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朝故事第六十八章
商朝故事第六十八章。围剿反贼的失败,虽然让外丙大脑清醒了不少,知道当初作出拆分旧京的决定是草率的,不明智的,把啸聚山林的夏朝遗民逼反了,如果没有拆分旧京,他们会得到富户的供给,就不可能造反,当然,也就不会给朝廷增添如此大的麻烦。外丙感觉沮丧的,是犯下第一个错误之后,又接连犯下了第二个错误,不应该否定仲壬招安的建议,轻启战端的后果就是,朝廷军队大败,给朝廷上下留下了笑柄。现在弄得自己骑虎难下,战争只能进行下去。而他的想法是速战速决,因为以朝廷强大的军事力量,如果用很长时间才可以消灭区区几个山贼,非但是胜之不武,也会被诸侯们耻笑,进而让某些诸侯产生轻视朝廷的想法,至于那后面隐伏的危险有多大,就不好说了。
现在外丙终于明白,大王每个轻率的决定,都会给国家制造大的灾难,看起来当初的想法是正确的,结果是相反的,看来,自己实在不适合做大王。外丙本身承受失败的能力不强,而这个失败又是因为自己耳朵根子软造成的,自责的痛苦就大,因为说到底,他不是昏君,是真心想把国家搞好的,当事情出现在反面,心理的痛苦就不容易排解,加上身体不好,精神受到这样的折磨,身体自然是每况愈下,晚上睡不着觉。一个人上了年纪,睡眠不好的本身,杀伤力就是大的,何况还有一脑袋愁思,身体只能更糟糕。
不过这件事的失败让外丙想明白了,父亲当初的叮嘱是正确的,因为父王弥留之际告诉过自己,国家大事要多多听伊尹的意见,结果,这件事上,自己听信了仲壬和太甲的主张,这才有了现在的悲剧。事到如今,骑虎难下,战争的脚步是不可能停下来了,如果这个时候采取妥协政策,贻笑大方是次要的,更主要的是,会给诸侯留下蔑视自己的机会。因为外丙明白,商朝最大的敌人,始终是某些掌握权利的诸侯。他们在本地区拥有人事管理,财政管理的大权,一旦他们坐大,会对朝廷形成直接威胁,而他们的野心,和朝廷的强大与否是成正比的,当他们看不起朝廷的时候,野心就会膨胀。而自己不断出昏招,他们就会加深对自己的蔑视。
其实某些人的确不适合做大王,外丙就是这样的人,他不但缺少对大事情的判断能力,在使用人才上,更倾向于情感,这点和汤有着天地般的差距。遇到事情不顺利的时候,不是能够看的开,总是自哎自怨,意志能力上像个普通人,这样的人做大王,十有八九是累死的,最后只能是心力枯竭。
当葛燕奉旨来到王宫,外丙还没有从沮丧的自责中醒过来,直到内侍说到第三遍:葛将军来了。他才如梦初醒,让侍卫把葛燕领到会客室,自己匆匆忙忙换上蟒袍,来到会客厅接见葛燕。
葛燕得到了伊尹的指点,明白了自己应该怎么样对外丙要条件,因此到显得气定神闲,给外丙施过君臣大礼之后,奉命坐在了一侧,但是没有说话,因为他不能泄露自己知道了外丙找自己的目的,朝廷中有些事情是需要装傻的。
“葛将军最近在忙什么,是否知道琅琊山的战事?”外丙说,作为大王,他必须先开口,如果葛燕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情况下,夸夸其谈,那是触犯了君臣大忌。
“回大王,末将在训练军队,对于军营以外的事情知之甚少。”葛燕回答,在伊尹亲身指教下,葛燕一改在汤面前,无所顾忌的说话态度,知道什么是自己该说的,什么是不该说的,因为伊尹暗示他,外丙不是汤,他自己也感觉到了,外丙这个大王,照比汤差的远,因此,说话做事必须谨慎。这样的回答在表明自己没有野心,只是一心一意地做好本职工作,因为外丙不喜欢有野心,不能安心本职工作的官员。说穿了,他喜欢的官员忠心多些,能力少点无所谓。
“葛将军的工作态度孤非常欣赏,朝廷就需要葛将军这样的英才。”果然,外丙对葛燕的回答表示满意,因此发出了赞许。随后说:“琅琊山战事不利,蒙学将军战死,孤准备让将军接替蒙学将军的剿匪职务,不知道将军是不是愿意?”
