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日若翻脸美国是否出兵?普京回应语惊四座!
中日一旦摊牌开战谁会站在中国一边?谁又会支持日本?近日,普京说了一句话,让躁动不安的日本举国都震惊了...
普京到底说了什么,打死你也想不到
下载军事头条看全部文章
海河沿岸有人家

第55章 九月初九重阳日

九月初九重阳日,重阳节是华夏重要的节日,一是庆祝秋日农作物丰收,二是表达敬老重老的节日内涵。

然而在福州沿海一带,甚至是海峡那边,九月初九又是另外一项重要节日。

“九月初九是妈祖娘娘羽化升天的日子,也叫做天妃升天日,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是妈祖娘娘诞辰日。一年中信仰妈祖娘娘的信众们,给妈祖娘娘过这两个节。”郭金桥回来便给赵雷和陈晨打去电话。

一是问《摇橹捕凤》练的怎么样,二是邀请长青高跷队一同来过九月初九的天妃升天日。

郭金桥由于祖上的缘故,一直信奉妈祖,妈祖在蛤沽镇以前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叫海神娘娘。

蛤沽镇是一个多神祇多信仰的地方,由于背靠海河形成了漕运文化,从古至今蛤沽镇便是杂居之地。由于多地方、多民族、多行业的混合,最终形成了现在特殊的文化土壤。

早在很久以前蛤沽镇出海打鱼的渔民,码头做工的工人就开始信奉海神。

直到六七十年代,蛤沽镇才将海神改称为妈祖娘娘。

赵雷和陈晨听着郭金桥讲解着。

“哦,您不说我们还真不知道。平时也就研究研究高跷戏的事儿,对其他的还真没研究过。”赵雷点点头认真的说。

“蛤沽镇的宝辇不就是抬娘娘的轿子,放在以前皇上的出行仪仗叫鸾驾,娘娘的出行仪仗叫凤辇,所以蛤沽镇宝辇也是这么来的,茶棚就是这些宝辇休息的地方。”郭金桥接着科普。

“这点我知道,只不过蛤沽镇的这个茶棚,那个茶棚太多太乱了,如果不是专门记这些的根本就弄不明白。别看我从小在这里长大,也就是从和雷子组建高跷队之后才有所了解的。”陈晨感觉太混乱了,而且现在又出了好多新的就更加混乱了。

“嗨,也都是为了挣钱,有的图名,有的图利,像我这样的就是爱玩。今天哥俩给我帮个忙,帮我搭棚子,摆架子,明天带着队员们一起来过来吃捞面。”郭金桥指着仓库里一堆铁艺零部件。

郭金桥每年都在所住的楼前面,搭棚子摆一些手工艺品,都是关于高跷戏和妈祖娘娘的,还会搭上另一个灶棚舍素面给小区里的大伙吃。

舍的这种素面也叫做妈祖面,相传是妈祖活着时最喜欢吃的面条,具体是不是真的就无从考究了,毕竟是一千多年前的人。

妈祖是有原型的,妈祖原名林默,又名林默娘,相传出生于960年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生会占卜吉凶,趋利避害,于987年农历九月初九逝世,当地乡民为了纪念她生前的帮助便建庙祭祀,妈祖信仰由此发端。随着妈祖信仰的传播,受各朝官方追封而逐渐神化,从保佑航海运输的海神转变为护**邦的保护女神。

某著名刘姓女演员就扮演过妈祖,现在在福州有的家庭里就摆放着某刘姓女演员扮演妈祖时候的照片。

赵雷和陈晨一边听着郭金桥讲的趣事,一边搬运着铁艺零部件。每年的这种时候,郭金桥家全是男女老少齐上阵。

对郭金桥的这种爱好算是坚决支持了,赵雷和陈晨第一次参与这种活动,忽的还有一种异常新奇的感觉。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富足,人们的业余生活也都丰富起来,随着精神生活的丰富,各种各样的爱好也就应运而生了。

尤其是信仰与爱好的相结合,郭金桥似乎乐在其中。

“赶紧的别干了,饭熟了快去吃饭。”邵金铃的大嗓门传来,让正在忙活的众人一顿。

“等会儿,就还有这点。”郭金桥催促着众人快点干,干完就可以歇着了。

终于全部弄好后,郭金桥挂上了灯带也算是精益求精了。

“快点,都快凉了,你不饿别人还饿呢!”邵金铃的大嗓门再次传来,这次可以听出声音里的急躁。

郭金桥一听赶忙笑呵呵的回答:“来了来了,别着急,别着急。”

赵雷和陈晨对视一眼:怕媳妇!

郭金桥似乎看懂了赵雷和陈晨眼中的意思,笑呵呵的说道:“这叫尊重,人家都给你做好饭了,不吃都剩下,不急才怪。”

横竖都是理。

收拾完后,郭金桥带着众人上楼去吃饭,今天邵金铃做的是比较地道的蛤沽风味。

炸虾酱、薄饼子、炒红辣椒末、酸辣土豆丝、邵豆芽、小香葱、生菜还有小米稀饭。

用句现在的餐饮名词来说就是卷饼!

