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故事第五十一章
商朝故事第五十一章,一方面是卜良子的焦虑,一方面是汤的胸有成竹,因为算无遗策,朝廷大军来到南方之后,所有的战事都是按照计划在进行。现在,把赤龙城当吸铁石的做法初见成效,葛燕消灭了一路叛军,如果无量的大军也能够获胜,汤就准备派傅聪去当说客,去说服剩下的四家诸侯和朝廷罢战,重新归附朝廷,这样做虽然有风险,但是在汤看来,可行性还是很大的。如果摆平了其余四家诸侯,朝廷就可以专心对付越国了。
晚上吃过饭后,汤的脑子里都是越国,因为他的计划是,歼灭了越国的援军之后,立刻挥兵南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军直抵越国境内,对于汤来说,这是新的事业开端,开疆扩土就从越国开始。这时候,仆人送了茶进来,汤早就养成了习惯,吃过饭后,喜欢喝茶。哪知道,傅聪随后走了进来,因为在军营,大臣,将军,进出汤的营帐比较随便,如果在京城,就繁琐多了。
“付爱卿,孤正在想你,你就到了。”汤笑笑说,这的确是汤的心理话,慢慢长夜,有个人陪伴说话,是惬意的事情,何况傅聪本人乖巧,不会说出让汤不舒服的话。
“臣猜,大王准备派臣出征了,假如今天无将军方面有信息到来,臣明天就可以出发。”傅聪同样笑笑说,刨去君王的位置,傅聪也愿意陪伴在汤身边,因为在汤身边,感觉进步很快,汤的睿智,博学和与人为善的性情,不会让傅聪感觉不舒服。
“付爱卿对无将军取胜的信心很足啊!”汤带有调笑意味地说,这种看似不友好的举动,恰恰能够拆除君臣之间的壁垒,汤主动走下神坛,把自己当做普通人的谈笑,是他拉近君臣关系的杀手锏之一,傅聪来自于基层,更容易享受这样的亲近。
“大王如果不相信大将军,朝廷就没有人可以打胜仗了。”傅聪故意皱着眉头反击说,他知道汤不喜欢一味顺从的马屁精,这是在伊尹身上学到的窍门。
“说的也是,如果大将军知道孤这样对待他,一定会不高兴的。”汤说完大笑起来,他喜欢和亲近地大臣,无拘无束地说笑。随后就转换了话题说:“大将军的使命完成后,该轮到爱卿出马了,想必爱卿不会让孤失望吧?”
“当然不会。”傅聪立刻用肯定的语气做了回答,随后感觉自己的空话没有说服力,就补充说:“四家诸侯不是瞎子,聋子。如果看见橙族和黄族出动军队后被消灭了,还要和赤族捆绑,等着被朝廷收拾,他们就是脑子出问题了。一个脑子出问题的人,怎么可能做当家人?”
“看来爱卿是胸有成竹了?”听见傅聪这样说,汤笑了,因为傅聪的理由说到自己心理去了,但是不久汤的眉头皱了起来。“真正强大的力量不是摆在外面,武学大家的真功夫都是藏在气体里。”
“大王放心,臣不会颐指气使地去压迫诸侯,好的剑法都是内敛的,藏锋于剑内。”傅聪回答,这话等于告诉汤,自己明白了汤的意思。再说了,以他的学识和性格,不会做出以大欺小的事情。
汤满意地点点点头,正要说话,内卫突然掀开帐幕走了进来。“大王,无将军求见。”
“请!”听说无量回来了,汤的眼睛放光了,心说来的真及时。
随后侍卫走了出去,无量大踏步地走了进来,虽然一脸灰尘,脸上带着倦容,但是眼睛还是炯炯有神。
“大王,末将不辱使命,将黄族援军全部歼灭,特来复命。”无量一边给汤行礼,一边说,声音有些嘶哑。
“坐下,坐下,大将军辛苦了。”汤连忙回话说,身子站了起来,因为他从无量的神态,脸上的征尘上看出来,无量非常辛苦,恐怕是马不停蹄地赶回来的。