“末将是大王麾下的士兵,只要大王下旨,末将就前往,只是末将有两个要求请求大王批准,否则,末将不敢言胜。”葛燕说。
“葛将军请讲。”外丙看见葛燕没有拒绝统兵,心理舒服了,当然不会拒绝葛燕的请求,何况,将军出征,提出必要的条件是正常的,从道理上说,他不会拒绝。
“第一,大王不能限定末将的歼敌时间。”葛燕说,这是伊尹的提醒,因为伊尹告诉葛燕,蒙学的失败是急功冒进,并不是军队实力的问题,他是被自己杀死的,所以伊尹提醒他,时间必须自己把握,所以他才对外丙提出这个条件。
外丙心理是恨不得葛燕大军一到,风扫残云一般,把邵亮的叛军消灭的干干净净,所以不希望战事延长,因此,听见葛燕这样说,眉头皱紧了,不快地说:“凭将军的神勇,对付一帮山林草寇,难道不可以一战而胜之?”
“大王,如果双方在平原作战,面对面的交锋,末将可以保证一战而胜。但是大王知道,邵亮指挥的叛军,常年生活在山林里,他们对于大山熟悉至极,吃苦耐劳的本事异于常人,他的士兵登山如履平地,这点,朝廷的士兵是不能相比的。在没有任何粮草的情况下,靠着山林里的野兽,野果和野菜,他们能够像正常人那样的生活,几百里大山有了足够隐秘的地方和回旋的空间,如果他们不愿意下山和朝廷军队正面作战,末将如何和他们交战?唯一的方法是追进大山,那就是以己之短对己之长,如何能够去胜?深林和灌木是他们的帮手,却是我们的敌人,他们可以人自为战,在茫茫山林里,如鱼在大海里游荡,我的士兵走进山里,就是盲人骑瞎马,我们在明处,他们在暗处,这样的仗,一分胜算也没有,因此,只要他们不下山,我的部队不可能到山里和他们作战,所以战争胜利的时间,取决于他们什么时候能够下山,取决于我们在山下抓住他们,对他们包围之后,聚而歼之。”
葛燕看见外丙真不懂战争,不知道双方的优劣,完全凭想象,就认为朝廷军队理所当然能够取胜,就把双方条件的优劣进行了仔细分析,因为不能说服外丙,自己的愿望就不能够达到。
“葛将军说的似乎有道理,只是葛将军,他们如果就是不下山,战争结束岂不没有时间表了。”外丙失望地说。
“叛贼永远不下山是不可能的,虽然他们忍饥挨饿的本事超过常人,但是毕竟是血肉之躯,需要粮食补充身体的热量,所以下山是一定的,只是我们不能按照平常人那样,来计算他们下山的时间。这样一来,战争的时间就会拉长,只要大王不急于歼灭他们,末将一定会献上邵亮的人头。”葛燕说。
“好,就依将军,孤不给将军限定时间。”外丙终于明白了这场战争的难点,不是双方军力的比拼,是双方意志力和物资需求的比拼,就答应了葛燕的要求。
看见外丙被自己说服了,葛燕眼角不自觉地,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又说:“末将的第二个要求是,大王给末将五千士兵。”
外丙大吃一惊,因为他知道,邵亮满打满算,所有能够战斗的士兵加一块,不过有一千士兵左右,而且他还必须留下几百士兵看守大营,保护家属,真正能够参加战斗的士兵,肯定不到一千,对付不到一千的反贼,葛燕却提出动用五千士兵,五倍于对方,这似乎不合乎情理,因为朝廷士兵出动的人数越多,动用的物资也就越多,长时间给五千士兵支援物资,对朝廷财政是不小的压力,因此就说:“难道葛将军需要用五比一的力量才能够作战?”
