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夏朝传说

商朝故事第七十二章

商朝故事第七十二章,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聪明绝顶,无师自通的人,因为他们善于学习,喜欢思索,能够寻瑕抵隙找到问题的命门,所以,他们总是胜利者,或者是生活的弄潮儿。

伊尹被葛燕的话提醒之后,脑子里迅速地画起了蓝图,而且蓝图开始清晰起来,他知道外丙的病根在于叛军不能除掉,朝廷对于叛军束手无策,作为商朝的第一丞相,他有责任解除外丙这的烦恼,有理由帮助葛燕打赢战争。暌违的失败,给他们创造了这个机会,使朝廷的军队,有可能通过一战而消灭叛军。

“丞相,既然有了锦囊妙计,不妨说出来听听。”傅聪了解伊尹的思维方式,看见他眼里露出讳莫如深的笑容,知道伊尹一定有了破敌之策。在别人眼里,伊尹不懂军事,在傅聪眼里,伊尹无所不能,只要他感兴趣的事情,就会比任何人都做的好,这一点他是绝对相信的,所以用这样的口气去问伊尹。

“我们坐在屋子里研究大事,是不是郁闷,出外走走如何?”伊尹没有回答傅聪提出的问题,反而提出了一个看似似是而非的问题。

葛燕不知道伊尹为什么要走题,因此没有接话,傅聪却知道,伊尹提出的规划,一定是决定性的,为了怕泄密,他要求去野外谈论,这样就避免了任何人偷听的可能,所以就飞快地接过话去。

“好啊,正好可以看看葛将军住所的前后景致,从而可以证明,葛将军选择这里做蜗居的眼力。”

既然两个上司都想去野外谈论问题,葛燕当然不会推辞,就命令下人去备马车,但是被伊尹阻止了,伊尹提出步行。这几个人中,伊尹官位最大,年龄也最大,他不怕走路,葛燕当然不可能怕走路,何况他是将军。

于是,一行人步行走出了葛府,顺着小路,像东南方向走去,这里人烟稀少,树木丛生,野草野花长的茂盛至极,所以,各种飞行小动物琳琅满目,倒是精致独特。

“葛将军,这里的环境不错,只是人烟稀少,你不怕刺客对你不利?”伊尹用开玩笑的口吻说,因为想到了破敌妙计,他的情绪不错,所以拿葛燕开起了玩笑。

“好啊!本将军欢迎刺客光临,我正愁练武功的时候没有陪练。”葛燕回答说,然后又道:“如果谁感觉自己活够了,想找块墓地,这里绝对不缺少埋人的场所。”

伊尹没有想到葛燕居然也会幽默,就开心地大笑起来,他知道葛燕说的没有错,任何一个刺客,江洋大盗,听见葛燕的名字都会害怕,哪里敢来捋虎须。傅聪看见伊尹情绪如此之好,和刚刚到来的时候,判若两人,猜到伊尹有了破敌的全盘计划,就插话说:“丞相,还是把你的真货拿出来,放在肚子里,时间长了会发霉的。”

“对,丞相,快说说你的破敌计划。”葛燕随后接过话去,他比傅聪更想知道什么时候能够收拾叛军,需要多少时间可以收拾叛军,因为他确定了婚期。

“既然你们都这样着急,本相就敞开心扉。这次我的计划和上次完全相反,我们要快速出击,不给叛军**的机会,一举歼灭叛军。”伊尹说完,脸上露出自信的笑容。

“丞相,如何可以快速消灭叛军?”葛燕问,他想听到的是具体办法,不是空话大话,因为他知道,打仗是实打实的勾当,一个计划不当,就可能被敌人算计,邵亮屡次打败官军的行为,证明这个人不简单,是个强劲的对手。

