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谁动了他的故事

第0971章 德军登陆胶州

可是,看中胶州湾的不止德国一家,还有俄罗斯,且已取得停泊权3年了。

所有西欧国家,要与俄罗斯竞争远东大清利益,都得自我掂量一下:够不够秤?

所以,德国要设法同时取得大俄的谅解与支持——

1896年8月,海靖赴京就任德使后,首先拜访了俄使喀西尼,表示:在中国,“德国的利益没有任何一点与俄国的利益相冲突”;

同时还透露了;德国欲占胶州湾的意图。

德皇威廉二世,还亲自出马,在1897年8月7~11日访问了沙皇,探讨胶州湾等问题。

沙皇尼古拉斯二世,透露出在北中国另觅海港之意,表示:如果德国支持俄国的要求,那德国占领胶州湾就不是啥问题。

18971101巨野教案以后,正留在柏林的安治泰主教,向政府建言:“我们现在应利用机会占据胶州。

“它对我们在各个方面是一个最好的、最能发展的据点。”

他充分利用谒见德皇机会,鼓动道:“如果德意志帝国真的想在东亚取得一个属地,并重新巩固我们几已扫地的威信,这将是最后一个机会。”

11月6日,德皇颁谕外交部:“我刚才在报纸上读到:山东省内我保护的德国天主教突遭袭击的消息,舰队必须采取积极行动,报复此事。

“如果,**方面不立即以巨款赔偿损失,并实力追缉及严办祸首,舰队必须立刻驶往胶州,占领该处现有村镇,并采取严重报复手段,我…

“决定要:以极严厉的,必要时并以极野蛮的行为对付华人。”

同日,德皇电令蒂尔皮茨,立即“率领全部舰队驶往胶州,占领那边适宜的地点与村镇”,并用“合适的方法勒取完全赎罪”。

第二天,又谕外交大臣布洛夫:“我昨日接到了关于山东兖州府德国教会突被袭击、教士突被杀掠的官方报告,中国人终究给我们提供了…好久期待的理由与事件。

“我决定立即动手。”

德皇甚至声称:“上千的德国教民将扬眉吐气;

“几百个德国商人将欢欣鼓舞;

“成千成万的中国人将发抖;

“而全德国人民将欢迎他们的政府已做了一个英雄的勾当。”

为进一步协调关系,11月6日德皇还专门电询沙皇态度,次日沙皇回电:既不能赞成,也不能不赞成你派遣德国舰队到胶州去,

“因为我近来才知道,这个海港仅在1895、1896年间暂时地属于我们。”

这样,德国占领行动就更加有恃无恐了。

经悉心准备,蒂尔皮茨于11月10日率德舰队离开上海,开往胶州;

13日上午,到达胶州湾。

清军守将章高元,派员询问,蒂尔皮茨回称,“来此游历。”

14日早,海军陆战队720余人,以操练为名实施登陆,立即分据要隘。

然后送来最后通牒,限清军于:下午3点钟以前全行退出,以48小时为限。

“过此,即当敌军办理。”

章高元,甲午战争中罕见的登州岛告捷英雄,自然知道么意思,立即在当日下午撤退至四方村。

德军陆战队顺利进占:营房、仓库,布告宣布占领:胶州湾及附近一切海岛与属地。

次日15,200余名德军又至四方,威逼章高元营:再退。

16日,清廷电谕:“德国图占海口,蓄谋日久。此时将借巨野一案而起。

“度其情势,万无遽行开仗之理,惟有镇静严扎,不为所动。

“断不可先行开炮,衅自我开。”

17日又谕:“敌情虽迫,总不可轻启兵端…著:该督王文韶,电饬章高元等,于现扎处所,稳慎防守,不准妄动。…

“敌情虽迫,朝廷决不动兵…若轻言决战,立启兵端,必致震动海疆,贻误全局。”

章高元,只得约束队伍,一枪未放,继续撤退,16日再从四方退至沧口。

19日,德军又派队威胁清军:再退。

章高元已奉到命令,不敢再退,坚决不答应,竟被德军押走,擅自囚禁了半个月之久。

因谈判迭有成效,得以放回。

在德国压力下,30日军机处旨令章高元,率部回扎烟台。

次日1201,章高元拔营之际,德军突然来犯,只好仓皇逃离,至1217,清军完全撤离了胶州湾。

军事占领胶州湾的同时,德国又施加外交手段,11月20日,德使海靖照会总衙,提出6项要求,“请中国迅速照办”:

1山东巡抚李秉衡应革职,永不叙用。

2安治泰正在济宁修造教堂,中国应许赔银盖造,并赐立匾额,须有保护教堂教士之意。

3在山东德国教士被戕劫之案,所有盗犯应拿获惩办,如有绅士官员等在此案内,应格外加重办理;教士所受之亏,应全行赔偿。

4中国应许特保:嗣后永无此等事件。

5山东省如修造铁路,中国先推德国商人承办;如有铁路就近开矿之事,亦应先准德国商人承办。

6德国国家办结此案所费之银,中国国家赔偿。

大妈特派金童奕訢、翁同和、张荫桓等,与海靖谈判、晤商。

这3人团已是核心人物,权威较大,也都受过重挫,自然懂得对方要什么,自己能给什么。

所以,未谈判就先会面,传达了己方的善意:事情需要和平商办,“岂有未经商量,逮行用兵胁制之理…

“总须先行退兵,方可商议。”

海靖说:“先退兵而后开议,恐怕办不了。”

其后,海靖又照会总衙,已奉饬告知中国,“本国兵船及兵丁驻守胶澳,直抵再为可商之期。”

会商中,海靖又提出若干无理要求,就是尽量提高条件,务须中国无法履行,为其继续占领胶州湾制造借口。

总衙急于了结教案,以促德国撤兵,所以明知对方的要求是借端讹索,还是基本接受了。

1897年12月7日,双方终于当面商定了结案条款,拟由总衙以照会形式送交德方,再由德方照复。

上一章目录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