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阿爸的回忆:他会留下来
蔡伟、杨亮拿着吃得往回走,不想在隔壁土坯房门口碰到了正在吃饭的拉毛才让。
看着两人回来了,拉毛才让就像是什么事儿都没发生一样,冲着两人笑呵呵地打招呼,“小伙子,刚才不好意思啊!”
蔡伟、杨亮匆匆进了屋,他们可不想跟这位大汉再有任何的纠缠。
蔡伟终于憋不住了,一进屋就发泄起来,“这都什么人!这里怎么是这样的!说动手就动手,真当没人管了吗!还有他凭什么住得那么好!我刚才都看了,其他的几间房都有床,就我们新来的住的是地铺。”
杨亮忙劝道,“少说两句吧,这里比不上市里,咱们得尽快融入这里。”
拉毛才让听着屋里两个人的抱怨,将最后一口窝头送进嘴里,摇了摇头笑着进了工棚。
本以为睡下就完事了,可到了晚上只有煤油灯照明,煤油散发出来的浓烈气味让人根本无法睡觉,咳嗽声更是此起彼伏。蔡伟被煤油呛得睡不着,想着打开门流通一下空气,不想刚一拉开门,一阵寒风扑面而来,裹着盐粒直接打在他脸上,那种冰冷和生疼,让蔡伟急忙捂着脸。
他回头见大家都睡得不安稳,便到杨亮床边,想要叫醒他。
“杨亮!杨亮!”
“赶紧睡吧,明天还要劳动呢。”杨亮没怎么搭理他,翻了个身便睡了
蔡伟都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时候睡着的,迷迷糊糊中还没过多久,就被一声起床号给惊醒了。
屋外的天还是黑的,不会儿的功夫,李海青推开了房门,冲着里面说道,“起来了,起来了。”
老盐工很按时地在采盐船前站好了队,手里各自拿着工具,可大家等了好半天,才见新来的这群年轻人三三两两地来集合。
刚开春的茶卡,在这个时候与冬天没有区别。不知道从哪里又飘来了一阵雪,它没有那么柔美的落下,而是随着湖上的狂风,一个劲地往脸上拍!
李海青看着新人,没有生气,而是平和地给大家开起了动员会,他拿起一个锥形的铁桶说道,“同志们!咱们这里来了新队员,大家一定要互帮互助!不能再有今天下午的事情发生了!”李海青说着看着人群中的拉毛才让,而后又道,“新来的同志们,以后我们每天起床的时间就是这个时间,现在是四点半。我们的盐船要赶在太阳升起之前就出去,采第一批清晨的盐,这是盐湖的规矩。你们要尽快适应这里,在这里,你们会安排到不同的岗位进行轮岗,我们盐湖要给国家培养全能型的人才。你们这批里面有学技术的、机修的,都是高考恢复后的高才生,但是在你们这些技术得到施展之前,你们要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吃苦!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不多说了!今天我就带大家见识一下咱们茶卡的船,茶卡的盐!”
采盐船的引擎发动,本是寂静的夜,早已被打破。盐船的盐斗里还有余下的盐粒,随着机械声轰鸣,盐斗冲着天散出白花花的盐粒,在机械船探照灯下,却若漫天星辰一样!
所有人看着这星辰,看着眼前的采盐船在老盐工齐力推动下,慢慢出湖。
“一二!走!一二!走!”
新来的队员被眼前这番景象震撼到了,他们没有想到,巨大的采盐船就这样被众人推了出去,那喊声震耳欲聋,已经盖过了引擎的声音。
杨亮激动地说,“如果跟着大家一起众志成城地干,我们一定能干出一番事业的!”
确实,经过了这次实地的“教育”,大家确实有了斗志。可距离李海青给大家开动员会后的一周,该发生的还是发生了。
黄昏中,大家迎着采盐船归来。就连新队员也参与到了拉船的行列中,可蔡伟和几个人的脸色并不好看。
等船上了泊岸,海青还觉得今天格外的顺利,“行!走,吃饭!对了,今天的晚班是你们新来的班组,跟着我去洗盐车间。”
“吃饭,吃饭!能不能换点花样!”蔡伟在人群中嘟囔着,只是大家都累了,这声都被大家听到了。
李海青更是听得真切,问了一句,“你说什么?”
不问还好,这一问,蔡伟满腹的委屈都倒了出来,“我想提意见!”
“你说。”
蔡伟也是不顾大家怎么看了,直接说道,“我想说我们的伙食能不能改善一些!每天都是咸菜、腌菜,现在连绿叶菜都见不到了。你看看我们,这几天脸上都脱皮了,我这手都被盐水给害得裂口子了。还有我们住的地方,凭什么他们能睡木板床,我们都睡地铺!而且我们来这里,没有人尊重我们!没有人重视我们!”
“是啊!是啊!”其中有几人附和道
李海青听完,直接问蔡伟,“说完了?还有别的问题吗?”
“没了!”
“你们这一批跟我们一样,都是凭着学校和单位的介绍信过来的。你们在这里的表现也直接影响到你们以后在新的工作单位中的考核。你们在这里只有两年时间,两年后你们来去自由,当然你们现在也来去自如,我不会留你们任何一个人。”毕竟是血气方刚,李海青说得也激动起来,“你们这一批口口声声说尊重和重视,但在这里,是大家协作,是大家一起奋斗。知青下乡,响应国家号召,你们来到这里就已经被尊重了,但这种尊重是别人给你的,别人给你的,是靠自己挣出来的!”
李海青一番话让所有人哑口无言,几位老盐工还没听完,就直接离开了。对于老盐工而言,他们守护在这里,已是被尊重了。
在人群中走出一个戴着安全帽的男子,慢慢走上前,脱下帽子大家一瞧,正是厂长才项。
“厂长也干活!”新人中不知道谁说了一声
才项本不想露面,他就想安安静静地把活做好。可海青这一说,他觉得对新人,还是有几句话要说,“海青说得没错!我想对你们说,我不是来动员你们的,动员会那天早晨就开过了!你们想走的,现在就可以办理手续,明早我会安排进城的车送你们!就这样,散了吧!”
所有人都走了,只有蔡伟站在采盐船前,他迷茫了,他也不知道何去何从。
才项和海青打了饭,便蹲在工棚外吃了起来。
“蔡伟这孩子是不会离开的。”才项突然来了一句,转而问海青,“你信吗?”
海青自然不信,他摇摇头,“怎么可能,他这次搞小团体,然后又抱怨这个抱怨那个,这以后还怎么待下去。他待的时间越长,他的情绪就越大。”
才项仿佛胸有成竹,摇了摇头,“别人会,但他不会。海青,看人这块你得跟我学学。蔡伟骨子里有一股劲,正是我们盐厂所需要的那股劲,就看怎么磨了。”
“你看人真这么准?”
“蔡伟是直性子,直性子的人一般都重感情!而且我敢肯定,两年后,他也不会离开这里,他会一直待在盐湖的。”
李海青半信半疑,才项这个猜测对他来说,并没有十足的可信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