蛤沽镇家家都会做虾酱,用海麻线加食盐腌制,腌制出来后有一种特别的香臭味儿,放上鸡蛋、葱花,用花椒油一炸,咸鲜香浓。

尤其讲究的直接用海虾虾头剁虾酱,或者是将虾头剁碎了放海麻线的虾酱里,那么虾酱就从褐色变成了红色,味道更上一层楼了。

薄饼子是两掺的,白面和玉米面,要用热水烫一下,这样薄饼子烙出来才软。

两个面剂子一起擀,然后放在电饼铛里一块烙,熟了从中间一撕,这样薄饼子又薄又软,连着吃几张都没事儿。

将薄饼子摊开,上面抹上炸虾酱,再放上翠绿鲜嫩的小香葱,卷起之后狠狠咬上一口那滋味,虾酱的咸鲜,小香葱的辛辣,薄饼子的软香,嚼在嘴里带着微弱的韧劲儿,很是美妙。

再喝上一口粘稠的小米粥,将一上午摆设的疲惫一扫而空。

肚子里热乎乎的,身子暖暖的甚是舒服。

赵雷和陈晨也都饿了,这一上午干了不少活,两人连着吃了六个薄饼子,喝了两碗小米粥,才停下来打了个嗝。

“舒服”

“吃饱了。”

赵雷和陈晨摸着肚子。

“虾酱好吃吧,里面兑了虾头。”邵金铃乐呵呵的,她就喜欢看着别人吃饭香。

“嗯,好吃,都吃撑了。”赵雷心满意足。

“你们练的《摇橹捕凤》怎么样了?”邵金铃询问。

听到邵金铃的问话,郭金桥也投来了目光。

“还不错,《摇橹捕凤》的完整版已经出来了,老师傅们指导了我们好几轮,我们也练的差不多了。”赵雷将这几天的情况讲了一遍。

“看来这几个还挺重视的,不错。明天要是可以的话,就表演表演,提前预预热。”郭金桥也很是高兴,这可是他跟着从头到尾一起弄出来的,现在说起来还是有些成就感的。

“行,明天让队员们也表演一下,庆祝一下!”赵雷毫不犹豫的点头答应了。

“郭师傅,明天应该也会来别的高跷队吧。”陈晨这时候出声询问。

“对,应该来,每年都会来几伙高跷助兴的。”郭金桥点点头,疑惑的看着陈晨。

“嗯,那没什么了。我就怕来的多了,没有这么多时间表演,毕竟晚上十点之后就算扰民了。”陈晨解释了一句。

“没事儿,明天看时间。”郭金桥也没有在意。

赵雷和陈晨从郭金桥家中离开,赵雷看着陈晨若有所思的表情询问:“想嘛呢,是不是咱们不应该演《摇橹捕凤》?”

陈晨摇摇头:“也不是《摇橹捕凤》既然全都出来了,早演晚演都没事儿,反正咱们演了,别人一时半会儿也学不去,我是担心别的事情。”

“那你担心什么?”赵雷又疑惑了。

“没什么,或许是我瞎操心吧。”陈晨摇摇头,感觉应该没有那么糟糕,是自己有点想多了。

“你还挺神秘,下次不想说就别说出来,说话说半句,也不知道跟谁学的。”赵雷没好气的埋怨。

这种只说一半的话,就是让人难受。

“没有发生的事情,说出来也没用。”陈晨补上一句。

“行吧,你高兴就好。”赵雷也很无奈。

赵雷和陈晨各自回家,陈晨回到家后,又开始整理讲解的材料,这篇稿子需要好好打磨打磨,让看不懂高跷戏的人,听着讲解就知道里面的门道,这才是好的讲解词。

就在陈晨改讲解词的时候,电话忽然响了。

“陈工,还没睡呢。”刘助理的声音从电话里传出。

陈晨翻了个大白眼,这话说的都是废话,就算是我睡觉了,你也打电话给我吵醒了,要不就别打电话,打了就别说这种屁话。

“那我睡了,挂了!”陈晨语气平静。

“嘿嘿,别呀,开个玩笑嘛。陈工老板让我告诉你,明天他要去你那家访。”刘助理爆出一个让陈晨感到惊愕的消息。

“啥,家访?咋啦,谢总要找我家长啊。”陈晨有些无语。

“你看,你就是开不起玩笑,谢总想去看看你心心念念排练的高跷戏怎么样了。”刘助理将真正的目的讲了出来。

“这样啊,好,我把定位发给你,明天正好有个活动,谢总可以过来一起参加,除了我那个高跷队,也肯定有别的高跷戏一起表演。”陈晨想着郭金桥今天说的话。

“得嘞,听陈工你这么一说,我还挺期待明天的呢。”刘助理也有些兴奋了。

本想着是去看陈晨一支高跷队表演,还觉得没有什么意思。明天竟然还有活动,是庙会还是什么?还有其他高跷队表演,还真是令人期待呀。

刘助理挂断电话,便收到了陈晨发来的定位。

将这个好消息告诉老板后,刘助理终于是可以下班回家了,明天还要早起陪着老板去津城,这就是打工牛马的生活。

翌日清晨,助理小刘便来到了公司,等他安排好车辆和行程。,谢楠天也神清气爽的到了。

“老板,吃了吗。”刘助理询问。

“你也没吃吧,走咱们去津城吃煎饼果子喝豆腐脑。”谢楠天大手一挥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功能呼出区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