汤的判断没有错,无量因为担心汤着急,战事一结束,把后续事情交代给副手,自己就马不停蹄地赶回赤龙城了,因为他知道,汤在下盘大棋,掌握情报信息是关键的。这次出兵伏击黄族援军,出兵的时候,无量本来没有多少担心,但是没有想到,他们半路伏击的谋略,居然被黄族一个小人物看破了,差点打不到狐狸惹一身臊。
这个小人物就是黄族当家人儿子的老师费先生,费先生是在他们闲谈的时候,听到消息的,立刻对黄族当家人儿子说:“黄族增援赤族没有错,但是这样出兵非但不妥,还隐藏着极大风险。”
这侯爵的儿子听后感觉老师的话费解,就问:“老师,学生不大明白老师的话,请老师指教。”
“事情明摆着,黄族派出的两千士兵,就算能够安全到达赤龙城外,能够是朝廷军队的对手?因为朝廷军队看见黄族军队的时候,完全可以放弃攻城,派出部分兵力监视城内就可以了,城外可以集中主力对付我们,凭黄族军队的战斗力,在士兵数量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哪里是朝廷军队的对手?下场只有一个:被消灭。”
侯爵儿子听到这,脸色变了,因为他知道,黄族派出的士兵虽然不是很多,但却是黄族军队的主力,一旦主力部队被消灭,后果是及其悲惨的,就默不作声,等着听下文。
“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朝廷军队打败了赤族军队,为什么不乘胜进军,反而围而不攻?这里有阴谋?”费先生说。
“阴谋,什么阴谋?”侯爵儿子问。
“朝廷故意把赤龙城当做钓饵,让各个侯爵的部队前去增援,如此一来,他们就可以在半路伏击我们,然后各个击破。想破解这个阴谋,唯一的办法是黄族军队和橙族军队合兵一处,这样一来,朝廷军队胃口不大,就不敢对我们攻击,即使攻击,也不一定能够占到便宜。”费先生说。
侯爵儿子听完费先生的话,吓了一身冷汗,连忙去找父亲,把费先生的话,告诉了老侯爵,老侯爵想了片刻,知道费先生的话有道理。但是也知道,即使有风险,不能不去,因为他清楚,如果赤龙城陷落,赤族完蛋,朝廷军队下个打击的目标,一定是橙族和他们黄族,以他们一个族的力量,并不太坚固的城池,很难和朝廷军队较量,战火会烧到家园,这样更不划算,因此,出兵是必须的,费先生说的对,不能移黄族的军队一家和朝廷军队较量,联合橙族的军队一块去救赤龙城才是上策。
听信了费先生的建议之后,老侯爵改变了战术,命令黄族援兵不走正南大路去救援赤龙城,而是改走西北小路,直奔橙族龙城,汇合橙族军队后一块出兵。从黄族城池出发,像南,像北,各有一条道路通向外面,如果走大路,是直奔赤龙城的,要去汇合橙族,只能走小路,小路最不利的地方不仅仅是道路情况不好,路的两边树林茂密,杂草丛生,如果有人在那里埋伏大军,部队容易全军覆灭,虽然有这些不利条件,最后侯爵还是决心走西北小路,因为出兵是必须的,黄族没有力量单独对抗朝廷大军。
对于黄族的变动,无量并不知道,但是无量早就在城里安插了密探,担心有意外情况发生,密探第一时间没有发现黄族的军队出现异动,但是军队出动,还是知道的,因此就一直尾随军队出城了,但是当军队出城,并没有走预定的路线,他就知道黄族的军队改变了计划,因此用最快的速度跑回军营,报告了情况。无量得到消息后,知道现在追上去,就算能够追到黄族士兵,也只能兜屁股打,如此一来,歼灭黄族主力的计划就不可能完成,情急之下,无量没有慌乱,想出了临时逼使对方掉头,回到南路的办法,至于这个办法管用不管用,只能听天由命了。