“战术的突然性,是这次能否取得胜利的关键。我的意思是,琅琊山下的官军不动,让他们继续迷惑叛军,随便他们做缩头乌龟好了,这样更容易增加邵亮的自信和傲气。因为我感觉,当邵亮没有发现新的士兵进驻琅琊山,他的眼睛只能是盯着琅琊山下的官军,如此一来,我们就可以进行第二步计划了,这个计划的要点是,我会请示大王,不对外宣布葛将军的复职,因为我担心,邵亮对葛将军会忌惮,一旦葛将军复职的事情被外面知道,邵亮就会提高警惕,所以,我们需要继续麻痹邵亮。葛将军可以去南北大营秘密调兵,攻打琅琊山的士兵,不让败兵参与,免得影响部队士气。当然,可以从他们哪里暗暗抽调部分熟悉山林的士兵,让他们做向导。”

“丞相,这条计策不容易瞒住叛军,当我们大军靠近琅琊山,叛军就会知道了。”葛燕说,感觉伊尹的计策里有漏洞,因为几千名军队出动,动静不小,很难不被外界知晓。

“你不能换个思路?琅琊山连绵几百里,我们为什么在一棵树上吊死?难道我们不可以昼行夜伏,迂回进军,采用远距离突击的方式?只要避开了琅琊山的正面,部队就不容易被发觉。例如我们可以秘密到达聚优县境,找个地方潜伏下来,命令密探搞清楚叛军的营地,然后军队用大迂回的方式,将对方秘密包围?”伊尹说到这停止了,用责备地目光看着葛燕,眼里的目光似乎在说:一个将军,打仗不能只靠勇猛,更应该动脑子。“为了迷惑邵亮,在我们发起进攻的时候,让山下的官军进山,迷惑邵亮,邵亮就会把注意力放在他们身上,如果邵亮没有想到我们是在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你们说,这场战争他有胜算?”

“丞相果然神机妙算,如果是这个打法,我敢肯定,可以一战定输赢。”傅聪忍不住叫了出来,眼睛里的目光是钦佩的,心说伊尹果然聪明,暌违的战败为他提供了经验,他就现买现卖了。按照伊尹的设计,这次真有可能把叛军连锅端。

“从战术上来说,如果军队打仗的意图能够欺骗敌人,保守秘密,战争的胜负就没有悬念了,丞相果然是高人,一计定江山。”葛燕等傅聪的话音落地,接过话说。

“如此说来,葛将军认为本相的计谋可行?”看见两个人异口同声地叫好,伊尹心理的石头落了地,问葛燕道。

“当然可行。”葛燕毫不犹豫地说。

“那好,既然计策可行,剩下的事情就由将军去部署了,因为具体派探子如何打探,如何不被对方发现,具体到军队如何行军,如何穿过茫茫林海,不被叛军发现,后勤给养如何解决,这些事情本相是不明白的,当然提不出更好的建议,就由将军和付大人解决了?”伊尹对两个人说。

“丞相,大的战略方针制定了,打仗的具体战术由葛将军安排就是了,我没有必要和葛燕将军枪功了。”傅聪说,他感觉到,谋略既然由伊尹制定,葛燕又是打仗的行家,自己没有武功,跟随军队前行到可能成为累赘,所以不想参与了。

“大哥,有道是同甘苦共患难,不管这次成功还是失败,你和我们必须在一起,躲清净是不行的。”葛燕表示反对。

“葛将军说的没有错,付大人对军事早就不是外行了,这一仗又关系到大王的康复,朝廷的脸面,百姓的安定,你们两个要协同作战。”伊尹随后说,因为他一直希望身边有个熟悉军事的大臣辅佐自己,如此大的王朝,战争永远不能避免,伊尹的主要精力用在理政上,所以希望傅聪能够指挥军事。

看见两个人都这样说,傅聪只能同意了。伊尹看见傅聪同意,知道大事议定,不再耽误时间,留下傅聪和葛燕研究具体打法,自己匆匆忙忙地进入了王宫,因为他要第一时间把作战方案告诉外丙,一个是让他心安,一个是重新调兵,需要外丙同意,大王对三军的指挥,调动有决定权,没有大王批准,任何大臣,将军都不可以随意调动部队,这个规定是从夏朝那里继承来的。