葛燕知道外丙没有理解他需要五千士兵的原因,就告诉外丙。“大王,末将动用五千士兵,是为了堵死反贼下山的主要通道,对反贼索取物资的通道进行封锁。如果反贼下山作战,末将率领五百儿郎就可以把对方歼灭。”
外丙听见葛燕这样说,才知道葛燕为什么需要五千士兵,不再责难葛燕了,他毕竟不是昏君,见葛燕说的有道理,自然就批准了葛燕的请求。葛燕当然也就松了一口气,伊尹让自己坚持的两个条件,如今大王都批准了,就没有任何理由不出兵了,因此告别外丙回到军中拣选人马了,一般地士兵倒是没有问题,葛燕平时就负责军事训练,对士兵的能力比较了解,只是他更想借用无量手里的秘密卫队一用,这支卫队对外没有编号,平时穿戴和普通士兵没有分别,但是每当需要执行特殊任务,就会大显身手,他们人数不多,一共就一个小队,但是各个身手不凡,而且每个人都拥有侦查,技击的本事,是无量眼里的宝贝,对付一帮山匪,动用这样的部队,似乎有点大材小用,因此尽管葛燕想借用,还是感觉不好张口,来到无量大帐后,就东扯西拉,不谈正事。
无量当感觉奇怪,部队就要出发了,作为主帅,要做的工作非常多,葛燕怎么会有时间来这里拉家常?凭他对葛燕的了解,葛燕平时闲着时候,都不喜欢闲谈,今天的似乎有点反性子,忍不住就戳穿了葛燕的底子。
“有事就说事,没有事我要走了,我有事。”无量当然没有大事,但是他必须这样说,逼使葛燕露出底牌。
“别,别走,大将军,能不能把你的秘密部队借几个人给我?”葛燕中计了,把底牌亮了出来。
无量偷偷地笑了,心说葛燕还是嫩点,自己刚刚使诈,他就露馅了,笑着说:“我就知道你有事,跟我装腔作势瞎聊,我会上当?”
葛燕不好意思地笑了,但是没有不得劲的沮丧。
二
葛燕一切准备好了,就带着五千士兵来到了琅琊山,部队扎下营寨后,葛燕命令部分士兵挖地沟,做鹿栅,建立临时粮仓,好像在做长期作战准备,自己则进入中军大帐,思考着第一步要做什么,按照一般的作战规律,查看地势是必须的,何况他从来没有仔细勘察过琅琊山。刚要喊卫兵,门帘打开了,傅聪一脸笑容地出现在门口,葛燕先是一怔,随后惊喜地叫了起来。
“付大人,你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不是,是从老鼠洞里钻出来的。”傅聪开玩笑地说,脸上的表情却是认真地,仿佛他真是老鼠精。
葛燕哈哈笑了,他喜欢傅聪的没大没小,在他面前从来不摆出前辈的样子。“付大人是来帮我?还是过路?”
