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章 再推占禾
小五儿此时正在为人手不够发愁。
见识到火药龙爆炸的威力后,二皇子大为惊喜,再三追问为什么比平时的效果更为威猛。小五儿没敢说她调整了龙身上装的火药配方,只说是装的火药多。于是二皇子让扩大火器坊,多做点火药,甚至将其他作坊的人手调过来。
此时,其它各作坊都是赚钱的,只有火器坊在烧钱。各个生产环节的平衡,是经过半年多的调整才形成的,别的作坊人少了,货物不足,会导致财力不够,火器坊里空有人手也不顶用。
所以小五儿委婉而坚决的拒绝了,解释了原因后又说道:“我本来已经答应宋员外,年后就制作蘸水笔和铅笔,因为人手不够,只好向后推了。”
好在二皇子在京中经历了一番挫折,这一年又在边疆接触了各色人事,唯我独尊的官本位思想已经减轻很多,听了小五儿的解释,很快想明白了这个道理,妥协了。
虽然在田静和何承矩的催促下,杨延朗已经写了奏本,将几种火器的样品派人报送到了京里,请求大量生产生产配置。
但小五儿心里明白,这些火器虽然相对先进,不会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更重要的是火药配方。用后世火药配制的大型武器,爆炸时的杀伤力巨大,在这个时代就和后世的核弹一样,可以持有,不能多用。
况且宋朝自开国以来,皇帝对武将颇多忌惮,赵光义对二皇子又有成见在心,只怕自己一时不慎,会给武将和二皇子带来灭顶之灾,此时还不是拿出来的时机。只能在关键时候,将火器里的火药悄悄换掉,暗助一臂之力。
而二皇子曾经跟着赵光义批阅过奏章,分配过饷银粮草,知道僧多粥少,恐怕这东西做出来以后,一时也难以到了自己手里,与其指望京城还不如自己的作坊里来的方便。
所以两个人不约而同,都当京中兴国坊不存在一般,提都不提一句。
正在相对闷坐,各想心事,杨延朗兴冲冲地来了,把自己的设想说了,二皇子和小五儿连连点头,甚至于小五儿想起后世的海底遂道,提议他烧制几个粗大的陶瓷管道,铺设在河床底下,岂不是经久耐用。
杨延朗认为若非动静太大,无法掩人耳目,倒是个不错的想法。等他继续说到调集人手的时候,见他们俩面面相觑,便停住话头,问道:“怎么回事?你们不是挺赞成的吗?后面还要招兵,别忘了还有顺安军!”
小五儿将人手紧张的事说了,杨延朗点点头,站起身来就告辞,二皇子说:“延朗你去哪里?”
“我去找正则兄,雄州地道已经修好,士卒又有经验。”杨延朗说完便带着亲兵走了。
小五儿点点头,说:“诸葛亮从不问没有箭怎么办。”
二皇子纳闷道:“此话怎讲?”
“他会草船借箭。”
“你是不是也有办法了?”二皇子惊喜道。
小五儿淡定地说:“我不是诸葛亮。”
何承矩正在邱渊的陪同下熟悉雄州的各种军政要事,见杨延朗匆匆找来,便停下手边的事,先接待了他,得知他的来意后,痛快地将雄州士卒调了一部分给他,又叮嘱他说:“尽量在一个月内完工啊,士卒休息几日,就该种植占禾了,今年万万不可再晚。
容城以北的土地,你也要修建陂塘。前几天引到各沟洼坑塘里的水,正好可以借用,不也是一道防线?士卒们闲时和百姓一起屯田,倘若百姓收产颇丰,自会归心。”
送走杨延朗,何承矩接手雄州事务之余,又抽出时间考虑屯田之事。
受刘福将军所托,二皇子原本想把邱渊要到身边的,因何承矩身兼数职,刚到雄州,便让邱渊先留在雄州,待何承矩诸事熟悉之后,再行离开。
邱渊凡事尽心,并不推三阻四,两人商量协作,取长补短,何承矩才腾得出手来琢磨屯田之事,写了公文,布置继续推行屯田种占禾的任务,将播种时间提前到清明前。因河北西路去年屯田占禾颗粒无收,又为其协调向河北东路借稻谷一事。
公文行下,各处都开始了准备。河北西路的军民,因为知道东路去年收获了稻谷,并愿意借给他们稻种,便也尽释前嫌。
李继隆派袁继忠带了两千士卒,找何承矩来拉稻种,运到边关协助屯田。
白洋淀在保州境内,是水长城沿线的占禾主产地,因此袁继忠带了人到保州来拉粮食。
二皇子宴请袁继忠等大将的时候,鲁成英跟着去了,回到庄子上,对着小五儿等人大大夸奖了定州将士一番,什么军纪严明行动迅捷……最后说:“你能从他们手里逃出来,着实运道不错。”
因小五儿曾听见士卒们私下传讲,跟袁继忠一起来的有位小将军,长得颜如宋玉,貌比潘安,猜测是潘王妃的兄长。如果真是他,自己应当去见一下,即便不能尽地主之谊,也该去当面道声谢。便存了心,问道:“跟袁将军一同来的将军首领都是谁?有黑面大王尹继伦吗?”
