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谁动了他的故事

第一八六集战教 第0960章 总说中法教战

写以上教案,感觉到明显的阶段性,一鸦战后,英国人只为领事入城而斗争,虽也时有激烈但总体平稳,二鸦战中,法军竟将两广总衙变为石室教堂,令英国人咋舌。

不过,被英军抓走的叶总督横死孟买,不亦悲催?

二鸦后,以奕訢为首的维新派带头发还教堂旧址,但法国人渗入内地,远比英国人积极,具体原因已说了,各有说法。

法国在华商人没几个,教士一大堆,结果多碰在铁板上。

开始还真是些教案冲突,但内地案却不乏组织,教民是教会,非教民是团防局,一边是教士,一边是举子,明里暗里上下其手,中上模冲突死伤上千,已有战争色彩。

老手们办案,如丁哥散团、沈哥拒教,都不失明智,不过多纠缠,迅速作结,但咱们的曾大师,理学家、兵学家,反而砸在天津教案媾平上,实际还因此送了命。

无数背锅侠中却不见其影子,不亦天理乎?

时势造英雄,英雄变狗熊,能干净利索就相当不错了,其他都是说的。

有些教案,因与帮会有关,互相利用,已有起义之势,已非纯教案可拟,苗头也明显,玩不好就:引火烧身、自取灭亡。

尽管如此,还是常态下的冲突,到1882~1883中法战争爆发,教案情势重大转折,与洋教争斗进步,集中,高涨。

1884~1894,这10年间教案被专家划分为:第三阶段,深化期,不似此前分散、广布各省,有很大的区域性,列以下4类——

一、东南和西南

即中法两军陆海战场区域,含:云南、广西、广东、福建、浙江和台湾,5省1府。

次数之多,全国之首。

教民在战争中的行为,曾在中法北越战场时有所涉猎,致北宁战役前支后绌,但国内情形却未涉及,至此补上。

在这些战场上,法国教士积极配合法军,气焰嚣张,许多教堂成了接应法军的据点。

教会成了法军先遣队、别动队,双重作用,表现特别明显,团民对洋教的认识明显提高,甚至教民也有所醒悟,站到了反侵略一边。

举例说,如云南不少教民不怕法教士威吓,自觉反教退教;

法舰游弋广东海面,串诱该地教民助乱,“该教民不从”;

马江战役及镇南关之战,都有教民参加后勤,投身战斗,有的还英勇搏敌,壮烈殉国;

普通群众抗法情绪,更为高涨。

二、川黔2省

四川、贵州,是教会重点渗透区域,自二鸦结束的60年代,就多次教案,民教矛盾,终未缓和,中法战后,又掀新高。

1884年9月,从贵州遵义开始,打教活动四处蔓延——

遵义以西:仁怀,

遵义以北:桐梓、绥阳、正安、婺川,

遵义以东:湄潭、安化、石阡等县,

教堂均被砸毁,并迅速扩展到邻省,法主教报告,“贵州之祸,亦恐延及与贵州毗连之川东,可叹真不出所料。

“九月初四日,綦江县之天主教遭受毁劫。初四日以后几天里,该县乡村教寓亦遭此祸。”

1866年重庆教案再起,附近响应,大足教案影响尤大,持续时间长,群众越挫越勇,终酝成1890余栋臣反教起义。

三、长江中下游2岸

长江中下游沿岸各口,列强渗透的重点。1842年开放上海,1858开放南京,尽管还是天国首都。

据《中英天津条约》第10款,1859,参赞巴夏礼率军舰7艘,自上海溯江,在镇江、九江、汉口强设租界。

1876烟台条约,又增:宜昌、芜湖,“沿江安徽之大通、安庆,江西之湖口,湖广之武穴、陆溪口、沙市等处…轮船准暂停泊,上下客商货物。”

于是,外轮公司完全控制了长江航运,旧式运输业濒临绝境,民物萧条,民间衣食之途尽为攘夺,“江河船只顿减十之六七,失业之人不可胜计”。

江督刘坤一说,“小民多倚舟楫谋生,自为轮船所夺,其贫苦失业流为盗贼者比比皆是。私枭、会匪之充斥,职此之由。”

会匪指哥老会,与游民结合,成为1891反洋教主力。

首先在扬州爆发,然后蔓延到芜湖、丹阳、无锡、金匮、如皋、江阴、海门、安庆、南昌、武穴、宜昌等地。

哥老会还筹划反清起义,事机不密才流产了。

四、北方地区

中法开战,北方教案主要集中在2个地区——

1山东、直隶交界一带,以冠县为中心;

2热河及其毗邻省份和地方,以朝阳等地为中心。

冠县梨园屯教案,起于玉皇庙之争。1873法教士将玉皇庙改为教堂,激起村民公愤,屡兴讼案。1887风波再起,监生刘长安等到县控告,法公使李梅出面干预,刘长安等败诉。村民不服,先后递呈上告。

各级方官调解,以“互释前嫌,永远相安”,而法使则认为这是“私行断结”,非“公平了结”,拒不承认,致使此案长期难以议结。

1891年的热河教案,是民教矛盾与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以民教冲突始,最后发展为金丹教起义。

义军风暴,席卷——

热河:朝阳、平泉、赤峰、喀喇沁旗,

直隶:建昌、永平、滦州,

内蒙:敖贝旗、奈曼旗、翁牛特旗,

奉天:锦州等地,

声势极为浩大,最后才被重兵**下去。

1884~1894,十年教案有如下3特点~~

1反洋教与反入侵对结合

如1884年法军攻基隆时,“台北士民,同仇敌忾…大呼而起,往毁八甲教堂。已而枋隙、锡口亦遭火。”

马江开战时,闽省各地警报迭至,民心惶惑,群相鼓煽,拆毁多处教堂。

许多教民目睹法教士行为,服膺大义反教,还愿意甘结:

“身等虽系习天主教,并无随同操演情事。嗣后如遇法兵逼近上岸,身等情愿随同官兵杀打法人,不愿听从神父攻打官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