于是无量就率领十几个亲兵护卫,把部队里所有的旗帜都搜罗在一起,快马加鞭绕道赶到了黄族军队的前面,在道路两边的树林里遍插旌旗,布置疑兵,然后把这十几个亲兵留在树林里,让他们用若隐若现的方法,故意暴露自己。无量这手果然有效,黄族大军领军大将本来对于出兵帮助卜良子就持反对意见,因为他认为,诸侯的军事实力远远比不过朝廷,既然朝廷反对,就应该归顺,而不是兵戎相见。因为在他看来,诸侯就算能够独立,对本族的好处也不大,因为赤族是七家诸侯领头的,建立联盟,甚至建立国家,最后的当家人也是卜良子,黄族不过是换了个主人,还是做陪衬的角色,为了这个陪衬角色,冒险和朝廷为敌,最后可能招致灭族之祸,实在是得不偿失。但是侯爵被卜良子灌了迷魂汤,自己的劝解听不进去。眼下,朝廷的大军果然来了,两次交战,联军都大败,而朝廷军队人数不占优,这一切说明,朝廷军队的战斗力高于联军部队的战斗力。有了这样的情绪,心理的胆怯自然而然潜伏下来,因此,当部队走进杂草丛生的小路上,免不了疑神疑鬼了,后来前面负责哨探的士兵回来禀报,看见远处有朝廷军旗在树林里晃动,偶尔还可以看见朝廷士兵。老将军就亲自前去查看,果然发现了树林里,若隐若现的旗帜,和不时出现的士兵,立刻觉得,树林里有朝廷军队的伏兵。命令士兵停止前进,掉头,后队变前队,撤出小路,回到了黄族大本营。
侯爵听完老将军的报告,不敢不信,既然这条路不能走,就命令老将军率领军队走南路,就这样,无量的疑兵计成功了,因此,当老将军率领大军走南路,遇到了无量的大军。两军交战的结果,自然是黄族军队不敌,最后老将军看见形势不对,明白抵抗下去,麾下士兵可能一个都不会活下来,就命令士兵放下武器,率领全军投降了。
无量把战斗过程,完完整整地对汤说了一遍,最后提议说,因为老将军并没有率领军队抵抗到最后一刻,建议优待老将军,汤同意了,告诉无量,如果老将军愿意为朝廷服务,可以留在商朝做官。
六
两路援军分别被葛燕和无量率领的军队消灭,包括傅聪在内,都建议汤,趁热打铁,拿下赤龙城,然后平定最后四家诸侯,这样一来,南方叛乱就会结束,但是汤没有采纳,而是命令无量的部队隐蔽起来,准备应付突如其来的战斗。
越国方面,至今没有传来消息,在汤看来,这不正常,至于原因,他无法判断出,但是有一点他相信,越国不会不出兵,因为事情明摆着,如果越国不救赤龙城,等着赤族灭亡,其余六族对越国就失去了信任,那样一来,即使越国有能力北进,没有当地部族的帮助,很难占领商朝土地,如果越国根本就没有这样的打算,安于一隅之地也就罢了,但是根据情报,越国国君赤龙子是个有野心的人,他不应该如此短视,只管自扫门前雪,因此汤决定隐藏无量部队。诱骗对方上当。假如越国真的不出兵,汤在朝廷增援部队到达的时候,也一定要出兵越国,剪除朝廷的隐患。汤之所以希望越国军队来到商朝土地,双方交战,首先从道义上来说,占据主动,因为越国军队不管有多大的理由,在没有得到朝廷邀请的情况下,进入商朝的土地,可以视为侵略。第二,越国军队进入赤龙城附近,远离本国国土,粮草物资供给容易出现困难,加上人生地不熟,困难肯定不小,双方的优劣就能够扯平,这样一来,在军事战略上,朝廷军队不但不处在劣势,还略微占便宜,所以,尽管汤打定了主意要进军越国,在没有进入越国土地之前,还是希望消灭一些越国军队,给大军进攻越国减少障碍。
