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一起回家
在邵小燕快要出院的时候,从公安局传来消息,扎了邵小燕一匕首的华立来获刑狱二年,并赔偿了全部医疗费用。
邵小燕的平房按着刘冬冬的设计,没有卖,而是租给了一对打工的夫妻,每月租金五十元。邵小燕出院后,搬到了毛纺厂去住职工宿舍了,刘冬冬每周都要光顾毛纺厂的女工宿舍。
这一天,刘冬冬接到刘广海的来信,信上说,刘冬冬的母亲姜枝芸上山干活时,不小心张倒在坝堰下,将腰扭伤了。刘冬冬很担心,决定回家去看看母亲。刘冬冬将回家看母亲的事情跟邵小燕说了,邵小燕也坚持要陪着刘冬冬一起回家去看伯母。
刘冬冬很清楚,邵小燕在家乡人的心目中,名声并不怎么好,有很多人还很不理解她。特别是自己的父母,极力反对刘冬冬和邵小燕在一起。本来第一次要订婚的时候,父母是迫于刘冬冬的坚持勉强答应,谁知道邵小燕偏偏又不辞而别,在订婚之日的前一天,走了,这等于是涮了刘家的脸面,刘家人能不生气吗?而后,又陆陆续续从路云市传回一些邵小燕的坏消息,就更增加了刘冬冬父母对邵小燕的厌恶。刘冬冬决意要和邵小燕在一起,就高分低报,被路云市师范专科学校录取,这次,刘冬冬没有让父母知道。刘冬冬的父母还以为刘冬冬被布谷一中开除后,心情不好,影响了正常发挥,最后考到了路云市师范专科学校呢!刘冬冬的父母也只能认命,不管怎么着,儿子考上大学了,也是值得高兴的事。对于刘冬冬的心思,二老一点也不知道。
正因为刘冬冬的父母不知道刘冬冬报考路云市师范专科学校的内幕,所以,如果邵小燕坚持跟刘冬冬回家,必然会产生风波,甚至会增加母亲的病情。有鉴于此,刘冬冬想说服邵小燕,让她答应暂时不去见他母亲的好。
“小燕,就目前的状况来说,我认为你还是不回家的好。”刘冬冬耐心地做着邵小燕的工作。
“丑媳妇咋也得见公婆吧!我们相爱,需要父母的支持和认可。我认为早让伯父伯母知道,比晚知道好。”邵小燕坚定地说。那么,邵小燕为什么要坚持回去见刘冬冬的父母呢?她是从海子和孙丽惠的事情上获得了启发。海子爱孙丽惠,就早早地改了口,管孙丽惠的父母叫了爸妈,所以,海子和孙丽惠的爱情,是那么的牢固,那么的令人羡慕。不管海子走到哪里,遇见什么样子的女子,海子都没有改变爱孙丽惠的初衷,这是多么难能可贵啊!如果,我邵小燕也效仿一下海子和孙丽惠,直接改口管刘冬冬的父母叫爸爸和妈妈,那样,岂不是增加了我和冬冬爱情的保险系数了吗?鉴于这种考虑,邵小燕坚持趁此回家看望刘冬冬的母亲。
“小燕,你知道,我的爸爸妈妈是反对我们在一起的,如果我们现在回去,他们一定会大怒的,甚至会过激的,这样,不利于我母亲病情的好转。小燕,我爱你,我留在路云市,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需要忍耐,需要选择机会,等机会有利于我们的时候,我们再共同出现在父母面前,岂不是更好?”刘冬冬抓着邵小燕的手,继续做着邵小燕的工作。
“冬冬,不是我多事。我们的事情,迟早会传到二老的耳朵里,你回去后,会更难面对二老,他们会坚决地要求你离开我,甚至会用与你断绝父子关系相威胁。那样,你就更难做了。我是你的爱人,要和你同舟共济,我不能让你把所有难题都揽在你的头上,我要与你共同面对,我要与你共同分担忧愁。冬冬,相信我,我会尽我所能,让二老接受我的。”邵小燕凝视着刘冬冬说。
