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57章 重庆江北厅集案
乌石山董事林应霖,摘去顶戴,停委三年;
林依奴等12人,为首滋事者,分别处以流徒和杖枷;
洋楼及杂物损失,赔补4045 元,结清洋楼焚毁案。
乌石山洋人迁出案,则延至1880年3月11日,胡约翰业已回国,新教士答应搬出。
互换成功,双方立具《电线局汉文租约》,画押盖印,规定——
在20年租期内,不得转租他人及做别等事务,围墙内屋宇不得更改,树木不得砍伐,古墓不得挖掘。乌石山洋楼内所有教士、教民均移居城外电线局。
27日,星察理将乌石山道山观洋楼钥匙函送通商局。
至此,历时30余年的乌石山洋楼,终于交还,闽省各处教民顿时收敛。
如果说福建2置产案费时长,再说些生猛案例——重庆江北厅教案,由系列个案组成,只好分述,材料亦为范若瑟所控。
1876年初,重庆府属各地流传揭帖《张之洞奏稿》,谓传教:“造淫词以惑众,持妖术以笼人”,痛斥“咸钦议和”“不敢言战”,引史上“和戎致败”教训,宣扬敢战必胜。
曲终奏雅,“请朝廷偕宰相以振奋,急命连乡,各守要隘,修海口之炮台,断夷船之往来。见驷马成群,山河壮气,蠢顽悉除,重向日月之光明,妖异全消,洗尽乾坤之丑陋。”
这揭帖清词丽句,上乘佳作,应与前述《湖南揭帖》好有一比,但真要是四川学政张之洞写的,朝廷有无宰相还不明白?
江北厅绅民系列反教事件,由此并起。
1鸳鸯桥私宰案
1876年春,鸳鸯桥教民艾祚昂等人私宰耕牛,团民武生陈子春阻止,即挟牛刀逞凶未果,反而被我英勇团众夺刀捆送厅城,后经批评教育放回。
教堂却因此上控道府,未予受理,遂刻意报复——
4月7日,教堂探知鸳鸯桥几个团民行踪后,即派李春发即李蒸笼、龚照等纠集30余人追赶。
至青草坝,将团民邓洪和、湛际唐、陈兴发、黄寿喜捉获,摁在地上**。
2江北行动
第二天4月8日凌晨,江北厅48场团众,在陈子春、聂钦斋2团总带领下,誓师青草坝,列队进城打教——
手执旗帜、火把,携刀枪、操戈矛,用火炮一举轰塌教堂,焚毁医馆,抢掠教民100余家。
随即分赴各乡打教,至7月间已打遍永兴、隆盛等20余场,打教团众数万人。
捣毁医馆8所,劫烧教民300余家,杀死:董大顺、秦文福等26人,3000多教民逃亡重庆。
3涪州行动
受江北影响,涪州团民张在初、罗春亭等人发布揭帖,号召打教。
0610~0810,2个月内,劫毁:清溪场、羊角碛、包家庙、子耳坝、武隆等处所有5教堂;
抢掠20余场、教民100余家;
杀死教民袁爱德等10余人。
4同期行动
巴县:白市驿、董家湾、走马崮、祁家沟等处30余户被劫;
南川县:水江石等处20余户被劫;
丰都县:陈家湾、湘坝场等处40余户被劫;
长寿县:云台铺等处10余户被劫;
酉阳州:苏家河等处10余户;
彭水县:江口、卡子场等处10余户,法国传教士兰德银物数百金被抢;
荣昌县:县界市场、演教寺20余户,教民张兴发、彭致顺被杀;
璧山县:城内教堂被掠;
垫江县:太平铺、卧龙河教民10余户,教民夏国璠被杀;
秀山县:教堂1栋被毁抢。
5涪州再动
至12月底,涪州再次劫毁教堂,拆烧教民房屋100余家,逐尽州属一带所有教民。
川东各属教民逃集重庆,达2万多人。
6川北行动
江北厅教案也波及川北,毗连的邻水县,民教早有冲突。教民王同兴与团民挟嫌构讼,怀愤莫释。
恰县令邓履中新故,王同兴纠集教民数百人,于1876年8月27日夜间,杀向团民冯大泮家,焚抢一空,杀死2人,伤1人。
尔后占踞:雨台寨、小寨坪2村,陈列枪炮旗帜,四处焚掠。
8月30日,杀死团民1名。
邻水团民,遂互相联络,聚集数千人,倡言逐教,将县城及各乡教堂5处全行拆毁;
拆毁教民房屋100余家;
被驱逐之教民,多流亡遵义、广安、大竹一带。
内江县:永兴场教民彭志顺平日纠集教民,收藏武器,欺压良善,群众恨之已久,5~6月迭生欺压之事。
绅民遂成立文武会,联络邻县团民为三邑团,于7月20日赶赴永兴场,与彭志顺教民互斗,将彭志顺、邹贵贤等人杀死;
在彭志顺家中搜出刀矛多件,洋鞭刀10把;
教民纷纷逃避。
知县陆为棻,与委员、署资州知州黄加焜弹压,团民解散,但由于教堂赴省呈控,团民又散而复聚数千人,再次行动。
9月5日黄昏,齐到县城外东街子驻扎。
9月7日晨,涌入城内,拆毁教堂,打毁教民兰世衡、曾回春等屋铺面。
营山县:10月试期,生童及赶集群众打毁教堂、抢掠法国教士银物。
该集案起于江北,遍及川东、川南、川北,时长187604~12,基本扫灭各地教堂,逐尽教民,死伤几十人,属复合案、案中有案,其中详情就不多涉猎了。
当时,该案即由范若瑟控上四川总督李瀚章,“主使打教,归咎于官”,李总督适过重庆,指示弹压保护,逮捕凶犯。
5~6月间,李总初定章程10条,范主教已允6条,答应科考后再议。
道府县采取措施,生童考试间20余日平静无事,范主教又将前允6条全部推翻。
6月2日,该案上至总衙,初由罗淑亚提出照会,请严饬川省妥为办理。
此后,法使馆参赞赫捷德,多次照会督办,至10月8日,新公使白罗尼,一作白来尼,继续冲折照会。
一边照会不止,一边案发不断。
双方冲折至1877年2月,老军事家丁哥丁宝桢接任川督,奉旨接办该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