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谁动了他的故事

第0953章 传教章程

17~18二人,后被他改成:减死发配了。

19~20两人,后被他改斩为流,再以孤儿留养,活了下来。

实际田二以下4人,因伤害对像为俄国人,被俄公使异议复审,以误杀罪减刑,故不得死。

李鸿章,曾大弟子,实际是详细研究过这20人名单的,想想他对许多人事的态度,还是挺有同情心的。

天津教案刚发生时,他就认为“其曲在我”,“目前只求不开衅端,免得中外骚动,牵制大局”,“仍以拿犯,赔钱两层为结束”,不愧是大弟子。

另,小锥王五等25人拟军徒名单,这就从略了。

已革知府张光藻、已革知县刘杰2人,则被刑部判刑,发配黑龙江军台服务,而周道台因真不在事中而幸免。

李鸿章的意思,该办赶紧办,该赔赶紧赔,该修赶紧修,7国如还揪住不放,实在要拿大清出气的话,就该打再打。

赔偿、抚恤2项谈判,分别在北京和天津两地举行,最后,议定赔偿、抚恤银数目,如下——

1法国**、望海楼教堂、仁慈堂及商人损失210000两,

2被杀之法国11人、比利时2人,英国和意大利各1人,共15人,共抚恤银250000两,

3遇害之中国教民16人,抚恤银5000两,

4被杀之俄国3名商人,抚恤银30000两,

5英国礼拜堂损失2500两、美国礼拜堂损失4785.19两、德国商人损失1203两。

5项合计:503488.19两。

该干的干了后,轰动内外的天津教案总算告结,7国公使也就拉倒了。

实际所赔银两,远远不够重修海神庙大教堂,直到后来的庚子赔款到手,该大教堂才原地复建,重放光芒。

曾李师徒俩,在天津甚为默契,结案后,师父曾国藩得亲自入都汇报,于10月20日得到陛见。

两宫问大师:

“天津百姓尚刁难好事否?”

“洋人固然可虑,教堂总是多事。”

曾国藩半接半答,说——

“洋人甚是可虑,臣前番具疏详叙一初。近来各处滋事,皆是教堂、教民欺不受教的百姓,教士庇护教民,教堂纵容教士,官府不能钳制。

“此后更换和约,须将传教一条严议章程方好。”

两宫还真听进去了,立即交代总衙“思患预防”,以期“中外和好,保全大局”。

于是,由总衙大臣文祥主持,讨论如何限定教堂活动,卒拟定8条,名《传教章程》,会商各国,为善后计。

八条具体内容,如下:

1外国育婴堂概行裁撤,以免物议,如必欲设堂,只收奉教者之孤儿,然必报官立案;

2中国妇女不准进入教堂,外国修女亦不准在中国传教,以严规矩而免疑议;

3传教士居住中国,当从中国法律、风俗,不得自立门户,尤不可有违国法官令、僭越权柄及**民众;

4中外相居密迩,用法两无所偏,中国人照中国例,外国人照西例,以服民心;

5传教士往何省传教,须办护照,不得暗赴他省,或将护照转给他人,所过关卡一切应纳税货不得私自携带;

6传教士收人入教,先细访其人有无作恶犯律之事,当收者收之,不可收者去之,进教后所为不法者即逐出教外;

7传教士在中国,当照中国法规,不可干名犯义,擅用关防印信送递照会;

8嗣后,传教士不得任凭私意,指请索还教堂,致侵平民,以免启衅。

自二鸦结束而起的还堂风,至此天津教案终结,才正式结束,1860~1870,历经整整10年,暂告消停。

1871年正月十九日,总衙《传教章程》出台,即得国人好评,相应,并下旨各省,要求教堂镌刻在墙,否则仍会引起打堂。

时人谓之曰:“所列八条,皆有案证指明。从前教案之起,半皆坐犯以上八条。今欲调和民教,永远相安,舍是更无他法。”

但,会商各国时,遭到列强的一致反对,皆示反对,置之不理。

“此件到欧洲,各国政府不甚嘉纳,意谓中间所指教士劣迹无据非真,且谓总署所见得一失二,偏而不该。”

当时,崇厚大钦差正在欧洲道歉谢罪,接到总衙的《传教章程》,递交给法国时,竟被喷成无赖。

崇厚没法说什么,他只是执行国内指令而已,实际法国的教会势力被视为保皇力量,正受到共和政府的全力排斥。

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实质上已与帝国不同,只是关注国际利益而非什么教士权利,假如崇厚有一定的特使主动权,将这些变化报告总衙的话,法在华教会似会被彻底铲除出中国。

当然,这与他的使命相违,也无法做到,本来就是鸡同鸭讲,再换几个法国翻译也没用。

其时,不仅法国乱七八糟,就是德国、意大利等也正在形成新的民族国家,雄霸欧洲大陆的教会势力,相继遭到本国政府的种种限制和约束。

各国在华传教士的护照,原由公使或领事签发,经此会商冲击,逐渐改由公使统一签发;

特别是,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天主教国家在华传教士,本来受法国统一保护,护照也由法国统一签发,但19世纪70年代,各种大革命、小革命蓬勃相生,后两者完成了自身民族国家形式、国家实力不断壮大,相继产生了:摆脱法国天主教保教权的意向。

到该世纪末,法兰西才算是最终摆脱了宗教的累赘,扔了大包袱,与英美国家看齐了。

原先,各地传教士的名片,简直通吃各省各级衙门,自此已逐渐失去魔力,除自我介绍用外,再想任意见任何地方官,不灵了。

尽管当时沸反盈天,双方依然各行其是,总衙想靠这一纸章程来防止今后发生教案,却也实难奏效。

各地的教堂,因拒绝张榜这8条章程,地方衙门则以此作梗,约束传教士活动,使传教实际不太可能。

所以,民教关系并未改善,教案还是在全国各地继续上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