为了大的战略,汤只能对赤龙城采取围而不攻的战术,隐藏自己的军事实力,这样一来,越国军队容易上钩。因此,在没有确定越国会不会出兵的时候。汤只能耐着心等待,不断地演戏,对赤龙城时而假攻,时而真攻,见好就收,让卜良子感觉不是朝廷军队不攻,是攻不下来。只是这样的演戏,时间长了,容易露出马脚的,因此,尽管傅聪要求去说服剩下的诸侯归降,汤就是不松口。在汤的眼里,收复七家诸侯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灭掉越国,因为灭掉越国,蠢蠢欲动的诸侯,没有了后援,只能放弃和朝廷叫板的愿望,而且好处还不仅如此。越国被灭,整个南方,就没有了和商朝叫板的国家,现有的一些部族,短时间里只能臣服朝廷,不会炸翅,如此一来,南方的边界就彻底安全了。
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想问题的时候,目光肯定长远,能够抵挡任何诱惑,目光盯紧最大的目标。几天后,越国方面还是没有动静,可是朝廷的五千精兵却到了,主力部队增加五千人,当然是好事,此时却是个麻烦,五千士兵需要吃喝拉撒,需要休息睡觉,又不能暴露目标,这个任务是很难完成的,因为汤不敢让士兵天天睡在野外,也不敢让他们天天吃干粮,吃不到荤腥和蔬菜,那样一来,士兵的身体肌能就可能下降,真到了打仗的时候,没有体力不行,所以这个消息给汤增添了很多不安和烦恼。就在这时,汤的运气来了,去往越国的暗探几乎脱相般地回来了,无量虽然心疼他,但是知道汤更需要听到消息,就带着暗探去见汤了。
汤看见人不人鬼不鬼的暗探吓了一跳,后来知道他为了抢时间回来报信,根本没有走大路,而是穿越丛林小路回来的,而且夜晚就露宿野外,吃的都是野果,野菜之类的东西,这才抢回来几天时间报信的。听了暗探的介绍,汤也悚然动容,当时就让军士给暗探拿来他本人吃的糕点,沏上最好的茶叶,在探子狼吞虎咽吃饭的时候,没有说一句话,静静地等待着,一个兵卒得到这样的待遇,算是空前绝后了。暗探感动的,几乎是就着眼泪把糕点吃完的,最后才把自己得到的消息告诉了汤。
原来,越王赤龙子就像汤判断的那样,的确想出兵中原,因为相比于富庶的中原,他占据的土地,城镇简直就是地主和贫农之差,而他是个有野心的人,因此当他得知朝廷大军和七家诸侯火拼的时候,感觉机会难得,认为这个时候他的部队进入南方,毫无疑问,就会成为七家诸侯的救世主,至少会被他们认为是大哥。而朝廷军队一共只来了五千士兵,打败他们不是问题。只是开始的时候,卜良子等诸侯并没有请他加入,因此他虽然有心出兵,可是没有机会,这让他感觉灰心丧气,只能耐心等待,虽然他的军师屠狗劝他不要顾忌七家诸侯的感觉,直接派兵,但是被他拒绝了,因为他明白,没有七家诸侯的支持,最后双方反目成仇,反而不美。就在他准备出兵,聚集兵力的时候,随后发生的事情,让赤龙子目瞪口呆,因为他绝对没有想到。自己寄予厚望的七家诸侯,在朝廷军队的打击下,不堪一击,两次交锋,两次大败,现在连赤族的主要都成赤龙城都被围困,这让他感觉朝廷军事力量的强大,也觉得踏入纷争,可能会给越国带来大麻烦,因此才对于卜良子派来的特使表示无视,给予了冷遇,直到无量道人来到之时,赤龙子也没有接见卜良子的特使。
赤龙子可以无视特使的存在,但是却不敢不见无量道人,因为他知道,无量道人在赤族的地位,和卜良子之间的关系,如果拒绝见无量道人,等于宣布和赤族联盟的决裂,这样的风险赤龙子当然不想接受,因此就接见了无量道人,虽然第一次见面,双方没有达成任何协议,但是,一切在无量道人的预料之中,无量道人没有着急,会见结束的下午,他约见了赤龙子的军师屠狗,屠狗当然意外,因为他是主张不出兵,隔岸观火的。
无量道人把屠狗邀到京城内最豪华的酒肆,在特设的包厢里,两个人进行了单独的谈话,双方虽然见面不多,但是有过接触,算是比较了解,所以一开始,就把礼节似的仪式省略了,屠狗开门见山地说:“不知道道长为何约我单独交谈?”
