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郭教习挺狠呐
郭金桥也没有再说什么,话都说到这种地步了,如果再拒绝的话那着实是不给这两个小年轻面子。
再说他也很喜欢赵雷和陈晨这俩孩子,毕竟以赵雷和陈晨的年纪比郭金桥闺女岁数都小,在他眼中赵雷和陈晨就是两个怀揣着梦想的单纯少年,比起一些老油子要简单的多。
蛤沽镇高跷圈子就像是一个小社会,里面形形色色的人都有,人多了就有了江湖,江湖上除了人与人还有圈子,圈子多了开始产生**,利益不是共同体,而是竞争来的。
利益发生冲突,圈子就会发生冲突,最后发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实,也是这个圈子的现实。
用一句经济学的话来说,蛋糕已经做不大了,分的人越多蛋糕就越少。
思绪纷乱,郭金桥看见赵雷和陈晨两个小子从带来的包里拿出一本聘书,站起郑重的双手递给他:“郭师傅,今天长青高跷队正式聘请您为总教习,以后请您多多关照。”
郭金桥连忙起身双手接过:“你看看你们,你看看,弄的这么正式,还怪不好意思的。”
这仪式感算是给足了,郭金桥就剩下乐呵了。
这么多年来,还没有一支高跷队给他送聘书了,这聘书虽说只是形式上的东西,也没有钱可拿。
但有些事儿得看人,有的人喜欢钱,有的人喜欢名,他现在缺钱,而且很缺钱,相比之下郭金桥更喜欢的是认可。
这份聘书就是这么多年他热爱高跷,小一辈高跷艺人们对他的认可。
以前那些找他教高跷戏动作的,表面上客客气气,那都是有利可图为了利用,别说一份聘书了,就连有的重要场合都不会让他参加。生怕被他抢了风头,或是被别的高跷队挖了墙角。
这么对比下来,这份聘书的意义非同凡响,郭金桥感受到了一种来自从未有过的重视。不是以前那些人不重视他,而是这两个小年轻给他的重视程度有些不一样。
“郭教习以后我们长青高跷就拜托您了,您就按照您的方法训练,只要能练出东西我们不怕吃苦,但凡有怨言的,我可以向您保证长青不会留这样的人!”赵雷严肃认真的说道。
郭金桥当着赵雷和陈晨的面郑重的将聘书收起来,并且表示有他们这句话就放心了,规定好训练指导的时间,赵雷和陈晨两人也就离开了。
谈话很愉快,时间也过的很快。
总不能晚饭还在郭金桥家吃吧,那也太没皮没脸了。
赵雷和陈晨各自回到家中,忙起自己的事情来。
陈晨没有把想法与赵雷说,他就是这样的性格,没有把握的事情就不会提前说出来,说出来又不能实现那说出来干什么?丢脸嘛。
没被裁员前陈晨在大厂负责AI项目开发的,基本上项目组里一半的活都是他干的,技术一流可这情商就低的可怜了。
由于一个程序BUG组长想让陈晨背锅,陈晨当场就怼了回去,结果很好猜他被故意针对,最后找了一个理由就被裁员了。
社会很现实,职场如战场,每个人都是牛马,没有了劳动能力就只能被吃肉了,当领导的也是高级牛马。
陈晨被裁员后一度陷入一种误区,觉得是自己做错了。其他牛马都可以,难道他就不行吗?
