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61章 云南浪穹教案
事实上,不少教民参加了对法马江作战。
2反教与反清结合
1891李洪长江中下游哥老会起义,已远超反洋教的范围。
张之洞说:“此次哥老会匪,勾通洋人,结连长江上下三千里匪党,购运军火,图谋不轨,伙党极多,蓄谋至为深险…
“上起荆岳,下至武汉以下,皆已联为一气,一处蠢动,处处响应”,反清性质,至为明显。
热河金丹教起义,不仅反清,还反封建压迫,这一带向来实行蒙汉隔离政策,民族仇恨极深。
李鸿章奏:蒙古王公贵族,“借势横行,讹索**,拷打杀害,无恶不作,受累者不敢告官伸理,怀恨甚深,欲图报复泄忿。”
起义领导人杨悦春,承认:“因蒙、民素有嫌隙,假以仇杀天主堂为名,乘间起事”,实质是反阶级反民族压迫。
3秘密会社开始领导反教
不同于前2时期,秘密会社成为反教中坚,说明领导权已转移到底层人手中,反教斗争会更高涨。
以上概说,以下继续:具体教案。
1883年春,中法战争年初,云南迤西道大理府爆发:浪穹教案,烧毁教堂,杀死法教士及教民多人。
云南因边境省份,1847年即有巴黎外方传教会士古类分,又名古若望传教,至1880年初,天主教蔓延内地,已成不可收拾之势。
浪穹长营,有几十家入教。
中法战争前夕,驻浪穹县长营沙凤村教堂司铎张若望,1874来华,初在四川传教,始进大理府:浪穹、永平、蒙化。
先在漾濞设堂,旋至长营沙凤村教堂,职司铎。
村民吴大发因妻女被教堂奸占,告状无门,复受教士扬言处死威胁,走投无路。
1883年3月27日晚,邀集女婿傅小八、亲家傅老四,以及受教堂迫害的**亭、满老三和黄牌首计6人,到沙凤村教堂索要女儿。
张若望将吴女从后墙送走,开枪打伤吴大发,吴忍无可忍,杀死了张若望,割下其首级,交教民李天伦看管。
枪声一起,四周各村受害之家持械蜂拥而至报仇——
有人寻仇,参加混战;
有人冲入教堂、教民家中,纵火烧屋;
教民:刘豆腐、龙回子、胡老六、李杂货、邓姓、王姓、老李,7人被杀死;
刘钟氏、刘二娃2名被烧死;
群众:5人受伤。
浪穹县反教,迅速得到周围各县响应,两三天内永平县、蒙化厅所属之麦地、干庄、小河东、漾濞、上下江群众,相继持械驱逐教民,拆毁教堂——
命案在身、入教千庄教堂的王二夫妇,被杀死、投尸河中。
浪穹教案,引发严重交涉。
从沙凤村教堂出逃、负伤的教民:刘玉奎、教妇谢秦氏、邓姜氏;
从漾濞教堂出逃教民:周裁缝等,先后赶到大理府教堂,向法副主教罗尼设投诉,控告——
当地的军功、绅士、团董赵灿南等42人,其中浪穹县17名、永平县7名、漾濞18名,发动团丁200余人:
冲进、焚毁:教堂、教民家;
杀死:教民男女大小14口;
抢掠:财物。
诉求:主教作主,呈控惩凶。
当地绅民则针锋相对,公呈到县,陈述事由、因缘及实在情形,由张若望及其所纳匪类、莠民无恶不作,引发民愤。
良民吴大发投案自首,诉说冤情和受害情节,对杀死教士一节供认不讳,否认:预谋组织发动,除其所约6人外,余皆一问三不知。
首先接诉的是,迤西署理道台翁道鸿,见双方针尖麦芒,事由出入大,真假莫辨,心里直叫苦。
于是,一面具禀上报署理云贵总督岑毓英、云南巡抚杜瑞联,请派员查勘,以资交涉,一面即派人前往现场探查。
岑**事家也,即刻同意立案,致函总衙,并恭折奏报请旨,还将保护不力的浪穹县署令叶滋浚、浪穹汛外委千总李顺,暂行革职。
委派盐法道钟念祖,前往查办。
廷谕:岑总、杜抚,督同钟特派迅速确查,务将滋事首要各犯,悉数拿获,按律治罪。
岑总接旨,饬钟特派、翁署道,速速会札:永昌、大理、蒙化、永平、浪穹、漾濞府厅县融会贯通,切查严缉,不得倦怠。
自此,钟委派、翁署道,同知谢联庆、州判李春霖、蒙化厅署丞张恩洪、府经历黎肇元、巡检黎文州等员组成强大专案组,分往出事地,查勘弹压,解散聚众不散的民教团伙,忙个不停。
经月缉查,除杀死王二夫妇的凶手、纵火数犯、教民刘玉奎未交出外,一众首从案犯,被告绅民及证人,俱解大理府提讯,案情基本查清——教士所控,多有不实:
所谓团董绅民组织和率领团丁攻击教堂,纯系有意捏造,目的借端要挟,威慑地方,不能承头言事,以便肆无忌惮,为非作歹,谋财害命,更主要的,为张若望等掩盖罪行。
法副教罗尼设,被动但不服,屡次节外生枝认为:吴大发等供皆系诬妄,定要捉拿被告的军功绅士,经传讯受教堂扰害之妇女对质,方无言以对。
罗尼设无理取闹,一再要求:前往沙凤村等地,看验被杀教士教民尸身;
审讯中,传其到大理府听议,即诿辞患病,只遣邓司铎往听;
钟特派奉批在大理审结,罗主教则声言候公使回信,拖延时日。
拖至6月,大理府专案组将一干首从案犯20人押解到省,交:省司道、云南府知府邓华熙、大理府署知王邦彦。
复审研讯,法司译布尔亚观审,各供不讳,案情已清,议结时,布尔亚与古若望声言:审理各供不足为信;
议及赔偿及抚恤,古若望等又以张若望等皆有家属,浪穹教堂内有箱驼值钱之物漫天要价,“其欲意甚大”。
对法主教、教士的种种无理要求,主办官皆一一开解,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经反复堂辩,主教古若望仍说犯供不足信,但不得不答应照中国律例拟办结案,出具字据呈复,“不再过问”“永无翻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