屠狗的潜台词是:我是反对出兵的,而你是来请求我家大王出兵的,这不是烧香找错了庙?
无量道人显然做足了准备,因为他明白,要想说动赤龙子出兵,首先要做的事情是排除干扰,而屠狗是赤龙子身边,反对出兵的主要干将,如果能够说服他,事情就可能成功了一半,因此在做足了功课之后,无量道人决定找屠狗商谈。因此在屠狗说出这番话之后,无量道人微微一笑地说:“屠大人应该和贫道的位置差不多,都必须依靠主子的信任,靠出谋划策才能够拥有自己的权利,享受现有的地位。我们和主人之间的关系属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贫道这样说,屠大人是不是认可?”
“这个自然。”屠狗点点头认可地说,正因为这样的考虑,他在出谋策划的时候,才不能不慎重。
“问题是,我们在对主人忠心的同时,还必须和主人的想法,保持高度一致,否则久而久之容易失去主人信任。”说到这,无量道人打住了,用意味深长的目光扫视着屠狗,看见他眼睛里有不安定的东西在闪烁,明白自己的话,击中了他的软肋,又说:“越王是个有雄心的人,不甘于屈居一隅很久了,北进是他的长期战略,但是越王想北进,离不开七家诸侯的帮助,这是事实,屠大人不会否认吧?”
听无量道人这样说,屠狗不由自主地躲开了无量道人的目光,因为无量道人的判断准确,而这又是他最为担心的地方。从心理说,他不希望越王和商朝作对,因为他知道,中原的大王实力雄厚。建国历史悠久,和中原大王作对,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只要中原大王不来蚕食越国的土地,两家最好和平共处。但是这样明智的道理,赤龙子是听不进去的,赤龙子满脑袋是开疆扩土,占领更大的土地和人口,掠夺更多的财富,他虽然不同意赤龙子的想法,却也只能按照赤龙子的想法去做事,否则,依照赤龙子的性格,哪天一个不高兴,或许就可能把自己扫地出门。现在,无量道人看破他们之间的关系,把话说明白了,就是想让自己看清大势,自己何尝不明白,但是怎么做必须斟酌,因为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加入进去,越国就是商朝的敌人。
看见屠狗没有回话,无量道人明白屠狗对自己的话默认了,就继续往下说:“一旦七家诸侯被朝廷战败,赤龙城归附了朝廷,越王所有的雄心壮志将成为泡影,更可怕的是,那个时候,越国的邻国不再是友好的邻邦,不能威胁越国存在的诸侯,而是强大的商朝帝国,就是说,越国旁边原来是一群羊,现在变成了一只狼,试问,从此以后,越国是不是可以像现在这样,高枕无忧?”
屠狗听到这,心理猛地一震,因无量道人说的危险,他从来没有想过,过去他想的,只是保住越国现在的地位,而无量道人告诉他的是:狼来了,问题是,无量道人的话不是恫吓,的确存在危险,如果越国面对强大的商朝,双方存在边界,很难说不发生争端,一旦战事起来,越国就要单独面对商朝,那时就很难说有胜算,现在看来,如果七家诸侯被灭,失去了缓冲地带,越国的确危险了。
“多谢道长的提醒,这点我们的确是忽略了?”
无量道人听见屠狗这样说,心理明白,屠狗被自己的话说动了,暗暗地抒了口气。“我们七家诸侯,和越国的关系,其实是同船共度的关系,船翻了,大家都没有好结果,所以,贫道希望面对共同敌人的时候,能够和衷共济,这样才可以度过劫难。”
“道长说的有理,我明白道长的意思了,道长请放心,我会劝说大王出兵的,只是希望朝议的时候,道长能够仗义执言,说动大王。”屠狗说,他担心自己的力量不够,所以,希望借助无量道人的说辞,说服赤龙子,这样才可能达到出兵的目标。
无量道人答应了,因此再一次和赤龙子见面的时候,一方面是无量道人下说辞,另外一方面,屠狗在一边敲边鼓,最后赤龙子被两个人说服,答应了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