人活着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活着!大厂裁员都是在圈内有影响力的,裁了谁,因为什么裁都是打着明牌,这就是为什么有些大厂招聘都会背调。
陈晨应聘转了一圈,其他大厂都没有再要他。无他还是原领导搞的鬼,陈晨只是情商低,又不是傻,有些事情自己想想就明白了。
想着想着也就明白了,活着是为自己活着,还当什么牛马,追求一下自己吧。
打定主意的陈晨便从京城回到了津城,回到了老家蛤沽镇,碰上了一样不如意的赵雷。俩人那天喝醉了也哭了,都觉得生活不该如此。
他们都不想自己活的像个牛马,赵雷感觉比陈晨还深,毕竟南方比北方还要残酷。
陈晨问赵雷他在南方都做了些什么,赵雷只是笑笑,他说活的不如个牛马。陈晨觉得他心情好多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优越,一对比自己还怪舒服的。
当然这话陈晨也不能和赵雷说,都是从小玩到大的兄弟。
两人借着酒劲儿聊了很多,聊着聊着就打算组建一支高跷队,现在非遗民俗是热门,传承非遗文化,打造民俗强镇,也是大势所趋的。
如果真弄好了,两个人也是可以赚到钱的。接些商演,谁家结婚,哪家开业都是有收入的。
于是两人说干就干,第二天就开始去寻找队员。
陈晨坐在电脑前,回想了一下这段时间的经历,还真是有点如梦似幻啊,就一句话推进到现在这个地步。
一句话能成事儿,一句话能坏事儿,还真是一句顶一万句啊。
陈晨本来就是个行动派,以前他就是负责AI程序设计的,一些底层逻辑在他看来是没有什么技术难度的。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编写出一套合适高跷戏逻辑的AI模型,AI说白了就是人工智能,现在有很多AI产品出现,都可以借鉴。
但是功能都太广泛了,只有做一套针对性较强的AI来才能够将高跷戏的所有数据进行整合、重组、推演、完善。
其实功能也不需要太多,只需要两个就可以,通过逻辑模型推演动作,通过推演出的动作进行整合高跷戏的故事。
陈晨开始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他要先将一些关键点都写出来,列出树状图。
陈晨这边做着今后的工作计划,同样的赵雷也一样在做工作计划。
相较于陈晨的严谨,赵雷这边粗燥许多。
此刻他也在拿着本子写写画画着,本子上和鬼画符似的,一般人还真看不出来是什么,就像是三四岁孩子的胡乱涂鸦。
有可能赵雷过段时间也不认识自己写的什么了吧。
“长青高跷发展计划,刻苦训练基本功,寻找摇橹捕凤相关材料,补全摇橹捕凤整出戏,在高跷表演大赛中获得前十名,获得会道权。正月十六接驾表演摇橹捕凤获赞!”
赵雷在本子上列出列下来要做的事情,在刻苦训练基本功上重重划了圈。
赵雷小时候跟随着一位老师傅学习过高跷,只是老师傅过世的早,然后他就进了别的高跷队进行学习,从那支高跷队里他认识了陈晨。
和老师傅学习高跷时,老师傅教导非常严格,老师傅说高跷是武把式,在高跷锣鼓节凑中,高跷表演者随着鼓点闪转腾挪都是有固定套路的,类似于京剧里的大武生。
早些年电视电影里的动作演员大部分都是京剧院武生转业,就比如“一个月才几百块你玩什么命啊!”的那位于荣光。
高跷表演里也蕴含了武术的元素,所以要想高跷耍起来好看,那么基本功必不可少。身体不但要轻盈,还要协调。
俗话说: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
这句话放到哪里都是很适用的。
只是当时赵雷跟着老师傅练的时间不长,要不然他现在就开始在高跷队里训练基本功了。
郭金桥的加入弥补了赵雷的不足,郭金桥是从小练习高跷的表演者,基本功扎实,动作流畅自然,再加上对高跷角色独特的理解,肯定会让长青高跷队上升不止一个高度。
赵雷在本子上写写画画,脑子里在幻想着他们获得高跷比赛前十名好成绩时的画面。
没办法赵雷还是年轻,还是喜欢幻想,其实梦里什么都有,也容易得到。
时间很快就到了与郭金桥约定的时间,赵雷和陈晨早早就到了长青高跷队训练的地点。
这是他们小区后面的一块空地,空地上有个集装箱房子,以前是别人放东西的仓库,现在被赵雷和陈晨租下来放衣服、锣鼓、腿子,也是长青高跷队的总基地。
“高平怎么还没来?”赵雷看着高跷队成员们。
“高平家出了点事儿,让我替他请个假。”住高平家对门的郑亮回答。
“他家里出什么事儿了,要不要紧?”赵雷关心的询问。
“没什么,一些小事儿,问题不大!”郑亮神情有些不自然的回答。
陈晨看到了郑亮的不自然,不过他也没有说什么,既然不想让别人知道,那就不问的好。
都是成年人了,都是有承担责任的年纪,什么事情只要自己想通就好。
赵雷听着郑亮的回答也没有再追问下去,今天是郭金桥过来教基本功的第一天,不来的以后补上就好。
郑亮看着赵雷和陈晨没有深究,心中也是松了一口气:兄弟我也就帮到你这了。
没等多长时间,郭金桥按照手机上的地址就找到了地上,看着赵雷和陈晨带着队员们迎接,高兴的挥了挥手:“哎呦,都来的挺早啊,不好意思啊,我来晚了。”
“郭师傅好!”