外丙因为伊尹的宽慰,情绪好了很多,伊尹走后,带着王后,妃子来到后花园观赏**,今年秋天,因为气候的原因,**开的茂盛,外丙特别喜欢**,妃子们为了讨好外丙,就在饲养**上下了大力气。原来后花园只有**,白菊两个品种,现在又增加了墨菊和绿菊两个品种,这让外丙高兴。正看的兴致勃勃,内侍来报,伊尹进宫,外丙不知道出了什么事,只好命令内侍通知伊尹在客厅等候,自己进屋换上接见大臣的衣服,和伊尹见了面。

看见外丙和刚才走的时候,判若两人,伊尹感觉奇怪,但是没有问原因,伊尹就告诉外丙,自己和傅聪,葛燕几个人设计了计策,请求外丙下旨,秘密调动五千军马交给葛燕指挥。

调兵外丙没有意见,只要可以打赢战争,消灭叛军,就是抽空了南北大营的军队,他也不会吝惜,只是对伊尹设计的战术有些担心。

“丞相,如此的孤注一掷,有没有可能再次失利?叛军给朝廷大军两次重创了。两个带兵的将军都死了。”外丙不放心地说,如果葛燕再出现不幸,对于朝廷军事力量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因为葛燕在商朝军界的威望,不是那两个人可以比的。

“大王,正因为叛军打败了两个将军,两次大战都重创了官军,会产生某种骄傲情绪,相信他们在山林里打仗,是无敌的。俗话说骄兵必败,我们就要趁邵亮骄傲的时候,出其不意去攻打他的老巢。臣以为,经过两次大败,邵亮会认为,官军因为不熟悉山林,不再敢和他们在山林里交战,我们就要抓住叛军的心理,一战消灭叛军。”伊尹口气坚定说。

伊尹以往做事,喜欢给自己留后路,因此从来不把话说死,这次为了坚定外丙的必胜信心,把话说的不留余地。外丙感觉到了,既然做事谨慎的伊尹,这次露出了十分把握的心态,自己当然没有怀疑的必要,因此批准了伊尹的方案。

葛燕虽然缺少战略上的智慧,但是布置具体战术,指挥打仗还是一流的,当他重新返回将军的岗位,接受无量拨给他的五千士兵之后,知道自己首先应该做什么,立刻派人去琅琊山下的官军队伍里,调回执行特殊侦查的小分队,让他们第一时间秘密地进入了琅琊山,葛燕给他们的指令是:在不被叛军发现的情况下,找到叛军大本营,其余的事情不准他们做。为了了解邵亮部族的真正情况,葛燕还准备了第二手,就是派部分部队,化妆夏朝遗民去投靠邵亮,按照傅聪的分析,这个时候的邵亮如日中天,投靠他的夏朝遗民应该很多,保不住会有占山为王的江湖豪杰去和他们联络,毕竟和朝廷官军对阵,以少胜多,两次大败官军,这样的战绩对于江湖人士来说是不可想象的,让这样的人,做江湖老大,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因此,此刻派人投靠,打进叛军内部,可能容易成功。就算他们被发现了,遭到了叛军的毒手,还有从外面派出的探子去窥探叛军营寨。不会一无所获。

第一步是关键,葛燕需要得到的是叛军营寨所在地,只要第一步走赢了,后面的事情就好办了。因此在派出探子之后,葛燕开始调拨军队,五千士兵出动,动静大,就是昼伏夜出,也很难不惊动百姓,所以葛燕没有采纳伊尹的建议,他的办法是化整为零,把五千士兵分为十队,每队士兵五百人,在不同的时间出发,如此一来,队伍规模小多了,因为出发的时间有间隔,所以,前后部队互相不影响,规模也就谈不上了,这一步当然关键,如果被邵亮的探子得知朝廷派出了五千士兵出城,当然会起疑。葛燕这五千士兵没有和琅琊山下的三千士兵朝面,而是从小路,一直走向聚优县,葛燕在那里选中了大军聚集的地方叫和平镇,虽然叫镇,其实镇里人口不多,只有几千人,因此,葛燕的部队到达后,封锁了镇子的出口,镇里的人可以进,不可以出,这样,部队驻扎在的消息不会泄露,只要部队到来的消息没有泄露,探子送来消息后,他们就可以从这里出发,进入琅琊山,邵亮很难想到聚优县会有朝廷的大部队,这个方向不可能派出探子,如此一来,朝廷援军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进山,只要部队的行踪没有被邵亮的人发现,邵亮这次就死定了,因为他仅有的,能够战斗的一千多人的士兵,是不可能对抗葛燕指挥的正规部队的。尤其这支部队的指挥官是葛燕,这一点很重要,因为葛燕被誉为战神,士兵跟着他作战,底气十足,这是别的将军无法办到的。

