑刺来,随着鼓声的敲击,黑刺越来越高,一个宋军的方阵冒了出来,那些黑刺是他们手中的长枪,随后一面月白旗飘了起来,上面是个斗大的“凌”字。
见是步兵,李继迁冷笑一声,飞身上马,喊道“杀”,带头向军阵冲去,刚刚过了河的一小队人马跟在后面向前冲去,顿时和后面拉开了距离。
宋军大阵停住,一片箭雨向敌军飞去,李继迁带队向侧面迂回,地面上留下了数骑死尸。刚渡过河的党项骑兵纷纷向李继迁靠拢,就在这时,有人大喊:“主上,快撤,有伏兵!”
李继迁回头看时,只见从另一侧冲出一支骑兵,黑色旗帜上绣白石,是咩布部落,他们向正在渡河的李继迁士兵冲去,在水中的骑兵提不起速来,顿时被咩布族冲击的溃乱了,李继迁没了退路。
此时从宋军大阵后又冲出一支骑兵,向李继迁扑来,张浦见状大叫:“主上,快撤!”命部下挟裹了李继迁沿着明堂川向上游逃去。
未渡河的继迁部属见势不妙,纷纷圈马就逃,一时队中大乱,自相碰撞践踏,后面咩布部族追过明堂川,杀敌无数。
秦石和细封**儿带着新建的骑兵,把李继迁追杀得落荒而逃,新骑兵队虽杀敌有限,却从此胆气大壮。
凌峰令众人打扫战场,见杀敌近千,又收拢了几百匹好马,顿时大喜。
至此,咩布纳甲再无话说,邀请了凌峰到宿营地,结成盟友。
阿奇在此战中,杀敌二十余人,被咩布纳甲任命为亲卫队队长。
宋军大军驻留数日,打探到李继迁已逃回地斤泽,在部族里留了郎中和商人,才班师回银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