“都不是,我是奉丞相的命令,来分将军的功劳的。”傅聪仍旧是一副严肃地表情,似乎他是货真价实地真小人。
葛燕撇撇嘴,笑着说:“付大人如果需要,所有的功劳末将都奉送,只怕功劳没有弄到,到弄了个灰头土脸。”
这一次轮到傅聪笑了,他的确是奉伊尹的指令来帮助葛燕的,因为伊尹对葛燕不放心,怕他遭受蒙学一样的惨败,毁了名声不说,还毁了前程。在伊尹的计划里,葛燕是未来商朝的军事主官,因为无量年龄不小了,做官的日子不会太久,何况松山道观的主持已经派人找过他,让他回去接任松山道观的道长,因为,现在的道长五星子年事已高,道观需要优秀后生主持,无量原来就是道观的弟子,官也坐了二十年,该书归正传了。无量本人也愿意晚年在松山度过,一来他喜欢松山周围的环境,二来也喜欢江湖上的打打杀杀,恩怨情仇。这些年因为没有战争,他现在其实无事可做,部队的训练管理,都是几个副手在做,他属于养老状态。
伊尹了解这个情况,知道无量在等待合适的机会,就会辞去大将军职务,这样一来,军队就需要新的主官,从现在的情况看,葛燕最有希望接替无量的职务,因此葛燕这个阶段不能出事。作为主掌朝廷政事的伊尹,当然知道军队的分量,因此,军事主官必须是自己人,就这样,他请示了外丙之后,让傅聪放下手里的工作,来到了军营。
“将军,打仗的事情你比我内行,只是这次的战争,似乎是杀鸡用牛刀,将军的一身本事恐怕难有用武之地,所以老哥哥还是有点用处的,将军说,是不是?”傅聪从来不会谦虚,也不喜欢虚伪的做作,当然就实话实说了。
“付大人说的没有错,如果真的摆开阵势厮杀,的确不需要付大人,但是付大人明白,对付山贼草寇,过去打仗那一套几乎用不上,有力气也无处使,更多的是和邵亮捉迷藏,很有点像大人和孩子打架,看起来优势极大,其实一个不小心,就可能阴沟翻船。”葛燕苦笑地说,他是个有头脑的人,当然不会妄自尊大,知道自己的优缺点,所以对傅聪的话深信不疑。“这几百里大山,邵亮如果不下山,咱们根本就没有办法。说是封锁,我手里这区区五千人,投入到这大山里,简直就像小舟落入大海里,连个声响都听不见,拿什么去封锁?”葛燕皱着眉头说,没有一个将军愿意打这样的仗,葛燕更是如此,但是大王的指令又不能不遵守,所以苦恼没有用,事情就摆在这里,明知不可为也必须为,不但要打,还必须歼灭叛军,这是没有任何条件可讲的死命令。
“将军说的没错,别说五千人,就是五万人,封锁大山也是做梦,但是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想问题。”傅聪笑眯眯地说。
“如此说来,付大人有了办法?”葛燕惊喜地问,他并不在乎谁在立功,只要不出乱子,完成任务,有没有功劳根本就不在乎。
“说不上是有办法,但是有一点思路。将军想一想,邵亮的人马如果冒险下山,他们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这个末将知道,是为了抢粮食等物资。”葛燕说,同时看看傅聪,感觉对方提出这种小儿科的问题,是不是在轻视自己?
“不错,这就是对方的软肋,我们想阻止他们下山抢东西,那就是痴人说梦。但是琅琊山百里之内,值得被邵亮抢东西的地方并不多,这样一来,我们就有文章可做了。”傅聪说完,从怀里拿出一张羊皮纸,平摊在桌子上。“将军请看,这里是旧京四郡,我们大军驻扎在琅琊山脚下,他们不可能冒险去四郡抢劫,这个地段可以放弃了。那么他们抢劫的方向,只能是往东,离我们军营五里是边家镇,这里虽然适合他们抢劫,但是距离我们太近,抢劫风险大,一旦被我们知道,没有机会逃走,所以,这个边家镇可以忽略不计,再往前就是边城县,这个应该是被抢劫的主要目标,边城县离我们有十里多地,就算我们得到消息赶到,拦截也来不及。边城县的人口不算少,物资不算丰富,但是供给一两千人是足够了,因此,边城县是个危险地区。边城县西面十里地左右是聚优县,这是个比较富庶的县城,当然会是邵亮的目标之一,此外,靠近聚优县不太远的丁俊镇也很富庶,也会是目标之一,这几个可能被抢劫的地方,都有一个共同的弱点,军事力量只有衙役,没有正规部队,连民兵也少的可怜,你知道,不管衙役还是民兵,对付邵亮的部队,就是用羊去对抗狼,我这样说,将军应该明白我的意思了。”
说到这傅聪打住了。眼睛看着葛燕。
“将军是说,邵亮的抢劫目标确定之后,我们就可以实现在那几个地方埋伏军队?”葛燕问,但是目光里有怀疑的目光。“大人,我们并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下山,如果我们不知道他们什么时候会下山,军队长期驻扎那里,他们是会得到消息的,如此一来,邵亮不可能上当。”
“对,这的确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战争的主动权不应该掌握在邵亮手里,邵亮什么时候下山,不应该是邵亮说了算,应该是我们说了算,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了。”傅聪成竹在握地说。
“付大人,邵亮凭什么会听我们的话?”葛燕不懂了,感觉傅聪在编故事,邵亮肯听朝廷的话,就没有今天的战事了。
“他当然不会主动听我们的话,但是我们可以使用谋略,让他们上当,最后不得不听我们的话。”傅聪回答。
“原来是这样。”葛燕松了口气说,随后问:“不知道付大人有什么巧妙的办法,让邵亮这只狡猾的狐狸上当?”