就在朝廷走马换将的同时,邵亮遇到了他没有遇到过的麻烦,因为连续战胜官军,邵亮在夏朝遗老遗少心目中的希望突然大增,过去他们支持邵亮,多一半是出于同情,现在则变成了希望,因为,桀率领整个国家的军事力量,最后惨败在汤的手里,而邵亮只是领导了极少部分夏朝遗民,就两次大败官军,岂不是说,邵亮的才干远远高于桀,恢复夏朝的统治成为了可能,因此,他们奔走相告,大肆宣传成为必然。而外丙的臭招,拆分旧京,为他们的宣传提供了依据,因此,怀念夏朝的贵族,对商朝不满的子弟,在旧京拆分过程中,失去职位的官员和他们的子女,很多人都把邵亮当成救星,纷纷抛弃商朝,投奔了邵亮。

从长远说,队伍的突然增加,对邵亮部队实力的增加,当然是有好处的,使他具备了更大对抗朝廷的本钱,假如朝廷给他整治队伍时间。但是不利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暴增的人数增加了物资,尤其是粮食供给的困难,因为,山里不产粮食,部队和家属需要的粮食必须来自于山下,朝廷命令禁止山下的任何县镇,不能和反贼做生意,因此他们想获得粮食,唯一的办法是抢劫,但是抢劫是有风险的,而且面对大量增加的人口,只靠抢劫是难以养活的。其次,邵亮之所以能够两次战胜官军,主要的一点是,部队的机动性强,因为家属人口不是很多,转移比较容易,所以,他指挥的部队,灵活性强,有利就打,没有利就跑,主动权始终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躲入大山深处,解决活命的问题,压力也不是很大,现在这些必须改变,不建设固定的区域安顿增加的人口,一旦战争打起来,这些人就会成为包袱,成为朝廷军队 的俘虏,当军队不能有效地保护他们,丧失人心是必然的。

还有一个不利就是邵亮被捧杀之后,心态起了变化,由原来非常看重官军力量,变成了有点轻视了,因为两次都是以少胜多,官军大败,邵亮新的感觉,官军的战斗力一般,尤其是在山地作战,简直就是绵羊,这种心态的变化,使他不再担心官军进山偷袭,认为,就算官军偷袭,他们面对官军决斗的时候,照样可以杀官军们落花流水,基于这种心态,他的哨兵不再远远哨探,因为他相信,两次大败,让官军心寒胆裂,没有了冒险进山的胆量。事实似乎证实了他的判断,因为官军大败,暌违自杀后,山下的官军成为了缩头乌龟,一次军事行动也没有,少量的官军甚至不敢靠近琅琊山。据哨探报告,非但如此,官军怕他们偷袭,一味地增加防护条件,大营外面的壕沟挖的很深,鹿寨鹿角到处都是,弓弩兵二十四小时不敢脱去盔甲,夜里,只要听见外面有动静,就乱射弓弩,不敢出营,简直是草木皆兵。

最让邵亮欣慰的是,朝廷似乎被他打怕了,至今没有派来新的大帅。常言道,蛇无头不行,鸟无头不飞。一支还有四千人的队伍,居然没有新统帅,那就成了乌合之众,朝廷这样的操作,让邵亮看不懂,因此,随时随地派人监视山下的官军,邵亮感觉,最近不会有战事,就把精力放在建设营地上,因为,新来的人越来越多,这些人不但需要吃饭,还要睡觉,穿衣,为了长久计,必须把他们组织起来,让妇女学会纺织,采摘野菜,男人则要学会打猎,打仗和简单的建筑,因为邵亮明白,人数多了,没有固定的营寨是不可以的,那么保护营寨就需要单独的军事力量,所以,他把年龄大些,体力不能够参加运动战的男人,组成了护寨的民兵,当主力部队不再的时候,他们可以担当起看家护院的重任。