鲁成英大笑,说:“黑面大王没来,有个玉面小潘安来了,还真的姓潘,你们该去看看,”对玉簟锦书等众女子笑道:“再没见过那么俊秀的男人!”引得张嫂等一众妇人都围过来打听。
玉簟两眼直冒小星星,对小五儿陪笑道:“小庄主,去看看吧?”
小五儿说:“总不能凭空就去,好歹得有个借口,要不你拿两箱咸鸭蛋算作劳军?”
玉簟吸了口气,收回前倾的身躯,默默地算计了一会儿,终于败给了好奇心,咬咬牙说:“好吧,本来想这个月赚了钱,买个钗子的,下个月再买。”
鲁成英忙讨好道:“要不送我一箱咸鸭蛋,我给你根买钗子,要什么样子的?”
玉簟傲娇地一抬下巴:“哼,本姑娘怎么会戴你在街头随意买的东西?汴梁城大货行街上刘家的钗子还凑合!”这下轮到鲁成英做牙疼状,众人顿时哄笑。
小五儿和玉簟各骑了一匹马,驮着咸鸭蛋到了粮仓。她经常到仓库来查看大豆,看守粮仓的人都认得她,打个招呼,将马匹系在树下,和玉簟二人自去粮仓里转悠。
玉簟是女装,十分显眼,搬粮食的士卒纷纷向二人行注目礼。不一会儿,有个青年将官带着几个士卒向二人走来,边走边问道:“什么人,私自进入官府仓库?”
小五儿听到声音,便知是救他的潘将军,只装作不认识的样子,说道:“我们在粮仓也寄存了粮食,过来查看,听说有定州军队在此,定州军中将官和士卒都是抗辽英雄,因此拿了些土产过来,物虽不多,聊表敬意。”
潘将军已认出了小五儿,便让士卒们跟着去取鸭蛋,呈送袁将军。
玉簟见此人果然是生平所见第一美男子,早已花痴发作,小跑着领人去取鸭蛋。
小五儿和潘将军两个人落在后面,相视一笑,互相拱手道:“多谢。”
小五儿低声问道:“潘王妃近来可好?”
潘将军脚步一滞,说:“去年冬天突发心疾,已经辞世了。”
小五儿吃了一惊,停了脚步,虽早就知道她的病情,却不知道会这么快。见潘将军停了脚在等她,忙快走几步,追了上去,沉默片刻,问道:“她,走的时候,受苦了吗?”
潘将军道:“没有,夜间沉睡中离去,面色安祥。”
小五儿点点头,不再说话。
袁继忠正看着人搬运粮食,听说有白洋淀百姓来送鸭蛋,以为是何承矩搞的戏码,便带着亲兵迎了过来,接了鸭蛋,说了几句套话表示感谢,又说要广种占禾,秋收后多还稻谷,以谢白洋淀百姓的无私支持。
玉簟志不在他,小五儿心情失落,寒暄几句,各自散去。
二人归途之中,玉簟见小五儿沉默不语,便调皮地在小五儿眼前招招手道:“小庄主,回魂啦!”
小五儿瞋她一眼,勉强笑笑。
玉簟说:“我跟那个将军都没搭上一句话,我都没有难过,和你说了好几句……”
“死丫头,想到哪里去了?”小五儿见她乱猜,又是可气又是好笑,不由转移了注意力,喝斥道:“如今已是医疗队长了,还是满嘴胡沁!”
玉簟“咯”地一笑,纵马小跑。
小五儿知道她是逗自己开心,见她骑术见长,有心考校,一抖缰绳,追了上去。
两人正并辔而行,互相调侃,小五儿忽然觉得一阵阴冷之感,似乎有人暗中窥伺,不禁一惊,想起当年陈利用派人截杀她时便是这种感觉。
即刻勒马叫道:“玉簟,等等。”
玉簟疑惑地勒住马,扭头看她。
见并没有什么发生,小五儿心中恍惚,难道是自己错了?迟疑了下,但还是说了句“我们回去”,就要掉转马头。
就在此时,路边堆放的柴秸之后冲出了几个人来,手拿武器,向二人扑来。
见这几个人神色凶戾,步伐稳实,小五儿自忖不敌,大叫道:“玉簟快跑!”
自那年在万姓交易大会遇到骗子,险些误助敌人之后,玉簟多是唯小五儿之命是从。如今见几个人突然出现,小庄主让跑,立刻圈马就跑,马儿动作迅疾,一晃之下,险些掉下马来。
小五儿催马上前,扶了她一把,再收回目光,那几个人已拉弓搭箭,小五儿顾不得多想,从包里摸出微型手雷,拉出拉绳,就扔了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