刘冬冬看着邵小燕坚定的目光,知道,自己说服不了邵小燕了,他冲邵小燕点了点头,算是答应邵小燕跟他一起回去了。
为此,邵小燕开始精心准备起来。
邵小燕为刘冬冬的母亲准备的礼物是一件“鸭鸭”羽绒服。在农村里,羽绒服是稀罕东西,很少有人穿着羽绒服。在寒冷的冬季里,人们都是习惯于穿着自制的棉裤棉袄,或者是自制的皮毛大衣。邵小燕从刘冬冬的嘴里得知,刘冬冬的母亲做梦都想穿上羽绒服,所以,邵小燕为姜枝芸准备了一件很上档次的羽绒服。
刘冬冬的父亲刘广海是个书法迷,喜欢研习书法,这一点,邵小燕是清楚的。邵小燕跑了很多的书店,终于为刘广海买到了一本装帧考究的《颜真卿毛笔书法》。
礼物准备好了,就等刘冬冬请下假来,一同回风水沟村了。
因为惦记着母亲的伤势,刘冬冬尽快办理了请假手续,携邵小燕一起回家。
邵小燕今天也刻意打扮一番。她知道农村人看不惯华丽花哨的装束,就选择了一身黑色套裙,看上去端庄而雅致,外罩一件紫色的呢子大衣,显得清秀高贵。发型呢,还是采用她惯梳的披肩发,只是在头顶插上发卡,更显得美丽大方。再配上一个旅行的拉包,怎么看都是那么的超凡脱俗。
直达布谷县牛庄乡风水沟村的班车只有一趟,那就是谭全新和栾玉霞经营的那趟班车。刘冬冬和邵小燕买好了车票,坐在候车室的椅子上等待发车时间的到来。路云市的长途汽车站果然繁华,候车大厅坐满了人,而且一直没有减少的趋势。
这时,检票口出现了一个漂亮的女孩,梳着披肩发,穿着一身牛仔,斜背着一个乘务员装钱用的皮夹,正在和车站检票员说着什么。邵小燕一见,欣喜地对刘冬冬说:“你看,是栾玉霞。”说着,就小跑着奔向了栾玉霞。
“玉霞,过来!”邵小燕老远就喊。
“小燕姐,你怎么在这?”栾玉霞跳着跑了过来。
“坐你的车回家呗!”邵小燕欣喜地端详着栾玉霞,“真是越长越漂亮了!”邵小燕夸奖说。
“再漂亮也没有你漂亮啊!你打扮的这么漂亮,我都不敢认你了。怎么?就你一个人吗?”
“你冬冬哥也回去,你看,他在那里呢!”
“真的啊!冬冬哥!”栾玉霞很高兴,与邵小燕一起来到了刘冬冬坐的地方。
“玉霞,全新呢?”刘冬冬见到栾玉霞,就问起了谭全新。
“在车上呢!这不,马上就要开车了,他在车上检查检查,做些必要的维护。”栾玉霞说。
“这回,你和全新这一步算是走对了。快半年多了吧?挣多少钱了?”刘冬冬问。
“还行,我和全新算了一下,如果到明年这个时候,我们买车借得钱,就都会还清了。”栾玉霞轻松地说。
“了不起,玉霞,你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啊!你和全新什么时候结婚?”邵小燕问。
“不急!全新不是跟海子哥说好了吗?海子哥,他,还有冬冬哥,三个人都是龙年生的,非得要一起举行集体婚礼吗?等着吧,什么时候海子哥大学毕业再说。”栾玉霞说。
“是这么说的吗?”邵小燕回过头来问刘冬冬。
“是的,我也答应海子了,等海子大学毕业一起举行集体婚礼。”刘冬冬点了点头。
“那么说,我们还得等三年呗。”邵小燕可不想等那么长的时间。
“是的,必须要等三年。”刘冬冬肯定地回答。
“三年,还要三年。”邵小燕自言自语着,她低下头,心里盘算着。
“哎呀,光顾说话了,到了检票时间了。来,你们两个随我来,你们先检票进去。”栾玉霞拉着邵小燕说。
“我们还是排队检票吧!”刘冬冬不想给栾玉霞添麻烦。
“没事,冬冬哥,小燕姐,快跟我来。”栾玉霞已经抢着去拉邵小燕的包了。