其实邵亮考虑的问题,等于重建一个小型的部落,涉及到的问题多多,这些新问题,极大地牵扯到了他的精力,因此,他就很少时间去考虑军事问题。而伊尹是最早预见到的朝廷官员,因此才提出改变作战模式,要一举歼灭全部叛军。邵亮的部落里,像邵亮这样能干,头脑聪明的人,并没有第二个,所以,就人才而然,和朝廷对比,不是一个数量级的,人才的严重不对等,注定了他只能选择失败。

这个时候,葛燕的军事部署已经完成,他的主力部队,因为分散出发,到达聚优县之后,把镇子围困起来,封锁了对外的一切消息,葛燕本人也是悄悄地来到聚优县的,葛燕在镇子里一家富有的土豪家里,安下了指挥部大本营。几天之后,他派出的探子回来报告,发现了邵亮新建的大本营,因为怕被发现,他们没有靠近。葛燕虽然得到探子报告,并没有立刻出兵,因为他还有第二路化妆成夏朝遗民的探子,他希望得到更确切的消息,几天后,这些人也派人送来了消息,送来了有关邵亮部族更准确的消息,葛燕顿明白,机会到了,就和傅聪研究进军方案,准备开战了。

“这是老天爷让将军成功。”听完葛燕介绍的情况,傅聪眼睛里冒出了神光,因为他也没有想到,事情会进行的这般顺利,他们进驻这里之后,邵亮毫无知觉,第一招他输了。而这次派出的两拨探子,都不辱使命,带回了他们需要的消息,更主要的是,邵亮似乎被胜利冲昏了头脑,居然在大搞土木建设,似乎忘记了强敌环视,这是最大的败笔。根据搜索队的巡视发现,邵亮的哨探距离和老营的间距只有三十里,那么在五十里左右的地方,他的部队就可以正常地生火做饭,军队不至于靠干粮果腹,这对部队保持战斗力是有益的,一切迹象都表明,这次的局势对他们有利。

“将军这次打败叛军毫无悬念,只是有一点我要提醒将军,不要妄开杀戮,凡是投降的叛军家属,包括叛军本人,不要妄杀,杀人越多,留下的仇恨越大,所以将军要谨记。”

“这点请付大人放心,我不会让士兵乱开杀戒的。事先我已经告诉将官,这次记功的方式,不是以人头为标准,是以俘虏多少做标志的。”葛燕说,他本来就反对随意杀戮,即使傅聪不提醒,他也不会让士兵随便杀人的。

“这就好。”傅聪满意地笑了。“还有,如果邵亮能够活捉,不要杀死,大王希望公审这个人,给夏朝的遗民进行震慑。”傅聪又说。

“这个怕不容易。”葛燕苦笑地说,因为他知道,一个有着政治抱负的人,一旦发现抱负破灭,他就是自杀,也不会做俘虏的,因为这样的人,多数不怕死。

“我知道,所以我要提醒将军,如果有可能,就要留下这个人的生命。大王也不会杀他。”傅聪回答说,他知道像邵亮这样的人,几乎不会投降,但是不能不传达伊尹的话。“大军什么时候出发?”

“明天吃过早饭。”葛燕回答。

“不妥。”傅聪摇摇头说。又道:“这次战斗能否取得胜利,出其不意是首要的条件,如果白天行军,不惊动当地百姓是很难的,虽然我们不知道,这里是不是有叛军的暗探,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去想,因此应该是今天夜里,或者明天夜里出发才对。”

“付大人提醒的对,末将真是昏了头。”葛燕感觉自己真的大意了,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那就今天晚饭之后出发,走夜路虽然速度慢,但是安全容易得到保证。”

看见葛燕立刻纠正了自己的错误,傅聪欣慰地笑了,就说:“将军只管放心前往,后方我会帮你看好大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