“打草惊蛇。”傅聪简短地说,看见葛燕没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就笑笑说:“根据我的估算,现在邵亮部队物资充足,一个月不用下山足够用,所以,这一个多月,我们只做一件事,在方圆五十里的出山路口,派军队封锁,当然,封锁要有重点,靠近旧京四郡封锁要严实,让叛军们感觉到,我们担心他们会偷袭四郡。一个月之后,我们把主要部队,秘密转移到边城县和聚优县,之所以说是秘密转移,是在靠近县城的某个村子里,把部队潜伏下来,封锁村子,许进不许出,这样一来,消息不会泄露,我们有五千军队,可以在这两个县城附近的村子里,各埋伏两千人,剩下一千人中,留下五百人守护大寨,另外五百人在两个县城的中间地带秘密驻扎,作为机动部队,这个就是我的想法。”
“付大人的打草惊蛇我没有意见,大寨留守士兵只是安排五百人,是不是过于冒险了?要知道,我们的粮草辎重都在大营里,蒙学就是因为率领主力部队去攻山,大寨里留下了两百士兵,才被邵亮偷袭,最后羞辱,自杀的。”葛燕说,傅聪的谋略他佩服,只是具体到战术分配,感觉不够稳妥,这才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正是因为军队大寨被叛军偷袭过一次,所以邵亮知道我们不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次,他不会把目标放在军营里。况且,上次大寨被偷袭,士兵和主要将官没有抵抗,如果他们凭借长弓硬弩进行抵抗,邵亮不会那么轻而易举拿下大寨的。你知道,这些士兵回去后,军官都被大王处死,士兵全部赶出了军营,这件事,士兵,将士都知道,他们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毕竟死在战场上是英雄,死在朝廷的刀下是逃兵。”傅聪说,凭借对人性的熟知,他感觉,邵亮这样的精明人,不会在同一条路上走两次,因为他们的本钱太少,没有权利冒险。“而且我们前面这一个月做假的功夫,邵亮一定会知道,既然我们保护的重点是四郡,他就没有必要冒险偷袭四郡,当然不会偷袭大寨了。”
葛燕听到后来,感觉傅聪的话有道理,说:“好,就按付大人的办法做,如果收拾了邵亮,首功是大人的。”
傅聪哈哈地笑了。“做大哥的跟小弟争功,是不是太没有出息了,大哥再不屑,也不至于下贱到如此程度。”
听见傅聪这样说,葛燕不好意思了,感觉自己的心胸照比傅聪还是差了,就说:“是小弟说错了。大哥,我们派出堵塞出山路口的小部队,很容易遭到邵亮部队的攻击,大哥是不是想过这个问题。”
“不会。”傅聪摇摇头,用肯定的语气说。“如果邵亮是个贪小便宜的人,我们就很容易对付他了,抛点诱饵就可以引他上钩,他不是这样的人。因为邵亮明白,朝廷有几万大军,杀死几个士兵,于事无补,还把目标暴露了,他的目的是要让队伍活下去,杀死士兵不是目的,因此,对他感兴趣的,只能是粮食和物资。”
“大哥这话有道理,朝廷士兵这样多,就是排队让他们杀,也会杀很久的。”说到这,葛燕自嘲地笑了笑。“幸亏大哥来了,否则我可能会吃邵亮的亏。”
“丞相就是怕你轻视邵亮,才让我来帮将军的,这次我们两个同心协力,邵亮是在劫难逃了。这个人其实是个人才,如果不做反贼,能够为朝廷用,绝对是个有用之才。”傅聪惋惜地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