刘冬冬和邵小燕只好跟着栾玉霞越过排队等待检票的旅客,直接来到了检票口。
栾玉霞帮助刘冬冬和邵小燕检了票,把他们送到车前。
谭全新正在驾驶室里坐着,透过挡风玻璃,看见栾玉霞引着刘冬冬和邵小燕奔车而来,急忙下车迎了上去。
“冬冬,大学生!我好想你啊!”说着与刘冬冬热情拥抱。“小燕,真是越长越好看了!”谭全新和邵小燕礼貌地握了一下手。“怎么?你们是不是结婚了,怎么不通知我一声,我好随点礼不是吗?”谭全新瞅了瞅刘冬冬和邵小燕,打着哈哈说。
“可别瞎说了,你和玉霞还没有结婚呢,我怎么敢结婚呢!”刘冬冬擂了谭全新一拳说。
“玉霞岁数小,不到结婚年龄,否则,我早就结婚了。”谭全新说。
“去你的吧!一点准话都没有!昨天还跟我盘算呢,要等三年后,海子哥大学毕业,你们三个属龙的一起举行婚礼,怎么现在就想结婚了?不要再乱说没有根据的话!”栾玉霞驳斥谭全新说。
“对对对,我们和海子还有约定呢!约定的事怎么会改呢?我是怕你冬冬哥坚持不住了,才这么说的。”谭全新说。
“嘿!你不要小瞧我呀!我是最讲信用的,约定的事情,我一定坚守!”刘冬冬说的很坚定。他瞅了瞅邵小燕,邵小燕则低下了头,
“来来来,快上车吧,我为你们准备了最好的位置,车头的前两个座位。怎么样?我知道今天有贵人光顾,所以我都将座位抹的一干二净,上车,马上就检票了,旅客也要上车了,我先将你们两个贵客安排好。”谭全新说。
邵小燕和刘冬冬相扶着上了车,被谭全新安排到车头前右侧的两个靠前的座位上。
“冬冬,这次回家,是要住些日子?”谭全新坐回驾驶员的位置上,问刘冬冬。
“不是。我是请假回家的。我接到了爸爸的来信,得知妈妈将腰扭伤了,所以想回家看看她老人家究竟扭得什么样,如果严重的话,我就打算接我妈妈来路云市医院治疗,毕竟这里的医疗条件比牛庄的好。”刘冬冬坐好后,对谭全新说。
“婶子没有扭腰啊!昨天婶子还到我们家呢,身子可健壮了,一点也没有病啊!”谭全新感到纳闷,就对刘冬冬说。
刘冬冬看了一眼邵小燕,两个人都觉得很意外。
“不可能,你看,这不是那封信吗?这里写的清清楚楚,‘你妈上山干活时,不小心张倒在坝堰下,将腰扭伤了’,怎么说我妈妈没有扭腰呢?”刘冬冬从兜子里掏出那封来信,递给了谭全新。
“是呀,是这么写的。嗯,旅客上车了,一会儿我问问玉霞,看她知道不!”谭全新将那封信还给刘冬冬,开始指挥旅客按车票上的座位号对号入座。
栾玉霞上车清点了一下,旅客都到齐了。随着站内的发车铃声响起,谭全新启动了班车的发动机,班车发动了。在出站口,栾玉霞办理好相关的手续,班车被放行。谭全新将车开出汽车站,认准道路,稳稳地行驶。
栾玉霞坐在车头的发动机护盖上,与刘冬冬和邵小燕挨得很近,是为了便于说话。邵小燕几次想将座位让给栾玉霞,因为她坐的座位正是乘务员的座位,都被栾玉霞挡住了。
“玉霞,你知道刘婶是把腰扭了吗?”谭全新眼睛始终盯着前方的道路,侧着脸问栾玉霞。
“扭腰?没有啊!昨天她不是还到你家里去了吗?对,她让我们给她买回一袋五十斤的苹果,临走她将苹果扛回去了,一点也没有表现出扭腰的样子。整整五十斤的苹果呀,她要是将腰扭了,她能扛得动吗?没有,绝对没有扭腰。”栾玉霞十分肯定地说。
刘冬冬听栾玉霞这么一说,就犯了嘀咕;而邵小燕呢,也开始思考这里面的蹊跷。邵小燕想:“既然没有扭腰,为什么要撒谎说扭了腰了呢?这里有什么事呢?”邵小燕一时也想不明白,反正要到家了,看看实际情况再说吧!