“郭师傅,您来教我们啦。”
“好久不见郭师傅。”
“……”
队员们纷纷和郭金桥打招呼,有的队员以前在别的高跷队时,也接受过郭金桥的指导,有的是听过他的大名,总之在蛤沽高跷界郭金桥还是有些名望的。
“来了来了,我以后就开始教你们了。”郭金桥嘿嘿笑着,光亮的头顶在阳光下泛着光。
赵雷拍拍手:“好了,大家先安静一下,郭金桥郭师傅以后就是咱长青高跷队的总教习,从今天开始郭师傅要正式教我们高跷的基本功,大家要刻苦的学习,争取在年底都能合格,如果基本功不合格,那么咱们今年就不出会!”
赵雷并没有告诉队员们高跷比赛的事情,毕竟这还是文化站那边的内部消息,说完了如果文化站又反悔了,那说了也等于是白说。
“明白了!”队员们提前得知了郭金桥要做他们的总教习,也知道了要从基本功练起。能够学习不一样的东西,他们心里还是很兴奋的。
郭金桥笑着点点头,看来赵雷和他们聊的还不错,小伙子们看起来都挺有斗志的,只是不知道几天之后还有没有。
“好了,大家安静一下,下面咱们正式开始了。”郭金桥清清嗓子扫视了在场的所有人,包括赵雷和陈晨。
意思很明显你们也跟着一起练。
赵雷和陈晨两人也很识趣的站在队伍中听着郭金桥接下来的吩咐。
“高跷戏是随身带着舞台的戏曲形式,高跷并不是常规的表演形式,而是一种表演道具,你们脚下踩的腿子就是移动的舞台。所以高跷表演中都有角色,每位角色都有着重要地位。十二位角色进行组合后就是高跷戏,高跷戏是有故事的。
就比如京剧里的《打渔杀家》《武松打虎》《大名府》《西厢记》等等,高跷角色的穿戴妆容,也都是根据戏剧发展而来的。可以说高跷脱胎于戏剧,以前高跷戏还有唱段,现在也已经失传了。通过这一点就可以证明,高跷和戏曲分不开关系。
要练好高跷就要练好基本功,高跷戏是集武术、戏曲、舞蹈、音乐于一身的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咱们蛤沽镇的民俗特色。高跷分为文武两种高跷戏,咱们蛤沽镇不同于杨柳青、沧州等地是文高跷,所以一些高难度的武术动作咱们是不用接触的。
但是基本的扎马步、协调性、柔韧性、力量都是需要训练的,耍高跷除了要看动作之外,还是要看体力的,没有体力和力量那动作做出来就不好看。没有协调和柔韧性一些动作做出来就变样了。”郭金桥面容严肃唾沫横飞的开始讲述高跷的一些知识和理论。
所有人都听出来了,接下来的基本功训练是什么了,扎马步!
扎马步可以说是戏曲、武术中最重要的基本功,也是锻炼腿部力量最行之有效的方法。
然而郭金桥面前的这帮人可都不是童子功啊,有的人骨骼已经都长死了发育完全了,再训练这些基本功,那要付出的努力比六七岁的孩子们更加的多。
尤其让赵雷和陈晨更绝望的是,郭金桥带来了一捆香,没错就是上香的香。
在他们扎马步的时候,郭金桥在他们屁股地上一人点了一根。
“郭师傅这是干什么?早上谁擦屁股没擦干净,用香薰薰臭味嘛?”赵雷蹲着马步嘿嘿笑着。
“也行,不过最主要的作用就是谁马步蹲不下去了,就烫他一下。”郭金桥挨个的给他们点香。
听到这所有人**一紧,马上规范起动作。
郭教习还怪狠的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